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痛?數說髖關節骨性關節炎,2種類型,4種表現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關節炎已成為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活動能力最常見的關節疾.病,特別是老年人以及50歲以上的肥胖型患者。其中發生在.髖關節的骨性關節炎更為“偏愛”老年人。

說起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這個疾病,我們或許聽得不多,但是這個疾病的症狀表現真的隨處可見。比如在家裡就會經常聽見爺爺奶奶在說,今天可能.坐太久了,髖部(接近胯部的地方)感覺不是很好走,之後走路就一直麻麻的; 或者是今天就多走了幾步,自己胯部就有點酸酸的脹脹的,而且走的時間久了,就痛的不行;嚴重的,就是感覺腿被卡牢了,腿痛的走不了路或者是長時間疼痛而導致變成長短腿。

屁股痛?數說髖關節骨性關節炎,2種類型,4種表現


2種類型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類型。

原發性

原發性指的是關節軟骨生理性的退行變性,多見於老年人。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增齡:年齡增加是最危險的因素,其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高。

2.髖關節過度使用:與職業有關,長期反覆使用髖關節者患病率高。

3.肥胖:肥胖增加關節負重,同時引起姿勢、步態和運.動活力的改變,影響關節的生.物力學。

4.遺傳因素:不同種族和人群,髖關節骨關節病患病率不同。


屁股痛?數說髖關節骨性關節炎,2種類型,4種表現


繼發性

繼發性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髖關節軟骨損害而發生的髖關節病。常見發病因素有以下幾種:

1.先天性發育異常:如髖臼發育不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後天性關節面不平整:如扁平髖、股骨頭骨骺滑脫。

3.創傷:髖關節內骨折對位不佳,導致關節面凹凸不平;鄰近關節的骨折,對線不良,均可繼發髖關節骨關節病,又稱創傷性關節炎。

4.損害關節軟骨的關節疾病:如神經性關節炎、關節感染等。

5.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大量飲酒引起股骨頭壞死,後期可導致髖關節病。


屁股痛?數說髖關節骨性關節炎,2種類型,4種表現


4種表現

1.髖關節疼痛

開始輕微,有時因受涼、勞累或輕微外傷感到有酸脹感。隨著疾病的發展,疼痛逐漸加重。關節開始活動時疼痛,稍活動後減輕,負重及活動多時加重。疼痛可位於腹股溝處,並向大腿或膝前內側放射,也可位於臀部及股骨大轉子周圍,並向大腿後外側放射。關節疼痛可長期不變,大多是慢慢加重。晚期關節退變嚴重時,骨贅刺激肥厚炎性的滑膜而疼痛加劇,臥位和翻身活動時也感疼痛。

2.髖關節僵硬

經過一段時間不活動, 可出現暫時性髖關節僵硬。從一個姿勢轉變到另一姿勢時, 活動感到不便並有酸脹痛。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時最為明顯,稍微活動後關節漸靈活。

3.髖關節活動受限

關節囊纖維化、骨贅、關節面不平可使髖關節活動範圍縮小,活動時可發出粗糙的摩擦.音。

4.髖關節畸形

關節軟骨磨損,邊緣骨質增生和關節囊攣縮可導致髖關節畸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