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十萬火急!河蟹、小龍蝦產業面臨巨大損失,大量蝦蟹求購……


以下文章來源於水產前沿 ,作者中國水產第一媒體

情況尚不明朗,特別是湖北,河蟹產業鏈面臨困局

  • 文/ 水產前沿 李釩

“今年養蟹的血本無歸。”

“先留命吧!不要留蟹了!”

“現在是非常時期,別說你們成品蟹,我們的苗也銷售不出去,封路怎麼辦?”

疫情當下,現在水產業最急的可能就數河蟹業者了。


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崇明島的苗子還有一半在塘裡,要按噸計算的話,估計要上千噸,我個人也有5噸左右的蟹苗存塘。價格不一樣的,有18塊至28塊的。小頭數的苗子全部上湖北,大頭數的全部是往江蘇、安徽、山東一帶。”


在崇明島經營蟹苗業的馬前喜告訴筆者,現在崇明島的蟹苗產業面臨很大的困境,蟹農十分著急。崇明島上多是蟹苗基地,養成蟹的極少。據悉,崇明島的蟹苗60%都是銷到湖北,一小部分銷售到安徽、江蘇、山東一帶,是典型的外銷型產業。受疫情的影響,特別是受湖北各地封城的影響,導致崇明島的蟹苗大量積壓。


“跟以往相比,現在已經差不多銷完了,可現在還有一半在塘裡。”馬前喜表示,如果現在蟹苗賣不岀去,蟹塘沒有清塘得不到春分曬乾消毒,肯定會影響明年的小苗成活率,那就是兩年的損失了。現在的溫度一旦上升,蟹苗脫殼就會大量殘殺,溫度太高,養殖戶買回去存活率也不高。


“全中國養小苗就是崇明島現在是最急的時候,現在要是不賣的話,我估計要有四億元的小苗在塘裡。今天村裡也在打電話統計每家每戶有多少蟹苗,但也沒說有什麼解決方法。崇明島的苗子全部是靠外銷的,我們該怎麼辦!”馬前喜著急地說到。


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水陽鎮是安徽省幼蟹的主要生產基地,有中國幼蟹第一鎮之稱,全鎮4萬多畝幼蟹養殖面積,年生產幼蟹近16億隻,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幼蟹捕撈出售的黃金時期,今年受疫情影響,客商來不了,幼蟹不能捕撈,捕撈上來也運不走,幼蟹銷售幾乎完全停止。據宣州區水產站反映水陽鎮至少有60%的幼蟹困在塘裡,如果3月上旬疫情不能解除,僅水陽鎮蟹農損失將在億元以上。


蟹苗出不去,養殖戶拿不到苗、飼料、水草等生產資料,可能是現在養蟹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不僅是蟹苗養殖戶,去年存蟹過冬的業者也是心急如焚,由於銷售無門,他們的河蟹正在等待自然死亡,養殖戶恐血本無歸。


安徽省天長市楊村鎮12萬斤河蟹滯銷,每斤20-30元;整個泗洪養殖戶存塘蟹還有近3成沒有起捕,加上週邊盱眙等地預計不下300多萬斤螃蟹即將面臨巨大損失;湖北100萬斤蟹爬不出洪湖,損失高達兩千萬;江蘇溧陽2000畝河蟹滯銷,去年批發價45元一斤,現在零售價僅為25元一斤;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大概有100萬斤螃蟹滯銷,以每斤20元計算,損失高達兩千萬……


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河蟹一般在立春後開始交配,然後大量死亡。如果依舊存塘,存多一天就多一天風險,如果溫度起來賣不掉,將會大批量死亡,面臨血本無歸的風險,還會耽誤今年的生產。


現在整個河蟹產業鏈的生產節奏全亂了,如果在3月中下旬疫情還不能完全解除,耽誤了生產節點,恐怕整個產業鏈條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可以說,留給蟹農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正常的螃蟹暫養最遲到勞動節前後,疫情過去能正常銷售時,也會遇到集中上市的問題。”江蘇好潤許長青介紹,“今年的養殖按日期看勢必要準備清塘工作,等得晚的又拿不到好的扣蟹苗,自家有成蟹塘又有苗塘的,在扣蟹這一塊能自給自足的客戶能撐的久一點。但是好潤的思路是早清塘早放苗,才能早成熟大規格早上市,清塘晚放苗晚的,在中後期養殖過程中追趕早放苗,放大苗,放好苗的很可能會有些吃力。”

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據江蘇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南通、淮安、連雲港、鹽城等地都有企業在陸續復工,但是現在復工、物流還是太難了。走省道、國道相對好一點,但鄉鎮道路基本都斷了。目前受打擊最大的還有小龍蝦和存塘的舊魚,因為年前行情不好,存塘比例就很高,現在基本滯銷。目前溫度低,還不會發病,溫度起來後發病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且市場消化這些魚需要一段時間,壓的時間越長,損失可能會越大。


養殖戶十萬火急!塘裡的河蟹、小龍蝦賣不出去,產業鏈陷入困局


“我也希望通過媒體能幫助呼籲一下,現在復工、物流太難了。近期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為農業生產開綠燈,也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能儘快落實解決方案。”(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