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一、理性或情緒:戰爭

自新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無論是疫情本身,還是社會運作,都給每個人在生理健康上、心理健康上,以及整個社會經濟上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疫情的爆發、信息的不全與延遲、疫區人的呼救、慢性病患者的斷藥、募捐物資被扣、央視直播被掐、李文亮醫生的去世、雙黃連被炒、湖北媒體的迷之操作、獨居老人的捐款、“奔馳車主”的闖閘、蘭州女護士被剃頭、“鑽石公主號”無嚴格檢查就靠岸放行、各國政府在防疫上的迷之操作、各地景區與公共場所密集人群的放飛自己我……

我們不得不承認,自疫情爆發以來,實在是發生了太多令人感到憤怒、悲傷、羞恥、難過、壓抑的事了,網上也因此炸開了鍋,成為了“要理性還是要情緒的戰場”。

有許多人倡議保持理性,不能被情緒衝昏了頭腦。也有許多人提出,這時候的理性,是“冷漠”,是“犯蠢”。

“要理性還是要情緒”爭執,似乎把“理性”和“情緒”對立了起來,彷彿它們之間不共戴天、水火不容。

在“要理性”的壓力下,許多人也對自己的情緒和體驗產生了懷疑:難道發生了那麼多事,我不應該生氣嗎?難道有情緒是有問題的嗎?難道我感到消極、負能量,就不能理性嗎?

理性和情緒之間,是對立的嗎?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二、理性或情緒:抉擇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推崇理性,而害怕起情緒來。

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被這樣教育著:

“做人要理性。”“沒有人喜歡情緒化的人。”“不要因為別人的事情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一天到晚有情緒是軟弱的表現。”“打碎了的牙也要往肚子裡咽。”“正常人不會被情緒所困擾,因為正常人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而我們的社會文化,似乎也在鼓勵大家成為那些看上去“沉穩”、“冷靜”、“理性”、“摒棄情感”的人,而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巔峰形象”,似乎也是那些“仙風道骨”、“喜怒不形於色”、“雲淡風輕”的人。

情緒彷彿變為了一劑毒藥,甚至是一場會隨風飄散的瘟疫,讓大家避之不及。

漸漸地,“理性”和“情緒”被明晰地分開了。即使它們都存在於我們的心裡,我們好像也不再允許“情緒”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了。

“要理性還是要情緒”似乎成為了一非黑即白的道選擇題,彷彿如果我們是有情緒的,我們就是不理性的、不被認可的、不正常的、有問題的。

於是,戰爭開始了。

對內,我們開始不允許自己有許多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而當我們開始使用“理性”和“情緒”這兩個詞來區分我們的心理過程,並去“摒棄”情緒時,我們似乎就像在拿著一把蒼白清冷手術刀,隔著痛苦,巧妙地分割著我們的內心。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對外,我們也開始嘲諷,開始貶低:“你怎麼這麼情緒化?你是個弱者!”但當我們終究無法用理性控制住情緒時,這劈向別人的鍘刀,最終會落到我們的頭上嗎?

三、理性或情緒:關係

隨著腦影像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漸漸發現,無論我們在意識上覺得自己是更加理性的還是情緒的,理性和情緒始終相伴存在,而理性思考的背後也總有情緒的底色。這和我們的大腦有關(這一部分的詳細內容會連載在作者的個人公眾號上,公眾號名:另一顆橙色星球)。

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的大腦可以被大致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舊腦(old brain),是人類最古老的腦結構,它掌管著我們的呼吸、心跳、吃飯、睡覺的功能,能讓我們感受到溫度、飢餓、潮溼,和疼痛,並接受視覺、聽覺等感覺的信息。它的功能,是維持我們作為一個生命體的基本生存。

第二“層”是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我們情緒的所在地。邊緣系統在接收了體內外的各種信息後,會快速地做出我們身心所處的狀態或外界的環境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的判斷,一邊通過情緒來向我們的意識傳達這個判斷的結果,一邊調動全身的資源和能量,為潛在的危險做準備。

而第三“層”便是我們的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它與我們的理性、認知、決策、計劃等高級認知功能有關。受制於我們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傳向大腦皮層的信息總會比傳向邊緣系統的信息慢一些,因此我們也總是先被客廳的黑影嚇一跳,然後才意識到它只是掛在架子上的外套而已。而我們的理性,也會是在我們接收了情緒信息後,才會在情緒的底色上,做出更復雜、更完整、更現實、更理性的判斷。

所以,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想不想要,情緒始終都會存在。而理性和情緒的存在本身也並不對立,它們更像是我們心理過程中的組成部分,而同時也是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組成部分。

實際上,在許多時候,在情緒的幫助下,我們的理性反而能夠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在壓力與焦慮中,我們能更好地調動全身的能量,讓我們的理性處在更高速的運轉狀態中,並讓我們更高效地做事。這也是在各種考試或比賽之前保持適當的緊張與焦慮能讓我們獲得更好的成績的原因。

即使是看上去不那麼有情緒的事,比如編寫一段程序、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其背後都有積極的情緒在支撐著我們:難道實現這些的過程和結果,不會令我們感到喜悅嗎?更別說讓我們興奮的靈感之源了。

當然,理性和情緒都不是“全好”或者是“全壞”的。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如果我們的情緒過於強烈了,我們的注意力和思維內容會變得狹窄,我們會變得更關注與當前情緒有關的信息,而忽視另外的信息。而如果我們把一切交給情緒做決定的話,往往蘊藏著很大的風險——因為情緒大多隻根據“相似性”做出“大致的判斷”,而經常忽視現實中的情況。

這時候,我們需要藉助我們的理性,做出更復雜的、更精確的、更符合現實情況的決策與計劃。

而如果我們“關閉”情緒時,我們與自己或外界世界的連接也被削弱了。許多人似乎想到了辦法用自己的理性“封印”住了自己的情緒,但當自己停下來、與自己相處時,卻感覺不到愉快的感覺,而是更多處在一種空虛、麻木之中,或是理性與情緒的“割裂”之中,說著類似“我很理性,也很成功,我應該感到快樂”的話……

其實情緒並沒有因此消失,由於情緒的生理基礎,它變換了存在的形式,可能體現在了促使我們忙碌的焦慮中、莫名其妙的波動中、自己也不理解的行為中、瘋狂的吃喝中,或身上的腰痠背痛中……

這時候,我們需要看到我們的情緒,來理解自己的心理與周圍的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或發生了什麼樣的互動,讓自己變得不再平衡、不再穩定、不再感到安全。

既然理性和情緒相伴存在,那麼重要的就不是理性或情緒的有無,而是理性與情緒間的平衡。

但我們創建了戰場,我們追求的並不是情緒與理性的平衡,而是理性的獨裁。

四、理性或情緒:敵人

在這場“理性還是情緒”的廝殺中,進行的僅僅是“應該理性還是情緒的爭辯”嗎?

‍理性陣營,認為保持理性有助於我們做出更具有現實性的決策和計劃,而不是被情緒衝昏頭腦做出衝動的、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並提倡實際上不同的聲音和觀點也能帶給我們去探索、去澄清,去做得更好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過程中時刻保持理性的話。

情緒陣營,無論是提出自己的立場或觀點也好,還是“拒絕冷漠”、在網上四處聲討也好,我們則更多地是在借用文字表達這一方式——而不是表達出的具體的內容——宣洩我們的情緒、感受著我們的力量、表達著我們的抗議。

無論我們所處的是哪個陣營,理性過程和情緒過程始終是難以區分的,更何況它們經常同時存在。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在表面上的戰爭中,我們通過語言和文字,向“對立面”傾吐著我們的子彈,維護著自己的立場,想要拼個你死我活。

而在心裡,我們炮轟著那些令我們不爽的“理性化的”或“情緒化的”形象時,也能享受到自己的滿足,我們的敵意與憤怒也得到了轉移和宣洩。

但倘若我們下潛地再深一點,也可能會發現一個令我們驚懼的存在——這場廝殺的另一個意義。

“我要保持理性,因為我相信,只有保持了理性,我才能做對的事,我才能做更多、做更好,我才能依靠自己、保護自己,而情緒對我來說沒什麼幫助。否則……”

“我要憤怒,要宣洩,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感受到我還活著,我還有人性,我還沒有麻木,我還有力量,而理性只會讓我感到心寒。否則……”

否則,我做的事情會不夠好,我做的事情可能是不對的,我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我可能釀成大錯。這不是我,也沒人喜歡這樣的人。

“也沒人喜歡這樣的人。”——“我自己甚至都不會喜歡這樣的自己。”

似乎我們更害怕的並不是“不理性”或“有情緒”,而是被拋棄、被孤立、被遠離,這太嚇人了!如果沒人再喜歡我了,如果我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了,那麼我該如何自處,如何存在?無論我是理性也好,還是情緒也好,我在其中的所作所為,又有何意義?

所以實際上,當我們在“辯論”“要理性還是要情緒”時,不單單是在“辯論”這兩件事本身,而且還在通過用“理性”或“情緒”築起城牆的方式,保護著自己的內心。

我們需要一個容器。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無論是理性也好,還是情緒也好,當它們能被看見、被支持、被承載、被接納時,它們才能更多發揮出各自的意義:

“我現在想要理性地談談這件事,你願意聽聽嗎?願意?好,我開始了……”於是,理性引領者我們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我現在想要情緒化地發洩下我的不滿與憤怒,你願意聽聽嗎?願意?好,我開始了……”於是,情緒引領我們看到自己,迴歸平衡。

但是,我們允許這樣的容器存在嗎?家人會成為我們的容器嗎?朋友會成為我們的容器嗎?伴侶會成為我們的容器嗎?心理諮詢師會成為我們的容器嗎?我們自己,會成為我們的容器嗎?

我們一方面在期待著容器的出現,另一方面又感到擔心和害怕,害怕容器太少,害怕容器不夠好,而會再一次讓我們失望。

五、理性和情緒:平衡

所以,其實從來都不是“理性或情緒”的問題,而是“理性和情緒”的問題。它們從來就都我們心理過程的不同組成部分,也是完整的我們的一部分,而當我們試圖去“分割”時,也勢必要承擔因此帶來的“副作用”。

回到那個問題:我們在疫情中可以不理性嗎?

一方面,既然理性和情緒不是對立的,既然它們相伴而生,是我們心理過程的兩個部分,那麼什麼才是“不理性”呢?

另一方面,既然情緒的有無並不受我們理性的控制,那麼當我們有無某種情緒時,又應當獲得誰的應允呢?

我們,作為一個健康的、完整的人,勢必會為疫情中發生的糟心事而感到消極、負能量,甚至有時會短暫地失去理性,這是十分自然的。

因為我們的感受和情緒在不停地向我們提示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危險——何況疫情早已將我們置於了危險之中。

若我們能及時地迴歸平衡,不總是被情緒所淹沒,不將一切都交由情緒,則並無大礙。

畢竟,如果只強調理性,完全拋棄情緒與感受,則會讓我們失去與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連接,也失去識別危險、在危險中保護自己的能力。而保持適度的情緒,反而能讓我們做得更好。

而我們更害怕的,更多會是自己完全被情緒所淹沒,完全失去理性,完全失去“自己”,被人當做“異類”、“瘋子”、“不正常”的人,被人所排斥、所遠離……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當然,我們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沒有那麼簡單,會讓我們輕易地沉入情緒的旋渦中。如果我們在大腦結構的發育上沒有明顯的異常,如果我們在生命早期沒有經歷巨大的創傷,我們的大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自動化地幫助我們調節情緒,保持理性。

所以,重要的不是情緒的有無,不是自己是否“不理性”,而是當我們意識到我們處在情緒或“不理性”中時,該如何迴歸平衡。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①接納情緒。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是我們的大腦在試圖告訴我們外界的環境和我們的狀態對我們來說是更有利還是更有害。試圖對抗情緒,只會佔據我們更多的認知資源,讓我們的注意力更分散,而無法聚焦到想做的事上。而接納情緒,承認它的必然性,並利用它傳遞的信息作出更理性、更完整、更現實的判斷,會讓我們事半功倍。

②提高對自己情緒的意義和影響的覺察。通常,我們都會覺得情緒來無影去無蹤,難以捉摸,難以把握。而主動地提高對自己情緒過程的覺察,是通過提高大腦皮層的控制能力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平衡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些問題提高我們的覺察能力:“當我有情緒時,我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心裡的感受難以捉摸,可以看看自己的身體會出現什麼樣的感受,比如是否感到胸悶、心慌、頭暈、手腳冰涼、腰背痠痛)?我的情緒是如何出現的?它的出現想告訴我什麼?我現在是否應該更關注自己?如果我一直處在這樣的情緒中,會對我之後的想法和做法有什麼影響?我的情緒又是如何影響其他人的?如果我不想處在這樣的情緒中,我又能做點什麼?”

③及時照顧自己,從刺激情緒的源頭中脫離。當我們太久地處在會讓我們產生劇烈情緒的情境或事物中時,我們的大腦會處在高度激活、高度喚醒的狀態。這時候,我們大腦中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會飛速運轉。若我們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中,可能會導致我們變得失控,或者麻木。而這時候,即使遠離這些源頭,及時休息,是個很好的選擇。

對於很多人而言,靠自己迴歸理性與情緒的平衡是一件有難度的事——畢竟很少有人會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教會我們情緒是什麼、有什麼意義、我們又該如何與情緒共處。這並不意味著你是更脆弱的、更無能的,而只是意味著並非我們所有人都能如此幸運地順利長大。

如果你發現你總是會被情緒所淹沒,難以通過理性接管自己的意識,或總是感到麻木、毫無波動,遭遇了危險而不自知,那麼這時候,或許尋求專業的心理服務可以幫助到你,讓你體驗更平衡、更完整的自我。

“彆氣,你理性一點”“生氣就不理性了嗎”丨疫情中的理性與情緒

本文作者:熊珂偉,北京師範大學應用心理-臨床與諮詢心理碩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性與性別少數友善諮詢師。長期、穩定接受專業系統培訓與督導師的督導。


目前狀態:個人執業心理諮詢師,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任兼職諮詢師,同時從事文章寫作、書籍翻譯、課程講授等工作。個人公眾號:另一顆橙色星球。


學堂君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緊急籌備開通了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在疫情期間為全國民眾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


心理支持熱線:4001888976

該服務適用於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鐘左右,熱線電話開放時間為每天6時至24時。


醫護人員心理支持專線:4006506023(撥通後根據語音提示轉撥0#)

該服務適用於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一線醫護人員及其親友。熱線電話均由有豐富經驗的諮詢師接聽,每次30-60分鐘左右。熱線電話開放時間為每天9時至24時


除熱線外,網絡輔導服務報名方式請點擊以下鏈接查看:




作者 | 北師大心理學部防疫科普團隊 熊珂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後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