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沒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魏秋盈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冬天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躺在溫暖的棉被裡,舒舒服服地睡一個好覺,但是要想在古代擁有一床棉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儘管棉花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傳入中國,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是作為觀賞植物,並沒有當作經濟作物,一直到唐宋時期,中原逐漸種植棉花,但是這個時候的棉花也是上層社會的人才能穿得起的;元朝時期棉花得到進一步的推廣;真正使得棉花成為老百姓能夠用得起的物資,則是在明朝大力推廣棉花種植後。

那麼,問題來了,在棉花沒有成為人們主要禦寒衣物之前,古人是穿什麼過冬的呢?

古時候跟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樣,有窮富之分,且貧富差距也很大,因此古人在冬天禦寒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古時候的窮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在宋朝以前,人們除了種植粟、麥、稻等必備的糧食作物之外,主要還種植桑、柘、麻、苧麻等。在古代,麻這種作物就是窮人用來製作衣物的主要原材料,麻這種作物極其的粗糙,相應的造價很低,對於的窮人們來說,他們也只能用得起這種粗糙的料子製作。不過辦法也是人想出來的,為了讓用麻做的被子變得柔軟一點,人們想出來不少的辦法,比如將麻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之後再將其製作成被子。

但是在更加寒冷的北方地區,僅僅是用粗糙堅硬麻的話依舊不能解決寒冷的問題,於是人們想到了在麻裡面加入一些柔軟的東西,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蘆葦花與柳絮等。有時人們還會選擇在床下鋪上一層稻草,這樣能讓身體不直接觸碰床板,也能很有效的起到禦寒的作用,既能取暖又能保暖。

另外,太陽也是能幫助人們禦寒的,在白天的時候,人們會在陽光好的日子裡將自己的被子拿到太陽底下曬,經太陽曬過的被子在晚上蓋的時候就會變得格外的暖和,甚至還留有一絲太陽的味道。有時人們也會把稻草也拿出去曬,然後到了晚上再重新鋪到床上,這樣曬過之後的稻草保暖和禦寒的效果會更加好。

人們還會利用一些可以燃燒的物品來禦寒,火盆就是其中之一,在寒冷冬天的晚上,人們會在自己的房間裡放一個小火盆,在裡面加入足夠的燃燒物,比如炭或者木頭,當然了,對於不太富裕的人家,一般用的還是比較便宜的木頭,火盆裡燃燒的旺盛的火焰也就讓房間變得更加溫暖了。

古時候的富人又是如何禦寒的呢?

首先就像之前說的,富裕的人家家裡晚上會燒炭來取暖,古代的炭是價值不菲的物資,也有優劣之分,能用得起種類的炭就取決於主家的經濟條件了。

至於主要禦寒的被子,也自然不會用麻之類粗糙的物品,而是用非常柔軟的絲綢之類的物品來做,然後在在裡面填上動物的皮毛,或者是利用鴨絨之類柔軟暖和的毛,這樣製作出來的被子有時候甚至會比棉被更加能抵禦寒冷,而且也非常美觀。

富貴人家裡的小姐會使用暖手爐來禦寒,暖手爐分為兩層,外面一層是罩子,罩子是鏤空的,熱氣會從中散發出來,裡面則是放著爐火的盆子。這有點像我們現在冬天用的暖水寶,原理是差不多的。

還有一種足爐,是用來暖腳的,它是用錫或者銅製作的一種瓶子,裡面可以注入熱水,也是很方便隨身攜帶的,還可以在晚上帶上床,放在被子裡,這個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用的熱水袋了。

除了在穿著方面禦寒,還可以在飲食方面取暖。首先可以用熱酒來取暖,人們經常說的是先喝一杯熱酒暖暖胃,其次可以吃牛肉或者羊肉之類熱量比較高的肉類,在寒冷的冬天吃著熱乎乎的肉然後溫一壺酒,這樣的禦寒效果也是極佳的。

總之對於富貴人家來說,冬天抵禦寒冷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史論縱橫



宋朝之前,中國還沒有棉花。衣服的材料主要是絲、麻、皮毛。

沒有棉花,也就沒有棉衣和棉被。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呢?

貴族和富裕的平民禦寒比較容易:一是皮毛。二是綿被(不是棉被)。

宋代以前,沒有棉花,卻有綿花。棉花可以紡線、做衣服、做棉被。綿花不能紡線,不能做綿布,只能做被子和枕頭的填充物。

宋代之前,富人用絲綢做綿被的被面。用綿花填充再裡面。可以禦寒。

以大唐王朝為例,絕大多數百姓比較富裕。禦寒不成問題。以東漢末年為例,百姓貧窮,禦寒成為難題。冬季對貧窮的百姓來說,是鬼門關。很多貧困的孤寡老人冬季被凍死。


楊朱學派


宋朝以前沒棉被。因為雖然2000多年前棉花就從印度傳入了中國邊疆,實際上在邊疆,棉織物出現得也非常早。但是在中原一直到公元9世紀的時候,貴族們還把棉花當做觀賞花來種植,所以北方到了冬天那真是“狐裘不暖,錦衾薄”。

沒有棉被不代表古人不蓋被子。

“狐裘不暖,錦衾薄”裡的“錦衾”就還是“錦緞被子”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被子,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還是比較奢侈的。雖然沒有棉被,但是羽絨被、蠶絲被這些高檔被子還是有的。

但是這些被子造價不菲,普通百姓家,哪怕時候個小富之家,能有個緞面做背面,麻布做裡子就很不錯了。用鴨胸脯上的絨毛做出的羽絨被其實還是比較奢侈的,不比加拿大鵝來得便宜,這種代價太奢侈了,更別提蠶絲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被子的填充物還是以蘆花和楊絮為主。這些東西廉價,但是要注意採集的時間,一個在春天,一個在秋天,錯過了楊絮,還有蘆花,但是連蘆花都錯過了,冬天就準備挨凍吧。

但是大冬天的取暖,古人還是比較有經驗的,那就是靠“火”取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木炭和煤的國家。漢朝的時候,古人就用煤炭燒飯、鍊鐵、取暖了。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煤炭,沒有煤炭還有“賣炭翁”在山裡燒木炭運到城裡去賣。

所以在宋朝的時候,北方的主要燃料就已經被煤炭取代了,根據《宋會要·食貨志》記載,在北宋的時候,煤炭買賣就已經成了官營項目,而且還設立了官倉貯碳,用於調節物價。大中祥符5年(1012年)12月6日,朝廷還要拿出40萬秤(大概是1斤重),半價賣給窮人。當時煤炭多少錢呢?20個銅錢1斤。

北宋的老百姓相對比較富足,普通人家到了大冬天,一家人圍著火盆(富人用碳爐,窮人在家中挖個坑),把火燒得旺旺的。壺裡熱上小酒,籠屜裡蒸上肉菜,手裡抱著“湯婆子”(古代版的暖手寶)。這種小日子還頗符合今天求之不來的過年氣氛。

但在“安史之亂”時期的唐朝,杜甫流落蜀中的時候,沒有火盆,沒有肉,更沒有熱酒,暖身全得靠“嬌兒”。

杜甫連屋上的三重茅都被寒風捲了去。更可氣的還不止於此,“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一床舊被子本來就蓋了很多年,“嬌兒”(雖然解釋說是杜甫的兒子,但是在四川女孩子才叫嬌娃),只因為睡姿不好,一腳蹬破了破麻布被裡,楊絮一坨坨地散落出來,這日子沒法過了。所以冬天的取暖方式還是需要注重,如果被子太久,就不建議做太劇烈運動取暖了。

年輕人火氣重,鑽進被子就暖和了,可是老年人,燙完腳進了被窩,一會腳又冷了,怎麼辦?所以年紀大的有錢有成就的老男人就喜歡娶個小老婆給自己暖被窩。唐玄宗之所以找胖胖的楊玉環,事實上就有這方面的考量。但是李隆基為了這個暖寶寶,代價的確有點大。


炒米視角


棉被其實並不是唯一的取暖工具,在沒有棉被之前,人們取暖方式各種各樣,五花八門,而有一些取暖的方式至今都在用,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很強大。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古人的智慧,他們都如何取暖,說不定你也用過這些方式。

我們先從衣服上開始說

為什麼會有衣服這種東西?其實最早的衣服完全是用來避寒暑以及蔽形體的。人們感覺到冷,所以會製作出衣服來取暖。

古代人冬天最常見的衣服是“裘”,也就是皮衣,《說文》一書中這樣描寫過“古者衣裘以毛為表”,皮衣通常都是皮在內,毛在外,不好看,所以貴族穿裘見客之時都會披一件華麗的衣服,以做裝飾。

“裘”根據動物的種類又可以分為很多種,比如最常見的狐裘、羊裘、豹裘、鹿裘等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為貴重,而羊裘則比較低賤。當然,狐裘也分種類,比如狐白裘,它是狐狸腋下的皮毛,最為純白,而且極為輕暖,所以最貴重。

當然,不僅僅只有“裘”,還有“袍”、“襺(jiǎn)”,在《論語》中說過“襺,袍衣也。以絮曰襺,以組為袍“。”袍“和”襺“材質上不同,前者是亂麻,後者是新絲綿,所以”袍“比較低端。

說完衣服,再說吃的喝的。

食物是取暖的好的方法,古人在冬天的時候會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等,還會配上小酒,酒也是取暖的良藥。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會用一些藥材做一些暖性的藥來喝。

貴族通常會用銅鼎來烹調食物,有種像現在火鍋的感覺。平民百姓呢?他們也會做小火鍋,不過用的烹飪工具則是鬲,樣子比較像鼎。說實在的,古人是非常會享受的。

吃穿說完了,該說用的了。

用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了。比如燎爐,這就是用來取暖的爐子,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還有錫夫人,就是古代的一種熱水袋,不過形狀則是扁形的,而且還是瓶子,材質可以是銅,也可以是錫。

捧爐,就是古代的暖手寶,走到哪裡帶到哪,也可以叫火爐,因為其中放著火種,非常暖和,據說最早出現於隋朝。

最後說最原始的,炭取暖,炭盆。這個就更早了,曾出土過一個戰國中期的提鏈銅炭盆。炭取暖,這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冬天古人經常圍著炭盆一起取暖。

古人取暖的方式實在太多了,以上所說的只不過是個別,其中一些方法很多人仍在使用,所以說就算古人沒有棉被,也還是能過冬的。


理科男讀歷史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這是詩聖杜甫對自家被子的描述,堂堂唐代大詩人,難道連一床暖和的棉被都沒有嗎?

杜甫確實沒有棉被,但不是因為他貧窮潦倒,而是因為唐朝沒有棉花。

棉花在中國的推廣和普及

棉花原產於印度和阿拉伯,直到宋末元初才開始傳入中國內地,首先在福建、海南、陝西等地區種植,著名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在這一時期,在海南島大幅改進了棉紡織技術,製作並推廣攪車、彈棉弓、紡車等器具,才使得棉花得以在江南地區大面積推廣。

不過這個時候寒冷的北方仍然沒有大面積種植棉花,到了明年初年,朱元璋為了恢復經濟,鼓勵墾荒,採取強制北方百姓種植棉花的措施,才使得棉花在全國範圍普及。

棉花在全國普及後,以其經濟實用、物美廉價的特性深受平民百姓歡迎,棉花製品如棉衣、棉帽、棉被,很快成為百姓禦寒的必備利器。

古人禦寒保暖的招數

古代沒有棉被,夏天可以蓋單被,冬天必須絮入保暖材料,否則能把人凍壞甚至凍死,古代用於“絮被子”的材料有以下幾種:

1,絲絮。最昂貴的材料,蠶繭可以繅絲製成綾羅綢緞,也可以把製成絮狀的蠶絲,塞進被子裡取暖,輕盈潔淨,保暖效果好,現代就有很多蓋蠶絲被的,但在古代這種蠶絲被造價太高,只有大富大貴之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而且不適合大規模製作。

2,乾草。最廉價的材料,可以是麥桔、稻草、桑麻等,窮苦百姓的標配。蓋這種被子,就別追求舒適性了,保暖效果也是聊勝於無,總比沒有強,直至如今,一些貧困地區的百姓也是床上鋪乾草取暖。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流浪漢,冬天都是鑽到麥桔垛裡過冬。

3,蘆花。很多人都見過蘆葦,每逢夏秋季節,蘆花飛雪,貧窮的老百姓就用蘆絮製作棉衣棉被取暖,廉價實用,但保暖效果較差,蒲草絨、楊絮、柳絮等作用類似。

4,絨毛。雞、鴨、鵝、兔、羊等禽獸的絨毛,也可以絮入被子取暖,保暖效果類似如今的羽絨服,但同樣面臨成本高昂的問題,即便王公貴族也很少使用。

5,棉絮。棉花傳入中國前,本土也是有“棉絮”的,這種“棉絮”是木棉樹的棉絮,生活在南方的朋友應該知道木棉樹的棉絮類似如今的棉花,可以用於填充被褥。

6,獸皮。獸皮是相當原始的取暖材料,保暖效果好,也有把獸皮製成被子蓋的,但比較少見,因為獸皮多用於製作冬天的衣物,製作被子所需皮毛數量很大,成本較高。

民間傳說“二十四孝”中有一個“鞭打蘆花”的故事,講的是春秋時的大孝子閔子騫飽受後媽虐待,後媽給親生兒子的棉衣裡絮棉花,給閔子騫的棉衣裡絮蘆花,後來被父親發現。這個故事編的並不高明,因為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棉花,用木棉絮或絲綿更合理一些。或者說,這個故事裡的棉,指的就是木棉。


古人除了上述保暖方式,其實還有一個最原始的方式:“抱團取暖”+“摩擦生熱”,不過首先你得解決單身問題,擁有一個老公/老婆才可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一到冬天,天氣冷得不行,大家就會穿上棉服,裹上棉被,禦寒取暖。然而,在宋朝之前,人們還不知道棉被為何物,根本體會不到這種被溫暖包圍的滿足感。有人就好奇了,當時的古人冬天都是怎麼睡覺的?

冬日裡天寒地凍的,古人們睡覺自然也是要裹被子的。不過,那時富人家和窮人家的被子大有不同。

富人蓋的被套,用的面料是綾羅綢緞,被子裡面放的填充物,也都是保暖又輕盈的動物毛,比如兔毛,羊毛,雞鴨鵝毛等,這就好比是現在的羽絨被啊!要是天氣太冷,他們還會燒炭火取暖,根本不用擔心受凍。

相比之下,窮人家就窘迫許多了。

他們的床上,鋪的是乾燥的稻草,蓋的被子裡填充柳絮,舊衣服,蘆葦等雜物,只能勉強禦寒。要是能遇到哪個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贈送些不要的舊衣物,舊被子什麼的,就再好不過了。當然了,在古代,人們還沒有保護的動物的意識,很多人會去打獵,把獵物的皮毛做成衣服、被子,也能用來取暖。不過,現在這可是違法行為哦!

此外,以前大部分古床都裝有床簾,睡覺的時候把簾子都放下來,風颳不進去,也有抵擋寒意的作用。

不得不說,雖然古代的物資比較匱乏,但群眾們的智慧是無窮的呢!


芝士研究所


在中國的宋代以前確實沒有人使用棉被,倒不是是說我國沒有棉花,其實棉花這種棉紡織物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進入了我國的境內,在邊疆,棉織物出現的也非常早。


可是在中原部分,這個棉花可就奇了怪了,他竟然被當做觀賞植物用來欣賞!我真心搞不懂這麼白絨絨的一團有什麼好看的?古人的欣賞水平,讓人吐槽不止,也可能是物以稀為貴吧!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他下令強行推廣棉花種植,如果老百姓不拿出規定的田畝種植棉花,那等待他的就是牢獄之災。這才使得棉花這種棉質紡織品進入了千家萬戶,廣大勞動人民才有了棉衣,棉襖,棉被,甚至連婦女的月事帶當中的填充物也從草木灰變成了棉花,極大的提升了婦女經期衛生情況。

我想對於這點副作用,這是朱皇帝當初怎麼也想不到的吧?

大冬天裡,我把自己裹在棉被裡,就在想,故人沒有棉被,他們怎麼度過漫長的冬天的呢?

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人還是很會享受生活的,這和人的地位,財富無關,窮人有窮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過法。


首先就是用火取暖

火炕這種東西可謂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在我國北方,對的,居民不是用床,而是用火炕。這種裝置內有孔道,在冬季通過燃燒可燃物產生大量的熱量進入坑道,用來升溫。與此同時,在房間裡,再點上幾個火盆,這種感覺並不比使用制暖空調差,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溫度難以調控,不如空調來的方便。

這在大富大貴之家還不夠,人家畢竟有錢有任性的資本。這些有錢人家使用的被子,在現在看來,都是高級貨,羽絨被,蠶絲被,可不是到了現代工業時代才有的產品。古代這個生產力比較低下的年代裡,用鴨胸脯上的絨毛作羽絨被是非常的奢侈的一件事情。


畢竟每隻鴨胸前的絨毛也就這麼一點點,要做一床鴨絨被,不知道要禍害多少鴨子呢?蠶絲被這個代價更大。所以說,這兩種極盡奢華的被子,對於古代的,勞動人民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是大地主,大豪強,大士族,大官老爺們的專屬享受。

那麼勞苦大眾,他們蓋什麼被子呢?

在古代,勞苦大眾的被子中的填充物,主要還是蘆花和楊絮,這兩樣物價廉物美的東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樣東西都有明顯的季節性,一旦錯過了收集的時間。那麼恭喜你,這個冬天,將是你淬鍊生體最好的時機,畢竟沒有這兩樣東西塞在被子裡,多半你還得靠自己的抵抗力硬抗這個冬天了。


用酒禦寒

在冬天為了禦寒,有一樣東西,也是能有奇效的,那就是酒。酒這個東西能夠增加血液循環,使人體產生熱量,能夠起到一定的禦寒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俄羅斯人如此嗜酒的原因之一。

所以,雖然古代沒有棉被可以禦寒,但是聰明的古人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自己熬過寒冬,古人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歷史評說


“羅衾不耐五更寒”,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感嘆。

李煜是皇帝出身,當了俘虜的待遇也不錯,蓋的是羅衾。

羅,綾羅綢緞的羅。羅不是實物,而是一種織法,羅列的羅,排列的意思。衾,被子。羅裘就是外面罩著絲綢的被子。非常高檔了,一般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

“狐裘不暖錦衾薄”,這是唐朝岑參在新疆的天寒地凍中發出的感嘆。

穿著狐狸毛皮做的高檔皮草,蓋著錦衾都不暖和。

那麼古代人冬天蓋什麼?沒有棉被啊。

葛,麻,蠶絲,羊毛,這是古人的紡織原料。

達官顯貴等富豪人家,穿蠶絲絮填充的“纊”,所蓋的被子也是蠶絲絮填充,就像如今的蠶絲被。

普通人家,則是用螺絲用的下腳料做填充,沒那麼柔軟,但也保暖,叫做“縕”。被子也是如此。

至於貧寒一點的,估計只要能保暖,什麼都可以用的。稻草、秸稈、麻、羽毛、動物毛等,都可以粉碎,臼碎,作為填充物的。

阿呆曾聽聞這樣一件事情。叫衝殼子。

第二次人口普查的時候,大約1964年冬天,一個普查隊進入陝西四川交界的大巴山深處,在一個村子裡搞普查。發現這些人冬天睡覺叫衝殼子。就是鑽進玉米殼堆裡去睡覺。過著如此貧寒的,如同野人一樣的生活。

由此可以想象,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只要能禦寒,什麼方法都可以用的。


阿呆夢話


棉花大概是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原境內,一開始被人們當做觀賞性植物,直到有人無意中看出棉花的真正作用,故而得以普及,不過那個時期的棉花,不是家家戶戶用的起,很多人冬天的冬天的被子,只是用稻草填充罷了。每個人都不同,各人有各的活法,那麼棉花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在寒冷的冬季,古人們是用什麼方法渡過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首先來說一下富人的過冬之法,古代由於地廣人稀,有的地方還處於原始森林狀態,所以山林之中有許多動物,當時國家並沒有明文規定說,不可以獵殺皮毛動物,因此有不少貴族富戶,秋季以狩獵為樂,以兔子為例,古人獲取兔子以後,兔肉可以烹飪食用,而它們的皮毛,便可以製作成圍脖或衣物。人們常說的貂皮,便是貂身上得來的,除了這些小型動物,還有老虎、狼等大型生物,史書上也曾記載古人們狩獵過。除去皮毛製品 ,富人們的衣物、床上用品,基本上都是綾羅綢緞製成,被子裡塞滿裡鴨毛、鵝毛、羊毛等,等同於現代的羽絨服。鴨毛製成的被子,輕巧又暖和,只需要蓋一床,整個晚上都是暖和的。

有了以上的東西,富人們足以安然渡過冬季的晚上,然而白天呢?其實白天就更加簡單了,有錢人家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白天取暖大部分時間是靠燒炭,並且對於炭火十分有講究,就比如說受歡迎的銀骨炭,這種炭不容易燃燒,但燃燒以後,無煙,並且許久不熄,炭灰如白霜,在臥室內燒那麼一盆銀骨炭,整個房間溫暖如春,根本就不同擔心受凍。追溯起中國人用炭時間,得到春秋時期,那時已經有人燒炭取暖,後來又出現了土炕、火牆等物。在漢朝時,皇宮中便設有一處取暖宮殿,名為椒房殿,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源於建造時候,古人把花椒搗碎成泥,塗在牆壁上,起到保溫的作用。椒房殿內鋪有地毯,通風口被全部遮住,又設立屏風,冬天在裡面一點兒也不會感覺到寒冷。

現代人冬季外出時,都會在身上貼個暖寶寶,或者抱個熱水袋,實際上古代也有便捷暖手寶,這便是手爐,精緻小巧的爐子裡,放上燒紅的炭火,爐子外邊套上一層布罩,古人的衣服袖子較大,有時可以放在裡面,亦或者拿在手上,除了手爐,還有給腳使用的,只不過足爐裡不是裝炭,而是裝熱水,與現代暖水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以上的東西,都是富人和貴族專享,尋常人家可沒有這種待遇,其實古代普通人最好禦寒方式,就是大冬天不出門,他們沒有經濟能力去購買禦寒物品,只能縮在家中,有時甚至都不會燒火,冬衣就更加簡陋了,麻衣製成的衣物,裡面填充的,大多是乾燥稻草或柳絮,被子也同樣如此,若是能得一床地主家不要的舊被子或舊衣,對於窮苦家庭來說,那是最好不過了。

總的來說,在物理禦寒方面,富人與窮人是不能比的,雪花對於富人、詩人人來說,是浪漫的代表,對在窮人眼中,卻是無比的難熬,古代每年凍死的人不計其數。當我們去了解古人時,會驚訝於他們的生活環境有多麼的惡劣。在冬季到來時,最讓人感覺幸福的一件事,便是可以吃到熱乎的飯菜,這種方法在古代也是可以實現的,在宋朝時期,古人發明了保溫飯菜的方法,用陶瓷製成上薄下厚兩個溫盤,盤子兩邊的頂部,分別穿兩個小孔,方便注入熱水,中間空的地方,可以放入飯菜,這樣可以讓飯菜的熱氣緩慢流失。到了元代,甚至出現了熱水瓶,只不過不是用現代材料製成,而是時下十分流行的青花瓷,有趣的是,元代的青花瓷熱水瓶,與現代熱水瓶樣式差不多,就連原理都是一樣的,可見古人有多麼聰明,只可惜當時的科技水平太過於低下,不然後世許多事物,發展都要快上不少。

說到了冬季食物,不少人會想起火鍋,大冬天聚在一起吃火鍋,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其實火鍋在古代早已問世,古人將其稱為暖鍋,有關火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商周,貴族們每人會有一個青銅小鍋,裡面隔成幾個格子,放著各種不同的蔬菜,此時的火鍋,還屬於一人份樣式的。進入兩漢魏晉後,此類飲食方式,已經廣為流傳,根據一些史料可以知道,那時有不少樣式的火鍋,鍋子的材質也發生變化,從開始的青銅,轉向銅鍋、鐵鍋,甚至還有陶瓷製成的,古人吃火鍋的方式,與現代人也開始接近了。古人生活條件雖不如現代,但他們製作的工具,卻十分有意思,也影響了後人們。當然了,冬天最實用的禦寒方式,還是多穿衣服,富人們的棉襖,都是用蠶絲之地的棉絮填充的,與被子一樣又輕又暖和。

古語有言人分三六九等,取暖方式自然也有了,總的來說,越有錢、身份地位越高的人,禦寒方式就越多,窮人就比較慘了,若是碰上一場大雪,幾乎是滅頂之災。古時冬天比現代還要冷上一些,杜甫就寫詩記載過,說自己半夜離開京城,天寒地凍,他的手指凍僵,衣帶冷的都系不上,到了凌晨才走到驪山腳下。杜甫是個過慣了苦日子的詩人,在這種惡劣天氣下,連他自己也抵擋不住,在沒有棉被的時代,凍死人是很常見的事情,好在如今科技水平發達,我們離那段苦難的時光,已經越來越遠了。


木劍溫不勝


棉花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最早在南北朝時期被當成一種貢品傳入中國宮廷,在宋末元初時才開始大量傳入中國內地,明朝時期人民才開始大規模種植。在宋朝以及宋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普通人民都很難接觸到棉花更不用說棉衣了,那古人是如何度過酷寒的冬天呢?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人民的智慧我們在萬里長城的修建上就看到了,在禦寒方面古人自然也有一套。


其一:火炕火牆,溫暖一屋

火炕現在中國北方的農村仍然在使用,火炕中間是空的,和人體接觸那一面是用泥巴燒製的,既有很強的傳熱功能又不會被燒壞。火牆也是如此,屋內的某些牆體是空的,在裡面也可以用火燒,既可以抵禦外面的寒冷,又可以增加室內的溫度。普通百姓只能用柴火加熱火炕火牆,而宮裡的條件會更好,椒房殿是皇帝賞賜給寵妃的,牆體既溫暖又芬芳。除了火炕火牆外,他們還有會暖手的小爐子,既美觀又實用,既能在屋內使用也可以帶到屋外使用。古代的牆體多是由土泥製成,防風效果有限,人們又在門上裝了門簾,窗外加了窗簾,使整個屋子處在溫暖之中。


其二:火鍋黃酒,溫暖全身

冬天最愛吃的飯一定有火鍋,碳火上面架一口鍋,鍋裡面燒著湯,湯裡面放著各種各樣的蔬菜,有條件的還可以加一些肉,既美味又暖和。肉也是高熱量的食物,牛羊肉在古代同樣受歡迎,既美味又暖身。大口吃肉哪裡少得了酒,在古代的冬天,黃酒是最受歡迎的,把黃酒燙一燙再下肚,身心俱美。白居易曾寫過“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圍著火爐吃肉喝酒的古人豈不快哉?

其三:裘衣蓑衣,厚重裹身

有一句話曾經很盛行“人民吃不起饅頭,為什麼不吃奶油蛋糕呢?”把這句話放在中國古代,人民穿不上棉衣可以穿貂啊。人類自有羞恥觀念開始,就一直用樹葉或者動物的皮毛遮羞,冬天樹葉自然用不上了,但動物的皮毛還是可以的。宮裡的皇上嬪妃可以用上等的狐毛虎皮,宮外的普通百姓可以用一些羊皮狗皮鹿皮。在室內雖然沒有棉被,但當時已經有了粗麻和細麻,也可以製作成被子,雖然不能多舒適但起碼能過冬。而且,中國古代自給自足,人民多是種田為生,在冬季多在家裡休憩,就算家徒四壁也不會凍死。而且,宋朝正好處在一個溫暖期中,即使是冬天也不會像現在這般惡寒。



船到橋頭自然直,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總可以絕處逢生。從內到外,從穿著到吃食,人民總會巧妙的度過這個寒冷的階段,迎來下一年的春暖花開。當然,街有凍死骨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那無關宋朝也無關棉花,是自己的悲劇也是古代生產關係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