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最近公佈的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指數確實升高到了50以上,這代表著投資人對於遠期全球經濟的走勢更加樂觀了,但是這個數據並不能完全代表目前的經濟形勢,而且相對來說數據比較滯後,未來一兩個月可能還會出現數據的波動,現在確定經濟探底回升為時過早。

一、製造業PMI指數的升高不一定能夠代表經濟真實情況。

製造業PMI指數是製造業情況的前瞻性指標,它意味著投資者對於遠期市場的態度數字高於50就意味著更多的投資者看好遠期經濟,並願意為自己的製造業企業進行擴張性的投資。因此這個數據又被稱之為經濟的榮枯線。那麼這一次全球製造業指數回升到50以上,就意味著遠期經濟的預期正在好轉,有可能帶來經濟的復甦苗頭。圖為製造業pmi與gdp的密切相關。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不過製造業PMI指數的回升,並不一定真的是經濟就變好了。

首先,PmI指數更加前瞻,不能反映即時的情況。

從2019年8月份開始,美國的製造業指數持續下行,連續5個月低於榮枯線以下,並且錄得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數字47.2。但是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就業數據依然良好,仍然維持在3.5%的失業率歷史低點。也就是說製造業的持續萎縮並沒有在經濟上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圖為美國製造業pmi2019年下滑情況。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這是因為PMI指數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前瞻性的指標,也是一個預期值,是遠期經濟變壞的一個預警,但是不意味著經濟現在就變糟糕了。而PMI的抬升也意味著經濟未來變好的預期正在增加,卻不代表經濟現在就已經好轉了。

其次,PMI指數有明確的時效性。

既然PMI指數是一個統計學的數字而不是實際數字,就意味著它的波動性會更加的大,比如說經濟的好轉與惡化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因為即便是經濟復甦也需要時間。但是預期的變化卻可能出現更快的過程,這隻需要對前景更加有信心就夠了。所以PmI指數往往可以更明確的反映統計當時的經濟現狀,也就是說能夠更快的體現經濟的變化,然而這個更快的體現是建立在它的波動會更加頻繁前提下的,因此PMI的變化不一定直接指向經濟立刻的好轉與惡化。

最後,建立一個好轉與惡化的趨勢,需要更加連續的曲線。

我們知道在統計學上了解一個事物發展的趨勢,是要看最近的趨勢性的。這需要連續幾次數據相互連接來觀察它的曲線變化。1月份的全球PMI指數確實非常強勁,將過去一年以來的下行趨勢畫上了一個暫時的終點,但是這樣的變化到底是持續下行趨勢當中的一次暫緩還是持續復甦的一個開始,很難通過單次數據判斷出來,依照一個數據判斷經濟築底回升還為時過早。圖為本次pmi數據波動較為突出。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此外這一次的數據還有很大的偶然性。

二、本次製造業PMI數據的回升有一定水分

全球製造業PMI數據的回升,實際上體現的更多是對經濟推動更加強烈的發達國家經濟指數。實際上能夠推動這樣製造業預期回升的基本侷限在美國、中國和歐洲三個經濟體。

從中國來看,雖然經濟築底回升的態勢還比較明確,但是畢竟復甦的苗頭剛剛開始強勢復甦還需要時間。而歐洲最近確實經濟下行的速度已經出現了平緩的苗頭,然而卻還沒有開始復甦。全球製造業數據的強勁,實際上更多來自於美國1月份製造業PMI的迅速回升。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如上圖,12月份美國製造業PMI錄得47.2的10年來最低數字,但是在1月份製造業PMI,迅速回升達到了50.7,這樣大的轉變是從哪裡來的呢?

首先這確實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因為在美國的假期,更多企業傾向於補充庫存和進行臨時的擴張,所以數據上確實有所體現。

其次,這與中美之間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一方面,貿易爭端的緩和讓更多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減少,這提升了企業進行投資的意願,提振了製造業PMI數字。第二方面,第一階段協議包含了中美之間大量的訂單,這些訂單的確認讓美國上個月工廠訂單月率瞬間提升,大幅度超過預期,這也讓製造業PMI的數字有所提升。圖為12月美國訂單數創造新低的情況。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因此可以說這一次的提升有一定的臨時性因素,還不能反映整體的經濟趨勢,並且在未來還將迎來更多的衝擊。

三、未來兩個月內製造業PMI還將接受考驗。

這一次全球製造業氾濫確實有明顯提升,但是其中的偶然因素比較突出,並且這一次的數據是上一個月的預期體現還沒能反映出來最近的經濟趨勢。而看目前的情況,在未來兩個月內製造業的數據還有可能遭遇衝擊,出現更差的結果。

首先,中國國內因素會對全球經濟產生衝擊。

此前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復甦的苗頭,但是最近中國國內的原因,讓這樣的復甦被暫時抑制了。中國經濟整體受到了明顯的干擾,處於一個下行的波動當中。除了本身對於全球製造業PMI的拖累以外,這還會帶來通過全球產業鏈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比如說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來自於中國工廠提供的零件減少,直接導致歐美的汽車工業陷入到停工的威脅當中,在全球鏈的供給環境下,中國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因此目前中國國內經濟的情況很可能為未來兩個月內全球製造業的數據產生衝擊。

其次,中美訂單數透支了未來一段時間的數據。

第1階段的協議為美國帶來了大量的訂單,不過這樣的訂單是在協議簽訂之後迅速增加的,他預知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可能貿易。因此相當於把近一段時間的經濟利好集中在一個月的數據之上了,未來數據情況很難得到這方面的繼續提升。

另一方面,第1階段協議簽訂的只是訂單數字,卻有足夠的豁免條款,即使這些訂單在特殊條件下沒有能夠被履行,也依然會被記入協議之內。而在中國目前國情下,完成這些訂單的履約實際並不容易,這也會對下一個月的數據產生一定的拖累。

第三,從整體數據上來看,經濟的下行趨勢仍然在持續。

即便是全球製造業的PMI數字有所回升,但是結合整體的趨勢來看,曲線還是向下滑動的,這也意味著全球下行趨勢仍然在持續當中缺乏經濟觸底反彈的證據。圖為連續曲線向下波動情況。

全球製造業數據明顯回升,是否說明經濟已經觸底反彈?

因此,未來幾個月內仍然有製造業PMI數據繼續下滑的可能性,再加上本次數據對比其他數字較為強勁,所產生的對比會更加明顯。因此這對整體市場預期的刺激也會更大。所以說,製造業PMI的數字在未來兩個月內還會受到持續的挑戰,很難確定經濟築底反彈了。

綜上,雖然本次製造業數據有比較明顯的回升,但是由於PMI數字的特殊性,以及本次數據有較大的偶然性,並不足以說明經濟出現了觸底反彈,還需要更多的觀察。而未來兩個月對於製造業數據的衝擊仍然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