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大增 ,疫情的爆發催生生鮮電商的又一次繁榮!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大型購物中心、商場超市人員流量下滑,但在線買菜、購物的需求激增,各大生鮮電商平臺近期訂單暴增。

我國生鮮市場線上滲透率還很低,未來發展空間大。長此以往,行業未來將明顯受益於疫情期間用戶習慣的養成。

訂單大增 ,疫情的爆發催生生鮮電商的又一次繁榮!


2月12日,新京報發佈了一則新聞:生鮮電商配送工作量為平時3倍。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同比增長50%,重點電商平臺每天訂單約有50萬單。生鮮電商平臺員工在崗率為70%左右,配送工作總量是平時的3倍。目前電商平臺和餐飲企業共享員工已經達到1500名。

因為這次疫情,生鮮電商的各項數據明顯上升,諾里斯認為,疫情的爆發反而催生了中國電商市場的又一波繁榮時代。他預計,電商將佔據今年中國零售額的三分之一,高於上年的大約四分之一。

訂單大增 ,疫情的爆發催生生鮮電商的又一次繁榮!


阿里的盒馬鮮生在延長後的新年假期一直在營業,該生鮮電商在疫情中心武漢擁有18家門店。盒馬鮮生在一份聲明中稱,在線訂單的飆升使得公司增加了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蔬菜供應量。

訂單大增 ,疫情的爆發催生生鮮電商的又一次繁榮!


每日優鮮稱,今年新年前5天的生鮮在線訂單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春節7天假期,每日優鮮賣出了4000萬件食品,包括雞蛋、生菜以及牛肉。京東稱,截至2月2日的10天內,京東生鮮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15%,在全國賣出了近1.5萬噸生鮮產品。

訂單大增 ,疫情的爆發催生生鮮電商的又一次繁榮!


但是日益上漲的訂單需求對生鮮電商的供應鏈管理和配送能力提出挑戰。

交通和人力遭遇困難

公共交通沒有完全恢復,車流人流減少和限制,各個地方的小區、公司、商場等都有人層層管理,人流量減少,人員都在家足不出戶,配送員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運輸上,田地間的蔬菜無法運出,大量的菜爛在產地,令人唏噓。

供應鏈和配送問題

正積極增加優質供應商,加大采購量,並拓展山東、河北等產區進行直採,近期蔬菜等品類的缺貨問題已有明顯改善。正常情況下平臺最快30分鐘配送到家,但最近也只能實行配送預約,並收取一定配送費。

但是想法總比困難多,所以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現在各大超市型app推出了在線買菜送貨上門等業務,在配合本來就做生鮮的電商平臺,形成完美的結合,達到完美的效果。

現在特殊時期,也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但是也看出生鮮電商的發展前景非常好。疫情結束後人員也會延續“線上線下結合”的購物方式,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