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宋朝勝利了,爲何還要向遼國納貢?

lxl愛莉


1004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率20萬大軍,南下侵宋,一路勢如破竹,不久即兵臨澶州(今河南濮陽),直逼京城開封。

在這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時任宰相的寇準,反覆做皇帝宋真宗的工作,希望他親臨前線,御駕親征。宋真宗雖然一百個不願意,但架不住寇準的軟磨硬泡,只得前往澶州親征。當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後,那些前線的士兵看見了,大呼萬歲,氣勢如虹,士氣大振,人人衝鋒陷陣,個個奮勇殺敵。在激戰中,遼國大將蕭撻覽被宋軍的箭射中,立即氣絕,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擔心僵持下去於己不利,正好宋朝也派了使者與遼軍談判,她就勢與宋朝簽訂了停戰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具體內容有五條:一是宋朝每年給遼朝賠款銀10萬兩,納絹20萬匹;二是宋真宗尊蕭太后為叔母,稱遼聖宗為弟,宋遼結為兄弟國;三是宋遼雙方各守疆域,互不侵犯;四是兩國不得收留對方的逃亡人員;五是宋遼雙方皆不得構築針對和威脅對方的軍事設施。

條約規定,宋朝每年要向遼國納歲幣,數字還不小,國家和人民為此負擔很重,就戰爭的勝負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極不平等的條約,戰爭贏了還要賠錢,怎麼看怎麼划不來。但是,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這應該是較好的一個結果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方面,人心不齊。當時宋朝朝廷對這場戰爭抱勝望的人極少,主張妥協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些大臣主張逃跑、遷都,當時的副宰相王欽若就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掌兵權的籤書樞密院事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可見當時面對戰爭,人心是多麼的不齊。

另一方面,意志不堅。對於皇帝親征,在朝廷內部意見也並不一致,尤其是王欽若一幫主張逃跑的大臣,對於皇帝親征是極為反對的,就連宋真宗本人,也是極不願意的,只有宰相寇準和前線將士,極力主張皇帝親征,宋真宗幾乎是在寇準的綁架下,才萬般無奈趕到前線督戰親征的。這說明對於此戰,朝廷上至皇帝,下至臣工,大多數人意志不堅定。

再者,期望值不高。正因為有人主張逃跑,皇帝不想親征,這可以看出他們對與遼作戰,勝利的期望值不高,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但讓宋真宗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親征帶來了士氣的高漲,帶來了運氣的超好,又恰恰射殺了遼軍的大將,戰局一時宋軍佔了上風。而且,在交戰的同時,宋真宗還派了閣門祗候曹利用與遼軍接洽,商量和談。宋真宗曾交待曹利用,除了割地,其他什麼都好商量,意思是賠點錢沒問題。曹利用經過與遼軍反覆討價還價,最後以30萬歲幣換得了“澶淵之盟”的和約。

這個和約雖然是以納貢買和平,但就當時宋朝的軍事實力來說,這也算是個不錯的結局了,表面是花了銀子,但帶來的結果卻實現了與遼國後來的百年和平,而和平往往是銀子買不來的。


帝國的臉譜


先要澄清一點,澶淵之盟前的所發生的宋遼戰爭,不能說宋朝已經取得了勝利。事實上,在合議達成前,雙方仍處於對峙狀態,只是因為合議達成,才使得戰爭結束。自然也就無所謂誰勝誰負。

宋真宗即位初,就受到了遼國的三番五次打擊,而且是敗多勝少。景德元年(1004),遼朝蕭太后和遼聖宗發兵南下,開始對宋朝大舉入侵,在戰爭初期,宋朝其實是處於不利局面的,遼國連戰連捷,一路殺到了澶州。澶州是黃河邊上的軍事重鎮,一旦澶州失守,遼軍騎兵就可直抵中原腹地了。澶州又稱澶淵,所以才有了“澶淵之盟”的稱謂。

在這種危急時刻,宋朝內部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主張南遷益州(成都)或江寧(南京)避敵,一種主張由宋真宗御駕親征,北上拒敵。在寇準等人的堅持下,宋真宗最終北上來到澶州。此時宋朝在一些城池守衛戰中打了幾個勝仗,並且用勁弩射殺了遼國大將蕭撻凜。蕭撻凜是著名的猛將,他一死,對遼軍的士氣產生了重要影響。長期對峙的情況下,遼軍的補給也出了問題,一時間,形勢逆轉,朝著有利於宋朝的方向發展。後經過王繼忠(早先被俘虜至遼國的宋朝人)的斡旋下,宋遼雙方開始議和。經過一番交涉,最終達成了合議。

可見,從戰爭總體態勢看,只能說宋朝扭轉了初期不利的局面,而不能說已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此後很多史書,為宋朝人所寫,難免出現溢美本朝的情況,過分誇大宋朝當時取得的勝利,此外,當時的宰相寇準對遼態度強硬,一些主戰的將領也希望借大好形勢繼續打擊遼國,甚至趁機收回“幽雲十六州”。但是,如果客觀地分析,宋朝的勝利畢竟是在防守姿態下取得的,如果主動出擊,能不能戰勝強大的遼國騎兵還不可知,更不用說恢復幽燕了。

因此,我們只能說,宋朝取得了一些勝利,為合議創造了有利條件,至於合議的具體內容,還是要看雙方的實力對比。

宋軍無力擊退遼軍,遼軍在宋軍眾志成城的堅守下,也佔不到便宜。最終,雙方還是走到了談判桌前,達成了合議。主要內容為:雙方約定為兄弟之國;劃定邊界,互不招降納叛,互不在邊境新增軍事建築;在邊境進行互市貿易;宋朝每年向遼國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這裡,最受人詬病的就是宋朝要納貢“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即後來所說的“三十萬歲幣”,常被人認為是宋朝的屈辱。這裡當然有宋真宗軟弱的因素,但也不能就此斷定宋朝“不敗而敗”,遼國“不勝而勝”。

總之,合議內容大致上是符合雙方當時的實力對比的,至於宋朝統治者該不該乘勢而進,用戰爭解決問題,或者進一步為談判製造有利條件,那就是“人”的因素了。


野狐狸


澶淵之盟是一個半平等盟約,大宋之所以向遼國納貢,原因有三:

第一,宋挑釁在前,遼還擊於後。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對遼國進行了兩次軍事戰爭,即意欲收復燕雲十六週,但兩次都是以偷襲方式乘人之危主動挑釁最終都以大慘敗告終。確切地講,是大宋主動挑起了戰爭事端,自知理虧,人家大遼是被迫自衛還擊,大宋是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從當時的整體軍事實力講,大遼勝於大宋,大宋慘敗是必然的。父債子還,太宗惹的禍到了兒子真宗時才顯現出了。燕雲十六州的前世今生在此不再細敘。

第二,自曝家底,防禦空虛軍事積弱。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決心統一全國,大宋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南征北伐東討西戰,統一了江南許多割據政權。但之後宋太祖進行了包括軍事在內的許多改革,重文輕武,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收繳民間兵器等,到太宗時,雖兵力數量龐大但戰鬥力已打折扣絕非從前,宋軍積弱明顯,尤其面對遼國的騎兵時簡直不堪一擊。遼國通過這兩次大的實戰,基本摸清了大宋的軍事實力與戰鬥力,洞察了宋的軍事防禦,所以待其後院(東北後金搗亂)局勢平息後,到宋真宗時,便回過神來集中精力收拾大宋狂湊仇敵,大宋失地丟城被迫轉入戰略縱深防禦,遼軍一直打到離汴京不遠的澶州,雙方在此開始對峙,長時間對峙,相持不下。

第三,太宗真宗心理膽怯求和心切。宋太宗與宋真宗父子都被遼軍真的打怕了,打爬了,一提起遼軍二字晚上都做惡夢,思想上膽怯害怕失去自信,心理上畏首畏尾瞻前顧後,行動上戰略失當急於求和。父子二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雖然在寇準的再三力主下,宋真宗勉強親臨澶州城督戰鼓舞士氣,大宋軍民把遼軍擋在了澶州城下,可“怕”字總在真宗心頭環繞,而遼軍呢?長時間對峙對己不利,教訓一下大宋知其厲害便可,大宋不差錢,大遼想要錢,雙方都有罷兵之意,於是,首先在宋的主動提議下,雙方簽訂盟約,宋每年向遼貢銀20萬兩絹20匹,邊界互市。相當於大宋兩個縣的財政收入。這個盟約是個半平等的,正如史學家所言,宋是在打了勝仗的前提下鑑訂了城下之盟,丟人現臉失去尊嚴,然並卵,宋遼從此→_→(讀圖下內容)
進入了100多年的和平相處期……


圓夢人A


軍事是政治的手段,而政治目的又是經濟的體現,安史之亂之前,漢唐都是在積極向西域擴張,安史之亂之後,宋明都是對西方北方進行防禦,國策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經濟貿易重心已經從路上絲綢之路轉到了海上絲綢之路上來,所以政治軍事國策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宋對西夏,遼都沒有像漢唐對匈奴突厥一樣傾盡國力進行軍事打擊。檀淵,宋軍對遼軍優勢並不明顯,遼軍機動性強,可戰可退,如果繼續下去,戰場主要在宋境,繁華中原必能損失慘重,又,宋初北伐失敗後,多年來對遼都是實行消極防禦為主,已經失去了收復燕雲之熊心,當年死守燕雲的就是漢人韓德讓,可見遼國在燕雲深耕多年,已經獲得燕雲漢人支持,根基已穩,所以,繼續戰下去,宋之損失更為慘重,而能達到的戰爭目的也非常有限,最多擊退遼軍而已,想順勢奪取燕雲幾乎不可能。歲幣不是納貢,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道義上是能接受的,遼國擁有燕雲,漢人有數百萬,所以遼國相對歷史上其他少數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等,經濟還是比較發達,對中原的經濟依存度相對低些,兩國和平,北宋的商品進入遼國也掃清障礙,獲得的利潤遠遠高於歲幣,軍費也可以大大降低,和平在當時對兩國來說應該是雙贏。


南巡北狩


北宋真候,大遼太后和太子率幾十萬大軍入寇中原,一路勢l如破竹,很快打到澶州城下。真宗在丞相寇準邦助下,御駕親征,來到澶州城,守軍官張君用八牛弩把遼軍統率蕭達今射死,宋軍殺死遼軍一數千人。遼軍失去主帥,同意撒兵議和。宋遼訂澶淵之盟。規定宋遼約為兄弟國家,永不在戰,邊境互市,宋每年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澶淵之盟後,遼軍撤走,宋遼百年無戰事,為雙方百姓帶來安定生活,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關東俠客


統治者的昏庸無能,皇帝沒有遠大目標,也許這樣的結果就是他期盼的最好結局;二是宋遼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宋軍在戰場上總是輸多贏少。


社會我亮哥


宋有覆滅之險,根本是敗了,澶淵之盟才是宋真正的勝利,失地全要回來,只花幾十萬,遼當時太傻,本可滅宋一統天下的,所以後來宋真宗才惱怒寇準,讓自己和宋差點被一鍋端,罷了寇準的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