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文藝青年如何自救?

文藝青年是一群經常陷入絕望的動物,他們脆弱玻璃心,悶騷怕拒絕,孤獨無人憐,敏感易發怒,自卑又自大,還時常愛反芻(閃回痛苦片段)。文藝青年的這些心理特點一方面造就了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藝創作衝動,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備受自我折磨的苦惱。

的確,創作需要痛苦和不幸,但最好能拿別人的痛苦和不幸來創作,倘若自己總是被痛苦和不幸所湮沒,創作就成了問題,文藝就成了笑話。所以,文藝青年急需學習的,就是如何進行心理急症的自救。

為什麼需要自救?因為“他救”比較貴,文藝青年又普遍很窮,如果掌握了自救的技巧,就等於給自己省下了不少看病錢。當然,自救只能針對一些心理和情緒方面的擦傷或小風寒,倘若是重症,例如抑鬱症或精神分裂,還是應該及早就醫,通過疏導和藥物的雙管齊下來減輕病症。

說到心理自救,此刻的我便迫不及待且滿心歡喜地就向廣大文藝青年同胞推薦一本書:《情緒急救:應對各種日常心理傷害的策略與方法》。這本書的作者叫蓋伊•溫奇,他是臨床心理學的博士,也是一位研究減輕心理壓力的專家,一直以私人心理醫生的省份在曼哈頓工作,幫助他的病人將情緒急救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當然《情緒急救》不僅僅適用於多愁善感、心理脆弱的文藝青年,它同樣適用於普通青年和“二什麼青年”,還適用於中老年。但是考慮到我國的國情(除了文藝青年的其他幾類人群都不怎麼看書,尤其是心理學方面),此書的潛在讀者仍是那些不怎麼“皮實”,不怎麼堅強,也不怎麼會“自動好起來”的文藝青年。

此書分為7個章節,涵蓋了7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傷害:拒絕、孤獨、喪失、內疚、反芻、失敗和自卑。溫奇博士針對這些具體的傷害提煉了許多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不僅描述了每種傷害所引起的痛苦反應,也給出一般的治療指南和建議,這些建議切實可行,靈活好用。當我們的情緒惡化時,及時打開溫奇博士為我們準備的“精神急救箱”,找到適當的“藥物”,然後按時、按量服用,便會帶來真正的改善。

【拒絕——心理的切割傷或刮擦傷】

讓我們試舉一例,比如拒絕。拒絕其實能給我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創傷,但大部分人對它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它就像心理的切割傷或刮擦傷,如果不能及時包紮,很可能會“血流不止”,釀成更深的危機。溫奇博士寫到,拒絕能導致四種不同的心理創傷:1.情緒上的痛苦;2.憤怒和攻擊性;3.受損的自尊;4.對於我們的歸屬感構成威脅。

當我們被約會對象拒絕、被解僱或發現朋友揹著自己見面時,我們的情緒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威脅,這種傷痛就好像被人用刀捅中了心窩一樣難受。

為什麼被人拒絕竟會如此痛苦?答案就在人類的進化史之中。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在遠古時代,被部落或社群拒絕,就意味著失去了獲取食物、受到保護和交配的權利,從而很難生存下去。大腦掃描顯示,當我們經歷拒絕和體驗身體痛苦的時候,被激活的腦區是完全相同的。而且,當我們試圖通過理性的說服或語言的安慰來減輕痛苦時,我們的情緒不會有任何好轉,因為邏輯、理性和常識在面對心理的應激反應時是沒用的。

拒絕還會引發憤怒,讓我們有攻擊衝動,比如敲打門板或牆壁,這會造成更多的心理乃至身體的創傷;當經歷深刻的拒絕時,我們的自尊也會隨之降低,即使只是回憶過去被拒絕的經歷,都足以引起自我價值感的暫時下降。而一旦我們遭到反覆的拒絕後,我們的歸屬感就成了問題,我們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社會位置。

文藝青年如何自救? (最近上映的《頭腦特工隊》也反映了現代人的一些情緒問題)

【“精神急救箱”提供的療法】

溫奇博士針對每種創傷研發了專門的療法:療法A(處理自我批判)和療法B(恢復自我價值)的目標是安撫情緒痛苦、修復受損自尊;療法C(修補社會關係)則是修復受到威脅的歸屬感。療法D(降低敏感度)則是備選項,因為可能帶來令人不適的副作用。

療法A要求我們,在面對別人的拒絕時,不要誇大自身的責任,而應去反駁那些自我批判的想法。比如被喜歡的人拒絕,也許並不是因為我們長得不夠好看或比較窮,而是因為對方對自己不來電、沒感覺,或者僅僅是因為她仍對前任念念不忘,或者是雙方的生活方式不合拍,也有可能是對方覺得“配不上你”。再者,時機也是個關鍵問題,也許對方只是暫時不想安頓下來,而你卻期盼儘快結婚。療法B要求我們提醒自己我們的性格中那些別人認為有價值或讓人滿意的方面,比如正直、善於傾聽、體貼、可靠等等。溫奇博士還建議我們針對每項品行寫一篇短文。不得不說,這種方法的確很有效,當筆者在找工作期間面對許多公司的拒絕時,總是會找機會寫下自己的優點和品德,通過這種方式重建自信。

療法C要求我們向社交網絡尋求支持。比如找陌生的同齡人聊天,或者重新考慮自己的追求對象、社交圈子、朋友或僱主是否真的適合我們的個性、興趣、生活方式或職業,要麼還可以去享受社交零食,比如在感覺孤獨的時候看看家人的照片等等。療法D是脫敏療法,適用於那些準備好迎接挑戰的人。例如當一個害羞的年輕男性已經做好接近女性的準備時,他在週末參加多個社交活動並邀請多名女性約會,把自己暴露在脫敏的環境中,也許就能治好他的害羞。如此,當我們已經在心裡接受了將會被很多人拒絕的設定,那麼當真的拒絕來臨時,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了。

【心理學與禪修原理】

作為一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修習者,在通讀完全書之後,我發現,溫奇博士所列出的療法不僅屬於最前沿、最權威的臨床心理學成果,也符合佛教的禪修原理——一個歷時2600多年仍長盛不衰的“心理治療”傳統。比如在第五章《反芻:重新揭開結疤的情緒傷疤》中,作者在面對具有自我強化性質的反芻現象(反覆回想造成情緒傷害的問題和感受)時,開出了療法A(改變視角):要求人們從自我疏遠的角度(即第三人稱視角)看待他們的痛苦經歷。比如當回憶起那個令人不快的場景時,試著不要那麼投入,而是彷彿通過另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當時所發生的一切,保持客觀。這就讓我想到,當佛陀向一位即將去世的隱士傳法的時候所做的開示: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嘗、觸時,就只是嗅、嘗、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

這個隱士在聽完佛陀的開示後當下大悟,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鐘他通過練習這個方法證得了阿羅漢果,獲得了徹底的解脫。

這種“客觀地看”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讓我們把事情還原到它本身的樣子。因為,當我們開始判別一個經驗是好還是壞時,過去的盲目反應(比如反芻)會使我們以扭曲的角度來看事情。而為了讓心從中解脫,就需要我們保持客觀,不做價值判斷,不起習性反應。

另外,當溫奇博士針對反芻現象開出“重構憤怒”的療法時,他要求我們將冒犯自己的人視為需要精神幫助者,不是對其發怒,而是為其禱告。這其實就是佛陀所開出的慈悲觀(metta bhavana),將那些冒犯或傷害我們的人看成是因為無知(無明、愚痴)才這樣做的人,我們對其只有慈悲,從而不再其嗔恨心。

其實,在心理治療或積極心理學領域推薦佛教禪法(比如冥想、正念)的代表作已經非常多了,比如《哈佛幸福課》、《自控力》等等,溫奇博士也不例外。在談到如何擺脫自卑的時候,他開出的療法E(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列出了正念觀想:觀察我們的感覺不做判斷,只是注意情緒和感覺,但不要糾纏於它們、屈服於它們的影響;當我們學習管理自己時,試著放鬆並專注於呼吸以及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這種方法在上座部佛教中屬於止觀禪法或內觀禪法(vipassana,舊譯毗婆舍那),它對於增強我們的心理控制力以及淨化我們的內心有著根本的作用。

可以說,溫奇博士對心理急症的描述是準確、深刻而且到位的,開出的藥方也是有效、實用的,但不管怎麼說,讀者在看完後一定要把這些方法用起來。切不可僅僅將這本書當成是一種知識或智力上的滿足,而在看後就把它扔在一邊。否則我們就只能重複“聽過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的悲劇。所以,文藝青年們,讓我們把《情緒急救》用起來。

(刪改版載《新京報書評週刊》10月17日B14版)

文藝青年如何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