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算雄主嗎?

再見179540883


趙光義肯定不是雄主,只能說是一個守成之君,嚴重點說是一個庸君。北宋的實際衰敗就是從宋太宗開始的,此人外寬內忌,用人疑心重。多謀少決,後知後覺。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可以數,宋太宗基本是依靠其兄趙匡胤的根基才維持的,北宋的崇文抑武實際上就是從宋太宗開始的。宋太宗,北宋第二代皇帝。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公元976年登基,公元997年駕崩。終60歲。趙光義在位21年。

對比一下趙氏兄弟,趙匡胤不愧是開國之君,心胸開闊文治武功。為人做事大氣的,不管在對待屬下、對待朋友,還是在對待前朝故主和其他亡國之君,他都能用寬容的心態處理。趙匡胤當皇帝以後,始終偏心著他的這位弟弟。宋太祖加封趙光義為晉王,官居開封府尹,屬於朝中實力派人物。開封府尹是首都的最高長官,關係著朝廷安危,這已經表明了宋太祖對趙光義充分的信任,對自己的親生兒子卻不咋滴。終趙匡胤一生沒有封王。

但趙光義得位不正是肯定了,“斧聲燭影”千古之迷。之所以非議這麼大,也恰恰說明了趙光義當皇帝不是太明白。從登基當年改年號,對待自己的2個侄子行為,也可以看得出趙光義心裡的陰暗和陰毒。趙光義登基以後,也就滅了北漢一國(實際就一座太原城)。後來兩次征伐大遼都以失敗告終,趙光義不知兵事自以為是,希望一舉蕩平大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但結果是趙光義他自己都差點喪命,他兩度伐遼失敗導致信心喪失,趙光義的國家政策開始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越往後政策越保守,國家大計循規蹈矩,北宋也由此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所有的亡國之君都趙光義給毒死了,包括一代詞宗李煜。而且趙光義多次侮辱小周後,趙光義他的報應日後都報應在了宋徽宗之一朝。

毛主席曾言:趙光義是真小人。錢穆說趙光義,才弱。實際上人品極差政績也是平平。志大才疏。是個偽君子,好虛名。各個方面都比趙匡胤差的太多。不許遷都洛陽,造成了北宋的積貧積弱。不知兵戈喪失大宋精兵,大廝封官造成冗官。趙光義當皇帝就是為了證明兩件事。一個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帝位合法性,二是要讓自己的功績大大高於趙匡胤,以堵天下悠悠眾口。以證明自己高於哥哥。改寫歷史,把自己說成是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劃人,製造了金匱之盟證明了自己登基合法性。說自己後宮只有300宮女。他駕崩以後,其子因後宮嬪妃太多,多加遣散,真是啪啪打臉。可見多虛偽。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宋太宗趙光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在趙匡胤因病突然去世後,繼皇帝位。奕天認為用“志大才疏”來評價趙光義是最為恰當的,趙光義的才能無法支撐他的夢想,夢想沒能實現,趙光義自然不能被稱為雄主了。

如果相對全面客觀的評價趙光義,奕天認為,趙光義政治手腕強悍,有夢想,敢作為,但軍事才能太弱,導致趙光義的功績不足以蓋過他用過的陰暗政治手段,所以,趙光義得到的總體評價不高。

趙光義可以成功奪得皇位,可見,其政治手腕是比較強悍的。特別是比較流行的諸如“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故事,讓大多數都認為趙光義是篡位登上皇帝位的。這個是趙光義的一個汙點,但歷史上篡位的皇帝多的是,只要當上皇帝后有非凡的作為,基本上就會被忽略了。

趙光義的內政,還是比較有作為的,比如擴大科舉招錄的人數,讓更多有才華的人得以施展才能;鼓勵墾荒,大力恢復因為五代十國的連年戰亂造成的農業生產荒廢,讓人民安居樂業;確立文官治國的制度,穩定社會局勢(這個在當時是有先進意義的,五代十國的連年征戰,都是大軍閥割據造成的);同時,還修訂圖書《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為宋朝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且,趙光義對百姓還是比較有仁慈之心的,著名的成語“雪中送炭”就來自太宗。根據《宋史》的記載,有年冬天天氣特別冷,太宗想到了貧苦高齡者,於是“召賜京城高年帛,百歲者一人加賜塗金帶。”,下令給京城年紀大的人賞賜棉衣,百歲以上的外加一條帶子。“是日,雨雪,大寒,再遺中使賜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賞賜的當天,天竟然下起了大雪,太宗又想到了那些獨居老人和窮困的人,並讓人送去了錢糧木炭。天下人心不就是這麼來的麼,可見,太宗還是有值得稱讚的地方的,至少要比那些只打雷不下雨的強。

趙光義有了“文治”,但差在了“武功”。

趙光義在國家統一上的功績,取消了吳越國的國號,並親征滅了北漢,再次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之所以說形式,是因為相對漢、唐,地盤少了很多。

太宗兩次北伐大遼,一次遠征交趾(越南),均以失敗告終。

太平興國四年北伐,宋遼大戰於高粱河,在宋軍佔優的情況下,大敗。當時,太宗親臨指揮,結果中箭,竟然自己乘著驢車慌忙逃跑了。其實,這時宋軍並未全敗,還在固守涿州。如果太宗肯於舍財,犒賞三軍將士,收買人心,激勵三軍將士,重新部署,還是有機會反擊勝利的,但是趙光義卻下令撤軍了。

太平興國五年,趙光義派軍征伐交趾(越南),由於用人不當,宋軍之間毫無默契,造成了進攻兵力不足,主帥侯仁寶中計戰死,此前作戰勝利的陳欽祚軍撤退時,被追殺,大敗。趙光義得知之後,命令撤軍,交趾保持了獨立。

雍熙三年,北宋名將齊出,分為東中西三路大軍伐遼。這次北伐,前期非常順利,諸路軍馬紛紛取勝。東路軍主帥曹彬、米信卻犯了錯誤,輕敵冒進,導致糧道被劫,在岐溝關之戰中被遼軍大敗。這次失敗原本是可以避免,或者不至於大敗,結果兩位主帥,在被遼軍包圍,並切斷糧道的當天夜裡竟然棄軍逃跑了,結果東路宋軍大潰。然後,太宗就下令撤退了,造成了西路軍損失了大將楊業等數人,而北宋一代名將潘美也被醜化成了潘仁美。岐溝關失敗後,東路還是有兵力可以跟遼軍一搏的,結果趙光義再次慫了。

反過來看看周世宗柴榮,太祖趙匡胤,一次的失敗不怕,改變策略繼續打呀。果然是不會打敗仗的統帥,一定在軍事上沒有大的作為,絕對是真理。趙光義就死在這上面,不會打敗仗。

正是由於趙光義在“武功”方面的一塌糊塗,導致他永遠沒法成為“一代雄主”,也將他的“文治”功績掩蓋,再加上他用了很多陰險的政治手腕,導致太宗的光輝全無,只剩下被嘲笑、被批判的結局。


奕天讀歷史


宋太宗介於雄主和守成之主之間。

我覺得可以用志大才疏來形容宋太宗。

說志大才疏,是太祖皇帝死後,北宋還面臨三個割據政權——北方的北漢,契丹,以及西北的定難軍(就是後來的西夏)。

太宗皇帝先是解決了北漢,也一度解決了定難軍(後來宋真宗以後,北宋才割讓定難軍五州給党項人,而李繼遷也是靠這個為基礎,打下了西夏的基礎)。

太宗皇帝也曾多次對契丹用兵,但是無奈契丹太強,每次太宗都是落荒而逃。


辰州觀海


作為北宋第二位皇帝的宋太宗趙光義,22歲時參與陳橋驛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38歲時太祖趙匡胤駕崩,“

斧聲燭影”後,遂登基稱帝,是為宋太宗。59歲時去世,在位21年。

宋太宗在位期間,繼承後周世宗柴榮時期開始的鼓勵墾荒,發展農業生產;進一步擴大科舉取士的規模;編纂大型史書典籍;設考課院,審官院加強官員的選拔與考核;確立文官政治,進一步削弱,限制節度使等為首的武將的權力。這一系列的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為宋朝的穩定繁榮做出來重大的貢獻。宋朝時期,商品經濟異常繁榮,城鎮化率水平高。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甚至可與今日媲美。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宋太宗因其急功好利,導致幾次伐遼均告失敗。宋朝確立的文官政治使得武將手腳受縛,無法發揮真正的水平。因此,宋朝少有名將。對外作戰幾乎都是輸多勝少。攻遼失敗後,爆發了四川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太宗轉而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晚年政治策略循規蹈矩,使宋朝逐漸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給社會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結合宋太宗時期政治的得失,很難將其列為和秦皇漢武一類的“雄主”。但也可稱得上是一代有為帝王。


慶之882


宋太宗算什麼雄主,最多是一用毒高手。

宋太祖留下的家底,兩次北伐打光了不說,還使宋朝之後再也收不回燕雲十六州。

對外不行,對內又是重文輕武,閹割之前崇文尚武的精神。

這樣的王朝第二代皇帝,稱他為太宗都是夠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