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產區 透徹理解“蘋果”和“蘋果期貨”

引言

A現貨質量標準千差萬別

資本市場和實體產業的初次接觸一定會有磨合期。蘋果期貨要想得到市場的關注與認可,自然需要經過一個過程,而交易者要想從這個市場中尋找到機會,自然也需要逐步瞭解市場。1983年,煙臺市勞動模範、如今的煙臺泉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延泉當時僅有18歲,為了實現紮根蘋果產業與創造美好生活的夢想,他從棲霞市收購蘋果,再販到東營、浙江等地出售,通過不懈努力,如今已擁有了自己的蘋果產業集團。多年來,姜延泉感受最深的問題是作為蘋果生產大國,我國蘋果市場一直沒有一個質量與價格標杆,這讓他在日常生意往來中多費了不少心思,每天要面對眾多果農與客戶,需要一家家去確定收購與銷售標準和價格。

B倉單成本存在較大差異

“站在現貨貿易商的角度,按照當前現貨蘋果價格(僅限於去年收儲和當下市場銷售的蘋果)可以推算出蘋果期貨的倉單註冊成本。”“現貨老蘋果”介紹,以煙臺地區現貨蘋果為標的,可以列出倉單註冊成本賬單。2017年蘋果下樹時,“果商貨”(國標一、二級)收購均價為3.5元/斤,按蘋果期貨交割標準來註冊,估計“果商貨”經過實際挑選,約有70%的出成率,核算成標準品成本價格在3.6元/噸,入庫成本就是7200元/噸。5月前出貨的蘋果存儲在冷風庫,冷藏費是600元/噸,佔用的資金成本按民間月息1分計息折算為600元/噸,挑揀成標準品人工費400元/噸,那麼註冊成期貨倉單的成本為7200+600+600+400=8800元/噸。

C期貨市場將發揮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