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獨具傳奇色彩的帝王,統一六國、建立封建王朝的秦始皇是一個;開疆拓土、創造“貞觀之治”的李世民也是一個;曾以女權獨盛一時、功過終成一塊無字碑的武則天又是一個……而以把北宋江山玩垮了留名的宋徽宗趙佶,也得算一個。

說起趙佶做皇帝的昏庸,那是可以聊上一天一夜的,什麼重用奸相蔡京了、追求奢侈生活了,大建道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了,喪權辱國,淪為金兵俘虜了……總之趙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處流傳著趙佶的諸般劣跡,連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裡也明裡暗裡地暗示正是這位皇帝把大宋王朝搞得民不聊生,英雄好漢逼上梁山。這麼看來,這皇帝當得實在是惡行斑斑……其實,別看徽宗這皇帝當得不怎麼樣,做藝術家,他卻是最拔尖的一位,沒有之一的那種。

那話是怎麼說的?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會給你再打開一扇窗……上帝關上了趙佶做皇帝的大門,卻給他開了好幾扇文藝之窗。趙佶在文學藝術方面的造詣實在是非常之高,即使是與術業有專攻的大家相比,也是毫不遜色。論書法,他獨創的瘦金書挺拔飄逸、瘦勁峻麗,自成一流派,有“屈鐵斷金”的美譽;論繪畫,他同樣爐火純青,登峰造極。開創了獨具特色的花鳥工筆畫,推送了整個宋代繪畫的發展。於詩文、金石、園藝、茶道、道學等,他亦同樣精絕。這樣一個人,真是當之無愧的大藝術家。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宋徽宗趙佶這位“大藝術家”都為北宋王朝藝術的發展作出過哪些貢獻吧!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大藝術家”趙佶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宋徽宗趙佶怕是中國歷史上這諸多皇帝中字寫得最好的一個。打從還是個娃娃的時候,他就留心筆墨,沉迷詩文書畫,無法自拔。趙佶學書,初學的是宋代的大家黃庭堅,再學褚遂良,薛稷、薛曜兄弟,博採眾長,而又獨出心裁,終創造出舉世無雙的“瘦金體”一派,對後世的大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趙佶能夠創出“瘦金體”,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驚天動地的。當時,書家講究作書應“藏鋒不露”,但是趙佶偏不,他非要把所有的鋒芒都露出來才好!趙佶23歲那年,一帖《楷書千字文》橫空出世,看得人是大跌眼睛。這件書帖可以看作是他“瘦金書”初具規模之作,間架開闊,字大如許,筆劃勁利,清逸潤朗,別具一格。他的這種書體,看似瘦,然有肉,轉折處有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的痕跡,看起來如有筋骨,因此被時人稱為“瘦筋體”。因為他是做皇帝的,人們為表達對御書的尊崇,又寫為“瘦金體”。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楷書千字文》局部

真正標誌著趙佶“瘦金體”完全成熟的是他後來所作的《穠芳詩帖》。此作比起他還是小年輕時所寫的《千字文》更加顯得筆畫犀利,勁挺飄逸,猶如切金斷玉一般。清代的陳邦彥就稱此帖:“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這正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很好的概括。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穠芳詩帖》局部

趙佶所創的“瘦金體”打破了前人對書法藏鋒不露的要求,破天荒讓字裡的金鉤鐵劃以飄逸灑脫的姿態勁挺而出,從此,“瘦金體”成了這位藝術型皇帝極具辨識度的標籤。人們談起瘦金書,必然會想起這位皇帝當得不太體面的大書法家。更為難得的是,趙佶的這種“瘦金體”雖然引得時人競相效仿,但是學得其精髓者卻寥寥無幾。你在後世幾乎找不到一個瘦金書和趙佶寫得一樣傳神的書家,這也是趙佶作為書壇大家的獨一無二之處。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除了書法,趙佶的繪畫也是當世一絕。帶著創造“瘦金體”時離經叛道那一顆心,他細筆一轉,漆墨一塗,任性地把講求潑墨大寫意的中國傳統繪畫方法推翻,創立了一派重視寫生的工筆畫風。趙佶作畫,對花鳥題材尤為鍾愛。《宣和畫譜》記錄了他收藏的花鳥畫二千七百八十六件,佔到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見其偏愛之深了。

徽宗趙佶現存的兩幅工筆畫代表作,一為《芙蓉錦雞圖》,一為《寫生珍禽圖》,不僅描摹細緻逼真,且構圖別出心裁,堪為徽宗的畫中珍品,充分展現了趙佶過人的繪畫才能。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芙蓉錦雞圖》局部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寫生珍禽圖》局部

更值得一提的是,趙佶不僅自己是個大畫家,他還對繪畫人才的培養以及中國繪畫的整體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宋徽宗趙佶在位時,設立翰林書畫院成為當時的宮廷書畫院,招攬了一大批懂書畫的文人雅士。他還直接以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整個將畫家的地位提到有史以來的最高位置。米芾、李唐、蘇漢臣、王希孟、張擇端等具有巨大影響力的畫家都是在這一時期湧現的,群英匯聚,堪為中國畫史上的盛事。而趙佶本人帶著這些畫家一同創作的佳話,更是廣為流傳:

據記載,趙佶曾建潛邸龍德宮。宮殿建成之後,他就命自己畫院裡的人進行屏風、牆壁的繪製。等到繪製完成後,徽宗趙佶視察時,獨獨對一幅名曰《斜枝月季花》的畫作讚歎不已。問是誰畫,答曰:一名不經傳的小年輕。趙佶聽了,趕緊對小年輕大加封賞。眾人都很費解,趙佶不厭其煩地解釋道:“月季看似簡單實為難畫,其因季節不同,早晚不同,而花蕊、葉子各不相同,這個年輕人畫的月季,正是春天中午開放,葉子、花瓣皆符合實地情況。”

畫院人聽了他這番鞭辟入裡的評論,無不豎起大拇指,誠心地讚美皇上觀察入微。

又有一次,趙佶帶著眾大臣在御花園“寫生”。恰有孔雀來到樹下,畫面異常美麗。趙佶見了,趕緊叫大家畫起來。畫匠們也是竭盡全力,各顯其能。然而趙佶看過他們所呈的作品之後,卻搖頭嘆息,連稱不行。畫匠們都很納悶,趙佶就說了:“孔雀登高,先抬左腿。你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將這種細節畫出來。”眾人聽了,頂禮膜拜。

沒錯,這正是宋徽宗趙佶,一個在繪畫方面觀察入微而開創工筆先河的繪畫大師。無怪學術界評價:“北宋繪畫,實為中國最完美之繪畫!”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除了書畫、詩文各臻其絕之外,宋徽宗趙佶還是一個“制瓷高手”。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官家制瓷的傳統,但是很多人不知,其實趙佶才是這個傳統的開創者。是他一手建立了宋王朝第一個官窯,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官窯。

字畫雖好,終究沒法體現立體器物之美。於是徽宗就把這種熱情寄託在瓷器製作上。別朝天子喜歡白瓷彩繪的華美雍容,他卻獨鍾愛青瓷釉色之美。在他看來,素雅、含蓄、至簡才是制瓷的王道,這正與我們今日所宣傳的“極簡主義”相似,可見徽宗在審美上的前瞻性了。

趙佶對繪畫的要求完美亦體現在對待制瓷上。據說當時燒製好的瓷器每一件都要由宋徽宗趙佶親自過目,如果皇帝不滿意,就要當場摔碎,從新燒製。從這點來看,趙佶於藝術上實在是一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也正因為他這樣追求完美,才使得窯工們不斷精益求精,將宋朝的瓷器提升到了卓越千古的一種高度。據說,後來青花瓷的成型也和宋代青瓷藝術的影響不無關係呢!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宋代的青瓷

不管是瘦金體的如蘭,工筆畫的細緻,或是青瓷的極簡,這些無不體現著趙佶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審美追求。其實,除了這些之外,趙佶對於其他領域亦有不朽貢獻。他酷愛園藝,雖不惜勞民傷財運送“花石綱”,害得全國老百姓都為此遭殃,但是留給園林藝術的,卻是一座精美壯麗更勝頤和園的皇家園林艮嶽。在園林掇山方面,這座艮嶽園林可謂“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據記載,此園岡連阜屬,東西相望,前後相續,左山而右水,後溪而旁壟,連綿而彌滿,吞山而懷谷。園內植奇花美木,養珍禽異獸,構飛樓傑觀,極盡奢華。園林建成時,趙佶還為之親作《御製艮嶽記》記載這一盛景。可惜後來金人攻入汴京,艮嶽園林也隨之被毀。就如同我們“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圓明園,當初再美,後人如今也只能望遺址而興嘆了。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艮嶽園林遺址

宋徽宗趙佶於茶事,亦是個能手。我們知道,宋代是茶文化發展的高峰,點茶、鬥茶以及茶百戲等文化都非常流行。趙佶本人是個茶道小天才,他曾多次為自己的臣下點茶助興。蔡京的《太清樓侍宴記》中就有“遂御西閣,親手調茶,分賜左右”這樣的記載。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中也稱: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曾下詔北苑官焙製造、上供了大量名稱優雅的貢茶,如玉清慶雲、瑞雲翔龍、浴雪呈祥等。極大地促進了北宋茶文化的發展。

精於茶道,自然少不了留下點名篇著作。我們之前說過蔡襄曾有《茶錄》為茶文化中翹楚,徽宗趙佶亦曾親撰《大觀茶論》二十篇,全書分緒言,地產、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共二十目,詳細記錄了宋代流行點茶這種代表性的茶藝,其中尤其是關於點茶的一篇,為後人瞭解宋代點茶提供了依據。為歷代茶文化愛好者所珍視。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宋代飲茶文化

《北狩聞見錄》中還有記載稱趙佶曾“出御衣之襯一領,俗呼背心”,那是他還沒當皇帝之前縫製的,可見趙佶對當裁縫、做設計還有一套呢!至於寫詩填詞、絲竹管絃,那就更不在話下了。就連研究起道教學說來,這位宋徽宗也是教科書級的水平呢!雖然他自封“教主道君皇帝”並在全國範圍大興道觀這些事都做得比較飄,但是他在信教的過程中,也不乏有一些惠民政策的出臺。因為當時的道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扮演了地方醫療機構的角色,所以趙佶在大建道宮的同時,也沒忘了把先進的醫療送去基層。這是他作為“道君皇帝”為老百姓做的一件好事。此外,他對整理校勘道籍方面也有巨大貢獻。他所下令編寫的“道史”和“仙史”,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道教史和道教神化人物傳記。他還親自寫了《御注道德經》、《御注沖虛至德真經》和《南華真經逍遙遊指歸》等書,為我國道籍研究提供了相當完備的資料。

說到這裡我們也看出來了,宋徽宗這位皇帝的興趣愛好真的是太廣泛了!除了治國安邦,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好、做不到極致的。如果他只是個逍遙王爺、閒散貴人,一定會成為流芳千古的大藝術家。奈何投錯了胎,不僅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大宋的江山。一身才華還落個遺臭萬年,真是令人唏噓!

中華書脈·趙佶:我本藝術家(上)除了治國樣樣精通的皇帝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楷書極則:九成宮醴泉銘(下)”

本文已在本心書法APP中發佈,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本心書法”即可下載。

微信搜索“本心視界”關注訂閱號,獲更多書法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