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嚇人卻斥千萬美金增持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將打造下一個蘋果?

2月21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特斯拉完成了新一輪的股票增發計劃,共籌集23.1億美元。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以平均每股767美元的價格購入了公司的13037股普通股,斥資約1000萬美元。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和股東拉里·埃裡森以767美元的價格購入了1250股。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馬斯克曾經表示「以稀釋公司股權為代價不那麼明智」,沒想到僅僅隔了不到一個月,特斯拉就進行了新一輪的增發。馬斯克也藉此增持股票,身為公司CEO,此舉無疑給外界傳遞了強大的信心。

股價嚇人卻斥千萬美金增持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將打造下一個蘋果?


「高歌猛進」的特斯拉股票是否「虛有其表」

自2019年12月起,特斯拉股票就開了高歌猛進的瘋漲模式,截至發稿前特斯拉美股股票收盤價917.42美元,總市值達到了1652.32億美元,僅次於全球第一大車企豐田公司,將大眾、通用等車企遠遠甩在身後。


此前,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態度一直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一派認為特斯拉早晚成為汽車界的「蘋果」,市值破萬億幾個季度的事兒,另一派則拼命做空特斯拉股票,對特斯拉的未來極不看好。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短期暴漲的特斯拉股價是否只是「曇花一現」,未來的特斯拉股票還能否有上漲的空間?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弄清特斯拉股票上漲背後的邏輯。


特斯拉股票上漲的最大動力來源於其經營情況的好轉和業績的改善。2019年Q4季度財報中,特斯拉營收達到了73.8億美元,淨利潤為1.3億美元,賬面現金達到67.8億美元。除此之外,特斯拉全年交付量為36.7萬輛,超過了19年年初定下的30萬輛的目標。

股價嚇人卻斥千萬美金增持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將打造下一個蘋果?


同時伴隨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建成投產,中國這個十分具有潛力的市場對特斯拉進一步的開放,中國力圖將特斯拉打造成外企入華的標杆企業,給予了許多的優惠政策,也給予了資本市場更強的信心。同一時間段,電動卡車Cybertruck正式發佈,獨特的外觀吸引了大量的關注。除此之外,特斯拉打算在加州、柏林、德州繼續建設超級工廠,收購Maxwell,著手佈局上游產業鏈,也讓外界看到了特斯拉高層決策的果斷和正確。


這一切的表現和舉措是特斯拉股票上漲的源動力,但短時間股票到達高位的背後也不乏投機者的身影。前面我們提到,有一撥人從去年年初就著手做空特斯拉,他們做空特斯拉的理由是不相信特斯拉能如期向購買者們交付Model 3,知名「空頭」詹姆斯·查諾斯表示「一家連下季度交付數量都無法確定的公司,大家卻深信它能在2020年或2025年能幹一番大事業」。


2018年底,馬斯卡向全體員工透露,正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並且在推特上透露了420美元的回購價格,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一度漲至停牌,復牌時繼續上漲,全天累計上漲11%,馬斯克此舉在面對大量資本做空的博弈中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與此同時Model 3的交付量飆升,股價繼續穩步上漲,空頭承受了近14億美元的損失。此後19年6月,特斯拉因為裁員、利潤下跌等原因,股票暴跌至每股177美元,空頭們獲得了短暫的勝利,緊接而來的Q3財報表現亮眼,特斯拉股價開始回升,伴隨著前文提到的特斯拉在中國等地的突破,股價迅速爬升至高點。空頭和特斯拉之間的博弈也以空頭慘敗而告終。

股價嚇人卻斥千萬美金增持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將打造下一個蘋果?


飆升的股價形成了「逼空」效應,空頭匆忙買入特斯拉股票來對沖損失,大量的買入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並且阻止了新的做空行為產生,特斯拉由此坐上了股價飆升的火箭。


特斯拉成為下一個蘋果?

2月4日,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智能汽車領域會出現多家千億美元的公司,但汽車與手機行業不同,很難實現贏者通吃與超高毛利,並說「我沒有看到當前特斯拉高估值的邏輯」。是的,就目前而言,汽車行業與科技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儘管特斯拉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車企。蘋果市值破萬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佔據了智能手機的頭部市場,其智能手機產品的綜合毛利率高達70%。

股價嚇人卻斥千萬美金增持特斯拉股票,馬斯克將打造下一個蘋果?


但汽車行業除保時捷、法拉利等具有歷史積澱的「汽車類奢侈品」來說很難有超過50%的利潤,而現如今,特斯拉的主要策略還是在整合供應鏈來降低成本,用價格換取市場空間,換句話說,特斯拉的賺錢能力是有限的,技術和產品的發展不能給特斯拉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何小鵬的觀點有其合理性存在,汽車產業是一個規模很大,十分成熟的行業,市場集中度十分受限,單一公司的市場份額一定會存在其天花板,難以形成行業壟斷,繼而形成超高的利潤率也就無從談起了。並且,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的這一屬性決定消費者不可能像iPhone那樣一年一換,每個家庭中的汽車服役期限可能長達十年。


也就是說,特斯拉能否成為下一個蘋果取決於如何定義「成為蘋果」,如果說成為蘋果意味著特斯拉在汽車行業成為與蘋果那樣地位相似的品牌的話,那麼可能性是存在的。汽車行業本身特點和侷限性決定特斯拉很難成為萬億市值的國際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