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簡縮理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後,由此引起的疾病名稱,前後出現了不少,從“病毒性肺炎、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再到“新型肺炎、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等,不一而足,這在抗疫中也給人們造成了一定困擾。

《新華每日電訊》2月2日刊發的《疫情名稱能否化繁為簡》一文認為,疫情嚴峻,效率就是生命,給當前的疫情取一個簡單易記的命名迫在眉睫。早在此前的1月28日,語言學者劉丹青在《“新冠肺炎”——一個呼之欲出的簡稱》中指出,冗長的名稱會成為表達的累贅,因此簡稱成為社會表達的急需,當前各種簡稱很多,這樣既降低人們識解和記憶的難度,幫助抗疫交流的高效暢通,也是語言規範化的需要,因此亟須統一。

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確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筆者認為,在眾多的名稱中,“新冠肺炎”是比較理想的一個。

在語言規範及規範語言學中,考察及判定語言規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學理原則,即看某一現象的產生或發展是否符合一般的語言規律與原則。從這方面來看“新冠肺炎”的合理性,大致有以下幾個考察與說明的維度:

其一,“2+2”的四字格是現代漢語中大量存在和普遍使用的詞彙單位,有大量新詞語採取兩個原有雙音節詞構成一個表義相對明確、容易識解的形式,如“藍牙技術、垃圾分類、人才戰略”等。“新冠肺炎”也是如此,它符合當代語言用戶的接受與使用習慣,屬於“優勢”形式。

其二,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到“新冠肺炎”,是“蛙跳式”的發展,即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有一箇中間環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據統計,以上三種形式的出現時間有確定的先後順序,如: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首見於2020年1月11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首見於2020年1月18日

新冠肺炎:首見於2020年1月20日

這種階梯形的漸進式簡縮並不少見,一個典型的例子如“奧林匹克運動會-奧運會-奧運”,相對於一步到位的一次性簡縮,最後一步以前一步較高的使用頻率和認知度為基礎,可以有效避免大規模簡縮易於造成的繁簡脫節現象,使後者更易於接受和使用。

其三,“新冠”基本符合漢語一般簡縮的規則,即首字(首音節)縮寫,如北京大學-北大。這裡需要補充的是,如果嚴格按照“首字原則”,“新型冠狀病毒”應簡縮為“新冠病”,如果這樣的話,則“完整”形式應為“新冠病肺炎”。這樣的“3+2”形式一是不多,二是不夠簡約,所以為人們所不取,筆者在檢索中也沒有發現一個這樣的用例。

其四,就名實關係,即形式與內容的關係來看,“新冠肺炎”最具合理性。按一般原則,在為事物命名時,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是其理據性。具體應注意兩點:一是正確性,如“武漢肺炎”涉嫌地域歧視,還會帶來持續的消極影響;二是準確性,如任何新出現的肺炎都可以叫“新型肺炎”,因此“新型肺炎”的準確性或區別度低於“新冠肺炎”。

與此名稱相關,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首先,“新冠肺炎”可能並非簡縮的“終點”。“新冠肺炎”雖然取“優勢”格式,但不是“最簡”形式。也就是說,從語言表達效率看,它還有進一步簡縮的空間,“新冠”將是現成的進一步簡稱。其實,“新冠”已經用於構成其他新詞語,如“新冠疫情、新冠患者、新冠疑似患者、新冠感染、抗擊新冠”,然後才開始單獨使用,而後者是其真正“成詞”的開始。例如:非典主要感染青壯年、新冠主要傳染中老年這說法有科學依據嗎?(《科技日報》2020年2月5日)

其次,關於“新冠病毒”的來源與使用。與以上討論不同,從“新型冠狀病毒”到“新冠病毒”另為一個“系列”,並且其使用時間也要早很多。經檢索,早在2012年9月24日,新華網就刊發了消息《英國確認一個新型冠狀病毒輸入性病例》,這是我們所見“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早用例。此後相隔10個月,進一步的簡縮形式“新冠病毒”就產生了,如人民網2013年6月25日的報道《北京:疑似新冠病毒6小時出結果》。由此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現在使用的“新冠病毒”到底是來自“早期”的“新型冠狀病毒”,還是來自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由時間看,應該是前者;但是由當下“新冠病毒”經常也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似乎是後者。看來,這個問題給語言學家將來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最後,戰“疫”與語言學。據調查,2003年“非典”期間,當媒體上正式使用“非典型性肺炎”後僅兩天,各地報刊就開始以“非典”作為正式使用的縮略詞。此次戰“疫”之始,本以為在融媒體時代,指稱形式由繁到簡的速度會更快一些,但調查後卻發現並非如此。因為我們今天更加理性、更加沉穩了。就媒體以及語言研究者和使用者而言,規範意識大為增強。

語言學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由人構成的社會語言生活,是語言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語言學應該而且必須直面社會需求,積極參與社會語言生活,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用與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獲得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作者:刁晏斌,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