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疫情自爆發以來,為避免病毒傳播,包括健身房在內的各類人群密集場所暫停營業。因疫情嚴重,讓人覺得距離健身房重新恢復正常營業遙遙無期。

本文寫在2020年2月末,近來全國每日確診人數持續下降,國家衛健委也發佈公告,認為疫情爆發趨勢得到控制(仍需防止疫情反彈)。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我們對健身房重新恢復營業充滿期待。

在健身愛好者中,很多人可能沒有經歷過這種1-2個月的停訓事件,或者有經歷過但沒有科學複訓。希望大家通過本文的介紹,未來面對健身房開業後的複訓,對自己的健身訓練計劃有一個安全合理的調整。


在經歷停訓之後,訓練者的力量水平和心肺、耐力水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停訓時間越長,下降的幅度就越大。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對於有一定基礎且訓練動機強烈的訓練者來說,複訓時需要謹慎制定訓練計劃。因為高水平的訓練者,有著優秀的神經募集肌肉能力。停訓之後,這些所謂的“肌肉記憶”依然存在,但肌肉以及其他結締組織本身的質量卻已大幅度降低,也就是大腦與身體出現了不匹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滿足心理上的渴求,訓練時強度接近或者等於極限,很容易導致運動損傷。如果運氣不好,甚至會有某些可怕的小概率事件發生,例如橫紋肌溶解!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引用:橫紋肌溶解:橫紋肌溶解綜合徵是指一系列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致的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改變,細胞內容物漏出,多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

過量運動是產生橫紋肌溶解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相關的報道相信大家多少也有所耳聞。因此。對於科學複訓,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一般的健身訓練,我們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力量&耐力或者抗阻&心肺。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對於耐力型訓練,停訓造成的退步幅度要比抗阻訓練大很多!但是,耐力水平的恢復速度也很快。這是因為耐力運動產生的適應狀態發生在細胞現有的代謝機制之內。想要耐力增加,訓練者不需要長出新的組織,只需要“調整”體內現有的化學物質就足夠了。

這裡提到的是一般大眾級別的非專業訓練水平,對於精英級運動員,其心血管系統會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及其他變化。

對於耐心或者心肺訓練來說,最準確的強度監控標準是心率,無論是穩態式還是間歇式訓練,都是如此。

運動心率=(220-年齡-靜態心率)*運動強度+靜態心率

例如:男 36歲 清晨醒來即時心率65次/分鐘 如果希望在60%的運動強度下進行耐力訓練,則心跳的次數為:(220-36-65)*0.6+65=136次/分鐘

也就是說,在經過熱身階段之後,如果你在訓練中的心跳次數是每分鐘136次,則代表你的運動強度是你身體極限的60%。

如果是穩態式訓練,例如跑步、單車,建議強度從低於60%開始循序漸進(並強烈建議加入適當的力量訓練以提高綜合能力)。而間歇式訓練原則上是60%←→80%的強度標準,但實際操作則要加入更多調整,可以借鑑接下來介紹的力量訓練內容。


力量訓練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相對於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在停訓後的維持能力要強上不少,下降的幅度要慢得多。這是因為力量訓練改變的是身體肌肉質量結構,神經肌肉和骨骼系統的改變。改變這些結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同樣失去這些也要很多時間。

在我們因疫情而數個月無法到健身房訓練的時候,這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當停訓時間過久,身體的緯度必然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此時力量訓練者們對訓練的渴望程度也會急速升高。

我相信大家會有同感,大多數喜歡抗阻力量訓練的人,都是某種程度的訓練狂。而當訓練狂們重新摸到闊別已久的力量器械時,非常容易出現本文之前提到的“極限訓練”,從而出現各類運動損傷。

我們要做的,是避免“極限訓練”。

這裡的“極限”並非僅僅限於重量,還包括努力程度、訓練時長、頻率、組間間歇等其他訓練要素,需要我們在制定訓練計劃的時候仔細調節。

不過,對於新手來說,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將訓練量減半。想想1月末你的訓練量是多少,直接把它除於2就好了。

訓練量=重量*組數*次數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而對於經驗豐富的中高級訓練者,比如在疫情期間仍然堅持規律性健身的人來說,可以適當提升這個訓練量,但仍然要避免“極限”。

舉個例子:比如某一個重量是你複訓後的5RM,如果你想恢復經典的5X5訓練,那麼我建議你使用6RM甚至8RM的重量來完成。也就是多留一些餘量來避免“極限”。前文曾提及的間歇式耐力訓練,也因為心率監控有一定的延遲性,所以應該避免在複訓初期中試圖完成80%強度以上的訓練。

此外,在所有類型的訓練裡,我們還可以使用既安全又有效的自我評級方法,將單次訓練的疲勞程度分為5個級別

1、輕鬆

2、稍微有點兒累

3、有點兒累

4、很累

5、累得要死

複訓初期的合理訓練強度應該是2,穩定恢復到3,最終提高到4。

疫情結束、健身房重新開業之後如何恢復訓練?這些知識你必須瞭解



篇尾語

複訓的初始,我們的目標是“恢復”。

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重新恢復之前的身體能力。不僅僅是身體的力量、耐力水平,還有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心理方面的調節,都在需要恢復之列。多花一點兒時間,避免進行極限訓練,大腦和身體將會重新相互匹配。

①耐心與②剋制是複訓後的關鍵要素。

SO,小王愛硬拉,複訓你我她!歡迎各位評論點贊轉發。

戰疫必勝,複訓將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