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不能養馬嗎,宋朝爲什麼會缺馬?

天地話史


戰馬可不是一般的馬,中原地區養的馬,放在馬棚裡用乾草養,養出來的馬跟狗也沒什麼區別。

戰馬的飼養是嚴格區分於一般馬匹的,戰馬需要廣袤的跑馬場,需要有專人遛馬。戰馬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使它們能夠聽從號令,能夠臨敵不亂。一匹好的戰馬,往往是主人長期訓練,達到人和馬相當的默契才可以的。這些不單單需要一片草地,一個跑馬場就能解決的。更加需要足夠多的,專業的訓馬人。

中原人是農夫,不是獵人。一生中在馬背上的日子屈指可數,更不要說能夠訓馬了。而北方遊牧民族則不同,馬匹是他們的生產工具也是戰鬥武器更是生存資料。他們對馬匹的熟悉程度,對馬匹飼養的經驗更是中原地區沒法比的。而且遊牧民族人人皆兵,從弓弩到彎刀,從戰馬到酒囊都是自己準備的,這些戰馬往往都是從小馴養,跟自己配合默契的戰馬。

且不說中原沒有草場,就算有也很難訓出合格的戰馬。


軍事歷史小能手


這個問題最簡單的回答是,中原可以養馬,但宋朝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用來種莊稼養人都緊張,再開闢草場來養馬就更緊張了。

其實也不僅僅是宋朝缺馬,自從人們發現馬戰比步戰更佔優勢以後,中國歷史上所有沒能將牧區納入統治範圍的王朝,都缺馬。

這些王朝包括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北宋、南宋、明朝。

北宋時期,有效控制區很小,北到河北,西到陝西,北邊的牧區歸遼國管轄(後來歸金國管轄),西邊的牧區歸西夏管轄,能養戰馬的地方,只剩河北一小塊區域。北宋朝廷在河北滹沱河南岸收購農田,劃定牧場,飼養官馬,帶來了巨大的土地佔用成本和官民矛盾。後來朝廷又改變政策,將這些牧場承包給農民,讓農民代替朝廷養馬,交農業稅時不用交糧食,交馬就行。但是這個政策也給農民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負擔——即使有一匹馬在飼養過程中病死,也能讓一戶農民瀕臨破產。

北宋的戰馬,其實主要來自於互市:將茶葉、絲綢和鐵器賣給契丹人和西夏人,換來人家的馬匹。

到了南宋,疆域就更小了,河北成了金國地盤,河南成了金國地盤,山東成了金國地盤,陝西的一大部分都成了金國地盤。南宋統治區內沒有一處是牧區,沒有一處適合養馬。

南宋極盛時,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而疆域卻只包括幾個省,人地矛盾突出,將農田變為牧場的可行性完全沒有了。所以南宋朝廷選擇買馬,一是向北邊的金國購買,二是向南邊的大理購買。

所幸南宋經濟繁榮,外貿發達,財政有錢,買得起戰馬,否則早就被金國滅了,不可能在與金國拉鋸百餘年後,又在蒙古人的強大攻勢下堅守幾十年。

宋朝疆域狹小,給人的印象似乎很弱,但它一點兒也不弱。大夥不妨想想,北宋在當時亞洲第一大國遼國的重壓下堅持了一百多年,南宋在金國和蒙古這兩大侵略者的重壓下又堅持了一百多年。蒙古大軍侵略其它國家,基本上都是秒殺,先滅了金國,再滅了西夏,又陸續滅掉印度以及中亞和西亞等地的一百多個國家。可是打南宋呢?啃了將近半個世紀的硬骨頭。

宋朝為啥如此難啃?我覺得原因有三:

第一,科技相對發達,有火器。

第二,經濟相對發達,有錢買馬,甚至可以用錢來贖買和平。

第三,人民的氣節相對高一些,他們都不願被野蠻不開化的異族統治,反抗積極性高漲。


開周說宋


馬的用途大致分為兩種:民用和軍用。

民用的馬基本上被應用於農業和運輸業,對馬匹的要求不高,所以多為雜種馬,軍用的馬除了後勤運輸的馬匹不太要求外,對於戰馬的要求時很高的,都是純種馬,純種的馬服從性高,易於訓練。


中國發展到宋朝,戰馬的兩大原產地,一個是陰山,一個是賀蘭山,但當時陰山被遼國佔領,賀蘭山是西夏政權的領地。遼國和西夏常年對宋朝作戰,宋朝不可能得到這兩地的良馬。


中原自古以來就不是產良馬之地,更不是訓練馬匹之地,朝廷的戰馬和騎兵部隊都駐紮在適合馬匹飼養及訓練的水草豐茂的邊塞。

所以,宋朝缺戰馬,軍隊的騎兵部隊不如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而遊牧民族又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鏟史倌



常見782


宋朝的地理位置基本是中原和江南沿海地帶。

南方就不用說了,舟船還行養馬就不用考慮了。中原地區自古就是農耕的富庶地區,養馬就不行了,況且戰馬可不是田地裡耕田的牲口,先體質就不一樣,戰馬要經過精心的飼養,吃的也更好,體質相當好。在長途奔跑幾百裡後還能進行戰鬥衝鋒,普通馬載載人還可以,像那樣跑就散架了。

另外戰馬經過專門的訓練,會衝撞人類,一般的馬見到撞到人了是會躲開的,戰馬不會。還有,戰馬跑動時的搖擺方式也不一樣,普通馬是上下顛簸,很痛苦,但是戰馬奔跑起來是左右搖擺,這樣就像乘搖籃一樣,騎士可以在馬背上打盹睡覺,所以遊牧民族的軍隊才能晝夜追趕敵人,就像敵人說的那樣,他們是不會睡覺的怪物……因為他們是在馬背上騎著睡覺的。 戰馬在作戰廝殺的時候不會輕易受驚。

在《通鑑紀事本末》中記載,為了平定西羌的叛軍,懷縣縣令虞詡建議中郎將任尚讓各郡民兵復員,代價是每人繳納數千錢,每二十人繳納的錢共買一匹戰馬。如果以每人繳納三千銅錢計算,一匹戰馬價值六萬銅錢!

另外由於體質問題像蒙古馬直接放出去吃草就可以,中原的戰馬是要喂精料的,為了維持戰馬的體力.一般都是給馬喂混合型的草料.並不是純粹的乾草.通常是由細乾草,燕麥,黑豆混合而成.當然也有別的配方.總之是為了保證一定的蛋白質和脂肪攝入,當然花的錢也是不菲的。

北方燕雲十六州在宋朝建國前就已經割讓給了契丹人,遊牧民族的崛起使遼國的建立比宋要早53年,北伐一直是北宋心裡的肉中刺,太宗趙光義志大才疏,三次北伐基本快把其兄趙匡胤的家底快敗光了,可以說三次北伐之後北宋基本就沒有徵服契丹的能力和信心了。

西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初,党項人在夏州已經自治了幾百年了,趙光義和後來的繼任者想削蕃卻沒有相應的實力,党項人的做大,致使北宋徹底失去了西夏這個天然的養馬場。

至於雲南的滇馬體型較小,耐力不錯,在山路還可以,在西北的遼闊戰場長途奔襲廝殺就象形見拙了。



鴿子140503103


也許是環境不適於馬匹的奔跑習慣吧 也許是沒有好的草場吧 我只知道昭蘇 山丹 阿拉善等草原是傳統的軍馬場 和人一樣吧 環境可以改變很多習性 介個問題不是俺的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