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前言

面對當前流感好發季節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肆虐的嚴峻疫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組織溫病學教研室及相關臨床科室專家為預防流感獻方獻策。2020年2月3日下午,醫院組織了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三大臨床經典科室的專家組為我院援武漢醫療隊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所管隔離病區病人進行中醫遠程會診。


據中醫研究院最新出版的《中國疫病史鑑》數據顯示,從西漢到清末時期,中國至少發生過321次大型瘟疫。而中醫藥與各種瘟疫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生死對決,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時有發生和流行,不僅過去認為已被消滅、控制的一些傳染病“死灰復燃”,還出現了一些新發傳染病。近年來的研究和實踐證明,溫病學的理論和防治方法被廣泛運用於病毒性肝炎、結核、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和人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人類豬鏈球菌感染、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發急性傳染病的防治,並取得顯著療效,中醫藥參與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不斷加強。


溫病學概述——溫病學的前世今生

溫病是由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急性外感熱病。它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男女老幼皆可罹患。溫病起病突然,傳變迅速,病情較重甚至有一定的死亡率或留下某些後遺症。多數溫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在人群中傳播、蔓延。


溫病學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才逐步發展成一門中醫臨床經典學科。歷代醫家通過長期的實踐觀察和研究,發現溫病在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點和獨特的規律而有別於其他的疾病。在實踐經驗不斷積累和認識不斷深化的基礎之上,逐步總結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診治方法,從而形成了溫病學。溫病學在發展過程上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萌芽階段(戰國至晉唐時期)

戰國至晉唐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黃帝內經》和《傷寒論》。《黃帝內經》首次提出溫病的病名等論述。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提出:“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同時《內經》在病因、脈證、治療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論述,但尚未形成體系。而《傷寒論》也論及什麼是溫病,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除此,《傷寒論》的清熱、攻下、養陰等治法和方藥,也是後世形成溫病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晉唐以前對溫病的認識尚處於初級階段,在概念上將溫病隸屬於傷寒的範疇。如《素問▪熱論》所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雖有論治溫病的一般原則,但方法不具體,也不全面。因此,這一階段溫病學的發展尚處於萌芽階段。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2

成長階段(宋金元時期)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溫病學的成長階段即宋金元時期,醫家們終於認識到,僅用《傷寒論》經方治療外感熱病,不能適應臨床實踐的需要,提出改革和發展的主張。當中,韓祗和、朱肱、龐安時等醫家提出“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活用經方”的觀點。如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指出:“風溫、溼溫等溫病,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劉河間認為“六經傳變皆是熱證”,“六氣皆從火化”,創制了雙解散、防風通聖散等方劑治療溫病。因此,後世醫家認為“傷寒宗仲景,熱病崇河間”。王安道強調“溫病不得混稱傷寒”,主張溫病從傷寒體系中分化出來,故吳鞠通評價王安道“始能脫卻傷寒,辨證溫病”。


3

形成階段(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眾多醫家在總結、繼承前人有關溫病的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的實踐和體會,對溫病學的多個領域進行了開拓性地深入研究,編著了大量有關溫病的專著,在病因、病機、診法、辨證論治諸方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學術認識,特別是創立了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論治理論。如:明代吳又可著中國醫史上第一部溫病學專著《溫疫論》,對溫疫病因、病機、治療等提出許多獨特見解。其提出了新的認識:明確提出溫疫是感受雜氣所致,雜氣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的異氣,故又稱作“異氣”,其中為病頗重,眾人觸之即病者,又稱為“癘氣”。認為不同的病所感受的癘氣也不同,不同的癘氣對人體臟腑組織的侵犯有一定的選擇性,“蓋當其時,適有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又指出使人得病的癘氣亦能使動物得病,而不同種屬的動物之間對癘氣的感受性不同。並認為其感邪途徑“從口鼻而入”。溫疫病且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提出“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最後提出針對病原治以祛邪為主的觀點,立疏利透達法,創達原飲以治療溼熱穢濁之疫等。


溫病大師葉天士對溫病學的貢獻最為顯著。其《溫熱論》是溫病學理論奠基之作。薛生白所著的《溼熱病篇》是論述溼熱類外感熱病的專著,對溼熱類溫病的證治方藥作了系統論述。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倡導三焦辨證,總結出一套溫病治療大法和有效方劑,使溫病的辨證與治療趨於完善。王孟英則“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辯為緯”,著成《溫熱經緯》,形成溫病學理論體系。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4

溫病學的發展提高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溫病學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提高,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名醫,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名醫,如張錫純、吳錫璜、丁甘仁、何廉臣等,這些醫家在自己的著作裡記載了不少治療溫病的病案,以及對溫病的一些新的理論認識。對溫病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青蒿素作為一個全新的藥物發現,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 2015年歲末,屠呦呦成為首個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中國人。


溫病學的理論和經驗在近現代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醫藥在抗擊“乙腦、流腦、登革熱、非典、甲流”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上世紀五十年代華北地區乙腦大流行,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取得了滿意的防治效果。


文革時期因紅衛兵大串聯導致流腦流行,將病人集中在火車站走馬崗治療,我院作為主力參加了疫情防治工作;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海南島登革熱流行、三水地區流行性出血熱,我院均派出醫療隊參加,取得了滿意的效果。2003年,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劉仕昌、彭勝權等溫病學專家的指導下,運用溫病學理論早期介入“非典”的救治工作,取得了“零醫護人員感染,零死亡、零轉院”的驕人成績。


溫病的特點——有個性的溫病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朋友們好,上期我們講過溫病是由溫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外感急性熱病。而溫病學是兩千多年的智慧結晶,它教我們如何辨識什麼是溫病,如何治療溫病。首先要重申一點,溫病它是一類熱性外感病,不是單一病種,且排除了內傷疾病。探討溫病的特點是幫助我們區分傷寒和內傷雜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溫病是有個性的,但也有共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是確立溫病概念、鑑別溫病與其它外感熱病如傷寒及內傷發熱類的主要依據。

_


致病因素的特異性

溫病是由特異的致病因素“溫邪”引起的。而溫邪包括了風熱病邪、暑熱病邪、暑溼病邪、溼熱病邪、燥熱病邪、溫熱病邪、溫毒、癘氣等不同的邪氣。也就是說,在風、寒、暑、溼、燥、熱六淫當中,除了寒邪,其餘外感病邪都屬於溫邪的範疇。溫邪的特異性主要體現在從外侵襲人體,溫熱性質顯著,易消耗人體陰津,而且不同的溫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等。如風熱病邪易犯人體上部(頭、肺等),溼熱病邪易犯人體中部(脾、胃等)。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多數溫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

1、傳染性是指感受溫邪,並可通過各種途徑傳播給他人。大多數具有程度不等的傳染性。


溫病之所以具有傳染性,主要取決於溫邪的性質、毒力和人體對病邪的反應狀態,即正氣的強弱。溫病的傳染是指大多數病種而言,也有少數溫病並不具有傳染性,如夏季中暑等。另外,各種溫病的傳染程度強弱差異很大,有的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有的則傳染性較小。


2、流行性是指溫病發生後,溫邪在人群中連續傳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擴散。流行過程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流行有大流行、小流行和散發的不同。


決定溫病的流行程度及範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疾病本身的因素,也與社會防疫能力、自然災害等密切相關。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3、季節性是指溫病在特定季節條件下發生及流行,大多數溫病具有這一特性,因此溫病又稱為“四時溫病”。一年四季的氣候及變化不同,形成的溫邪各具特性,例如春季溫暖多風,故多風熱病邪為患,容易發生風溫;夏季酷暑炎熱,或加雨溼偏多,故多暑熱或暑溼為患,容易發生暑溫、暑溼等;長夏季節,天氣炎熱,溼氣尤重,故多溼熱致病,容易發生溼溫病。應該注意的是,西醫同一種病原微生物在不同的季節發病,可能對應中醫不同的病名,如在春天發病,可能是風溫,在夏天發病可能診斷為暑溫或暑溼。


4、地域性指的是溫病的發生與流行常表現出一定的地域性。我國疆域遼闊,自然環境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對溫邪的形成和致病均會產生影響。同時不同地域的人,體質類型、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等均有差異,對不同溫邪的感受性、傳播、流行等也會產生影響。這就導致了溫病產生及流行具有地域性特點,一些溫病在某一地域較易發生,如在四川盆地,溼度大,霧霾多,日照時間短,氣溫高,這樣的亞熱帶溼熱氣候,構成了溼熱病的重要發病條件;嶺南地區夏季炎熱多雨,多暑溫及暑溼為患;江南水鄉,氣候炎熱而潮溼,同樣多見溼熱類溫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醫說的某種病毒表現在不同地域的患者身上,其症狀也不一定相同,而在中醫的診斷裡可能屬於不同的病,比如同樣的流感病毒在冬天寒冷的北方,中醫根據證候的判斷考慮傷寒,而在冬天較暖和的南方,患者表現出風熱證為主特點,中醫的診斷則是風溫。


病理演變有一定的規律性

人體在溫邪的作用下,導致衛氣營血及三焦所屬臟腑的功能失調及實質損害,這是溫病主要的病理變化,也是溫病區別於內傷雜病的重要標誌之一。衛氣營血理論指的是將溫病的病理變化分為為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四個層次,並按由衛入氣,由氣入營,由營入血的規律發展。三焦理論是按溫邪侵犯人體上、中、下三部所屬臟腑而產生的病證演變特點,並按由上焦傳入中焦,由中焦傳入下焦的規律發展。


溫病的病變發展趨勢多表現為溫邪由表入裡,由淺入深,病情由輕到重,病變由實轉虛的發展變化規律。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臨床表現具有特殊性

溫病大多起病急驟,來勢較猛,傳變較快,變化較多。發熱是溫病必具之症,而且多數熱勢較高,不同的溫病在不同的病程階段有其特殊的發熱類型。同時,還易內陷生變,致動血發斑、動風閉竅等危重證候,直接威脅患者生命。病變過程中又易耗傷陰液。


以上幾個方面,是四時溫病的共同特點,就某一溫病而言,這些特點可顯示出程度上的差別及自己固有的特性。因此,不同的溫病又各具個性,而有別於其它溫病。


溫病的病因——凡事有果必有因

朋友們好,上期講到了溫病它是一類熱性外感病,不是單一病種,且排除了內傷疾病。所以溫病的病因“溫邪”也不是單一的,我們說的溫邪是指在四時不同的季節氣候條件下所產生的屬於溫熱性質的一類病邪。溫邪並不是指某種特定的致病邪氣,而是包括了多種具有溫熱屬性的病邪,是區別於寒邪而提出的總稱。那麼,溫邪到底有哪些呢?其實生活中,我們知道“風、寒、暑、溼、燥、火”是六種自然界的現象,而中醫正是通過取類比像的方法認識大自然與人體之間的規律,並把人體生病的各種症狀組成的症候群也用這六種自然現象去歸納,所以就有了“風、寒、溼、燥、熱”的五種病理現象。就像民間常提到的一些醫學俗語:風遮眼,頭風、溼氣、體寒、肺燥、心火、骨火等等。剛說的“風、寒、暑、溼、燥、火”等六種形態,在自然界中稱為六氣,傷了人就稱之為“六淫”。而這“六淫”是有各自的特點的。如風多動象,溼多纏綿之性等。溫邪中的不同病邪也是藉助這種方法去命名的,所以才有了風熱病邪、暑熱病邪、暑溼病邪、溼熱病邪、燥熱病邪、溫熱病邪、溫毒、癘氣等不同的名稱。如果掌握了各種溫邪的特徵,那麼就可以通過在臨床上患者表現出來的證候去推導屬於哪個病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凡事有果必有因”。現將常見溫邪的致病特點列舉如下:


風熱病邪

風熱病邪是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的一種致病溫邪。春季陽氣萌動,春陽升發,溫暖多風,易產生風熱病邪;也可因冬季氣候反常,應寒反溫,形成風熱病邪。感受風熱病邪所致的溫病稱之為風溫。


風熱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多從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風熱病邪具有升散疏洩的特點,故風熱病邪致病多從口鼻而入侵犯上焦肺衛。初起症常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等肺衛表熱證。


2、傳變迅速、易逆傳心包

風邪具有善行數變,來去不定的特點,故起病快,病情發展快,但消退也快。又每易出現“逆傳心包”的危證。


3、易化燥傷陰 風熱病邪易出現化燥傷陰的變化。常見乾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咽乾,口渴,舌紅少苔等表現。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暑熱病邪

暑熱病邪是指產生於夏季,由夏季火熱之氣所化生的具有暑熱性質的致病因素。感受暑熱病邪所致的溫病稱之為暑溫。


暑熱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傷人急速,先犯陽明氣分 暑為火熱之邪,其性酷烈,起病快,傳變訊速,往往直入陽明氣分之裡證,而無衛分之表證的過程。


2、暑性酷烈,易耗氣傷津 暑熱易劫灼陰津,易致汗洩,消耗元氣的情況。症見壯熱,汗出,口渴,齒燥,神倦,脈虛等。


3、易直中厥陰,閉竅動風 暑熱屬火,與心氣相通,故暑熱可直中心包,閉塞機竅,出現神昏譫語甚至昏憒不語;火盛可以動風,症見身熱,神迷,抽搐等。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暑溼病邪

暑溼病邪是指形成於夏季氣候炎熱且雨溼較多時節的致病因素。既有暑邪的火熱特點,又有溼邪重著粘滯的致病特點。暑溼病邪引起的溫病有暑溼和伏暑。


暑溼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初起先犯肺衛,多夾寒邪 暑溼既可鬱阻皮毛,又可閉阻肺氣,臨床常見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咽部不爽,或見咳嗽,肢體酸重,胸脘痞悶,舌紅苔薄白膩,脈浮滑數等表現。又可因貪涼飲冷,而使暑溼與寒邪相兼為患。


2、困阻脾胃,瀰漫三焦 因受暑熱酷烈之性的影響,溼熱容易蒸迫,瀰漫三焦,病位較廣泛,包括頭、肺、胃腸、肝膽等部位同時受病,症見身熱尿赤,汗出口渴,咳痰帶血,眩暈耳聾,頭昏或神迷,胸悶脘痞,大便稀溏,舌紅赤,苔黃滑,脈滑數等表現。


3、耗損元氣,傷津阻氣 暑溼乃暑、溼兩邪致病,故暑溼邪氣同時具備暑熱邪氣升散而易耗氣傷津和溼邪阻滯氣機的雙重特性,故臨床可見明顯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肢困頭重等元氣受損的表現,及口渴唇乾,或胸悶納呆,口苦而黏,但不欲飲,大便不行,苔白黃厚膩,脈濡數等溼阻氣機的症狀。


溼熱病邪

溼熱病邪是指形成於夏秋雨溼季節,具有溼和熱兩重屬性的致病因素。溼熱病邪雖以長夏為多,但四季均可出現,由溼熱病邪引起的溫病為溼溫。溼熱病邪較之暑溼病邪,其熱性不太強,以此為辨。


溼熱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病變以中焦脾胃為主 以脾胃病變為主,常見脘痞,腹脹,噁心,便溏等症。


2、易困阻清陽,阻滯氣機 溼為重濁陰邪,易導致人體氣機的不通暢。症見身熱不揚,惡寒,頭身重著,神情呆頓,胸悶,脘痞腹脹等。甚或頭目昏重,鼻塞耳聾,神情呆滯等。


3、傳變較慢,病勢纏綿 由於溼邪重濁粘膩,溼熱致病病程長,傳變慢、纏綿難愈,瘥後易於復發。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燥熱病邪

燥熱病邪是指形成於秋天乾燥季節,具有燥熱性質的致病因素。由燥熱病邪引起的溫病稱之為秋燥。


燥熱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病變以肺為主 秋季天氣乾燥,容易傷肺,症見發熱,微惡風寒,口乾鼻燥,咳嗽少痰等。


2、易致津液乾燥 燥熱病邪易傷肺胃陰津。症見口渴,口鼻及唇咽、皮膚乾燥,咳嗽無痰或少痰,大便乾結,舌苔少津等。燥熱嚴重者可傷肝腎之陰。


3、易從火化 燥熱病邪亢盛時可從火化,上幹清竅,出現耳鳴、目赤、齦腫、咽痛等。


溫熱病邪

在春季致病的一種溫邪,因其不兼具風、暑、溼、燥等病邪的性質,溫熱性質顯著,故稱之為溫熱病邪。因其致病初期即以裡熱證為主,故古人將其視為伏氣。


溫熱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邪氣內伏,熱自裡發 內蘊裡熱或發於氣分,或發於營分,初病即見裡熱熾盛證候,如高熱、煩渴、溺黃赤、或斑疹隱隱、神昏等。


2、裡熱內迫特性顯著 鬱熱內熾,易傷血絡,迫血妄行,或阻閉心竅,引動肝風。症見斑疹顯露,神昏,痙厥等症狀。


3、易耗傷陰液 內蘊邪熱久羈,易劫奪陰津,病程後期多耗傷肝腎之陰,出現身熱,顴赤,口燥咽乾,脈虛,神倦,或手足蠕動,舌幹絳而萎等。


溫毒病邪

溫毒病邪是指六淫邪氣蘊蓄不解而形成的具有溫熱性質又有腫毒特徵的病邪。包括風熱時毒、溫熱時毒等。


溫毒病邪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攻竄流走 溫毒病邪可內攻臟腑,如溫毒攻肺,可致肺氣壅滯,輕則咳喘,重則呼吸急促困難;溫毒攻心,阻閉機竅,則神昏譫語,甚則引動肝風,痙厥並見。溫毒竄擾肌腠、血絡,則見斑疹密佈。


2、蘊結壅滯 溫毒病邪蘊結於脈絡,導致局部血脈阻滯,毒瘀互結,形成腫毒特徵,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甚則破潰糜爛,多見於咽喉部位。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癘氣

癘氣又稱戾氣,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強烈傳染性的一種致病因素。


癘氣的主要致病特點如下:

1、致病力強 致病常常無分老幼,眾人觸之即病。


2、傳染性強 癘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易引起蔓延流行。


3、多從口鼻而入侵襲人體 其感染途徑,既有“天受”(空氣傳播),也有“傳染”(接觸感染)。


4、有特異的病變定位 不同的癘氣對臟腑經絡的侵襲,在病位上有特異性,即吳又可所謂“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


綜上所述,溫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第一,溫熱性質顯著,致病後出現發熱及相關的熱象。


第二,從外侵襲人體,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第三,致病與時令季節密切相關,故又稱時令溫邪,或簡稱時邪。


第四,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影響及轉化,如熱蒸溼動,寒鬱化熱等。


第五,不同的溫邪入侵部位有別,如風熱病邪首先侵犯手太陰肺經,暑熱病邪侵犯足陽明胃經,溼熱病邪多困足太陰脾經等。


溫病的發病——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朋友們好,上期講到了溫邪是有八種病邪之多,每一種病邪都有自己的特點,但也有共同的特徵。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溫邪雖然是溫病的主要發病原因,但必須在人體正氣不足之時方可致病,這也是為什麼在流感出現時,有些人並不被感染,就算被感染也是很輕的症狀並自愈。所以今天來講講溫病的發病因素、感邪途徑及發病類型的內容。


發病因素

影響溫病的發生和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溫邪之外,還有體質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等。


1

體質因素

溫邪能否侵入人體而發病,取決於人體正氣的強弱及邪正力量的對比。正如《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只有在人體正氣不足,防禦能力下降,或病邪的致病力超過人體的防禦能力的狀況下,溫邪才可能侵入人體而發病。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2

自然因素

溫病發病與外界環境中的自然因素也有密切關係,特別是氣候的變化對溫病發病的影響更為重要。不同季節的氣候特點,對溫邪的形成、傳播和人體的防禦功能,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導致不同類型溫病的發生。除季節氣候變化外,環境因素、地域因素等對溫病的發病也有影響。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3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經濟條件、營養調配、體育鍛煉、衛生習慣、衛生設施、防疫制度等。這與溫病的發生和流行也有密切的關係。從歷代有關溫疫的記載可見,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衛生及防疫設施缺乏,戰爭頻繁,社會動盪,均可導致溫病的頻繁發生,甚至大面積流行。


感邪途徑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關於感邪途徑,不是現代才被提出的,古人早已對感邪途徑有深度認識,如清代薛生白提出:“溼熱之邪從表傷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中醫關於從何而感是根據臨床表現辨證分析而判斷的,溫邪侵犯人體,因病邪種類不同而感染途徑各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_


1

從皮毛而入

皮毛主一身之表,在衛氣的作用下,司開合而防禦外邪的侵襲。一旦衛外功能下降,皮毛失固,外邪乘虛而入。


2

從口鼻而入

另一感邪途徑就是通過人體的各種對外開放的竅道侵入,最常見的就是通過口鼻而感染,從而一開始就有較明顯的肺和胃腸道症狀表現。


發病類型

發病類型是指溫病發病過程及發病初起其證候特點的不同類型。溫病的病種儘管很多,但是根據其發病後的初起臨床表現,則可將溫病分為病發於表和病發於裡兩大類型,此即前人所說的新感溫病和伏邪溫病。


1

新感溫病

新感溫病,簡稱“新感”,是指感受當令病邪即時而發的一類溫病。其臨床特點主要為:初起病多在表,一般無裡熱證,以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苔薄白,脈浮數等衛表證候為主。新感溫病一般較伏邪溫病病情輕,病程短。其病機傳變,總的趨向是由表入裡,由淺入深。新感溫病的代表性病種有風溫、秋燥等。


需要注意:新感溫病中的暑溫初起即見陽明氣分熱盛證候,而無衛分表證。溼溫初起多為溼遏衛分氣分,表現為表裡同病,但暑溼、溼溫初起的病證特點符合時令病邪的致病特點,故仍屬於新感溫病的範疇。


2

伏邪溫病

伏邪溫病又稱伏氣溫病,簡稱“伏邪”。伏邪溫病是指感邪後未即時發病,邪氣伏藏,逾時而發的溫病。其臨床特點為:病發初期即顯現出一派裡熱證候,以高熱、煩躁、口渴、尿赤、舌紅等裡熱內鬱證候為主,若無外感引發,一般無表證。伏邪溫病若為受時令之邪誘發的,發病初起可兼見表證而呈表裡同病,即所謂“新感引動伏邪”。若伏邪溫病發病初起只見裡熱證而沒伴表證者,也稱為“伏邪自發”。伏邪溫病病情較重,病程較長。其傳變既可裡熱外達,亦可進一步內陷深入。若伏邪不能外達,或透邪不盡則病情反覆,變證迭起,病難速愈。伏邪溫病的主要病種有春溫、伏暑等。


溫病的鑑別與分類

朋友們好,經過幾期的學習,我們知道溫邪包括了:風熱病邪、暑熱病邪、暑溼病邪、溼熱病邪、燥熱病邪、溫熱病邪、溫毒、癘氣等,從而導致的溫病分別是:風溫、暑溫、暑溼、溼溫、秋燥、春溫、溫毒和溫疫。常見的溫毒又分為大頭瘟、爛喉痧。常見的溫疫又分為:溫熱疫、暑熱疫、溼熱疫等。面對這麼多的溫病,還有歷代醫家對溫病、溫毒、溫疫之間概念的混淆現象,加上我們常講的傷寒,到底與溫病是什麼關係等等的諸多問題,有必要跟大家講講溫病的一些鑑別和分類,以便於大家的掌握。


溫病的鑑別


No.1

溫病與傷寒

傷寒其實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凡由外邪引起的外感疾病都屬於廣義傷寒,其中既有風寒性質的,也有溫熱性質的。狹義傷寒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溫病隸屬於廣義傷寒之中。溫病與感受寒邪引起的狹義傷寒雖同屬外感熱病,在病因方面,溫病是感受溫邪而發病;傷寒是感受寒邪而發病。在感邪途徑方面,溫邪多從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陰肺經或中焦脾胃;寒邪多從皮毛而入,先犯足太陽膀胱經。在病機方面,由於溫為陽邪,化熱極速,易傷陰液,故病之後期易出現肺胃陰傷或肝腎陰涸之證;寒為陰邪,化熱較慢,易傷陽氣,故病之後期易出現太陰、少陰陽衰之證。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No.2

溫病與溫疫

在溫病學的歷史上,有些醫家把溫病與溫疫混淆,認為溫病就是溫疫,其實,溫疫屬於溫病的範疇,提出溫疫的概念是因為溫疫在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因為這類疾病的屬性是溫熱性質,故稱為溫疫。


No.3

溫病與溫毒

溫毒是感受溫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獨特表現的一類溫病,除具有一般溫病的基本臨床表現外,尚有局部紅腫熱痛及潰爛,或肌膚斑疹等特徵,多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好發於冬春兩季,如大頭瘟、爛喉痧等。現代醫學中的顏面丹毒、猩紅熱、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等均屬於溫毒的範圍。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溫病的分類


溫病屬於外感疾病的範疇,從病因上來講,外感疾病中除風寒性質以外的急性熱病都屬於溫病範圍。溫病範圍主要是與四時季節關係密切的溫病,簡稱“四時溫病”。包括風溫(冬溫)、春溫、暑溫、暑溼、溼溫、秋燥、伏暑、大頭瘟、爛喉痧、溫熱疫、溼熱疫等。


西醫學中大多數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常見的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乙腦等;常見細菌性疾病有細菌性肺炎、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屬感染、霍亂、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立克次體病如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等;螺旋體病中的鉤端螺旋體病;原蟲病中的瘧疾;其它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支氣管炎、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等。某些非感染性的發熱性疾病,如熱射病、急性白血病、小兒夏季熱等,可歸屬於溫病的範疇。


臨床對溫病的命名大致有五種方式。一是根據發病季節命名,例如發生在春季的春溫、發生在冬季的冬溫。二是根據四時主氣命名,例如風溫、溼溫、暑溫、暑溼即是。因為春天的主氣是風,故稱風溫;夏天的主氣是暑,故稱暑溫;長夏季節的主氣是溼,故稱溼溫等。三是把發病季節與主氣相結合命名,例如秋燥因其發病季節是秋季,秋天的主氣是燥,故名秋燥。四是根據特殊的臨床表現命名,例如大頭瘟即是因其頭面腫大、灼熱疼痛,而定名為大頭瘟;爛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紅腫,甚至糜爛疼痛,肌膚丹痧密佈,故命名爛喉痧。五是根據流行特點命名,如將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甚至引起較大流行的一類疾病稱為溫疫。


溫病的臨床分類在於執簡馭繁,有利於溫病學的學習。


No.1

根據病證性質分類

溫病的臨床證候複雜多樣,依據是否兼夾溼邪,可將溫病大體分為有熱無溼的溫熱類溫病和熱溼兼見的溼熱類溫病。


溫熱類溫病:包括風溫、春溫、暑溫、秋燥、大頭瘟、爛喉痧、溫熱疫、暑熱疫等。這類溫病起病較急,熱象顯著,易傷陰津,傳變較快,病程較短,治法以清熱祛邪為主。溫熱類溫病在病程中雖可夾溼夾痰,但僅出現於某一階段,且病變仍以熱象較為顯著。


溼熱類溫病:

包括溼溫、暑溼、伏暑、溼熱疫等,這類溫病起病較緩,兼備溼熱兩方面的證候。治療以祛溼清熱為主,如溼邪偏盛或溼從陰寒轉化為寒溼時,易傷陽氣;中後期,溼漸化熱或溼從陽熱轉化而純熱無溼時,亦易耗傷陰津。


No.2

根據發病類型分類

即根據溫病初起是否有裡熱見證,及病證特點是否符合時令病邪的致病特點,把溫病分為新感溫病和伏氣溫病兩大類。感邪即時而發,病發於表的為新感溫病,初起多見表熱證,然後由表入裡,逐次深入,如風溫、暑溫、溼溫等。感邪後邪氣伏藏,過時而發,病發於裡的稱為伏氣溫病,起病初期即以裡熱證為主,其病證特點與時令病邪特點不相一致的,病邪或由裡外達,或內陷深入,如春溫、伏暑等。


大家好,前幾期,我們弄清楚了什麼是溫病,溫病的病因有哪些以及常見溫病等內容,接下來我們講講治療。中醫是通過臨床觀察將臨床症狀組成證候去推導出病因的,也叫審證求因,這樣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溫病的治療,是以溫病辨證理論為指導,通過四診合參,探明病因,明確證候性質、病證類型、邪正的消長、有無兼證以及患者體質屬性等,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用適宜的方藥,以祛除溫邪,扶助正氣,調理陰陽,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由於篇幅原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溫病的治療原則。以下內容可能涉及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根據文章後面的提示觀看《溫病學》慕課裡的溫病特色辨證體系的相關介紹。


祛除溫邪


治療溫病“祛邪為第一要務”,儘早祛除病邪,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溫邪對機體的損害及併發症的發生,並阻止病變的進一步發展。根據不同的病邪,確定針對病因的特異治療方法,如風熱在表法當疏風洩熱;若暑溼在表或燥熱在表,則分別採用清暑化溼透表或疏表潤燥等法。


在溫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清代名醫葉天士根據衛氣營血病機演變,提出不同階段的治療原則:“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邪在衛分“汗之可也”,即針對不同溫邪導致的表證,制定相應的治法,使藥後見微汗出,以達到從表祛邪的療效。又如“到氣才可清氣”,即邪熱離開衛分進入氣分後,可使用辛寒清氣、清熱瀉火、通下法、化溼法、和解法等氣分證的治法。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清代名醫吳鞠通根據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的證候特點,確立了上焦、中焦、下焦證候的治療大法,指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指明溫病初起,邪在肺衛,宜用質輕辛涼之品,輕宣上焦邪熱。溫邪傳入中焦,用藥既不可輕清越上,又不可重墜趨下,宜平衡氣機升降為準。溫邪傳入下焦,耗傷真陰,以質重鹹寒之品填補肝腎之陰為主要方法。還要注重根據臟腑的不同病理變化特點,順應調節各臟腑的功能活動,例如邪熱壅肺,病在氣分,治當“清氣”,更要結合肺臟的宣降氣機功能,採取宣發與肅降肺氣的具體治法。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扶助正氣


溫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始終是邪正交爭,盛衰消長的過程。正勝則邪退,正虛則邪進。所以在治療中要時刻權衡感邪的輕重與多少,正氣盛衰與強弱,合理使用祛邪與扶正的方法。溫病初期和極期,邪勢較盛,正氣亦不虛,當祛邪為主,兼顧扶正,使邪去而正安。一般說來,病在衛氣分階段,以祛邪除熱為主,扶正養陰為輔;若虛實夾雜則應扶正祛邪並施。溫病後期,邪勢已衰,正氣也虛,多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如邪入營血分時,傷陰逐漸加重,治療應在祛邪的基礎上重視養陰扶正;溫病後期真陰耗竭,則以復陰為主。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上)


確立溫病的治法,還要兼顧兼證的治療。如夾痰、夾瘀、夾飲食積滯以及氣鬱者,兼以化痰、祛瘀、消積、理氣等法,有利於溫邪的祛除和正氣的儘快恢復等。確立溫病的治法,還要注意患者的體質因素,因人施治。如使用清解氣熱法時,若患者為陽虛體質,只能清涼到十之六七,過用寒涼,則易損傷陽氣。若患者為陰虛火旺體質,服藥後即使熱退身涼,也要防止爐煙雖息,灰中有火。若確有餘熱,應繼用清涼,祛邪務盡。


溫病的治療,還要注意辨證與辨病的結合,參考現代臨床研究新進展,吸取辨病治療的新方,以提高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