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虛假信息、謠言」會令疾病的爆發更加迅猛

根據東英吉利大學(UEA)大學的新研究,虛假新聞、謠言的盛行會令疾病的爆發更加迅猛。

研究表明,「虛假信息、謠言」會令疾病的爆發更加迅猛

雖然研究人員是在兩項研究中對流感、猴痘和諾如病毒進行的調研,但他們表示,其研究結果也有助於應對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

該團隊聲稱,在社交媒體上阻止人們分享虛假新聞、錯誤信息和有害建議的舉措能夠挽救生命。

對於虛假新聞可能被用於扭曲政治進程或操縱金融市場的擔憂由來已久。但對錯誤信息的傳播,尤其在傳染病爆發期間的傳播危害人類健康的可能性,相關研究較少。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專家Paul Hunter教授和Julii Brainard博士均來自東英吉利大學的諾里奇醫學院,他們著手測試了在疾病爆發期間分享關於人類健康的錯誤信息所造成的有害影響。

Hunter教授說道:”虛假新聞是罔顧事實捏造的新聞,通常有著陰謀論的論調。”

“研究表明,將近40%的英國民眾相信至少一種陰謀論,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甚至更為嚴重,這一點很是令人擔憂。”

“在談到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時

,互聯網上對該病毒的源頭、致病的原因和傳播方式流傳著大量的推測、錯誤信息和虛假新聞。”

“錯誤信息意味著錯誤的建議甚囂塵上——它會改變人類的行為,造成更大的風險。

“我們已看到了反接種疫苗運動的興起如何導致全球範圍內麻疹病例的激增。”

“受埃博拉疫情影響的西非人民如果相信錯誤信息,更有可能採取不安全的埋葬方式。在英國,有14%的父母報告稱,曾將出現傳染性水痘症狀的孩子送去學校,這無疑違反了學校的政策和官方的隔離建議。”

“傳染病爆發期間的高風險行為包括不洗手、與受感染者共享食物、不對可能遭到汙染的表面進行消毒,以及不進行自我隔離。”

“令人擔憂的是,人們更有可能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不良建議,而不是來自NHS、英國公共衛生部或世界衛生組織等可信來源的良好建議。”


研究表明,「虛假信息、謠言」會令疾病的爆發更加迅猛

猴痘的病死率似乎合理,但缺乏高收入國家/地區的數據。該模型假設疫苗不短缺(一旦可用,就足夠了)

研究人員創建了理論模擬,其中考慮到對真實行為、不同疾病的傳播方式、潛伏期和恢復時間,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和真實信息分享速度和頻率的研究。

研究人員還考慮到人們對傳統權威的不信任如何與各種情況息息相關,如傾向於相信陰謀論,出現人們在“信息泡沫”內在線互動的現象,以及人們更有可能在線分享虛假故事而非正確信息。

研究人員同樣也研究了打擊虛假新聞的策略,例如用正確的信息來淹沒不實信息,並通過更好的教育使人們對不實信息“免疫”。


研究表明,「虛假信息、謠言」會令疾病的爆發更加迅猛

75th perc #gens是疾病傳播世代數的第75個百分位數(在所有合格的模擬中) ; 75%的模擬具有此數量或更少

Julii Brainard博士表示:“之前的研究都未能如此詳細地審視錯誤信息的傳播如何影響疾病傳播。我們發現,傳染病流行期間的錯誤信息會使疾病爆發變得更加迅猛。我們測試了減少錯誤信息的各種策略。在我們專注於流感、猴痘和諾如病毒的第一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只需將傳播中的有害建議的數量減少10%,從50%降至40%,即可減輕不良建議對疾病爆發結果的影響。若讓20%的人群不再分享或相信有害的建議,或使他們對虛假新聞‘免疫’,也會有相同的積極效果。”

“我們針對諾如病毒的第二項研究表明,即使90%的建議是正確的,某些疾病仍會傳播。在這第二項研究中,我們還調查了讓人們對虛假新聞‘免疫’所需的‘群體免疫’水平。該建模表明,針對不良建議的任何‘免疫’都能減少疾病爆發帶來的影響。”

“但是,儘管我們採用了非常複雜的模擬模型,也有必要記住,這不是基於真實行為的觀察性研究,”她補充道,“實施這些策略打擊虛假新聞的效果需要在現實環境中進行測試,其成本和收益也需要與減少現實疾病進行理想化比較。”


私信“666”即可1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