10.14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关系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关系

2018年“三新”经济绝对额(亿元)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科技升级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这也是科学家们所坚信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呈现出了新业态形式。

“三新经济”高速发展

事实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展的背后驱动力除了技术因素之外,还有国家战略这一重要而强大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伴随着去杠杆的过程,传统基本建设、房地产领域出现一定回落,这对中国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不过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代名词的新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三新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的结果,2018年全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为145369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6.1%,比2017年提高0.3%。按现价计算的增速达到了12.2%,超过同期GDP增速2.5个百分点。三个产业经济发展中,在第三产业增加值最大,相当于GDP比重为8.5%,第二产业增速最快,增速达到了15.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关系

2018年“三新”经济增速及占比

传统形态的颠覆

新经济颠覆了传统形态。一是互联。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功能也已远远超出信息交互的功能,互联网成为了新经济时代核心的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均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全国手机上网用户总数已达12.9亿户。二是共享。共享的概念虽然早已存在,但它并未产生较多社会经济价值。不过由于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的发展,资源的共享成本显著降低,大量的闲置资源可以通过共享模式被充分调动,这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根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以41.6%。未来几年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30%左右的高速增长,在国际和国内综合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仍保持高速增长,共享已真的无处不在了。三是便捷。移动支付广泛应用的网上购物、收发红包馈赠或捐助、网上物品交换,便捷特征是现在最容易想到。据调查显示, 2019年一季度全国手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渗透率高达95.1%。同时还有的是网站上所提供的服务,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日常交流、买卖服务和工作沟通的即时通讯软件。出行自动规划路线的导航软件。获得电视、电影节目的观看的视频软件,随时提供资料学习的工具软件。四是虚拟。新经济最重要的变化是数据成为核心资源,其有别于传统的石油、矿产等传统资源。大数据实现人的行为数据充分化,判断个人行为概率,为个人金融贷款定价提供支持。产生于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中的数据资源在新经济时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而它的形态特征是虚拟化的,通过记录和挖掘个人的行为习惯与偏好,从而产生出极强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生产模式的转变

新经济促进生产模式的转变。首先是界限模糊化。比较显著的是消费者与商品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共享经济让闲置资源流通形成了这样的模糊。利用网络平台在度假时将自己的房屋短时租给他人;在购物时帮他人代办一些事项收取跑腿费用;在上下班途中为别人提供“顺风车”服务,这样的行为人既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其中用来提供服务的汽车和房屋,也就兼具有了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其次是收益的间接化。在新经济条件下,众多的网站向人们提供大量免费的或价格非常低廉的服务,这些服务收益不是从消费者直接获得,而是通过在线广告从企业获得收入。许多网络手机商品和服务价格较低甚至于免费提供,所实现的收入是通过集聚流量以及口碑换取广告收入、赞助等增值收入。造就这种收益方式的原因在于商业模式的改变。第三是产业融合纵深化。在“互联网+”倡导和影响下,传统行业也在纷纷寻求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并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典型的如传统的家电行业,与互联网迅速融合加深,与小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形成融合,使电视不仅用于收看传统的电视节目,变化为一件智能设备,集游戏机、电脑、集家庭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安装任何所需要的软件,可以任意浏览网络上的资源。

新型劳动关系与整合发展

新经济推进劳动关系多样化。早期传统的劳动雇佣关系是以工作单位为主要核心,劳动者需要通过程序加入过程才能实现劳动关系,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则提高了商品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匹配效率,极大地缩短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各种定制化、个性化的消费也在指数化的升级,一对一服务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和实现。新经济条件下,雇佣关系不再依赖于工作单位、地点的束缚,临时性的工作越来越多,不固定、非正式、兼职性劳务关系将层出不穷,这种新型劳务关系将随新经济发展不断形成。

新经济需求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整合发展。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带动产业革命与产品创新,中国新经济快速发展超出预期。新经济带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新旧经济动能转换阶段,金融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被业界所关注。相比传统经济,新经济有明显的不同业态和模式,新经济互联、共享、便捷、虚拟等颠覆着传统的商品形态,收益间接化、劳动关系多样化等改变着传统创造价值模式。金融业如何适应,需要深入了解这新经济的运行,重新确定良好的制度和措施安排,不断提高金融运行支持能力和效率。

新经济催生新业态关系

2018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