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前言

面对当前流感好发季节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肆虐的严峻疫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组织温病学教研室及相关临床科室专家为预防流感献方献策。2020年2月3日下午,医院组织了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三大临床经典科室的专家组为我院援武汉医疗队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所管隔离病区病人进行中医远程会诊。


据中医研究院最新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数据显示,从西汉到清末时期,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而中医药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对决,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时有发生和流行,不仅过去认为已被消灭、控制的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还出现了一些新发传染病。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温病学的理论和防治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病毒性肝炎、结核、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人类猪链球菌感染、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并取得显著疗效,中医药参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断加强。


温病学概述——温病学的前世今生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男女老幼皆可罹患。温病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或留下某些后遗症。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人群中传播、蔓延。


温病学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才逐步发展成一门中医临床经典学科。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温病在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和独特的规律而有别于其他的疾病。在实践经验不断积累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之上,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温病学在发展过程上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战国至晋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的病名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同时《内经》在病因、脉证、治疗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论述,但尚未形成体系。而《伤寒论》也论及什么是温病,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除此,《伤寒论》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治法和方药,也是后世形成温病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唐以前对温病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概念上将温病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如《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虽有论治温病的一般原则,但方法不具体,也不全面。因此,这一阶段温病学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2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温病学的成长阶段即宋金元时期,医家们终于认识到,仅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外感热病,不能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提出改革和发展的主张。当中,韩祗和、朱肱、庞安时等医家提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活用经方”的观点。如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指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刘河间认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化”,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治疗温病。因此,后世医家认为“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王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主张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3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众多医家在总结、继承前人有关温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践和体会,对温病学的多个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地深入研究,编著了大量有关温病的专著,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论治诸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术认识,特别是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如:明代吴又可著中国医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对温疫病因、病机、治疗等提出许多独特见解。其提出了新的认识:明确提出温疫是感受杂气所致,杂气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的异气,故又称作“异气”,其中为病颇重,众人触之即病者,又称为“疠气”。认为不同的病所感受的疠气也不同,不同的疠气对人体脏腑组织的侵犯有一定的选择性,“盖当其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又指出使人得病的疠气亦能使动物得病,而不同种属的动物之间对疠气的感受性不同。并认为其感邪途径“从口鼻而入”。温疫病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提出“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最后提出针对病原治以祛邪为主的观点,立疏利透达法,创达原饮以治疗湿热秽浊之疫等。


温病大师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最为显著。其《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薛生白所著的《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类外感热病的专著,对湿热类温病的证治方药作了系统论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总结出一套温病治疗大法和有效方剂,使温病的辨证与治疗趋于完善。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著成《温热经纬》,形成温病学理论体系。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4

温病学的发展提高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温病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名医,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名医,如张锡纯、吴锡璜、丁甘仁、何廉臣等,这些医家在自己的著作里记载了不少治疗温病的病案,以及对温病的一些新的理论认识。对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青蒿素作为一个全新的药物发现,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2015年岁末,屠呦呦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中国人。


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在近现代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医药在抗击“乙脑、流脑、登革热、非典、甲流”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华北地区乙脑大流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


文革时期因红卫兵大串联导致流脑流行,将病人集中在火车站走马岗治疗,我院作为主力参加了疫情防治工作;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海南岛登革热流行、三水地区流行性出血热,我院均派出医疗队参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3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刘仕昌、彭胜权等温病学专家的指导下,运用温病学理论早期介入“非典”的救治工作,取得了“零医护人员感染,零死亡、零转院”的骄人成绩。


温病的特点——有个性的温病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朋友们好,上期我们讲过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而温病学是两千多年的智慧结晶,它教我们如何辨识什么是温病,如何治疗温病。首先要重申一点,温病它是一类热性外感病,不是单一病种,且排除了内伤疾病。探讨温病的特点是帮助我们区分伤寒和内伤杂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温病是有个性的,但也有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确立温病概念、鉴别温病与其它外感热病如伤寒及内伤发热类的主要依据。

_


致病因素的特异性

温病是由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引起的。而温邪包括了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疠气等不同的邪气。也就是说,在风、寒、暑、湿、燥、热六淫当中,除了寒邪,其余外感病邪都属于温邪的范畴。温邪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从外侵袭人体,温热性质显著,易消耗人体阴津,而且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等。如风热病邪易犯人体上部(头、肺等),湿热病邪易犯人体中部(脾、胃等)。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多数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1、传染性是指感受温邪,并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他人。大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


温病之所以具有传染性,主要取决于温邪的性质、毒力和人体对病邪的反应状态,即正气的强弱。温病的传染是指大多数病种而言,也有少数温病并不具有传染性,如夏季中暑等。另外,各种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


2、流行性是指温病发生后,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流行有大流行、小流行和散发的不同。


决定温病的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疾病本身的因素,也与社会防疫能力、自然灾害等密切相关。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3、季节性是指温病在特定季节条件下发生及流行,大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因此温病又称为“四时温病”。一年四季的气候及变化不同,形成的温邪各具特性,例如春季温暖多风,故多风热病邪为患,容易发生风温;夏季酷暑炎热,或加雨湿偏多,故多暑热或暑湿为患,容易发生暑温、暑湿等;长夏季节,天气炎热,湿气尤重,故多湿热致病,容易发生湿温病。应该注意的是,西医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不同的季节发病,可能对应中医不同的病名,如在春天发病,可能是风温,在夏天发病可能诊断为暑温或暑湿。


4、地域性指的是温病的发生与流行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致病均会产生影响。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有差异,对不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也会产生影响。这就导致了温病产生及流行具有地域性特点,一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易发生,如在四川盆地,湿度大,雾霾多,日照时间短,气温高,这样的亚热带湿热气候,构成了湿热病的重要发病条件;岭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多暑温及暑湿为患;江南水乡,气候炎热而潮湿,同样多见湿热类温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医说的某种病毒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患者身上,其症状也不一定相同,而在中医的诊断里可能属于不同的病,比如同样的流感病毒在冬天寒冷的北方,中医根据证候的判断考虑伤寒,而在冬天较暖和的南方,患者表现出风热证为主特点,中医的诊断则是风温。


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人体在温邪的作用下,导致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这是温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也是温病区别于内伤杂病的重要标志之一。卫气营血理论指的是将温病的病理变化分为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并按由卫入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的规律发展。三焦理论是按温邪侵犯人体上、中、下三部所属脏腑而产生的病证演变特点,并按由上焦传入中焦,由中焦传入下焦的规律发展。


温病的病变发展趋势多表现为温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病变由实转虚的发展变化规律。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病大多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发热是温病必具之症,而且多数热势较高,不同的温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其特殊的发热类型。同时,还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证候,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病变过程中又易耗伤阴液。


以上几个方面,是四时温病的共同特点,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自己固有的特性。因此,不同的温病又各具个性,而有别于其它温病。


温病的病因——凡事有果必有因

朋友们好,上期讲到了温病它是一类热性外感病,不是单一病种,且排除了内伤疾病。所以温病的病因“温邪”也不是单一的,我们说的温邪是指在四时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属于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温邪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致病邪气,而是包括了多种具有温热属性的病邪,是区别于寒邪而提出的总称。那么,温邪到底有哪些呢?其实生活中,我们知道“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自然界的现象,而中医正是通过取类比像的方法认识大自然与人体之间的规律,并把人体生病的各种症状组成的症候群也用这六种自然现象去归纳,所以就有了“风、寒、湿、燥、热”的五种病理现象。就像民间常提到的一些医学俗语:风遮眼,头风、湿气、体寒、肺燥、心火、骨火等等。刚说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形态,在自然界中称为六气,伤了人就称之为“六淫”。而这“六淫”是有各自的特点的。如风多动象,湿多缠绵之性等。温邪中的不同病邪也是借助这种方法去命名的,所以才有了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疠气等不同的名称。如果掌握了各种温邪的特征,那么就可以通过在临床上患者表现出来的证候去推导属于哪个病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凡事有果必有因”。现将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列举如下:


风热病邪

风热病邪是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春季阳气萌动,春阳升发,温暖多风,易产生风热病邪;也可因冬季气候反常,应寒反温,形成风热病邪。感受风热病邪所致的温病称之为风温。


风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风热病邪具有升散疏泄的特点,故风热病邪致病多从口鼻而入侵犯上焦肺卫。初起症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


2、传变迅速、易逆传心包

风邪具有善行数变,来去不定的特点,故起病快,病情发展快,但消退也快。又每易出现“逆传心包”的危证。


3、易化燥伤阴 风热病邪易出现化燥伤阴的变化。常见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咽干,口渴,舌红少苔等表现。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暑热病邪

暑热病邪是指产生于夏季,由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具有暑热性质的致病因素。感受暑热病邪所致的温病称之为暑温。


暑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暑为火热之邪,其性酷烈,起病快,传变讯速,往往直入阳明气分之里证,而无卫分之表证的过程。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暑热易劫灼阴津,易致汗泄,消耗元气的情况。症见壮热,汗出,口渴,齿燥,神倦,脉虚等。


3、易直中厥阴,闭窍动风 暑热属火,与心气相通,故暑热可直中心包,闭塞机窍,出现神昏谵语甚至昏愦不语;火盛可以动风,症见身热,神迷,抽搐等。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暑湿病邪

暑湿病邪是指形成于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湿较多时节的致病因素。既有暑邪的火热特点,又有湿邪重着粘滞的致病特点。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暑湿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初起先犯肺卫,多夹寒邪 暑湿既可郁阻皮毛,又可闭阻肺气,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咽部不爽,或见咳嗽,肢体酸重,胸脘痞闷,舌红苔薄白腻,脉浮滑数等表现。又可因贪凉饮冷,而使暑湿与寒邪相兼为患。


2、困阻脾胃,弥漫三焦 因受暑热酷烈之性的影响,湿热容易蒸迫,弥漫三焦,病位较广泛,包括头、肺、胃肠、肝胆等部位同时受病,症见身热尿赤,汗出口渴,咳痰带血,眩晕耳聋,头昏或神迷,胸闷脘痞,大便稀溏,舌红赤,苔黄滑,脉滑数等表现。


3、耗损元气,伤津阻气 暑湿乃暑、湿两邪致病,故暑湿邪气同时具备暑热邪气升散而易耗气伤津和湿邪阻滞气机的双重特性,故临床可见明显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肢困头重等元气受损的表现,及口渴唇干,或胸闷纳呆,口苦而黏,但不欲饮,大便不行,苔白黄厚腻,脉濡数等湿阻气机的症状。


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是指形成于夏秋雨湿季节,具有湿和热两重属性的致病因素。湿热病邪虽以长夏为多,但四季均可出现,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湿温。湿热病邪较之暑湿病邪,其热性不太强,以此为辨。


湿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以脾胃病变为主,常见脘痞,腹胀,恶心,便溏等症。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湿为重浊阴邪,易导致人体气机的不通畅。症见身热不扬,恶寒,头身重着,神情呆顿,胸闷,脘痞腹胀等。甚或头目昏重,鼻塞耳聋,神情呆滞等。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由于湿邪重浊粘腻,湿热致病病程长,传变慢、缠绵难愈,瘥后易于复发。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燥热病邪

燥热病邪是指形成于秋天干燥季节,具有燥热性质的致病因素。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称之为秋燥。


燥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病变以肺为主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伤肺,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干鼻燥,咳嗽少痰等。


2、易致津液干燥 燥热病邪易伤肺胃阴津。症见口渴,口鼻及唇咽、皮肤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大便干结,舌苔少津等。燥热严重者可伤肝肾之阴。


3、易从火化 燥热病邪亢盛时可从火化,上干清窍,出现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


温热病邪

在春季致病的一种温邪,因其不兼具风、暑、湿、燥等病邪的性质,温热性质显著,故称之为温热病邪。因其致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故古人将其视为伏气。


温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内蕴里热或发于气分,或发于营分,初病即见里热炽盛证候,如高热、烦渴、溺黄赤、或斑疹隐隐、神昏等。


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郁热内炽,易伤血络,迫血妄行,或阻闭心窍,引动肝风。症见斑疹显露,神昏,痉厥等症状。


3、易耗伤阴液 内蕴邪热久羁,易劫夺阴津,病程后期多耗伤肝肾之阴,出现身热,颧赤,口燥咽干,脉虚,神倦,或手足蠕动,舌干绛而萎等。


温毒病邪

温毒病邪是指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具有温热性质又有肿毒特征的病邪。包括风热时毒、温热时毒等。


温毒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攻窜流走 温毒病邪可内攻脏腑,如温毒攻肺,可致肺气壅滞,轻则咳喘,重则呼吸急促困难;温毒攻心,阻闭机窍,则神昏谵语,甚则引动肝风,痉厥并见。温毒窜扰肌腠、血络,则见斑疹密布。


2、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蕴结于脉络,导致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形成肿毒特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糜烂,多见于咽喉部位。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疠气

疠气又称戾气,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


疠气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

1、致病力强 致病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


2、传染性强 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蔓延流行。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其感染途径,既有“天受”(空气传播),也有“传染”(接触感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不同的疠气对脏腑经络的侵袭,在病位上有特异性,即吴又可所谓“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


综上所述,温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第一,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第二,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第三,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


第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如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


第五,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如风热病邪首先侵犯手太阴肺经,暑热病邪侵犯足阳明胃经,湿热病邪多困足太阴脾经等。


温病的发病——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朋友们好,上期讲到了温邪是有八种病邪之多,每一种病邪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温邪虽然是温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但必须在人体正气不足之时方可致病,这也是为什么在流感出现时,有些人并不被感染,就算被感染也是很轻的症状并自愈。所以今天来讲讲温病的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及发病类型的内容。


发病因素

影响温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温邪之外,还有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


1

体质因素

温邪能否侵入人体而发病,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邪正力量的对比。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只有在人体正气不足,防御能力下降,或病邪的致病力超过人体的防御能力的状况下,温邪才可能侵入人体而发病。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2

自然因素

温病发病与外界环境中的自然因素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温病发病的影响更为重要。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温邪的形成、传播和人体的防御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类型温病的发生。除季节气候变化外,环境因素、地域因素等对温病的发病也有影响。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经济条件、营养调配、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卫生设施、防疫制度等。这与温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有密切的关系。从历代有关温疫的记载可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卫生及防疫设施缺乏,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均可导致温病的频繁发生,甚至大面积流行。


感邪途径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关于感邪途径,不是现代才被提出的,古人早已对感邪途径有深度认识,如清代薛生白提出:“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中医关于从何而感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析而判断的,温邪侵犯人体,因病邪种类不同而感染途径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_


1

从皮毛而入

皮毛主一身之表,在卫气的作用下,司开合而防御外邪的侵袭。一旦卫外功能下降,皮毛失固,外邪乘虚而入。


2

从口鼻而入

另一感邪途径就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对外开放的窍道侵入,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口鼻而感染,从而一开始就有较明显的肺和胃肠道症状表现。


发病类型

发病类型是指温病发病过程及发病初起其证候特点的不同类型。温病的病种尽管很多,但是根据其发病后的初起临床表现,则可将温病分为病发于表和病发于里两大类型,此即前人所说的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1

新感温病

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其临床特点主要为:初起病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新感温病一般较伏邪温病病情轻,病程短。其病机传变,总的趋向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新感温病的代表性病种有风温、秋燥等。


需要注意:新感温病中的暑温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而无卫分表证。湿温初起多为湿遏卫分气分,表现为表里同病,但暑湿、湿温初起的病证特点符合时令病邪的致病特点,故仍属于新感温病的范畴。


2

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其临床特点为: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以高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伏邪温病若为受时令之邪诱发的,发病初起可兼见表证而呈表里同病,即所谓“新感引动伏邪”。若伏邪温病发病初起只见里热证而没伴表证者,也称为“伏邪自发”。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其传变既可里热外达,亦可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达,或透邪不尽则病情反复,变证迭起,病难速愈。伏邪温病的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


温病的鉴别与分类

朋友们好,经过几期的学习,我们知道温邪包括了: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暑湿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疠气等,从而导致的温病分别是:风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春温、温毒和温疫。常见的温毒又分为大头瘟、烂喉痧。常见的温疫又分为:温热疫、暑热疫、湿热疫等。面对这么多的温病,还有历代医家对温病、温毒、温疫之间概念的混淆现象,加上我们常讲的伤寒,到底与温病是什么关系等等的诸多问题,有必要跟大家讲讲温病的一些鉴别和分类,以便于大家的掌握。


温病的鉴别


No.1

温病与伤寒

伤寒其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外感疾病都属于广义伤寒,其中既有风寒性质的,也有温热性质的。狭义伤寒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之中。温病与感受寒邪引起的狭义伤寒虽同属外感热病,在病因方面,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发病;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在感邪途径方面,温邪多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经或中焦脾胃;寒邪多从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阳膀胱经。在病机方面,由于温为阳邪,化热极速,易伤阴液,故病之后期易出现肺胃阴伤或肝肾阴涸之证;寒为阴邪,化热较慢,易伤阳气,故病之后期易出现太阴、少阴阳衰之证。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No.2

温病与温疫

在温病学的历史上,有些医家把温病与温疫混淆,认为温病就是温疫,其实,温疫属于温病的范畴,提出温疫的概念是因为温疫在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因为这类疾病的属性是温热性质,故称为温疫。


No.3

温病与温毒

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好发于冬春两季,如大头瘟、烂喉痧等。现代医学中的颜面丹毒、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均属于温毒的范围。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温病的分类


温病属于外感疾病的范畴,从病因上来讲,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范围。温病范围主要是与四时季节关系密切的温病,简称“四时温病”。包括风温(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热疫、湿热疫等。


西医学中大多数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乙脑等;常见细菌性疾病有细菌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螺旋体病中的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中的疟疾;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等。某些非感染性的发热性疾病,如热射病、急性白血病、小儿夏季热等,可归属于温病的范畴。


临床对温病的命名大致有五种方式。一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例如发生在春季的春温、发生在冬季的冬温。二是根据四时主气命名,例如风温、湿温、暑温、暑湿即是。因为春天的主气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气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气是湿,故称湿温等。三是把发病季节与主气相结合命名,例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气是燥,故名秋燥。四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例如大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大、灼热疼痛,而定名为大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至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五是根据流行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引起较大流行的一类疾病称为温疫。


温病的临床分类在于执简驭繁,有利于温病学的学习。


No.1

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温病的临床证候复杂多样,依据是否兼夹湿邪,可将温病大体分为有热无湿的温热类温病和热湿兼见的湿热类温病。


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温热疫、暑热疫等。这类温病起病较急,热象显著,易伤阴津,传变较快,病程较短,治法以清热祛邪为主。温热类温病在病程中虽可夹湿夹痰,但仅出现于某一阶段,且病变仍以热象较为显著。


湿热类温病:

包括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等,这类温病起病较缓,兼备湿热两方面的证候。治疗以祛湿清热为主,如湿邪偏盛或湿从阴寒转化为寒湿时,易伤阳气;中后期,湿渐化热或湿从阳热转化而纯热无湿时,亦易耗伤阴津。


No.2

根据发病类型分类

即根据温病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及病证特点是否符合时令病邪的致病特点,把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为新感温病,初起多见表热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暑温、湿温等。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称为伏气温病,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其病证特点与时令病邪特点不相一致的,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陷深入,如春温、伏暑等。


大家好,前几期,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是温病,温病的病因有哪些以及常见温病等内容,接下来我们讲讲治疗。中医是通过临床观察将临床症状组成证候去推导出病因的,也叫审证求因,这样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温病的治疗,是以温病辨证理论为指导,通过四诊合参,探明病因,明确证候性质、病证类型、邪正的消长、有无兼证以及患者体质属性等,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以祛除温邪,扶助正气,调理阴阳,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由于篇幅原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温病的治疗原则。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根据文章后面的提示观看《温病学》慕课里的温病特色辨证体系的相关介绍。


祛除温邪


治疗温病“祛邪为第一要务”,尽早祛除病邪,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温邪对机体的损害及并发症的发生,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不同的病邪,确定针对病因的特异治疗方法,如风热在表法当疏风泄热;若暑湿在表或燥热在表,则分别采用清暑化湿透表或疏表润燥等法。


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清代名医叶天士根据卫气营血病机演变,提出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邪在卫分“汗之可也”,即针对不同温邪导致的表证,制定相应的治法,使药后见微汗出,以达到从表祛邪的疗效。又如“到气才可清气”,即邪热离开卫分进入气分后,可使用辛寒清气、清热泻火、通下法、化湿法、和解法等气分证的治法。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清代名医吴鞠通根据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的证候特点,确立了上焦、中焦、下焦证候的治疗大法,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指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宜用质轻辛凉之品,轻宣上焦邪热。温邪传入中焦,用药既不可轻清越上,又不可重坠趋下,宜平衡气机升降为准。温邪传入下焦,耗伤真阴,以质重咸寒之品填补肝肾之阴为主要方法。还要注重根据脏腑的不同病理变化特点,顺应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例如邪热壅肺,病在气分,治当“清气”,更要结合肺脏的宣降气机功能,采取宣发与肃降肺气的具体治法。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扶助正气


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始终是邪正交争,盛衰消长的过程。正胜则邪退,正虚则邪进。所以在治疗中要时刻权衡感邪的轻重与多少,正气盛衰与强弱,合理使用祛邪与扶正的方法。温病初期和极期,邪势较盛,正气亦不虚,当祛邪为主,兼顾扶正,使邪去而正安。一般说来,病在卫气分阶段,以祛邪除热为主,扶正养阴为辅;若虚实夹杂则应扶正祛邪并施。温病后期,邪势已衰,正气也虚,多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如邪入营血分时,伤阴逐渐加重,治疗应在祛邪的基础上重视养阴扶正;温病后期真阴耗竭,则以复阴为主。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温病学:中医治疗温病(上)


确立温病的治法,还要兼顾兼证的治疗。如夹痰、夹瘀、夹饮食积滞以及气郁者,兼以化痰、祛瘀、消积、理气等法,有利于温邪的祛除和正气的尽快恢复等。确立温病的治法,还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因素,因人施治。如使用清解气热法时,若患者为阳虚体质,只能清凉到十之六七,过用寒凉,则易损伤阳气。若患者为阴虚火旺体质,服药后即使热退身凉,也要防止炉烟虽息,灰中有火。若确有余热,应继用清凉,祛邪务尽。


温病的治疗,还要注意辨证与辨病的结合,参考现代临床研究新进展,吸取辨病治疗的新方,以提高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