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宋朝胜利了,为何还要向辽国纳贡?

lxl爱莉


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20万大军,南下侵宋,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即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京城开封。

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时任宰相的寇准,反复做皇帝宋真宗的工作,希望他亲临前线,御驾亲征。宋真宗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架不住寇准的软磨硬泡,只得前往澶州亲征。当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后,那些前线的士兵看见了,大呼万岁,气势如虹,士气大振,人人冲锋陷阵,个个奋勇杀敌。在激战中,辽国大将萧挞览被宋军的箭射中,立即气绝,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担心僵持下去于己不利,正好宋朝也派了使者与辽军谈判,她就势与宋朝签订了停战和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具体内容有五条:一是宋朝每年给辽朝赔款银10万两,纳绢20万匹;二是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称辽圣宗为弟,宋辽结为兄弟国;三是宋辽双方各守疆域,互不侵犯;四是两国不得收留对方的逃亡人员;五是宋辽双方皆不得构筑针对和威胁对方的军事设施。

条约规定,宋朝每年要向辽国纳岁币,数字还不小,国家和人民为此负担很重,就战争的胜负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极不平等的条约,战争赢了还要赔钱,怎么看怎么划不来。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应该是较好的一个结果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方面,人心不齐。当时宋朝朝廷对这场战争抱胜望的人极少,主张妥协的大有人在,甚至一些大臣主张逃跑、迁都,当时的副宰相王钦若就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掌兵权的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可见当时面对战争,人心是多么的不齐。

另一方面,意志不坚。对于皇帝亲征,在朝廷内部意见也并不一致,尤其是王钦若一帮主张逃跑的大臣,对于皇帝亲征是极为反对的,就连宋真宗本人,也是极不愿意的,只有宰相寇准和前线将士,极力主张皇帝亲征,宋真宗几乎是在寇准的绑架下,才万般无奈赶到前线督战亲征的。这说明对于此战,朝廷上至皇帝,下至臣工,大多数人意志不坚定。

再者,期望值不高。正因为有人主张逃跑,皇帝不想亲征,这可以看出他们对与辽作战,胜利的期望值不高,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但让宋真宗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亲征带来了士气的高涨,带来了运气的超好,又恰恰射杀了辽军的大将,战局一时宋军占了上风。而且,在交战的同时,宋真宗还派了阁门祗候曹利用与辽军接洽,商量和谈。宋真宗曾交待曹利用,除了割地,其他什么都好商量,意思是赔点钱没问题。曹利用经过与辽军反复讨价还价,最后以30万岁币换得了“澶渊之盟”的和约。

这个和约虽然是以纳贡买和平,但就当时宋朝的军事实力来说,这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了,表面是花了银子,但带来的结果却实现了与辽国后来的百年和平,而和平往往是银子买不来的。


帝国的脸谱


先要澄清一点,澶渊之盟前的所发生的宋辽战争,不能说宋朝已经取得了胜利。事实上,在合议达成前,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只是因为合议达成,才使得战争结束。自然也就无所谓谁胜谁负。

宋真宗即位初,就受到了辽国的三番五次打击,而且是败多胜少。景德元年(1004),辽朝萧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开始对宋朝大举入侵,在战争初期,宋朝其实是处于不利局面的,辽国连战连捷,一路杀到了澶州。澶州是黄河边上的军事重镇,一旦澶州失守,辽军骑兵就可直抵中原腹地了。澶州又称澶渊,所以才有了“澶渊之盟”的称谓。

在这种危急时刻,宋朝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主张南迁益州(成都)或江宁(南京)避敌,一种主张由宋真宗御驾亲征,北上拒敌。在寇准等人的坚持下,宋真宗最终北上来到澶州。此时宋朝在一些城池守卫战中打了几个胜仗,并且用劲弩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萧挞凛是著名的猛将,他一死,对辽军的士气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对峙的情况下,辽军的补给也出了问题,一时间,形势逆转,朝着有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后经过王继忠(早先被俘虏至辽国的宋朝人)的斡旋下,宋辽双方开始议和。经过一番交涉,最终达成了合议。

可见,从战争总体态势看,只能说宋朝扭转了初期不利的局面,而不能说已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后很多史书,为宋朝人所写,难免出现溢美本朝的情况,过分夸大宋朝当时取得的胜利,此外,当时的宰相寇准对辽态度强硬,一些主战的将领也希望借大好形势继续打击辽国,甚至趁机收回“幽云十六州”。但是,如果客观地分析,宋朝的胜利毕竟是在防守姿态下取得的,如果主动出击,能不能战胜强大的辽国骑兵还不可知,更不用说恢复幽燕了。

因此,我们只能说,宋朝取得了一些胜利,为合议创造了有利条件,至于合议的具体内容,还是要看双方的实力对比。

宋军无力击退辽军,辽军在宋军众志成城的坚守下,也占不到便宜。最终,双方还是走到了谈判桌前,达成了合议。主要内容为:双方约定为兄弟之国;划定边界,互不招降纳叛,互不在边境新增军事建筑;在边境进行互市贸易;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里,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宋朝要纳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后来所说的“三十万岁币”,常被人认为是宋朝的屈辱。这里当然有宋真宗软弱的因素,但也不能就此断定宋朝“不败而败”,辽国“不胜而胜”。

总之,合议内容大致上是符合双方当时的实力对比的,至于宋朝统治者该不该乘势而进,用战争解决问题,或者进一步为谈判制造有利条件,那就是“人”的因素了。


野狐狸


澶渊之盟是一个半平等盟约,大宋之所以向辽国纳贡,原因有三:

第一,宋挑衅在前,辽还击于后。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对辽国进行了两次军事战争,即意欲收复燕云十六周,但两次都是以偷袭方式乘人之危主动挑衅最终都以大惨败告终。确切地讲,是大宋主动挑起了战争事端,自知理亏,人家大辽是被迫自卫还击,大宋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从当时的整体军事实力讲,大辽胜于大宋,大宋惨败是必然的。父债子还,太宗惹的祸到了儿子真宗时才显现出了。燕云十六州的前世今生在此不再细叙。

第二,自曝家底,防御空虚军事积弱。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决心统一全国,大宋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南征北伐东讨西战,统一了江南许多割据政权。但之后宋太祖进行了包括军事在内的许多改革,重文轻武,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收缴民间兵器等,到太宗时,虽兵力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已打折扣绝非从前,宋军积弱明显,尤其面对辽国的骑兵时简直不堪一击。辽国通过这两次大的实战,基本摸清了大宋的军事实力与战斗力,洞察了宋的军事防御,所以待其后院(东北后金捣乱)局势平息后,到宋真宗时,便回过神来集中精力收拾大宋狂凑仇敌,大宋失地丢城被迫转入战略纵深防御,辽军一直打到离汴京不远的澶州,双方在此开始对峙,长时间对峙,相持不下。

第三,太宗真宗心理胆怯求和心切。宋太宗与宋真宗父子都被辽军真的打怕了,打爬了,一提起辽军二字晚上都做恶梦,思想上胆怯害怕失去自信,心理上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行动上战略失当急于求和。父子二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在寇准的再三力主下,宋真宗勉强亲临澶州城督战鼓舞士气,大宋军民把辽军挡在了澶州城下,可“怕”字总在真宗心头环绕,而辽军呢?长时间对峙对己不利,教训一下大宋知其厉害便可,大宋不差钱,大辽想要钱,双方都有罢兵之意,于是,首先在宋的主动提议下,双方签订盟约,宋每年向辽贡银20万两绢20匹,边界互市。相当于大宋两个县的财政收入。这个盟约是个半平等的,正如史学家所言,宋是在打了胜仗的前提下鉴订了城下之盟,丢人现脸失去尊严,然并卵,宋辽从此→_→(读图下内容)
进入了100多年的和平相处期……


圆梦人A


军事是政治的手段,而政治目的又是经济的体现,安史之乱之前,汉唐都是在积极向西域扩张,安史之乱之后,宋明都是对西方北方进行防御,国策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经济贸易重心已经从路上丝绸之路转到了海上丝绸之路上来,所以政治军事国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宋对西夏,辽都没有像汉唐对匈奴突厥一样倾尽国力进行军事打击。檀渊,宋军对辽军优势并不明显,辽军机动性强,可战可退,如果继续下去,战场主要在宋境,繁华中原必能损失惨重,又,宋初北伐失败后,多年来对辽都是实行消极防御为主,已经失去了收复燕云之熊心,当年死守燕云的就是汉人韩德让,可见辽国在燕云深耕多年,已经获得燕云汉人支持,根基已稳,所以,继续战下去,宋之损失更为惨重,而能达到的战争目的也非常有限,最多击退辽军而已,想顺势夺取燕云几乎不可能。岁币不是纳贡,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道义上是能接受的,辽国拥有燕云,汉人有数百万,所以辽国相对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等,经济还是比较发达,对中原的经济依存度相对低些,两国和平,北宋的商品进入辽国也扫清障碍,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岁币,军费也可以大大降低,和平在当时对两国来说应该是双赢。


南巡北狩


北宋真候,大辽太后和太子率几十万大军入寇中原,一路势l如破竹,很快打到澶州城下。真宗在丞相寇准邦助下,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城,守军官张君用八牛弩把辽军统率萧达今射死,宋军杀死辽军一数千人。辽军失去主帅,同意撒兵议和。宋辽订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约为兄弟国家,永不在战,边境互市,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澶渊之盟后,辽军撤走,宋辽百年无战事,为双方百姓带来安定生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关东侠客


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皇帝没有远大目标,也许这样的结果就是他期盼的最好结局;二是宋辽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宋军在战场上总是输多赢少。


社会我亮哥


宋有覆灭之险,根本是败了,澶渊之盟才是宋真正的胜利,失地全要回来,只花几十万,辽当时太傻,本可灭宋一统天下的,所以后来宋真宗才恼怒寇准,让自己和宋差点被一锅端,罢了寇准的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