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張文宏:預計口罩將再戴1到2個月;“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等商標註冊申請將依法駁回;知名連鎖藥店董事長涉嫌銷售假3M口罩

張文宏:預計口罩將再戴1到2個月;“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等商標註冊申請將依法駁回;知名連鎖藥店董事長涉嫌銷售假3M口罩

熱點

【全球股市經歷2008年以來最糟糕一週】

本週全球股市遭遇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週,因為擔心公共衛生問題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投資者紛紛拋售風險資產。MSCI全球市場指數本週迄今已下跌9.3%,是自2008年11月下跌9.8%以來的最大單週跌幅;標普500指數週四下跌4.42%,創下9年最大單日跌幅;道指週四創下歷史最大單週跌幅;日經255指數下跌4%,人們越來越擔心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取消。

野村高級經濟學家Tomoaki Shishido表示:“我們甚至不需要等到經濟數據出來,才知道經濟受到的打擊有多嚴重。可以看到,航空公司和酒店的銷售額已經下滑一半左右。美聯儲沒有理由在下個月採取觀望的立場。”

【“火神山”“雷神山”“李文亮”等商標註冊申請將依法駁回】

記者今天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近日,一些申請人將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火神山”“雷神山”“瑞德西韋”“李文亮”及包含“新冠”字樣的標誌等申請商標註冊,引發各界廣泛關注與熱議。國家知識產權局高度重視,在開通商標註冊“綠色通道”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同時,加大對易產生不良影響的疫情相關商標註冊申請的管控力度。

截至目前,已有6家市場主體提交的19件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商標註冊申請進入“綠色通道”,予以快速審查;對“火神山”等近1000件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易產生不良影響的商標註冊申請已實施了管控,並對參與相關代理業務的商標代理機構進行了篩查。

在進入實質審查階段後,將對這些商標註冊申請依法從嚴從快予以駁回。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嚴格執行商標法及《規範商標註冊申請行為若干規定》,嚴厲打擊非正常商標註冊申請行為,維護商標註冊申請秩序,營造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圍。(人民日報)

【全球最大ETF遭無情拋售,一週以來資金淨流出130億美元】

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標普500ETF—SPDR(SPY)遭遇投資者無情拋售,資金流出速度是自2018年2月暴跌以來最快的。彭博數據顯示,追蹤美國股市基準的標普500 ETF—SPDR(SPY)規模為2790億美元,自上週五以來資金流出約130億美元,單週資金流出額創兩年來新高。股市暴跌的速度讓投資者懷疑,這究竟是11年牛市期間的又一個回調買入機會,還是牛市結束的前奏。目前來看,ETF資金大量流出表明,人們越來越擔心是後者。CFRA研究公司駐紐約的ETF研究主管託德表示:“鑑於未知因素,市場存在很多擔憂。如果不確定性持續較長時間,我預計資金外流將繼續。”

公司動態

【百度Q4營收289億元,淨利潤92億元】

百度公佈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第四季度,百度實現營收289億元人民幣,歸屬百度淨利潤達到92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同比增長95%。2019年年營收為1074億元。(第一財經)

【全通教育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昨晚,中文傳媒、全通教育同時發佈了一則驚人消息。公告顯示,中文傳媒全資子公司與江西東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作為主要出資人共同投資設立合營企業,並由合營企業作為普通合夥人發起設立合夥企業,用於收購全通教育的股權。記者今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全通教育,投資者熱線答覆稱,協議完成後的確會發生控制權變更。(第一財經)

【知名連鎖藥店董事長涉嫌大量銷售假3M口罩 多人被捕】

2月27日,從多個知情人處獲悉:知名大型連鎖藥店——北京京海康佰馨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東等人,涉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知假販假”,購買了58萬餘隻假冒的3M牌口罩以謀取不法利益,日前被北京警方調查。包括李東在內的22位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抓獲。值得注意的是,穿透股權關係之後,著名投資公司——高瓴資本旗下的高濟醫療,是康佰馨公司的控股股東。(經濟觀察報)

觀點

【張文宏:預計口罩將再戴1到2個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建議,大家對疫情還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大規模聚會辦不得。張教授說:“這個狀態可能還要維持1到2個月。那時候沒有新增了,基本上就可以把口罩摘了。”(中國日報)

【復工復產會否發生氣溶膠傳播?科技部官員:普通人幾乎無風險】

針對復工復產中是否會發生氣溶膠傳播的問題,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氣溶膠傳播需要滿足密閉空間、較長時間和高濃度病毒三個條件,在極端條件下才有傳播可能。普通人在通風條件良好的日常生活中,傳播可能性很小,幾乎沒有氣溶膠感染風險。(新京報)

人事

【劉強東卸任京東旗下物流公司經理一職】

36氪獲悉,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天津煜東信德物流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劉強東卸任公司經理一職,張雱卸任執行董事,李婭雲卸任監事,與此同時,胡偉接任公司經理和執行董事,新增監事繆曉虹。天津煜東信德物流有限公司由宿遷泰勝尚博物流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後者的全資股東為JD Star Development X(HK) Limited。天眼查數據顯示,這已是劉強東2020年以來卸任的第8家公司。(36氪)

【李凡榮任中國石油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2020年2月28日上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託,中央組織部有關幹部局負責同志宣佈了中央關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李凡榮同志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免去其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職務。

【凌雲股份董事長辭職】

凌雲股份公告稱,因工作原因,公司董事長趙延成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在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擔任的委員職務。公司董事李志發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及在董事會下設專門委員會擔任的委員職務。控股股東北方凌雲工業集團提名信虎峰、王悅擔任公司董事。

研報

粵開證券 李奇霖:

李奇霖:疫情對金融市場影響幾何

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從疫情本身轉移到復工上來。我們認為,考慮到防範疫情擴散、醫療物資短缺和產業鏈協同的複雜性,對復工趨勢應謹慎樂觀。

新冠疫情在衝擊生產的同時,在需求端也有很大沖擊。總的來說,服務相比於消費受影響更大,線下消費相比於線上消費受影響更大。消費和服務方面,餐飲業、酒店業、旅遊業和影視業受影響更加明顯。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由於原材料運輸受阻和價格上漲,以及工人返程慢,固定資產投資驟降。出口方面,疫情同樣有負面拖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增長引擎,疫情衝擊內需的同時,也會通過進口渠道影響到中國主要貿易伙伴增長,進一步又會對中國的出口形成負反饋。二是疫情正在海外擴散,亞洲尤為明顯,這可能會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從而惡化中國的外需環境。疫情對產業鏈轉移的影響較小,市場對此要比貿易衝突時期樂觀些。儘管替代中國產業鏈並非易事,但中長期看仍需加快自主創新。

貨幣政策方面,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有望延續,至少將持續至二季度。財政政策則需要更加積極。

股票市場短期最大的矛盾是估值走在了業績前面,春節後的股票走勢似乎無視了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走的是政策和流動性的行情。中長期看,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會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各類改革措施也會繼續出臺。穩增長壓力下,政策也會對風險資產形成利好。考慮到A股當前的估值水平在全球範圍來看也具有吸引力,如果不發生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大跌的情形,A股並不存在全局的系統性風險。對投資者而言,關鍵是要擇時和把握好板塊輪動的節奏,交易波動率。

對債券市場而言,我們認為風險策略>槓桿策略>久期策略。

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任澤平:是該啟動“新”一輪基建了

怎麼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有助於穩增長、穩就業,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

現在一提到基建有些人就會上綱上線,說是刺激鐵公基,這是嚴重誤解。過去40年,沒有適度超前的基建,怎麼會有中國製造的強大競爭力?沒有超前的網絡寬帶建設,怎麼會有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而印度經濟發展潛力釋放不出來,很大程度受制於基礎設施短缺,道路、橋樑、衛生系統都問題很大。

從歷史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增發特別國債加強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推出大規模基建投資,儘管當時爭議很大、批評很多,但現在看來意義重大,大幅降低了運輸成本,提升了中國製造的全球競爭力,釋放了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巨大潛力。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導致過剩浪費和“鬼城”現象。未來“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四“新”:一是新的地區。二是新的主體。要進一步放開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擴大投資主體,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要對民間資本一視同仁。三是新的方式。基建投資方式上要規範並推動PPP,避免明股實債等,引進私人資本提高效率,拓寬融資來源。四是新的領域。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新型基建,以改革創新穩增長。

廣發證券 俞一奇、戴康:

信息化建設:科技週期與“新基建”的交集

科技賦能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線索,帶來信息化建設的廣闊市場空間。供給端:5G帶動新一輪科技週期開啟,技術支持增強為信息化質的飛躍提供可能;逆週期政策大概率加碼,“新基建”5G網絡建設率先開道,信息化建設將成重點。需求端:提升生產效能的迫切性是信息化建設的最強推動力;疫情催化加速,公共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優勢體現,生產信息化的需求相應激活。國產替代的趨勢則為信息化建設需求端爆發提供加成。

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產業鏈:①新型技術支撐,5G、大數據、雲計算、AI構成新一輪信息化建設四大技術支柱;②硬件設備協同,流量爆發,IT基礎設施需求躍升;③信息安全貫穿始終,需求上行有望加速。信息化建設在對公端四大重點應用場景:①生產信息化;②醫療衛生信息化;③政府部門公共服務信息化;④金融信息化。

從策略的視角來看,(1)分子端產業週期加速、科技+新基建雙重逆週期屬性—>相對盈利優勢凸顯。(2)分母端政策加持+金融供給側改革最受益方向—>相對估值中樞抬升。(3)信息化建設不僅只是“新基建”,具備“促創新”和“補短板”的雙重意義和自身的產業邏輯,“基建”加成只是加速催化。資金主要來自企業,對財政依賴度低。

與過去幾輪信息化建設不同,本輪的優質標的更多,產業鏈更完整,實際參與度更高,求面更廣,不可忽視的to B和to G端潛力——5G場景更為多元、對工業精度的技術滿足更為成熟。NCP疫情對生產衝擊前所未有,加速對公需求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投資方向,從爆發力、發展階段、市場空間、競爭格局、確定性五個維度對投資環節打分。A股投資優先級分檔排序如下①第一檔:5G網絡建設、IT基礎設施(IDC);②第二檔:醫療信息化、雲計算、各類IoT設備、信息安全、遠程辦公;③第三檔:金融信息化、政務信息化、工業互聯網。

國泰君安 覃漢、王佳雯:

海外危機啟示錄:從泡沫到崩潰,都有哪些徵兆?

還原時間錯位,當前的海外市場情緒類似於春節期間中國市場,疫情的巨大不確定性因為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控制,資本市場率先反應疫情及其對經濟的衝擊。更進一步,因為體制的不同,海外疫情的防控難度要顯著大於中國,這無疑使得海外市場的風險偏好回落速度更快。

行至當前,對於潛在風險點的發問似乎也沒有那麼不合時宜。必須承認的是,判斷經濟和市場的大拐點是較為困難的。雖然每一次投資者都在講“這一次不一樣”,但歷次大型經濟危機卻有其共性。通過覆盤08年次貸危機、10年歐債危機和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將共性映射到當前,或許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發。

危機爆發前的徵兆:資產價格不斷創出新高,且以傳統標準來看,估值偏高;市場普遍存在看漲情緒;利用高槓杆融資買入資產;外資/熱錢大量湧入;貨幣寬鬆政策持續寬鬆,並且市場預期寬鬆節奏加快。

從泡沫到危機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局部的風險點存在,但有良好的經濟數據掩蓋;離散的風險事件爆發,但市場對此認知不足;宏觀層面/制度設計的“殺邏輯”,市場崩潰。

中信證券明明:

如何看待近期的政策信號?

近期的政治局會議主要圍繞疫情防控展開,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推進,政策的重心也逐漸轉向疫情防控與經濟增長並重。往後看,立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逆週期調節力度有望加碼:財政政策可能適當上調赤字率來進一步發力提效,貨幣政策也仍有寬鬆的空間,政策性銀行也可能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

關注點一:疫情攻堅進展順利,會議表述更加積極。自疫請發酵以來,政治局會議召開頻率明顯提高,會議重點也向防疫傾斜,進入2月下旬之後,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推進,政策表述也更加積極,體現出政策對打贏疫情攻堅戰的信心。

關注點二:新冠“插曲”不改全年工作主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策需兼顧疫情防控與經濟增長,從會議表述上看,政策對後續經濟走勢的信心更為樂觀,後續經濟工作的目標導向也更為明顯。

關注點三:重提“六穩”,政策如何發力?2月21日的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了要“全面做好‘六穩’工作”,我們認為穩增長的力度將進一步提高,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政策性金融機構均有發力空間。

關注點四:房住不炒的基調依舊。近期的幾次政治局會議並未提及對房地產的調控,但我們認為“房住不炒”思路不改,即便出於積極財政、逆週期和穩經濟的考慮,地產調控或將有所放鬆,但其力度也不宜高估。

關注點五:基建發力怎麼看?基建仍是逆週期調節的重要發力點,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將迎來修復,但基建的高點可能需要等疫情結束後才能到來,全年基建增速可能走出前低中高後穩的倒v形走勢。

關注點六:再提金融“防風險”。我們認為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依然是政策底線。後續的監管政策可能會有維穩政策相繼推出,如適當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限;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也可能將繼續向實體部門傾斜以防範信用風險的蔓延。

關注點七:就業優先,既穩需求,也穩供給。疫情期間,勞動力供需兩端均面臨一定壓力,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強化。往後看,畢業季即將來臨,我國就業壓力或將進一步加大,預計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或將進一步加強。

長江宏證券趙偉

海外疫情,如履薄冰

2月中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擴散;亞洲疫情相對嚴重,歐洲意大利形勢嚴峻。2月15日以來,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由600例左右大幅增加至4000例以上。亞洲疫情相對嚴重,韓國、日本、伊朗累計確診病例分別達到2022、919、270例。歐洲地區,意大利形勢較為嚴峻,累計確診655例。

宗教活動和遊客流動等,是疫情在海外加速擴散的主因。從海外各地區肺炎確診病例數的變化來看,韓國和伊朗疫情加速擴散,與宗教活動導致的教徒交叉感染密切相關。

同時,意大利疫情最早出現及擴散,緣於大量遊客進出核心旅遊城市米蘭;日本確診病例中,接近80%來自豪華郵輪上的遊客及工作人員。

疫情爆發後,韓國和意大利全面加強防控措施,包括取消各類社會活動,關閉學校、酒吧等。韓國方面,將疫情預警級別上調至最高級,所有學校延期開學;疫情重災區大邱市,取消了所有集會。意大利方面,對疫區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多座城市封城隔離,取消一切社會活動,關閉學校、酒吧等。

日本防控較為鬆散;伊朗反應遲緩,防控措施“姍姍來遲”。19日出現首例病例後,伊朗還曾在21日舉辦至少有1100萬人參加的議會選舉。直至24日,伊朗才開始加強防控,關閉學校、電影院等。日本方面,只是鼓勵民眾減少外出,疫區未採取強制隔離等措施,民眾可自由流動、社會活動可自行舉辦。

海外地區將持續面臨疫情惡化風險;全球經濟疲軟背景下,疫情衝擊不容低估。亞洲地區,日本鬆散的疫情防控,以及伊朗疫情重災區庫姆特殊的宗教地位,使疫情進一步擴散風險較大。日本人口最密集的東京都已出現超過50例病例。鬆散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在日本人口密集地區以及向全境擴散的風險較大。同時,伊朗疫情重災區庫姆是宗教聖地,長期接納大量教徒或遊客朝聖。25日以來,伊朗多個領國已出現來自伊朗輸入型病例,疫情在西亞地區擴散風險較大。

人員自由、高頻流動,加大歐洲疫情擴散風險;美國已現傳染途徑不明病例,風險需持續關注。由於出入米蘭民眾較多,25日以來,法國、奧地利,以及離意大利稍遠的西班牙,都已出現來自意大利的輸入病例。由於目前歐盟內人員流動依然自由,疫情向歐洲全境擴散風險不容忽視。美國方面,26日出現首例傳染途徑不明病例;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警告,疫情可能已在美國社區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