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就在全國打響了協同抗“疫”的人民戰爭之時,“來自日本”的幾行詩卻出奇的溫暖人心。但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過度解讀。


‖ 事件回顧


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援助給湖北高校的物資上,寫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意思是我們雖然不在同一個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當我們抬起頭時,看到的是同一輪圓月。這句話是唐代鑑真東渡時候的一句偈語,被視為中日友好的佐證。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大連市的友好城市,日本舞鶴市在捐贈給大連的一批救援物資上寫道:“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意思是,你我在一路相連的青山兩旁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兩句話是日本捐贈遼寧省物資上的寄語,改編自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引用其中詩句:“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其中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遼河的雪融化了,富士山的花也開了;我們的兄弟姐妹,一同期盼著疫情過後,春天的到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日本捐助給湖北的物資上寫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它是產生於秦地(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部)人民抗擊西戎入侵者的軍中戰歌。在這種反侵略的戰爭中,秦國人民表現出英勇無畏的尚武精神,也創造了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慷慨戰歌。意思是誰說沒有戰袍?與君同穿裳衣。


‖ 輿論反應


感激之後我們開始變得敏感。

因為,這些可都是中華詩詞啊!

標題為“不讀書,你連標語口號都寫不過人家”從微信、各類論壇上開始發酵。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在類似想法中 , 最重磅的聲音 , 來自海峽對岸的文化名人龍應臺 。她在社交網絡發文稱“為什麼別人會寫‘風月同天’ , 你只會喊武漢加油?” 。

她認為 , 這個原因在於“集體的心靈貧乏、草率、粗糙 , 甚至粗暴 。 ”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 該怎麼看?

該怎麼看,我不禁想起耳熟能詳的古文故事。

——《戰國策》的《鄒忌諷齊王納諫》。

其中講到:(鄒忌)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是說:“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讚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於我。”


也就是說,說什麼話,往往要看到行為人的目的。在此事件中,我們無意揣測日本友人的善意之舉,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日方“目的不純”。


我們不妨作個比較。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人民日報媒體和各地小區、村鎮打出的標語,從“武漢加油” 到“今年上門、明年上墳”、“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淺顯易懂,目的在“廣而告之”,讓不同文化層次的廣大民眾能懂、易記、易傳。從宣傳上最大程度告知民眾,嚴防擴散。


而再看從日本而來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

除了實打實的捐助之外,強調的是,我們雖然不是不在同一片土地,但作為鄰居,災難來了,會幫助你度過,這是來自他鄉的,顯現出禮節性的交好。

除了彼此“目的”間的不同之外,主客關係也不相同。

大家熟知的《史記》中的《田忌賽馬》,每個馬面對的對象不同,輸贏結果也不同。(當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有助於淺顯的說明問題。)


人民日報及村鎮小區,面對的是誰?擬定標語的和民眾是什麼關係?是自家人,是人民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是社區大媽對小區鄰居的善意提醒,是話白理不糙的同一個村的鄉黨之間的忠告,自家人說話之間需要那樣引經據典嗎?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我一點都不懷疑我們的人民日報,我們的社區群眾中沒有幾個能想出幾句應景的詩句來。我們應當有這個自信。如果同等對壘,我相信《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康震、蒙曼等老師,還有我們的百人團,會用“飛花令”“鏢傷”日本友人。


我想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基礎並不弱,從小學到中學,我們的語文課本里的古詩詞佔了很大的比重,是比日本多得多的。

但我們也應該辯證的看。


改革開放後,為了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實用主義、短視主義、政績主義盛行,那種在短時間內不能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知識被忽略,那樣的人才同樣也被忽略。相信多數人都熟知那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話吧。因為數、理、化是直接服務於科學研究和經濟發展的。


如果人人都吟唱著、過著 “坐看庭前花開花落,笑看天邊雲捲雲舒” 的生活,我想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會有那麼多年紀不大就走向社會的廉價勞力,也不會有那麼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更不會過去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提升。諸多事務,換個方面來看,有得有失,這一點必須辯證的看。


不過我們也要感謝那些因此崇尚日本,質疑我國教育的人們,雖然有失偏頗,但至少提醒了我們,民族的有些東西,不能丟。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有詩心的,詩常常給人以溫暖。熱播的《中華詩詞大會》也足以說明現在民眾當中有大量的詩詞愛好者。但同時要搞清,會詩的人任何時候都是少數人。即使在唐朝,文學創作、詩歌創作只是屬於一部分人的事情。

正如蒙曼所說,詩給人以精神,但不能給人民幣,愛詩就好,理解到什麼程度,看緣分看造化。


‖ 如此真相


如果你不太贊同筆者的分析,請看真相。鬧了半天,這些都是中國人想出來的。

環球時報調查發現:上面提到的這些詩詞幾乎都是中國人想出來的 。

實際上 , NPO法人仁心會是一家在日華人組織 , 由在日或有留日背景的醫藥保健從業者以及相關公司組成的新生公益組織 。NPO法人仁心會事務局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人員 , 由於第一批捐贈物資是防護服 , “豈曰無衣 , 與子同裳”恰好可以表達海外華人華僑與一線醫護人員共同戰勝病毒的同仇敵愾之情,這是海外華人對同胞的守護之愛 。

再看來自日本舞鶴市馳援大連物資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 , 明月何曾是兩鄉” 。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舞鶴市港口振興國際交流課課長小島宏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採訪人員採訪時透露,這句詩是一名在該機構進行交流的中國人想出來的 , 來自大連 。 舞鶴和大連自1982年結成友好城市以來,有著密切交往。小島宏告訴記者, 當這名中國同仁提出使用這句詩的時候 , 他們都說好,認為詩裡恰如其分的表達了“人分兩地 , 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誼 。他強調說, 日本和中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不久後還將送達第二批馳援物資。

最後感謝這遲到的真相。

和合之美(微信公眾號:西安和合之美)認為,畢竟在真相到來之前,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許多人開始讀書了。


同時感謝日本,畢竟這些物資是從日本捐出的,畢竟除了這些華人團體,的確有日本本土組織向我國捐款捐物,相比提醒所有航班不要去中國,曾說捐給中國1億美元而遲遲未到的美國,日本好多了,謝謝!


“來自日本”那幾行詩,讓你不適?真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本文徵得文章原作者同意,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西安和合之美。原題為““來自日本”捐贈箱上的那幾行詩,用不著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