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姜维原来是曹魏天水的的一名参将,后受到主将的猜忌而被迫投降蜀国。姜维的能力颇受诸葛亮的赏识,并有意栽培他成为自己未来的领军人。诸葛亮评价姜维乃凉州不可多得的人才,并有意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同时在军中迅速提拔姜维为征西将军。

姜维也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平素在军中谦和谨慎,每每出战都身先士卒,退却时最后一个撤退,在军中收获了很大的影响力。姜维迅速成为蜀军闪亮的新星,同时招来了蜀国另一位大将的不满,那就是魏延。魏延年纪不大但确实蜀国的开国功臣,他一直自视为诸葛亮之后蜀国军队的领导者。诸葛亮排挤魏延培养从魏国投降过来的姜维必然招来了魏延的不满。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累死在五丈原,根据诸葛亮的遗命由魏延断后,姜维带领大军回撤,这引起魏延极大的不满,他在回撤途中发动兵变,企图掌控蜀军军权,结果被杨仪和姜维打败,落得身死下场。这次蜀军的内头也昭示了蜀国的覆灭。

姜维成为蜀国军中核心人物之后,坚定的执行诸葛亮北伐的遗愿。三国演义中姜维九伐中原,执行的策略和走的路线几乎是完全和诸葛亮出祁山的战法一致,也就是说姜维在明知道诸葛亮屡次北伐都失败后,并没有反思和检讨诸葛亮北伐中的失误,而是萧规曹随,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战法和攻略,白白消耗蜀国的国力。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三国争雄蜀国最弱,以弱伐强必出奇谋才可胜出,除非魏国出现内乱。诸葛亮采取正面攻击方式和司马懿对决渭水,几次北伐都失败,这说明北伐的战略和战术都有问题。而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北伐,但是他既没有诸葛亮在蜀国的威严,又无诸葛亮带兵的能力,所以每次北伐失败都会招来朝中大臣的非议。

姜维才能不及诸葛亮,却九伐中原导致蜀国国力下降,再加上刘禅重新宦官,不思进取走向灭亡是注定的。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姜维请求刘禅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由此可见刘禅之昏庸,姜维之胆小。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公元263年曹魏五路伐蜀,邓艾出奇兵偷袭剑阁古道,攻占雒城、绵竹,威逼成都。本来蜀国的各路勤王人马都在赶来的路上,刘禅只要死守成都邓艾孤军深入必被吃掉,谁知道刘禅居然听信谗言开城投降。在汉中的姜维没办法只有投降钟会,后怂恿钟会造反落得身死的下场。

姜维身为蜀军北伐将领,却不能完全掌控军权,屡次北伐却遭受朝中大臣的掣肘,说明他么有政治威信;明知道蜀国国力弱小,连年征战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却又强行出兵徒费国力,说明他没战略眼光;屡次北伐都按照诸葛亮老路子,次次失败说明他缺乏战术突破,谋浅技穷;作为一个手握军中大权的将军居然被一个宦官吓住,便不敢回朝,逃到沓中种麦说明这人胆略欠缺。

三国姜维并非帅才,九伐中原导致蜀国灭亡

总体来讲姜维并不是一个堪称总领全局的帅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