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首先来看明朝的经济发展: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 纺织, 瓷器,印刷等轻工业,在世界都享有盛誉,晚明时中国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 对外比较开放,在永乐年间达到顶峰。

再来看政治制度:明朝废除了丞相,建立了内阁,六部,监察和厂卫机构等,虽然严加控制,但像内阁和厂卫机构的权力甚至有时比皇帝还要高,严重威胁皇权。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明朝的科学发展还是比较发达的:在天文,数学(《九章算术》),物理,医学(《本草纲目》),文学,兵器等都有显著成就。尤其是文学,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瓶梅》 就是出于明朝。但后期就衰退了不少,所以穿越到明朝前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朱棣统治的时期,侵略战争和被侵略战争都比较少,皇帝也比较好,普通人民能生活的比较安定。

而我之所以选择回到永乐年间,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时做了不少好事,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但是十分多疑,对贪官腐败十分重视,因此也错杀了不少清官,如著名的胡惟庸和蓝玉案。所以人们天天过得胆战心惊;他对官员极为严格,而能活下来的官员也是少的可怜,这种环境不是很理想;而朱棣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对百姓也是好一些。还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是明朝继朱元璋之后的优秀皇帝之一;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继朱棣之后是朱高炽,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他对百姓也十分仁慈,是位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在位期间发展生产、 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但统治期却很短,才在位仅仅1年;

下面来看朱瞻基:这位皇帝继承了朱高炽的优良传统,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与明仁宗时期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后设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他在位期也不长,只有 10 年。

而之后的明朝发展就比较微妙啊了,所以,综上所述,我选择了永乐年间。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朱棣的伟大成就:

1.修书―《永乐大典》:《永乐大典》 是解缙,姚广孝等众多明朝著名知识分子们的心血,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它的内容蕴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难得的是,是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胸怀和兼容包并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2.迁都北京:朱棣另一个伟大的抉择就是迁都了,因为当时蒙古不断干扰明朝北京边境, 而管理北京的正是燕王朱棣。所以朱棣决定迁都。但是当时交通十分不方便,只能用船来运送粮食,而这就牵扯到了修水路。于是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奋斗, 终于在永乐十九年迁都。从此北京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之后一直富有生气地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3.郑和下西洋:朱棣安排郑和下西洋肩负着威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以至一些欧洲国家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面是主要贡献: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 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3)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海禁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惟昔永乐初,皇帝治明堂”——明朝永乐年间,一个传奇的时代

4.天子守国门:从永乐八年开始,明成祖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 迫使蒙古本部的鞑靼称臣纳贡。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举行第二次北伐,击败了蒙古另一部瓦剌。永乐十七年,永乐帝举行第三次北伐,大败兀良哈蒙古。 朱棣的这几次出征虽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也沉重打击了敌方势力,为明朝边界换来了一个长期和平的局面。

正是因为明朝的强盛,它的繁华,所以我想穿越回到明朝。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时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