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醫華佗雲傳捷報,中醫專家遠程救助武漢患者轉陰

微醫華佗雲傳捷報,中醫專家遠程救助武漢患者轉陰!

——密切接觸的四名家屬中醫藥早期干預,無一感染髮病

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充分發揮微醫作為“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的優勢,解決疫區患者看中醫難的困境,1月31日,微醫華佗雲上線“中醫藥抗擊疫情平臺”,曹洪欣擔任首席專家,並帶領一批專家第一時間入駐,提供中醫藥在線義診服務。

2月18日,微醫華佗雲“中醫藥抗擊疫情平臺”傳出捷報,由該平臺中醫義診專家全程在線指導救治的一名確診患者,近期兩次核酸檢測轉為陰性,密切接觸的四名家屬通過中醫藥干預無一人染病。

2月5日,曹洪欣接診了一位來自武漢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該位男患者39歲,居住在武漢。線上諮詢時,患者體溫已達39.3℃,反覆高熱10天,並呈現逐日加重的情況,夜間尤甚,呼吸困難、咳嗽、咳痰且痰中帶血、大便每日2-3次,自服多種抗生素及中成藥並曾在社區醫院就診,症狀均未見改善。CT檢查顯示,患者兩肺多發毛玻璃樣改變,其內可見“空氣支氣管徵”,定點醫院診斷其為病毒性肺炎。

在微醫平臺求診當日,患者已被當地社區隔離、登記,等待試劑盒檢測和排隊入院。由於患者本人信任中醫,瞭解到微醫華佗雲開展中醫藥免費在線諮詢後,馬上發起問診。曹洪欣團隊的醫生在微醫平臺接診後,立即詢問病情、整理病歷,並申請團隊會診。

曹洪欣深入瞭解病情後,以金柴飲為基礎方,根據患者的症狀和舌象給出處方建議。由於患者病情較重,曹洪欣團隊與患者保持緊密聯繫,密切觀察患者病情。

服用第一副中藥後,患者自訴當日熱退,未再發熱。三副藥後,患者的呼吸困難及痰中帶血情況基本不顯。

2月7日,患者核酸試紙咽部檢測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曹洪欣根據症狀及舌象每3-5日調整處方建議。患者堅持服用中藥,2月11日、15日兩次核酸檢測轉陰,2月9日、12日、15日CT顯示雙肺炎症逐漸吸收至基本不顯。

此外,患者家屬密切接觸者有四人,兩位60餘歲的老人、一位12歲的兒童及一位35女性。2月5日同時線上問診時,四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咳嗽等症狀,曹洪欣團隊的蔡秋傑博士均以金柴飲為基礎方,根據症狀及舌象進行加減,給出中藥處方建議。四人服用中藥10日後,症狀均好轉且目前無一人發病。

中醫藥早期干預、辨證論治、整體調節對新冠肺炎療效確切,金柴飲加減對控制病情、截斷病勢、扶正祛邪具有一定優勢作用,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療效確切,在預防中對密切接觸人群能起到防發病或防疾病進一步加重的作用。

互聯網診療具有遠程、專業、便捷、高效等優勢。曹洪欣表示:“要通過構建防控疫情新機制,更有效地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同時,需要通過中醫互聯網技術,探索中醫藥服務健康新模式,走出一條‘中醫+互聯網+健康’有效融合的新路。”

2月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曾印發了《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控工作的通知》,鼓勵組織中醫藥專家資源,開闢在線應急諮詢通道。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開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它症狀相似疾病的網上義務諮詢、居家醫學觀察指導、用藥諮詢指導和心理健康疏導等服務,拓展線上醫療服務空間,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引導患者有序就醫,讓居家百姓“患病不慌、防疫有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