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文 | 美妈

来源丨美妈讲绘本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谈起内向的孩子,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胆小、怕生、不自信、缺少竞争力……


即使一些家长提倡“接受孩子真实的自我”,但潜意识里还是会存在焦虑:


“客人来了都不说话,会不会太不礼貌了”;


“怎么都不和朋友出去玩儿,会不会自闭?”


就如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苏珊·凯恩所说,


“人们常常倾向于认为内向是低等的,甚至是病态的,所以家长或老师们觉得他们必须把内向的人变成外向的人。”


这些对于“内向”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与偏见,很大一部分原因和成人的职场文化有关,因为在强调竞争、合作和资源争夺的社会,似乎外向的人更有优势。


但是孩子害羞内向真的就低人一等吗?


你真的了解“性格内向”是怎么一回事吗?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为什么会内向?


性格内向和外向,只是人们气质类型的分类,这两种类型的人对同一情况有不同的反应,是因为两种人的大脑生理结构天生存在差异。


性格内向其实和生理和环境都有很大的联系。


  • 遗传因素:


孩子出生时带有害羞的倾向,在婴儿时期就异常敏感,再长大些就表现为内向;


6-3个月的孩子经历分离焦虑期,这个阶段就会表现出依赖熟悉的人,但这样的害羞是暂时的。


  • 父母影响:


父母性格内向,他们的日常行为影响到孩子;


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会使孩子对外部环境缺少安全感;父母过度保护,很少与他人接触也会让孩子无法适应家以外的环境。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玩儿就是内向吗?


其实,孩子开始交际也是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的。


在独自游戏阶段,大部分孩子趋向于自己玩自己的,但不排除有的孩子天生就喜欢跟人玩;


在平行游戏阶段,孩子开始与人接触,但他们的行为可能表现为抢玩具,或在一旁玩其他的,而不是参与到别人的玩耍中;


大约5岁左右,孩子进入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阶段,会开始一起玩耍,过家家这样的游戏很受孩子欢迎。


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内向”的标签。


艾瑞克·巴克总结了近年心理学家们对性格分类的统计:只有大概1/3的人是强烈的内向者或强烈的外向者,而剩下2/3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比如在亲密朋友面前很外向,而在陌生人面前话却很少。


如果孩子真的属于强烈内向的孩子,只要孩子性格健康不焦虑,作为父母也不必过度担心。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其实,有很多为人所熟识的名人都是内向的性格。


比如赫本,她害羞却不妨碍她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比如乔布斯,他平日少语却在摄像机前铿锵有力地向全世界宣传苹果的理念;比如普京,他在自传中写道小时候沉默寡言,十分内向,如今已然是一个深受民众爱戴的俄罗斯总统。


可见,性格内向并不妨碍一个人建立自信,以及散发人格魅力。内向并不会令自己挫败,不自信才会。


美国研究学家发现,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这说明他们对环境会更敏感,更集中于内在的思想和情感。


甚至,内向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外向的孩子更具天赋:


  • 内向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安静生活的单调和孤独会激发创造力”。


  • 内向的孩子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为他们对环境更敏感,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们的大脑能接受更多的信息量。


  • 内向的孩子更能集中注意力,发挥想象力。

同时他们在阅读书籍,深入思考和丰富内心世界时更容易感到满足。


  • 内向的孩子很安静,不爱闲聊,但最懂倾听,有同理心,使得他们有更好的领导能力。


内向,不是一种缺陷。内向和外向之间,并没有好与不好。


所以,不管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培养自信心,得到“内在的力量感”才是最关键的。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孩子“内向”不是病!如何做才能发挥他们的性格优势?


一个孩子优不优秀和他是否性格内向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父母对此的态度很可能会决定他的未来。


作为性格内向孩子的家长,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把内向和不自信、不合群划等号。


当孩子不爱说话,别人拿异样眼光看他时,家长一定不能再把自己的偏见融入到情绪里。


相信他,并告诉别人“孩子很棒,他不爱说话,是因为他一直在思考”“他比较慢热,熟了之后会跟你讲很多话。”


相反,如果你跟对方说“不好意思,我家孩子有点内向”,反而会给孩子我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孩这样错误的认知。


内向的孩子更渴望被激励,“鼓励是帮助他们增强力量感最有效的方式。千万别动不动就否定他、打压他。


2.孩子“不爱说话”,多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是不是平时孩子提问自己没有积极反馈,时间久了就“懒得说了”?


是不是他接触外界环境不够多?


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感受“被”倾听、理解和需要。


3.多征求孩子的建议,发掘他的洞察力。


内向的孩子是有天赋的观察者和问题解决者,日常家庭活动可以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和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

性格内向并不可耻,要多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用爱和理解帮助孩子面对这个世界,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他们终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