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前幾天聊了不少劉邦創業團隊成員的事,今天聊聊這支團隊的靈魂人物——劉邦。作為老闆的劉邦是如何開創一個新的帝國,僅僅用運氣可能說明不了。

秦朝的建立大多是靠祖輩的奮鬥,而西漢的建立完全是劉邦的自主創業,其祖輩可沒有給他留一點遺產,但就是他建立了一個新帝國。劉邦可以算是帝王中的草根,也是白手起家創業的典型,文武不兼備的他,有他那些文武大臣所不具備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一個團隊中最核心的因素。


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劉邦


◎不看史書吹捧,瞧瞧出身

如果將劉邦與秦朝開國皇帝嬴政相比就會發現二人出身的巨大落差,嬴政是秦國的王位繼承人,而劉邦是農民的兒子,這麼一比,劉邦的起跑線最少落後別人一大截。

劉邦一開始就是個無業青年,後來混進秦朝的行政體系之中,但不過只是個亭長,屬於鄉鎮幹部。位置雖然低微,可劉邦依然是個有夢青年,不然也不會在遇到嬴政的出遊部隊後說出這樣的話: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而劉邦的夢想似乎隨著天下大勢一起開始朝實現的道路上前進,畢竟有許多事預示著劉邦的不平凡。

預示一:大腿有七十二顆痣

據說劉邦的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顆痣,一般人身上的痣不少在同一區域集中這麼多,所以這一點在兩千多年前的封建社會中會自動被人們歸為異常的範疇。

預示二:呂公嫁女兒呂雉

在劉邦還沒有一點發跡的跡象時,呂雉的老爸就看出劉邦的不同,硬是要把女兒嫁給他,按呂雉的老爸的意思就是劉邦日後要發達。

劉邦本身的職位是亭長,所以要把朝廷押送人去驪山,但很不巧的是人到半路上基本跑完了,這件事直接促使劉邦由秦朝行政體系低級官員變為山大王。

劉邦在芒碭山成立了臨時的小團隊,其實剛開始劉邦做這一舉動並無實際的目標,唯一的動因就是沒有完成任務是要挨刀的,既然都是一死,何不自己創業試試看呢。

在劉邦小團隊成立不久後天下大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那就是秦末農民起義大規模爆發,先驅者陳涉吳廣引領潮流,引起天下轟動,劉邦的老家沛縣也受到這股潮流影響。

既然是起義,那麼就是需要帶頭人。沛縣縣令本來想自己乾的,但他怕失敗,所以也拒絕蕭何和曹參提出讓劉邦回來的意見。縣令不想幹,但縣城裡劉邦的那些老朋友可不答應,想盡辦法迎回劉邦。

劉邦回來之後,沛縣群眾的熱情高漲,都想跟隨天下大勢。此時可以說沛縣裡面有兩股勢力,一是蕭何和曹參為代表的秦朝地方官吏,二就是劉邦,在殺了縣令之後,這兩股勢力起義的意見是一致的,所以接下來就是選誰作為這支起義團隊的領袖。

在當時的環境下,最有資格的三位候選人就是蕭何、曹參和劉邦,可最後蕭何和曹參都沒有參加選舉。

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

秦朝的法律規定造反是滅族的大罪,所以蕭何和曹參在這裡把機會讓給了劉邦,劉邦也沒有推辭,一是他的夢想決定了他必須是領導,二是他本身已是死罪。


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秦末


◎從沛公到漢王

劉邦一開始在沛縣起義,靠著親戚朋友和老鄉搭建起一支具有規模的小團隊,劉邦稱沛公。既然大家如此擁戴劉邦,他自己也準備好好大幹一場,這樣劉邦算是正式走向反秦起義的道路上。

雖然劉邦在沛縣組建了團隊,但在秦末農民起義中,他們的力量還是不夠看的,如果不依附大團隊,那麼他們隨時會被消滅。

在諸多起義隊伍中,劉邦選中了項家團隊,也就是項梁項羽領導的隊伍,他們的整體實力比劉邦團隊高出不少。而從地理位置上看,項家團隊離劉邦相對近一點,這樣溝通聯繫也是非常方便的。

劉邦與項家團隊合兵之後,項家團隊選出名義上的老闆楚懷王,所以劉邦表面隸屬於楚國,但實際上是掛靠項家團隊。

起義的目的是滅秦,所以攻秦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於是一場友誼賽開始。比賽的雙方是劉邦和項羽,楚懷王是名譽裁判,而比賽獎品是關中王的稱號。

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按照實力對比,其實劉邦是處於劣勢的,但似乎上天站在這個左大腿有七十二顆痣的男人這邊。在劉邦和他的小夥伴的努力下,他們進入了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可惜劉邦還是輸了,只因為劉邦是跟真正的裁判在比賽。

所以劉邦雖然率先到了這場友誼賽的終點,但他依舊是第二名。在項羽分封諸侯時,劉邦被封為漢王,當時起義軍控制版圖的西南方,也是眾人都不想去的地方。

但也就這一刻開始,劉邦的目標不僅僅再是個關中王這麼簡單了,而是要與項羽真正的賽上一場。

於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劉邦率領更加成熟強大的團隊突破項羽的包圍圈,再次到達關中,一場歷時四年的比賽開始,比賽最終結果只能活一個。

此時的劉邦團隊再也不是當時那個小團隊了,劉邦麾下已經聚集一批人才,文有蕭何、張良,武有韓信、周勃等。再對比項羽團隊,似乎開始走下坡路。

四年的時間只為垓下之戰,當四面楚歌響起時,可以說是劉邦團隊奮力的最後一擊,劉邦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劉邦與項羽


◎帝王之領導力模型

公元前二零二年,劉邦稱帝,這是他創業的最終目的地,他也實現了當時看嬴政出行所發出的感慨。

劉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去過多分析,單從其領導力這一方面去看他如何帶動整個創業團隊。

當劉邦說出: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其實並不是劉邦在自謙,而是他如實地說出了他自身所不具備或不太擅長的能力。漢初三傑在其自身領域都是首席人物,劉邦是與其相比不了,但劉邦有一點能力是他們所沒有的,那就是領導力,用領導力模型就看也許更清楚。

其一:學習力

劉邦從開始稱沛公時,可以說這時他還是有點虛的,因為他並不是當時唯一沛公的候選人,是因為蕭何與曹參的不爭才成就了劉邦。

從沛公到漢王再到帝王,劉邦可以說從最底層走到封建社會的頂層,在這一過程中他的領導力愈發明顯,而這其中他的學習力是使他成長的關鍵。

其二:決策力

決策力更多是體現領導的高瞻遠矚能力,而劉邦在這一方面的具體的體現之一就是

"約法三章"。

與項羽進行的友誼賽,劉邦率先進入關中,在部下的勸說中,劉邦不懂絲毫金錢,而是宣佈了穩定人心的"約法三章",這讓他得到了關中的民心。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約法三章


其三:組織力

在領導力模型中組織力是體現領導的選賢任能,而這一點在劉邦的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雖然劉邦謀略不如張良,鎮撫不如蕭何,統兵不如韓信,但劉邦得到這三位人才,將他們放在了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在這一方面上,其對手項羽就相形見絀。

其四:教導力

教導力更多的是體現領導的帶隊育人能力。劉邦在一開始是沒有帶領團隊的經驗,但隨著隊伍的提高,他的帶隊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當然帝王的帶隊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開國君主,而劉邦還是那種白手起家的創業草根,在實踐中,他的帶隊能力是越來越高。

其五:執行力

執行力的簡單解釋就是定下目標,然後有步驟有計劃的去實現它。若將劉邦整個創業時期看做是他執行力表現的話,那麼他的目標就是滅秦奪天下,而沛縣起義,暫時掛靠項家團隊,進巴蜀,楚漢戰爭,這一步步都是計劃和步驟。

其六:感召力

感召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而劉邦在斬白蛇起義起義後,感召之力更加入人心。

後人至,高祖覺。後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而隨著位置的越來越高,以及相關政策的實行,導致劉邦人心所向的能力是越發的明顯。


劉邦:封建王朝首位白手起家君主,開啟漢王朝

楚漢爭霸


◎亭長的逆行

眾多能力構建出劉邦特有的領導力模型,這一模型讓其領導力成為團隊凝聚在一起的最重要能力。

劉邦從亭長到皇帝,從管幾里之地到坐擁天下,其領導力是其成功的關鍵。其領導力讓其成為團隊領導,其領導力讓各路人才前來投奔,其領導力讓人才各司其職相互抱團,其領導力讓其團隊更具執行力。

領導力說白了就是將團隊內的資源進行整合分配優化,而整合分配優化就是為了提高整個團隊辦事效率。

對於劉邦,其最大資源就是各方面的人才,而劉邦將他們用到了極致。劉邦曾經評價項羽說過: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雖然劉邦說這話未免偏頗一點,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有他的道理。單從領導力來說,項羽的確不如他。

韓信曾經拍馬溜鬚說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而這裡面似乎並不純粹是假話,從整個團隊來說,劉邦沒有必須去將兵,只要善將將一樣可以握有整個團隊,何況到後期劉邦的漢王集團也不能用團隊來形成,他是個集團,集團老闆是劉邦。

劉邦由最低官吏一步步逆行到皇帝,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對於當時各起義軍都一樣,地利也無明顯太大差別,而人和成為關鍵,而劉邦的領導力就是其團隊人和的關鍵之力。

如此白手起家,如此草根創業團隊,若無出眾領導力的領導,恐怕很難會到達最後,當然劉邦能走到終點,絕不僅僅是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