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每次閱讀中醫書籍最頭疼的就是有些字不認識或著就是不明白字的意思,導致閱讀的稀裡糊塗,從而影響閱讀品質及學習的心態,尤其是學習經絡腧穴相關文獻時更是難上加難,本文主要整理介紹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以便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透徹高效。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一、頭頸部

顖(xìn信:同囟,巔頂前為囟。即現代解劑學上的前囟。嬰兒額骨與左右頂骨未團合時,稱作囟門,可觸及動脈搏動;已合,稱作囟骨。

:又稱庭、天庭,即額部中央。說指左右眉目之間, 一說指面部前中央。

:義名印堂, 俗稱眉心。兩眉之間稱闕中;兩眉之間微上方稱闕上。

眉本:與眉梢對舉, 俗稱眉頭。即眉毛之內側端。

目窠:眼眶內凹陷如窩狀的巢穴,又稱眼窩。

目胞:俗稱眼胞,現稱眼瞼。又名目裹,上面稱上眼臉,下面稱下眼瞼。

目綱:綱,或作網,又稱眼弦,現稱瞼緣。即眼瞼邊緣生長睫毛處。上面的稱目上綱(網),或上弦,即上臉緣;下面的稱目下綱(網), 或下弦,即下瞼緣。

目內眥:又稱大眥,即內眼角。

目銳眥:又稱小眥、目外眥,即外眼角。

頞(e扼):俗稱鼻樑、山根,現稱鼻根。即兩目之間,鼻柱之上凹陷處。

:又稱明堂骨,俗稱鼻柱,即鼻根之下,鼻尖之上。一說指鼻根部。

明堂:即鼻。 一說指鼻尖。

鼻準:又稱面王。指鼻尖、鼻頭、準頭。

䪼(zhuo拙):指眼眶下緣的骨。相當於現代解剖學上的上頜骨和顴骨構成眼眶的部分。

頄(qiu求):亦稱顴,即顴骨,為眼眶外下側之高骨,或指䪼內鼻旁間的部位。

頏顙(hang sang杭嗓):指上顎與鼻相通的部位,相當於鼻咽部。

頦(ke科):又稱地閣,俗稱下巴,現稱下頜骨體。

:指口四周之口唇。一說指兩口角。

顑(kan砍):指口旁頰前肉之空軟處,俗稱腮。

頤(yi宜):口角外下方,腮部前方。

顳顬(nieru聶如):俗稱太陽, 現稱翼點。眉弓外側,顴骨弓上方。

曲隅:又名曲角、曲周,俗稱鬢角。位於額角外下兩旁,耳前上方的髮際呈彎曲下垂的部分。

:耳前核起之骨。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耳蔽:耳前小珠,俗稱耳門,現稱耳屏。

耳缺:耳屏上切跡

引垂:即耳垂。

:又稱鋪車。即下頜骨支,為下頜骨的耳下部分。

齒本:即牙齒的根部。

牙車:即牙床。

曲牙:即下牙床。因其彎曲向前,故名。

曲頰:指下頜角部。

頰車:指下頜骨。

舌本

:即舌根。

:指食管上口(咽腔),又指喉嚨。咽喉部的總稱。

:頦結喉上,兩側肉之空軟處。即下頜底與甲狀軟骨之間。

玉枕骨:枕外隆凸兩旁高起之骨,現稱枕骨上項線。

完骨:又稱壽臺骨。指耳後之高骨,現稱乳突。

柱骨:為頸椎的統稱。又稱天柱骨。

二、軀幹部

缺盆:指鎖骨上窩。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䯏(kuo括):骨之端稱䯏,如胸骨之端。

巨骨:又稱缺盆骨,現稱鎖骨。

兩叉骨:指肩胛骨與鎖骨相接之處,相當於肩鎖關節部。古書稱的巨骨穴,在兩叉骨間。

髃骨:簡稱髃。 又名肩髃、肩端骨,俗稱肩頭。相當於肩胛岡之肩峰突。

肩解:指肩端之骨節解處,現稱肩關節。

:胸前兩旁肌肉隆起處。相當於胸大肌處。

膻中:兩乳之 間的部位。

骨曷 骬(heyu合迂):又稱鳩尾、前蔽骨。胸骨下端蔽心之骨。現稱胸骨劍突。

胠(qu區):腋下脅上,是脅肋的總稱。

季脅:又稱季肋、軟肋、橛(jue決)肋。即脅下軟肋的部分。

:肩胛骨上1/3彎曲突出之處。現稱肩胛岡。

肩髆:指兩肩及肩之偏後部分。一說為肩胛骨的別稱。

䏚(mido秒):季脅下無肋骨之空軟處。相當於腹部九分法之腰部。

丹田:指臍直下3寸左右的部位,內與男子精室、女子胞宮所對應。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橫骨:指兩股之間的橫起之骨。相當於現代解剖學上的恥骨。

曲骨:位於橫骨的中央部,現稱恥骨聯合。

鼠蹊(xi夕):即腹股溝部。

氣街:指腹股溝股動脈處。

廷孔:又作庭孔, 指陰道口。

篡(cuan竄):又名下極、屏翳,指前後二陰之間,即會陰部。

下極:指兩陰之間, 即會陰部。亦有指鼻根、肛門者。

脊骨:指脊椎骨(脊柱)。又稱膂骨,俗名脊樑骨。中醫指的脊多從第1胸椎棘突開始,向下數至第4骶椎棘突,共21節。

膂(lu):又稱膂筋。指脊柱兩旁的肌肉,約當骶棘肌分佈處。膂骨指脊骨,一指脊柱之統稱,一指第1胸椎棘突 。

胂(shen申):泛指脊柱兩側的肌群。或指髂脊以下的肌肉部分。

腰髁(ke科):指腰部兩旁凸起之骨,與今之髂後上棘似。

:尾骶骨部分統稱。

骶端:又稱骶、尾骶、尾閭(呂)、窮骨、撅骨。指尻骨的末節,即尾骨。

三、四肢部

:又稱胳膊,指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一說指上臂外側面。

臑(nao鬧):指肩至肘內側靠近腋部隆起的肌肉,即肱二頭肌部。一說為上臂統稱。其屈側稱臑內,伸側稱臑外。

分肉:泛指肌肉。

輔骨:在上肢,指橈骨。亦稱上骨。在下肢指膝兩側之骨:內側的名內輔,即股骨下端的內側髁與脛骨上端的內側髁組成的骨突;外側的名外輔,即股骨外側髁與脛骨外側髁組成的骨突。或指腓骨,又稱外輔骨。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兌骨:又稱銳骨,小指側臂骨下端之高骨。相當於尺骨莖突。一說指豆骨。

高骨:體表高突之骨的通稱。或指大指側臂骨下端的高起骨,相當於橈骨莖突。

寸口:兩手橈側掌橫紋下,橈動脈搏動處。

:大指後側隆起之肉。其外方赤白肉分界處叫魚際。亦有稱拇指側為大魚,小指側為小魚。

將指:即第3指。 俗稱中指(趾)。

髀(bi閉):指股骨之上端。一說為下肢膝上部分的通稱。

髀骨:指膝上之大骨, 今稱股骨。

髀樞:指髖關節部。又名髀厭、機。或指股部外側最上方,股骨向外上方顯著隆起的股骨大轉子。

髀關:大腿前上端,即股四頭肌之上端。

髀陽:指大腿外側部。

:膝以上通稱股,俗稱大腿。

股陰:指大腿內側部。

魚腹股:大腿內側, 其形如魚腹處。即股內收肌群處。

伏兔:大腿前隆起的股四頭肌, 形如兔伏,故名。

:膝部後面,腿部彎曲時形成凹窩,並呈現橫縫(紋),分別稱膕窩和膕窩橫紋。

膝解:膝骨分解處, 今之膝關節。

:膝前的圓形骨,亦稱膝蓋骨。今稱髕骨。

犢鼻:即膝眼。狀若牛鼻之兩孔故名。

䯒(hang夯):即脛骨,一說指脛骨之下端。

踹(zhuan專):亦寫作腨,又稱腓腸,俗稱小腿肚。今稱腓腸肌。

然骨:內踝下前方隆起之大骨,今稱舟骨。

絕骨:外踝之上3寸許,腓骨凹陷的部位。懸鐘穴所在。

:又稱趺或足趺,即足背。

核(he合)骨:又寫作核骨。足第1蹠趾關節內側的圓形突起。

京骨:足小趾本節後外側突起的半圓骨。即第5蹠趾關節外側的圓形突起。

三毛:足大趾爪甲後方有毛處。又稱叢毛、聚毛。

聚毛:足大趾爪甲後方有毛聚集處。又稱叢毛。

古代中醫體表部位名詞的現代譯語

:即足跟部。

赤白肉際:指手(足 )的掌(蹠)面與背面膚色明顯差別的分界處。掌側皮色較淺,稱白肉;背側膚色較深,稱赤肉;兩者交接之處稱赤白肉際。

歧骨:泛指兩骨連接成角之處。如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肩峰之連接處,第1、2掌骨連接處,胸骨下端與左右肋軟骨結合處等。

本節:即掌指關節或蹠趾關節的圓形突起。手足指(趾)最上一節,即掌指關節與蹠趾關節處,其前方稱本節前,後方稱本節後。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覺得有用就收藏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