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哪些好的歷史傳記和歷史小說可以推薦閱讀呢?

文史清談


因人而異,自己喜歡哪方面的?

許多人對歷史都很感興趣,誠然,中國歷史的精彩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的。中國產生了浩瀚如煙的史籍資料和歷史故事,產生了眾多的帝王將相、傳奇人物,品讀一本優秀的歷史作品,會讓人產生極大的愉悅感。在此為大家推薦14本關於歷史方面的著名作品,包括5本優秀的歷史小說,5本文學和史學全佳的著名史籍,以及4本優秀的傳記。這些書,相信只要認真拜讀過一本,也會十分有益。

【五部高分歷史小說】

1.《大秦帝國》,孫皓暉。這部作品已經拍攝成了影視作品,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個人沒有看完電視劇,感覺原著更好看一點,畢竟耗費了作者十六年的時光!這部作品長達四百多萬字,將眾多歷史元素融於一體,讓人大飽眼福。

2.《康熙大帝》,二月河。二月河先生的清代皇帝系列三部曲之一,但我覺得,這部《康熙大帝》是三本書中寫的最好的一本,在二月河的筆下,將康熙的雄才大略和傳奇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寫得十分有聲有色。

3.《金甌缺》,徐興業。這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歷史小說作品,有人說其成就早已經超過了唐浩明的《曾國藩》,當然,這部歷史小說在寫法上,借鑑了一些西方文學的色彩,可能讀起來沒有那麼“正統”,但是越讀越感覺漸入佳境。

4.《大唐明月》,藍雲舒。這部小說十分吸引人,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下來,而且這部書的作者,對於各種風俗習慣的研究,當真是淵博無比,讓人讀完能夠長到很多見識。

5.《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小說,書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基於歷史事實的,但是風格卻是以歷史小說的手法寫成的,所以讀起來比較有趣,對於明朝一整朝的歷史都描述的十分詳盡。

【五部優秀史籍】

6.《左傳》,左丘明。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記載了近三年的歷史,以魯國為主線,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一部編年體著作,《左傳》可以說是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人物的刻畫尤其出彩,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喜歡歷史的人,這本書一定不要錯過。

7.《呂氏春秋》。相傳是呂不韋召集了手下的門客修撰的一部史書,一字千金的故事相信我們早就聽說過,可以從側面看到這本書付出的人力才力都是極大的。該書涉及了經濟、政治、軍事、哲學等各個方面,十分增長我們的見識。

8.《戰國策》。共計33篇,記載了大約240多年的歷史,開創了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之路,對後世影響很大,比如司馬遷,便深受其影響。

9.《史記》,司馬遷。這本書相信就不用多說了,其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魯迅先生讚譽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0《資治通鑑》,司馬光。真的算是超級史學鉅著,前後花費作者19年時間,即便是從頭到尾讀一遍,也得耗費我們大把的時光,但是這部作品真的值得一讀,能夠通讀的人,相信能夠獲得極大的收益!

【四部大傳】

11.《蘇東坡傳》,林語堂。林語堂先生的作品,將宋朝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進行了介紹,從各個方面評價了這位千古傳奇人物,東坡一生才氣極高,留給後世許許多多寶貴的藝術傑作,在這本書中,也都有所介紹。

12.《朱元璋傳》,吳晗。吳晗先生在明史研究界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這部作品也是他十分重要的一部,先後寫作了四次,投入了他非常多的精力。這部作品為我們詳盡的介紹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各種面孔。

13.《張居正大傳》,朱東潤。同樣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史學傳記,書中以張居正為主線,為我們描繪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們對明朝中後期的歷史瞭解的更深。

14.《王安石傳》,梁啟超。變法之後的梁啟超,暫時隱居起來,寫下了這部《王安石傳》,將宋朝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王安石,尤其是其變法的部分詳盡的描述了出來。當然,鑑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作者也將其對歐美各國進行了比較,或許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轉載)


詩哥杜士成


歷史小說:

1.《大秦帝國》,孫皓暉。這部作品已經拍攝成了影視作品,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個人沒有看完電視劇,感覺原著更好看一點,畢竟耗費了作者十六年的時光!這部作品長達四百多萬字,將眾多歷史元素融於一體,讓人大飽眼福。

2.《康熙大帝》,二月河。二月河先生的清代皇帝系列三部曲之一,但我覺得,這部《康熙大帝》是三本書中寫的最好的一本,在二月河的筆下,將康熙的雄才大略和傳奇故事描繪的淋漓盡致,寫得十分有聲有色。

3.《金甌缺》,徐興業。這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歷史小說作品,有人說其成就早已經超過了唐浩明的《曾國藩》,當然,這部歷史小說在寫法上,借鑑了一些西方文學的色彩,可能讀起來沒有那麼“正統”,但是越讀越感覺漸入佳境。

4.《大唐明月》,藍雲舒。這部小說十分吸引人,讓人忍不住想一口氣讀下來,而且這部書的作者,對於各種風俗習慣的研究,當真是淵博無比,讓人讀完能夠長到很多見識。

5.《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小說,書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基於歷史事實的,但是風格卻是以歷史小說的手法寫成的,所以讀起來比較有趣,對於明朝一整朝的歷史都描述的十分詳盡。

四部傳記

1.《蘇東坡傳》,林語堂。林語堂先生的作品,將宋朝時期的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進行了介紹,從各個方面評價了這位千古傳奇人物,東坡一生才氣極高,留給後世許許多多寶貴的藝術傑作,在這本書中,也都有所介紹。

2.《朱元璋傳》,吳晗。吳晗先生在明史研究界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這部作品也是他十分重要的一部,先後寫作了四次,投入了他非常多的精力。這部作品為我們詳盡的介紹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各種面孔。

3.《張居正大傳》,朱東潤。同樣是一部十分優秀的史學傳記,書中以張居正為主線,為我們描繪這位傑出的政治家及改革家,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們對明朝中後期的歷史瞭解的更深。

4.《王安石傳》,梁啟超。變法之後的梁啟超,暫時隱居起來,寫下了這部《王安石傳》,將宋朝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王安石,尤其是其變法的部分詳盡的描述了出來。當然,鑑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作者也將其對歐美各國進行了比較,或許更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仗劍天涯是書生


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那些歷史傳記,和歷史小說推薦閱讀?[what]因人而異,你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作為打工子弟農小弟的我越窮越喜歡讀書和傳記。今天農小弟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送心]早期打工廢品回收,回收一些喜歡的就看,低成本還收穫知識,昨晚還在看毛澤東傳記紅皮,外國人作者寫的看法角度就不一樣。在這想說的是,毛澤東領袖早期也不富餘,喜歡讀書找一個職業北大圖書館管理員,工資不高喜歡讀書的他來即有工資又能免費看書,關健點在於北大圖書館領導李大早,朋友們笑話了早不會寫了用早代了記憶深刻,[打臉]李大早共產黨創始人中國啟蒙者引入者。陳獨秀大文化家名人胡適,蔡元培,中國文化精英圈子,我的怪怪來在這裡混想不出名都難,[what]何況我們毛澤東同志勤奮努力上進又好學,此處還有讚美的詞嗎?[what]文化水平有限想不起來了,還得努力學習呀![敲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領袖題名言,學習傳記總結:好學努力上進平臺很重要,環境很重要,圈子很重要,‘五四運動′中心首都北京大學,毛同學在當時雖然很努力好學,但在北大精英圈子裡,小有名氣,但當時影響小了點,五四運動期間,毛同學參加了更多的客觀地說學習了一些經驗教訓,對毛同學回湖南複製創新走出毛同學自己的路來說。影響巨大。偉人創業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小家環境與大國家環境影響很重要,劃重點內成長環境與外在環境相互影響,內因為主,個人觀點理解包容,少年成長家庭環境與周圍大環境影響很大,"實事求是"來源於湖南師範高中校訓名言,還有下次在分享[來看我],在推薦一下頭條明朝歷史評書小說,視頻動畫版人人愛又免費,農小帝大讚,[來看我]還有蔡志忠漫畫國學系列,頭條漫畫歷史短視頻有幾部很不錯,找一下。簡單分享到此吧!寫多了你沒時間看,我也回去再充充電。[敲打][來看我]








後生可畏農小帝


在推薦歷史小說之前,我先特別推薦紀昀也就是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這本書和它的前輩,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差不多,主要內容都是借鬼神狐怪之言褒貶時弊。只是體例不同,聊齋志異側重描述,大量的細節描寫讓古文薄弱的人有點吃力(雖然“狀”的挺好)。而紀昀的文章則是“小故事大道理”。文字和故事淺顯易懂,本來也都採自河北、新疆、福建三地為主的民間故事,文白相交,才讓人更容易它的寫作意圖。而且,筆記體的文字短而精悍,很適合對古文學習的朋友入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筆記所記載的故事雖然距今幾百年,仍然對時下社會有所指引,特別是為官之道須為民、濟人導善這些基本的勸世良分比起那些可能會被有心之人效仿以壞的“兩分看”著作更有味道,又比那些儒釋道的諄諄教誨更耐看。我本人最喜歡的兩篇是《灤陽消夏錄一》中《寂寞的鬼》和《黑煙學究》兩篇。

而說到歷史小說就必須首推高陽先生。而他的所有歷史小說中個人認為寫的最好的是《胡雪巖》,高陽本人自己是杭州人,後因歷史原因移居臺灣。高陽是他的筆名,因為歷史小說寫的太好,大家只記得他的筆名而忘了他的本名許晏駢。或許正是因為他杭州籍貫的薰陶才讓他寫的胡雪巖成為最經典的胡雪巖歷史傳記小說。當然,高陽其他歷史小說也是極其優秀的。

另外推薦兩位寫歷史人物傳記小說的高手。一個是《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當然其最高成就就是《李自成》。另一位是二月河,他是寫清帝王小說第一人。我們熟知的康雍乾三朝電視劇都改自他的小說,而且至今被奉為經典。讓焦晃、陳道明等藝人大紅大紫。二月河先生的皇帝三部曲讓他在歷史人物傳記上永得名冊,可惜的是先生於2018年12月15日離開了人世。

最後補充幾本人物傳記小說,這裡我推薦的優先是名人寫名人。但在這之前想要極力推薦歷史小說《楊度》。這是我研讀民國曆史期間最喜歡的歷史小說。內容讓人覺得作者唐浩明對晚清民國曆史的人物小說寫的相當嚴謹。我在頭條裡也分享了對楊度的認識,專門寫了一篇他的文章。

除了這本書,還應當讀一下他的《曾國藩》、《張之洞》。這三部曲讓人覺得讀來更像是治學而非撰述。

說到名人寫名人。那首推是梁啟超寫的《康有為傳》,由於師生關係和近人寫近人,拋去主觀部分,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史料。

接著推薦的是《柳如是別傳》。這是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的遺著,但也是他寫作時間最久、篇幅最長、體例最完備的一本書。我讀後最大的感覺是陳先生是最純正的讀書人和學者。嚮往的也是錢謙益和柳如是這樣的文人愛情。

然後與陳先生一樣的文人寫古,要推薦的是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是林語堂用英文寫的,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是中文版。林語堂當年可是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物,學貫中西。用英文寫中文世界。他寫的蘇東坡傳雖然不及日本人寫的那麼嚴謹考究,但被日本封神的蘇東坡在日語世界只能是一板一眼的,可是林先生的傳記卻有著美式幽默和苦中作樂的豁達。

最後我推薦兩本寫偉人的書。一本是《周圍來傳》,作者是迪克威爾遜。另一本是《毛澤東傳》作者是羅斯特里爾。推薦這兩本是因為他們是外國人寫的,但又接近我們的官方色彩。在書裡我們能客觀的看到對這兩位偉人的描寫。

題外的補充一本《名人傳》和《法國六文豪傳》。因為是屬國外加上偏文學,就捎帶提一下。《名人傳》是羅曼羅蘭的作品,大家都不陌生就不提了。《法國六文豪傳》是法國大作家左拉寫的傳記書,但內容不多。短而精,主要寫了法國曆史上夏多布里昂、司湯達、福樓拜、巴爾扎克、雨果和聖伯夫六位大作家的生平。這六個人裡聖伯夫國人可能陌生了些。他是將傳記方式引入文學批評的第一人,左拉把它列入傳記也有對他表示致敬的味道。

以上臨時的文字,希望有所幫助。


書痴世界


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想要推薦幾本書

第一,《中國曆朝通俗演義》蔡東蕃。該書介紹從戰國末年到清末諸軍閥的歷史演義,以時間軸為基線,各類名仕悉數登場,各種曾能記憶的歷史情節一一復現。蔡先生是清末民初之人,所以文章帶有文言文屬性,初讀者可能覺得晦澀,但絕對是歷朝演義史書上的一筆濃墨。

第二,上面講的是通史,歷史講究真實,哪怕只能窺探一隅,如果我們的目的為了探究真實,推薦一本從考據考證得來的短冊《隋唐制度淵源略論考》。該書作者是陳寅恪先生,陳先生是民國大師,唯從真實論。可惜陳先生的諸多文集因為戰亂導致流離。

第三,讀史使人明智,可史書為人所撰,單是陳詞如同嚼蠟,只如撰寫史書者所欲讀者去思考的方向而思考。如果撰寫史書者從當時背景環境角度以及為政者角度去撰寫,那麼可推薦《萬曆十五年》。黃仁宇先生美籍華人,歷史學者,能從明史萬曆一朝的背景情況去分析當政者的每個決斷,確實被人耳目一新。

第四,和上面一樣,《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先生所寫,因為沒有去看,所以不好去評價什麼,但是薦者眾多,和一些朋友聊的時候說此書是從明朝當權者的心理角度分析而做的每一步決定,應該也是不錯的書。

第五,張鳴先生的書也可以看看,張鳴先生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師,但其作品卻褒貶不斷。閱讀過《歷史的壞脾氣》、《鄉村社會權利和文化結構的變遷》,他的書如野史一般,很少看到主要脈絡線,不過隨機的一些故事讓人聽起來覺得煞是有趣。

推薦影視劇的話,

第一,《大秦帝國》,近年幾乎是最佳的歷史劇,在戰國紛亂嚴肅的背景下,劇情卻詼諧有趣又不失歷史主線。故事脈絡分明,是認識秦帝國的佳作。

第二,《大明王朝1566》,嘉靖年間的一件小事引發的朝廷動盪局面,從嘉靖,嚴嵩,徐階,胡宗憲,海瑞等人每個人的角度出發,把解決問題的經過變得更加符合社會真實現象。

第三,單敘述史書上所撰故事的話《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貞觀之治》都屬於一類,看書或者影視都可以

暫時說到這裡,這都是中國史,再有機會推薦其他書籍。







小眾影視端


曾國藩》唐浩明

瞭解千古名臣曾國藩的唯一經典,讀懂國人處世智慧的殿堂之作,政商必讀。

評:共修訂了人民文學等老版訛誤106處,是唐浩明先生唯一作序版本,同時也是這部經典最值得收藏的版本。

@、歷時數月終於斷斷續續讀完,讀長篇傳記小說最大的享受就是讓你經歷另一種人生,好的作品有血有肉,讓你身臨其境,讀完後數日無法從虛擬場景中自拔。人生苦短,多讀幾部好作品,你就相當於活幾輩子了!延年益壽唯讀長篇鉅著爾!

@、為官之道,為人之道,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種種誠懇之心與奸詐話語堆疊起來的。以及最後廣敷道人的揭秘,真好比一場蓄謀已久的偵探案,甚爽!

2、《知行合一》王陽明 度陰山

本書通過講述王陽明的輝煌傳奇,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

評:即使純粹作為王陽明傳奇一生的故事書來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難得的是,作者把心學體系形成的脈絡和精髓基本蘊含在王陽明的人生故事中了,對於讀者來說,閱讀快感是雙重的,這也是本書區別於其他王陽明傳記的最大特點。

@、中國哲學書啊,讀完看時間差不多一點了,困知勉行,不操心我的人生,只操心我的良知。希望有一日可以練就“動時心也定”。

@、書中部分理念與近期遇到的事不謀而合。直覺。跟著心走。普世的價值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感謝作者用當今的大白話講王守仁講心學,可讀性強。

3、《朱元璋傳》吳晗

在吳晗的筆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英勇睿智、氣度恢宏、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複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

短評:大家小書,文理曉暢,對明初官僚體制、皇權膨脹的分析甚佳。

@、讀的是49年本,文辭平和。毛閱後稱“啟發不少”,不知其種種酷烈手段之靈感,是否亦溯源於此著?這本文人兼政客撰寫的傳記,竟似是一部寓言,說朱元璋晚年“憂危積心”,神智失常,身體衰邁,與太祖何其相似乃爾!西哲馬克吐溫雲:“歷史從來都不會重複,但她會押韻。”信哉斯言!

@、整本書只說了朱元璋同學的兩個性格特點:面厚心黑;整本書說了一個過程:活下來然後殺人。

4、《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王曉磊

武則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捲入權鬥漩渦,為活命從宮女殺到了皇后的寶座;後51年,她掀起腥風血雨,用女皇的龍袍確保了自己的安全。

短評:武則天的傳記不少,但不是抹黑,就是根本不懂歷史,真實還原武則天82年人生乃至盛唐歷史場景的,只有這一本,比起處女作《卑鄙的聖人:曹操》,王曉磊的這部《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寫得更醇熟,更“走心”。

@、沒有男作家的直男癌也沒有女作家的女權控,應該是最客觀的角度了,讀起來很順很爽。

@、四十歲的李世民寵幸了十四歲的武照,賜名武媚。李世民帶著涉世未深的武媚看盡世間繁華,一朝寵幸,十年不返。她在十年裡學會了隱忍,學會了書法與舞蹈,更是看懂了文德的《女則》和鄧綏的華麗轉身,她要做最美的自己。她奮鬥十年,為生存而不擇手段,她終於看清了現實的殘酷和個人的渺小。

5、《康熙大帝》二月河

“清帝小說鼻祖”二月河重磅之作!1本有關隱忍、鐵血、預見力的書,被譽為“二十世紀清帝歷史小說的里程碑”。

短評:二月河“清帝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雖然從歷史感和文學造詣來看略遜於之後的《雍正皇帝》,但已經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極具文化底蘊和歷史感的語言風格,並且對年輕一代的優秀歷史作者影響深刻。

@跌宕起伏,人物紛出,採用古典小說寫法,很耐讀。

@帝心難揣度,講話也是門藝術

6、《雍正皇帝》二月河

權威、鮮活、啟迪人智慧的雍正大帝小說。1本關於“少說話,多幹事”智慧與智力的經典博弈,總銷量已突破500萬冊的經典歷史鉅著。

短評:這是真正奠定了二月河大家地位的歷史小說鉅作,也是被公認為“清帝三部曲”中藝術水準最高的一部。

@歷史小說、官場小說也不必再讀其它的了。政治千百年來沒什麼長進,甚至在圓熟含蓄等方面還退步明顯。當今腐敗,放在專制歷史裡也就是正常水平。像李光耀說的,最高領導不貪,然後嚴格要求其他官員不貪,根本就是扯淡。

@噢天!雍正怎麼能是這樣死的!太不科學了!

7、《紅頂商人胡雪巖》高陽

他從店夥計到大清首富用了三十年,從首富到傾家蕩產只花了三天。講透中國傳統政商關係的至高經典。經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邊界;從政的看到權力的雷區。

短評:馬雲讀了兩遍,強烈推薦,馮侖視此書為“商界生存手冊”,小編最喜愛的則是高陽先生凝練傳神的語言功力。

@、高陽是厚道人,他講生意之道首先講的也是“厚道”……

@、據說高陽寫史是難得的佳作,不偏不倚的寫作態度已是現在寫史的人群中之難得,更不提很多市面上的歷史小說都以他寫的為模版照搬了。有時間應該好好讀完他的其他幾本,之所以讀這本是為了湊全“識人當學曾國藩,經商要看胡雪巖”。

8、《李鴻章傳》梁啟超(著)霧滿攔江(譯)

梁啟超筆下的晚清改革總設計師李鴻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經濟、外交的困局。

短評:以梁任公筆力之雄、政論之精、立論之公,且為李中堂同時代之風雲人物,為其作序不僅是一時之選,更為後人樹立了一道太高的標杆。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梁啟超文氣真是英勃

@、梁氏文筆,恣意汪洋,把李鴻章罵得狗血淋頭。一邊罵得同時,梁氏也清楚李合肥不過是替國受過,半生沉浮,盡負罵名。好傷感。

9、《卑鄙的聖人:曹操》王曉磊

一件件講透,曹操收拾三國群雄的卑鄙、奸詐、狠毒計謀;一頁頁浸透,曹操體恤天下眾生的柔情、仁義、聖人情懷。

短評:殿堂級的長篇歷史小說,封面上那句“曹操去世1791年來,曹操本人最服氣的曹操全傳”,其實並沒有太過誇張。

@、倘若不是這本神奇的《卑鄙的聖人:曹操》,我大概還停留在京戲裡唱的“白臉的曹操”或者史傳裡“奸雄”“詭詐”“多疑”等等負面形容詞的描述之中。

@、小說看來,有趣耐讀。至於真實性,恐怕只能去翻那些枯燥的大部頭才知道。我倒是願意以這樣的形式先去了解,有些興趣,有時間精力再去考究。何嘗不可。

10、《慈禧全傳》高陽

高陽以小說形式全景式描繪晚清社會的一部皇皇鉅著。他將頭緒紛繁、變幻莫測的一段晚清歷史,寫得跌宕起伏,生動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東方的維多利亞女王”——慈禧!

短評:|通常的歷史小說都有一條主線脈絡,但歷史當然不會侷限於那些節點式的事件,歷史的枝枝蔓蔓繁冗複雜,每一條線都會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有讀者認為高陽此書的直接過多過細,影響閱讀體驗,然而我覺得本書正體現了高陽大師級的駕馭能力和全景寫史功底。

@、讀書如交友,讀後產生“相見恨晚”的感覺的,一是《書齋裡的革命》,一是《慈禧全傳》。大處全景展現咸豐末年及同光年間故事,又在細節處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不是對那段時空特別熟識者,不能及此。連續一個月下地鐵就讀此書,恍惚中有種錯覺,似乎進入地鐵,就進了時光隧道,穿越到晚清的歷史煙幕。

@、聽了羅胖的推薦看的此書,花了很久的時間。讀此書能體會到一種身臨其境去體會每個人心思境遇的感覺。雖沒有全讀完(讀至同治崩),也感受到了歷史的意義和每個人的渺小。


老七M


要說歷史傳記,如果直接看《二十四史》,對大多數讀者而言,定會枯燥,可能匆匆一瞥便束之高閣了。若是從簡單的白話通史開始,循序漸進地去了解歷史,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我建議讀歷史,先從簡單易懂,生動有趣的白話歷史書籍入手,然後通讀《資治通鑑》和《史記》這樣的多朝代史冊鴻篇,最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去仔細研讀記錄單個歷史時期的權威書籍。

白話歷史書籍

這裡首推蔡東藩的《中國歷史通俗演義》,全套共十二冊,從秦漢寫到了民國,書寫了中華民族二千年的熱血史。這本書雖然是演義,但以正史為基礎,野史做旁引,語言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在遵循歷史故事的原則上,稍加潤色,讓人讀起來如沐春風,很適合想要初步瞭解中國全史的讀者。就好比人們瞭解三國曆史,往往會先從《三國演義》入手,等了解了大體故事,再去研讀《三國志》,便會覺得輕快很多。

除了這部大通史以外,還有一些幽默風趣的各朝代歷史詳解書,也可以作為踏入歷史海洋的第一步。比如風靡文學圈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另闢蹊徑,一改歷史書籍死板枯燥的敘述方式,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凝練出不一樣的明朝史,讓人慾罷不能。相似的還有《萬曆十五年》,都是比較權威且可讀性很強的書籍。

歷史記錄鴻篇鉅製

關於悠悠歷史長河的鴻篇鉅製,一定少不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和司馬遷的《史記》。《資治通鑑》我看的是柏楊版,雖然很多人說柏楊版對歷史事件批判性過強,可能會誤導讀者對真實歷史的判斷,但是這個版本確實是可讀性最強的呀,特別是裡面對每個地名的解釋,以及清晰的當時地圖,都讓人讀起來格外輕鬆,代入感很強。我也嘗試過中華書局的二十冊版本,雖有白話對照,但總感覺太過枯燥,中途放棄了。也許以後等我對中國歷史大致瞭解了,會重新細讀中華書局的版本,用來佐證自己對一些故事的疑惑。

《史記》應該是歷史書籍的權威了吧,我想每個喜愛歷史的人都會嘗試去品讀它。《史記》應該是我們瞭解從黃帝時期到東周列國最好的書了。司馬遷的文學素養真的太高了,這部年代久遠的歷史書籍,到現在讀來也相對明快,不至晦澀。

單個歷史時期的權威書籍

當心中有史的時候,再根據個人偏愛,去研讀一些比較權威的歷史書籍,帶著興趣和疑惑去閱讀,便不會感覺枯燥,且對歷史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如果對東周列國感興趣,可以學習《左傳》和《戰國策》,如果對唐朝歷史感興趣,可以研讀《新唐書》,如果對五代時期感興趣,可以閱讀《新五代史》,二十四史讀完了,還有各種野史,一入歷史海,浩瀚無窮盡也。

總之,歷史書籍卷帙浩繁,若是喜愛,可以讀上一輩子了。


書野


首先:好的歷史傳記和小說太多了,在這推薦幾本我讀過的,自認為可以瞭解一個不一樣的歷史世界以及歷史人物的書。

第一個就是《卑鄙的聖人.曹操》作者:王曉磊 全書共10部


這本書讓你或者說大多數人,對曹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句話說的就是曹操,都說曹操是梟雄,是奸雄,可是他從一開始就是這樣嗎?他生活在怎樣的一個家庭?他的童年過的怎樣?包括他的身世,仕途,到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輝煌的?他為什麼沒有稱帝?這本書都可以給你答案。


第二本 《武則天:從三歲到八十二歲》 作者:王曉磊 共6部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當然歷史上還有幾個女人也曾經稱帝,只不過都非常的短暫不值一提)。我相信喜歡歷史的人,沒有不想了解這段歷史的。從術士袁天罡相面,到進宮服侍唐太宗李世民被封為才人,到李世民駕崩後在尼姑庵的生活,以及怎樣離開尼姑庵成為李治的昭儀?她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權利的巔峰?她是怎樣在勾心鬥角的後宮鬥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唐朝在她稱帝后有過怎樣的輝煌?有關武則天的一切,本書會給你答案。

第三本 《和珅:帝王心腹》作者:李師江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我想這句話我們都很熟悉。和珅,清乾隆年間第一大貪官,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大貪官。和珅從小就是為了錢財不擇手段的人嗎?他的童年在父親去世之後發生了什麼變化?他是怎樣從一個小小的鑾儀衛升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乾隆真的不知道他貪了多少嗎?本書讓你認識一個全新的和珅。

第四本 《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 共7部 插圖本 共9部

這本書我想愛好歷史的人沒有不知道的,但我還是要推薦一下。這本書作者以小說的手法,現代人的口吻,幽默風趣的講述了大明王朝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明朝有許多的奇葩皇帝,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大明王朝從什麼時候由盛轉衰?也許,單獨的讓你去看去研究大明王朝的歷史會略顯枯燥,此書剛好解決了你的顧慮。


日月醉心齋


你好,這裡是原子美文。很高興回答你關於“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有哪些好的歷史傳記和歷史小說可以推薦閱讀呢?”。



由於疫情期間,也沒啥事可幹。閒來無事看看書讀讀報。我覺得有以下幾本比較好,分享出來。

1.《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論做人做事的格局,曾國藩是近代少數幾個難以超越的人。市面上寫他的書層出不窮,原因無它,就因為這個人令人五體投地。

他的學生李鴻章評價說:“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

他一生的宿敵左宗棠在他死後,不僅稱自己為“晚生”,更是對曾氏後人照顧有加。

作為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如果你想在做人、做事上提升視野和格局,曾國藩此人就是你很好的借鑑對象。

因為他也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通過不斷經歷挫折、不斷反省,咬牙堅持,一步一步修煉成“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以及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


2.《美的歷程》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馮友蘭評價這本書說:“美的歷程是部大書,是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2,一部中國文化史”

這本書最精妙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單純的講美學,而是將美學和歷史、文化、政治、經濟、以及哲學結合在一起,這也真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

如果你想在文化和審美上,提升格局和視野,這本書千萬不要錯過!

我以前是一個審美很俗的人,也不懂為啥有人津津樂道那些冰冷的的青銅、瓷器、壁畫,後來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才真正體會到中國博大精深的美學文化。

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如果你想跳出固定的思維認知,獲得一些全新的觀點和思考,這本書最好不要忽略。

這本書的名氣和評價,我就不用多說了吧。豆瓣評分9.1,也足夠說明這本書的價值了。

這本書涵蓋了生物學,人類學,哲學,心理學,藝術,文學,倫理學等眾多領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義等眾多話題。

能讓你站在一個廣闊的角度,去看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和意義,對於格局塑造有很大幫助!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幾本書,希望能幫助到你。不說了,我去啃書了。


原子美文


《東周列國志》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歷史演義小說,寫的是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全書共108回,前83回寫春秋五霸的歷史故事,後25回寫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個國家發展,爭奪天下。

其中包括許多歷史故事,如:烽火戲諸侯、曹劌論戰、弦高退敵、趙氏孤兒、二桃殺三士、伍子胥過昭關、勾踐復國、商鞅變法、西門豹治鄴、孫龐鬥法、蘇秦合縱相六國、屈原投汨羅江、等許多被人們熟知的歷史故事。

東周列國志:齊桓稱霸之鮑叔牙智救管仲

其中好多都被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讀本里,比如曹劌論戰,蘇秦合縱相六國,勾踐復國,屈原投汨羅江,這些故事的佈局謀篇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獨立成篇,又可貫穿一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引人入勝。喜歡讀歷史小說的人不妨看看這本《東周列國志》,相信是你不錯的選擇。

小說開篇講的是烽火戲諸侯講述的事周幽王昏庸無道,殘暴不理朝政為了博得美人褒姒的一笑,烽火戲諸侯,狼煙四起,最終遭到禍國殃民的結果。這個歷史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歷史性趣味性相結合。

《東周列國志》中的蘇秦合縱六國抗秦國的故事有很強的可讀性。

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曾到齊國拜師學藝,與張儀一起在鬼谷子那裡學習縱橫之術。是歷史上的出名的演說家,外交家。蘇秦剛出道心懷大志,但是卻處處碰壁,無奈之下回到家後,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妻子都嘲笑他,說他不務正業,每天靠賣嘴皮子混飯吃,竟不知羞恥,怎麼好意思回來呢?

家人的話讓蘇秦十分傷心。

從此,蘇秦埋頭苦讀兵書,仔細研究各諸侯國的政治情況,察看他們的地理位置,瞭解他們的風土人情,十分用功。夜裡讀書睏倦了,就用錐子在自己的大腿上扎一下,把血都扎出來了,疼痛讓他重新精神起來,他便又聚精會神地看書了這就有了後來的頭懸梁錐刺股的成語故事。

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準備,他覺得自己能夠說服諸侯,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了。後來蘇秦先後來到燕、趙、韓、魏、齊、楚六國,詳細說明了割地求和的弊端和聯合抗秦的好處,各國諸侯都覺得他說的有理,一起趕到趙國去簽訂盟約。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蘇秦六國合縱的故事。蘇秦“合縱”計劃實施之後,秦國十五年未敢派兵出函谷關。

從古至今歷史小說很多,可讀性很強的歷史小說也比比皆是,《官場現形記》這部小說也不錯

寫於清代,由多個故事連繞而成。小說揭露了官場的黑暗。上至尚書、軍機大臣,下至州縣吏役佐雜蠅營狗苟、排擠傾乳、見錢眼開、道德敗壞的醜惡現實。首先,作品揭露了官僚統治集團賣官鬻爵、賄賂公行的罪惡:江西代理巡撫何藩臺,公開要親友“四處替他招攬買賣”一般差使起碼一千元,美缺要二萬銀子。

京師還出現了以替買賣官職的人牽繩拉線為職業的人。官場變商場,官員們“千里做官只為錢”,可見清末吏治敗壞到何等地步!。

文學是現實的反應,一部官場現形記就是一部封建社會當官的醜惡黑暗現實的反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