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人物誌」清朝從江都邵伯走出的外交家——董恂

董恂(1807-1892),本名醇,字忱甫,號韞卿,甘泉縣人。晚清外交家、書法家,道光進士,歷仕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官至戶部尚書。有“四朝元老、四部尚書”之稱。曾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全權大臣與比利時、英、美等國簽訂通商條約,為維護國家利益,據理力爭,不辱使命。著有《隨軺載筆七種》《楚漕江程》《甘棠小志》等。


「揚州人物誌」清朝從江都邵伯走出的外交家——董恂

為《萬國公法》作序

晚清時代,列強壓境,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主要靠堅船利炮,很少有中國高官明白用國際法來維權的道理。董恂作為清代上層少有的有識之士,卻努力以《萬國公法》作為處理國際問題的依據。《萬國公法》一書在中國多次印行,在各種版本中,初版正本有董恂所作的《萬國公法序》。他在序中說:“今九州外之國林立矣,不有法以維之,其何以國?”認為《萬國公法》是處理國際問題的準則。雖然這在實際中難以做到,但他的一番苦心,世人可鑑。董恂依法外交,不懼列強。同治十年(1871),鎮江關查獲漏稅英船更名易主一案,董恂照會英使,指出“商船走私,有犯條約”,“嚴行驅逐,不準在口貿易”,義正詞嚴,不容辯解。英使無話可說,只好照辦。

董恂作序的《萬國公法》,是一個漢名叫做丁韙良的美國傳教士給他的。這個美國人在中國生活了六十二年,中間只有四年時間不在中國,最後在中國去世。他於道光三十年(1850)到中國寧波傳教,曾參與起草《中美天津條約》。1865年起為北京同文館教習、總教習,並擔任清廷國際法方面的顧問。光緒二十四年(1898)獲得二品官銜。在丁韙良的時代,懂得中國學問的西方人極少,丁韙良幾乎是西方懂得漢學的第一人。

董恂在中西文化激烈衝突的時代,善於獨立思考,也長於隨機應變。在同列強的周旋中,他既講求禮儀,而又不失原則,既顧及交情,又堅守國格。


漢譯英詩第一人

董恂在中外交往方面的貢獻,還在於他第一次將英語詩歌翻譯成了中文詩歌。據錢鍾書先生《七綴集》中說,中國可考的最早的文學翻譯者,是董恂。他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所譯的英國著名詩人朗弗羅的《人生頌》,先於梁啟超譯作《佳人奇遇》以及林紓的譯作將近三十年。

還讀我書室

董恂性愛讀書,在官數十年間,公事之餘,手不釋卷。在京師時,他將書房名為“還讀我書室”,自號“還讀我書室老人”。到耄耋之年,不能久坐,仍然堅持臥讀不輟。董恂每任一職,每奉一差,都必然記載其事,著作有《楚漕江程》《江北運程》《甘棠小志》《隨軺載筆七種》《荻芬書屋詩文集》和《還讀我書室老人手訂年譜》等。其中《甘棠小志》即邵伯鎮志,為古代鄉鎮志書之翹楚。

晚清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從揚州江都邵伯走出的董恂,作為清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全權大臣,在“弱國無外交”的現實格局中,以其開闊眼界和非凡識見,努力以《萬國公法》作為處理國際問題的準則,依法化解外交糾紛,可謂依法外交的先驅。其秉持的法治精神,可為今世的模範和仿效。

他注重國際文化交流,精心改譯美國浪漫主義詩人朗弗羅《人生頌》,被錢鍾書稱為“具體介紹近代西洋文學的第一人”。而他贈給朗弗羅的一把摺扇,則成為見證這段中西文化交流佳話的一件重要物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