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公司進行估值?

今天一位關注我頭條的朋友問我,怎麼對一家公司進行估值。我查了一下資料以及總結了下自己的野路子估值方法,大致分為三種方式可以對一家公司進行估值。

  • 股東權益法
  • 清算價值法
  • 折現現金流法

一,股東權益法=公司有多少淨資產

你有兩套房子100平的房子,市場價每平米2萬元,你的房子總共價值400萬。只看這個是不是感覺已經步入中產上游了。但是買這兩套房子的時候首付了20%,即80萬,貸款了320萬。這個人的資產是400萬,負債是320萬,淨資產只有80萬。並沒有看上去的400萬那麼多!

淨資產=總資產-總負債

假如一家公司價值100萬,負債60萬,淨資產是40萬。那麼你買入這家公司時如果高於40萬,那麼理論上你就虧了,因為公公司的淨資產才40萬。但在實際的收購過程中是存在一定出入的。

如何對公司進行估值?

如何對公司進行估值?

上圖是格力電器13-18年的年報,顯示得是總資產2512億左右,負債1585億左右,股東權益也叫淨資產是927億左右。如果格力以淨資產927億賣出,那麼購買者一定樂瘋了。我們再打開流動負債表進行查看,發現18年應付的票據和應付的賬款是787億左右,預收賬款是113億左右。

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是指原材料買回來之後沒有付錢,賒賬。

預收賬款是指產品的購買方先付定金,然後給其發貨。

這兩個數據代表公司的上下游議價能力。欠的越多代表公司的議價能力越強,公司越安全。這兩項雖是負債,但卻不能用負債的眼光來看。

股東權益法存在的明顯缺陷是以靜態的眼光來看待的,不能計算未來公司的利潤。同時還有就是資產不一定是資產,負債不一定是負債。

二,清算價值法=公司破產清算是值多錢

清算估值法是指在公司破產時按照市場價進行清算看值多少錢。

你的那兩套100平米的房子,買入的時候價值是400萬,負債是320萬。5年以後你需要錢變現的時候,別人還是按照400的價值對你進行購買,你肯定不樂意。因為房價漲到3萬一平,你的房子價值600萬,別人要用600萬的價格來進行購買才合適。

你開了一家制作型公司,買了1000萬的廠房,購買了500萬的設備,貸款1000萬。5年後你準備把公司賣了,如果按照股東權益估算法只能賣500萬。可是這5年裡,土地價格上漲,現在買同樣的廠房需要1500萬,設備折舊5年後只能賣300萬。那麼清算價值法算的公司的價格是800萬。

相比而言清算價值法要比股東權益法的算法更接近市場,更接近真實,更合理。但是一般上市公司都有無形資產還有商譽,而清算價值法只能計算有性的,無形的資產像專利,研發等無法計算,繼而也具有不完整性,且不能反映動態。

股東權益法和清算價值法都適合製造型的公司,像互聯網金融等公司,只是租了辦公樓,配置辦公用品,找人,沒有什麼資產項目,這類的公司就不能用這種算法來算。

三,折現現金流法=把未來的利潤進行折現到現在看公司值多錢

折現現金流法是一種動態的估值方法,是把未來的公司賺的錢,折算到現在,進而對公司進行估值。

你開的餐館一年淨利潤20萬元,假設連續營業10年。現在給你20萬買你這家餐館,你賣嗎?你肯定不賣。因為未來10年每年都可以賺20萬呢,買入第二年就回本了呢。如果你賣200萬,那別人肯定也不會買的,為啥?現在的200萬10年後的200萬能一樣嗎?那怎麼算才能合理呢?這就需要折現現金流法。

假設每年通貨膨脹是4%,第一年利潤20萬。第二年利潤折算到第一年的利潤就是20*(1-5%)。第三年利潤折算到第一年的利潤就是20*(1-5%)2……第20年的利潤折算到第一年的利潤就是20*(1-5%)19 。算出來的和就是現在餐館能掙得錢。這裡面有一個很重的前提條件就是每年都能盈利20萬。

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一樣。去年公司盈利262.03個億,過往5年的公司的淨利潤增長率都保持在17%。通貨膨脹是每年5%,預估公司未來10年的利潤,折算下來是5000億左右,現在市值是3773億,那麼這家公司就存在低估的空間。

上面所算的是簡單的一種,折現現金流還有更復雜的計算方式,要算自由現金流量,永續年金,折現率,永續年金增長率等。很是麻煩,並且折現率,增長率有略微的改動導致算出來的結果就天差地別。這種估算的方式比較準確但需要保證前提是永續保持同頻率增長。


我結合逐路大神以及折現現金流的思路,只根據公司財報對下一輪循環進行估值。

股價=EPS*(1+r)*PE

EPS財報公佈的每股收益

r預估下一年度的利潤增長率

PE估值,根據公司過往所處水平及市場平均水平進行判斷現在所處位置的高低


不管用什麼方法,估值都是預測,一定要保守保守在保守,等待公司的低估,同時儲備好備用資金,若是在低估買入時又低估了,那就是繼續加倉的時機。

最安全的研究公司方法是深入到公司中去,而不是對公司做那麼久的預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