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富人还会买车吗?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车市翘首以盼的回暖曲线。对于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的消费大国,中国车企的反脆弱性也面临2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考验。


后疫情时代,富人还会买车吗?

目前广东地区零售业态及中小企业复工率还不到20%


春节前夕还在全力备战“开门红”的车企,不得不从鼠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影响——对内调整经营计划、稳定上下游供应链,对外转变营销模式、强化线上业务(直播、短视频、云看车)成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部分车企在复工复产的同时,紧急转产跨界生产口罩,彰显了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担当。


后疫情时代,富人还会买车吗?

通用五菱牌口罩,原产地-柳州

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车企“战疫”随着逐步复工也已拉开帷幕。疫情将对汽车市场的全年走势造成哪些影响?车企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标配”手段和领先一步的“高配”手段,帮助企业转危为机呢?

中国车市是否会延续03年非典之后的爆发式增长

回顾 2003 年,非典疫情不但没有令车市增长停滞,反而激发了消费者对私人交通工具的需求。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当年乘用车销量 200 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70%,远超 2001、2002 年。所有,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年新冠疫情之后一样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这种观点忽视了几个客观因素,是一种经验主观主义臆想。第一,中国目前的GDP体量至少是03年的5-7倍,且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阶段。第二,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大于非典。第三,用车需求经过近20年高速发展,需求已大幅释放。中国车市想要在此次疫情后重现当年非典后的增长几乎不太可能。回顾成熟市场以往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我们发现,市场一般在经历 2-3 个月的快速下滑与低位运行后才会开始逐步恢复,而通常在 4-6 个月后恢复到常态水平。

后疫情时代,富人还会买车吗?

日本11年地震及韩国15年MERS疫情后汽车工业的态势

主机厂的盈利将出现大面积下滑,特别是湖北地区厂家

复工复产是当下车企面临的难题,但预计这一现象将在 3 月初逐步恢复。除了个别热销车型外,疫情总体对终端销售形成的制约有限,但车企的盈利毫无疑问将受到冲击。据贝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

 小部分零部件和主机厂从 2 月 10 日起复工,大部分则在 2 月 17 日前后复工,综合延迟 10-20 天

 囿于返岗率低、防护物资不足、供应链产能恢复慢、物流不畅等原因,不少车企仍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全部产能。贝恩预计,在疫情不发生反复的情况下,产能全面恢复将迟至 2 月底或 3 月初

 尽管生产受到较大冲击,但渠道库存一般仍可支撑 1-1.5 个月正常销售。考虑到疫情期间终端需求显著降低,大部分经销商短期内可依靠渠道库存开展业务直至生产恢复。因此,由于供给侧冲击导致大面积供不应求的情况不会发生(个别紧俏车型除外)

 生产线停止或低位运行,固定运营成本下降不大,将直接导致主机厂一季度的盈利下降

短期需求是否会存在报复性反弹?

汽车属于大宗耐用消费品,用户购买决策慎重,也具备时间上的弹性,所以汽车消费需求受短期事件的影响较小。然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总体经济运行的冲击迅猛而全面,因此我们认为不仅 2、3 月份的购车需求将被延后,整体的购车需求也会因经济下行和消费力受损而减少。

若不考虑政策等额外利好因素,贝恩的研究发现:如疫情在一季度结束,服务业及中小企业从业者的消费力损失可控,全年新车销售仍有望与去年持平;如疫情持续时间更长,导致整体经济和消费力进一步承压,悲观情景下新车销售将可能面临 10%甚至更多下跌。无论哪种情况,有一点是必然的:全年需求侧必将经历“急速冷冻”和“分批企稳”两个阶段。(如下图示)

后疫情时代,富人还会买车吗?

急速冷冻和分批企稳两个阶段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疫后“富人”买车(预计30~40万以上的车型)需求可能会局部爆发,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增换购市场,甚至以汽车养护、消毒杀菌的后市场也会出现一个小井喷。不过,20万以内的A,B级车可能会继续承压2~3个月,直至中小企业全面复工,收入流和消费信心正常化以后出现显著上行态势,预计会在5~6月达到峰值。至于新能源汽车,有可能会受到宏观政策的刺激,在增换购市场的稀释份额逐步加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