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勞動教育和家庭教育孩子,城市和農村孩子該如何去看待?

Eis劉小敏孜


1.同屬於教育類型,但參考不同的分類依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根據不同的教育環境分類而來的教育。勞動教育,理論教育等是根據不同的教育媒介或者說教育方式分類而來的教育。2.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隨著""原生家庭"這個字眼得敏感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關鍵性甚至應該說是致命性。簡單來說,一個孩子如果出現心理問題或者極端行為那一定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家庭教育的關鍵並不在於家境優劣,而取決於父母的思想高度,格局高度,價值觀高度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簡單來說,就是父母把自己總結出的人生精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用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讓孩子理解和體會,家長引導孩子去悟出為人處世的道理,家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城市孩子也好,農村孩子也罷,只要父母的思想高度高,格局大,就會引導出優秀的孩子。3.勞動教育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成了一種""奢侈教育"",尤其是對於城市孩子來說,顯得更奢侈,但現在的孩子急需這種教育方式。勞動在讓人體悟到辛苦的同時會讓人學會感恩,沒有經受過艱辛和磨難的人是不會有感恩的心的,因為沒有那種感同身受;此外,繁重但不超負荷的勞動會激發人改變的壓力和動力;勞動對於每天都只顧著學習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放鬆,而這種放鬆模式比起玩手機要更有意義的多;大人應該給孩子創造勞動的機會,勞動可以讓人明白一些道理,掌握一些經驗,對於個別人來說還能培養出一種興趣愛好,更有甚者掌握一種謀生手段,勞動教育和文化教育密不可分,互相成就。理論指導實踐,而實踐出真知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農村孩子有勞動的條件,但不能超負荷


眉語笑言1


小紅魚為你回答

一、勞動教育和家庭教育其實是一體的

勞動教育:就是通過勞動教育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動手能力,在勞動中發現和改正自己的缺點;

家庭教育:通過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進行教育,這裡麵包含自己家庭的歷史文化、修養、日常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溝通等等一系列全面的教育。

可以說,家庭教育其實就包含著勞動教育,但是為什麼會單獨將勞動教育提出來呢?那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很多小孩都很少做家務,但是這會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變差,故單獨將勞動教育提出來,以引起家長和孩子的重視。

二、孩子是如何看待家庭教育的?

1.幼兒園到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其實對家庭教育沒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識,在引導下可能會說出個例,如:媽媽教我做飯、爸爸教我掃地、爺爺教我下象棋等。但是家庭教育最最關鍵的確是孩子什麼都不懂的年齡,在孩子這個年齡段,一定要規範家庭成員的日常行為,因為孩子模仿最多的,就是家庭成員的日常行為。

2.五年級到初中畢業的孩子其實已經有自己很明確的想法和看法,對於家庭教育,通過解釋,孩子會較為明白家人對自己的關愛,但是正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多溝通,知曉孩子的想法,多引導,避免走上歧路。

三、孩子是如何看待勞動教育的?

1.幼兒園階段,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在受到表揚和鼓勵的情況下,會更加賣力的進行勞動。

2.小學一年級,孩子會努力表現,不會認識到勞動教育對自己的作用。

3.二年級到初三,孩子會明白勞動相對於玩耍,是比較討厭的一件事,但合理的辛苦勞動,確實能讓孩子明白勞動帶來的規範性、紀律性以及堅韌不拔的性格。

以上就是小紅魚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