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與沃爾沃正探討合併重組,謀求“打包上市”

2月10日晚間,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發佈一則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AB公司的管理層進行初步討論,以探討通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合併後的業務歸於香港上市公司,在未來還會尋求在斯德哥爾摩上市。同日,沃爾沃汽車也發佈公告,稱正籌劃與吉利汽車進行業務重組。

吉利與沃爾沃正探討合併重組,謀求“打包上市”

重組的初步計劃是:將沃爾沃100%股份、領克的80%股份沒、吉利100%的股份及極星的50%股份,注入到吉利控股集團全資控股的一家新公司,即吉利控股旗下原來獨立的吉利汽車公司主要業務、沃爾沃公司全部業務,將實現資本層面的重組。

業內人士指出,此舉不僅能讓沃爾沃實現上市,解決沃爾沃轉型發展的資金問題,也使得吉利控股內部資本產生更好的協同效應。

進一步增強協同效應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整合,進一步強化合作與協同,挖掘更大的增長潛力。沃爾沃汽車表示,此次整合旨在促進雙方深化合作,在技術研發、成本控制和財務上更加有效協同。

2010年,吉利汽車以18億美金收購了沃爾沃轎車100%的股權,並提出“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發展策略。

吉利與沃爾沃正探討合併重組,謀求“打包上市”

但雙方並非“各自為政”,先後在研發、採購、動力總成、製造等領域開展過不少合作:包括聯合研發CMA模塊化平臺架構,實現平臺架構的共享;聯合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和領克汽車合資公司等。最為直觀的是之前吉利與沃爾沃聯合打造領克汽車之後,CMA架構開始在吉利-領克-沃爾沃上出新產品,協同效應逐步發揮。

而在此時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協同效應,是為應對接下來的挑戰與目標:吉利汽車要在中國市場取得更高佔有率,加速全球化進程。沃爾沃汽車要進一步鞏固歐美市場地位,進一步加強亞洲及其他市場開發力度,持續改善成本結構。

未來在電氣化、電動車平臺、甚至是沃爾沃的SPA平臺上,三大品牌應該會有進一步的聯繫,到時候無論是吉利還是沃爾沃,成本均攤和盈利能力效果更加顯著。

吉利方面表示,吉利和沃爾沃雙方將成立一個聯合工作小組,推進業務合併和重組,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CEO漢肯·薩繆爾森將協調工作小組評估此次戰略機會,制定重組建議書,提交雙方董事會審議,目前,“還沒有做出決定,也沒有制定明確的時間表” 。

謀求“打包上市”

實際上,沃爾沃方面一直在謀求獨立IPO,而在多次搖擺之後,沃爾沃汽車最終選擇了注入吉利香港上市公司。

2016年年底,沃爾沃汽車發表聲明,宣佈通過最新發行的優先股,從瑞典投資者成功獲得50億瑞典克朗的資本。之後又有消息傳出,沃爾沃汽車計劃從中國投資者處融資5億美元,以籌備未來上市。

2017年8月份,時任吉利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對此回應,稱沃爾沃並沒有獨立上市計劃,若有在香港上市的願意,依然優先注入吉利汽車。此前的股權融資計劃完全是為了改善沃爾沃的資本結構,提高股本比率,降低資產負債率。

2018年5月,外媒再度放出消息,稱吉利的沃爾沃汽車準備在9月進行IPO。沃爾沃方彼時回應, IPO確實是一個選擇,但最終決定權在母公司吉利集團​。

時隔一年多,吉利與沃爾沃汽車宣佈將探討業務合併的可能性,意味著沃爾沃最終放棄了獨立IPO的意願。

而據坊間傳聞,沃爾沃選擇注入香港上市公司而非獨立IPO,一方面可能因為之前

資本市場對於沃爾沃汽車的估值,並未達到吉利的預期,沃爾沃首次公開估值約為120億至180億美元,而吉利希望其市值在300億美元到400億美元之間,才進行公開募股。

另一方面,吉利目前與沃爾沃在技術層面的融合已經日漸深入,如果是獨立IPO,會在一定程度上稀釋掉吉利汽車的股權,這或會影響雙方在技術合作以及協同全球化業務上的一致性。

吉利與沃爾沃正探討合併重組,謀求“打包上市”

因此,吉利控股主導沃爾沃進入資本市場,將吉利汽車的資本盤規模擴大,無論是從整體市值還是資本青睞度方面,都比分散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來得更有力量,同時也能降低沃爾沃脫離吉利的風險,加強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的深度綁定。

(來源:汽車公社、第一財經、汽車商業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