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宅家看什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疫情宅家看什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为了爱你,我不断改变自己

为了自己,我选择不再爱你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是少数几本被我放在架上的青春类言情小说。或者说,其实它在我眼里并不是一部言情小说,而是一部成长小说。

这么多年来,这本书我反反复复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但是似乎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它的独特价值。《那些年》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讲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暗恋故事,不是记录了一群台湾少年的青春时光,而是探讨了我们爱一个人的底线。

恋爱中,可以花尽种种心机,运用策略打败对手,但做自己是很重要的。或者,根本是最重要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自从坐到沈佳仪前面,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柯景腾就开始慢慢改变。原本喜欢扰乱课堂秩序的柯景腾,仅仅因为沈佳仪“真是幼稚”四个字,就只能郁闷地乖乖地坐在位置上什么乱也不捣;原本从来没有把读书放在心上的柯景腾,因为想要和沈佳仪留在一个班,开始拼了命地念书;原本做数学题会紧张得冒汗的柯景腾,会因为沈佳仪总是向自己请教数学难题,而成为一个能提供“非参考答案版本”解题过程的数学达人;原本完全不懂五线谱的柯景腾,因为想给沈佳仪一个惊喜,编出了一首又一首爱之歌……

许博淳对柯景腾说:“如果你做了这么多,却还是失败了的话。啧啧,你就是我看过的最惨的人了。”是啊,这也是我曾经的想法。年少时的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两个明明很相爱的人最后走不到一起。为沈佳仪做了那么多的柯景腾,爱了沈佳仪这么多年的柯景腾,最终看着沈佳仪嫁给别人的柯景腾,真的,太惨了。

如今,《那些年》在我眼里终于不再是一部史诗级的悲剧,我想我也终于原谅了这本书的结局。九把刀要告诉我们的不是如何追一个人,如何爱一个人,而是如何在爱一个人的同时做自己。

柯景腾无疑是爱沈佳仪的,很爱很爱。但是柯景腾,他可以为了沈佳仪不捣乱课堂秩序,他可以为了沈佳仪提高成绩,他可以为了沈佳仪写一万首情歌,但是他不能为了沈佳仪变成另外一个人。

印象中很深刻的一段是,柯景腾一行在佛学营碰到了许多可爱又调皮的小孩子。男生们为了向沈佳仪展现自己“很喜欢小孩子”的一面,都拼命地压抑不耐烦的情绪,表现得一点都不像自己。但是柯景腾没有这么做,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臭小孩的讨厌,当小朋友犯错误的时候也会毫不留情地出手教训加教育。他不会因为沈佳仪在面前就伪装自己,也不会因为她责备的眼神而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事实上,多年以后,柯景腾才得知沈佳仪虽然也喜欢小孩子,可是面对那些调皮的小捣蛋,她也会烦。在一群拼命表现自己有耐心有爱心的男孩子面前,一点也不矫揉造作的柯景腾反而让沈佳仪刮目相看。

如果到最后让沈佳仪深深爱上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我,那我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柯景腾和沈佳仪的性格其实是彼此矛盾冲突的,一个追求刺激、个性、自由,一个追求安定、平凡、中庸。一直以来柯景腾都因为对沈佳仪的爱而做着单方面的妥协,但是涉及到这种根本性的矛盾时,他终于选择了放弃。我曾经以为是一场自由格斗赛引起的争吵让他们错过了彼此,但其实,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柯景腾:为什么你要否定对我很重要的东西?这是我个性很重要的一部分,你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难道不知道吗

沈佳仪:重要的东西,竟然就是伤害自己吗?

有太多的人因为爱,因为深爱,因为更爱,而在对方面前弯下了腰,甚至屈下了膝。变得委曲求全,变得不是自己。但是对方会因为你的改变而爱你吗?或者,即使对方爱上了“你”,他/她爱的那个“你”还是你吗?

爱情不是臣服或依附,爱情是并肩而立,相离相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