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联金灭辽”、“联蒙灭金”招致自己遭殃,为啥如此不长记性?

劳伦斯602


无论是联金灭辽招致北宋灭亡,还是联蒙灭金招致南宋灭亡,这并非是大宋王朝销声匿迹的根本原因所在。宋王朝已经气数已尽,即使它选择联金抗蒙的打法依然无力回天,因为以皇帝为首的求和派已经稳居庙堂,统治者还是一个拿不定主意的没有气魄的皇帝,而朝堂上的求和派与北伐派喋喋不休,没有一个人在用心去思考如何应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战争。

不仅仅是宋朝,这是所有封建王朝消亡的溃口。朝堂之上没有坐镇四方的皇帝,朝堂之上只有喷唾沫星子、吵个不停的官员,拿什么去打仗。蒙元的铁骑并不可怕,明王朝前期横扫漠北近一百年,后期双方势力渐渐平和,导致明朝再也没有之前的辉煌的根本原因不也是皇帝烂尾了,党争太猛了。所有的最佳战机都是这样在庙堂上讨论来讨论区吵个没完的人给贻误的,统治者也没有自己的思想,拿不出敢战的勇气。

庙堂之上出现这么一伙人,就等于气数已尽了,所以不管南宋是联蒙灭金,还是联金抗蒙,结局都一样。敌人多并不可怕,因为打仗打的不是人,而是战略大局。相比宋蒙的统治者而言,蒙的战略大局是横扫大漠以南,而宋的统治者从北宋的宋徽宗到联蒙灭金的宋理宗,没有出过一个政绩辉煌的皇帝,唯一的宋孝宗还是靠为岳飞平反扬名。再说到这位宋理宗,纵情声色,昏聩无能,在位40年,让他扬名的就是培养了一位让南宋彻底灭亡的奸相贾似道,在历史上比皇帝还有名……宋的统治者战略眼光就是眼前的苟且,这不灭亡才怪。这样的苟且也就决定了南宋联蒙灭金的战略大局。

南宋的庙堂已经蔫了,官场已经烂了,即使选择了联金抗蒙,南宋的官员也会在战场的中途使绊子,比如诬蔑金军不使力,坐等散伙这样的事件。南宋彻底是奸臣当道,这些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去做,只会给想办事的人扯后腿,在背后诬蔑莫须有的罪名。而这样的一股子势力已经笼罩了整个南宋150年了,所以选择联蒙灭金还是联金抗蒙结果都一样。


读名家名著


“联金灭辽”是北宋想通过海上之盟一同收复幽云十六州,但是宋朝太废,且操作不当,一付居高临下的嘴脸,后来又主动提出将给予辽国的“岁币”转交给金人,可以说是自甘堕落,就是一受虐狂心态。当两次北伐失败后,更是提出了“我出钱,你出兵”的奇葩思想,一味想着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1125年11月金以“张瑴事件”为由开始南下侵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汴梁(今开封),掳走两帝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建立后与金国隔着秦岭淮河对峙,直到北方蒙古崛起,金国无力招架。

南宋看到金国被蒙古打得如此凄惨,也断了给金国继续岁币的念头,想要从金国身上去除金国强加给自己的枷锁。当时南宋朝廷有两派意见,乔行简认为: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认为在蒙古势力兴起的形势下,金已经由过去的仇敌转而为今天的缓冲国,只要金能抵御蒙古人的进攻,南宋继续向金输纳岁币也是未尝不可的。

不过这种言论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奇葩,真德秀等人的主张:

“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应该乘金朝遭遇蒙古进攻之机,停止向金人输纳岁币,并出兵北上收复失地,以报君父之仇。”

认为想以金人为屏蔽是靠不住的,提出

“虏之将亡而亟图自立之策,用忠贤,修政事,屈群策,收众心”。

就是说要发展自己的实力,不应该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平心而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是有些偏颇。因为金国衰败已经不可扭转,灭亡也是时间问题了,所谓的缓冲作用也难以长久,因此援助物资,有些徒劳,并且有些畏惧之成分。

真德秀的言论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积极的策略,想要借助金国的灭亡废除金国强加给南宋身上的不平等条约,跟当年“海上之盟”时期类似。不过,真德秀在金国灭亡之后南宋如何应对对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太多考虑,留下很大的隐患。但是不管怎么说,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认识到蒙古乃虎狼之邦,不足以为盟友,甚至是比金朝更为凶恶的敌人。

但是当时南宋是奸相史弥远执政,为收买人心,反对韩侂胄的北伐政策,对这一建议不管不问。使得宋廷除了加强边防戒备之外对金国还是老样子。后来随着金国的局势不断恶化,南宋也停止了对金国的岁币,此时蒙古的早期使者已经开始不断地联系南宋,南宋对此的兴趣不是很大。

金国的卫绍王完颜永济死之后,金宣宗继位,为了躲避蒙古锋芒,金国迁都汴京。金国自迁都汴京以后,国土缩小颇思攻击南宋;南宋又开始拒绝纳币给金,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金兵分三路讨伐南宋.战争持续数月,金国财力不支,且山东大盗李全率众投靠南宋抗金,但是南宋也无国力全面反击,且蒙古成吉思汗西征中,导致金不愿轻易撤出南宋。

战争结果金国不仅未能达到“取偿于宋”的目的,反而损失惨重正如《金史》所言:“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国家精锐几近丧”,“枢府武骑尽于南”

1223年金哀宗继位,于1224年与南宋和议收兵全力对付蒙古。金国局势有些好转,虽然宋金已经停战,但是两国合作的基础已经消失了。1227年西夏灭亡,金国形势再次严峻起来。

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

眼见汴京不能守住金哀宗逃到蔡州,此时因为中原疲敝,后勤补给困难再加上金人抵抗顽强,蒙古再一次联系南宋出兵灭金,请宋出兵资助粮草,并且允诺灭金之后将河南之地归还南宋。

对南宋而言,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作为屏障的价值了。终于在京湖制置使史嵩之的提议下,南宋决定联蒙灭金。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

其实平心而论,南宋与蒙古联盟灭金,也是出于但是形势的变化而采用的不得已的策略。就南宋的国力而言,避免或者推迟与蒙古作战,无疑较为有利。但是当金朝灭亡已成命运,所谓“存金屏宋”也已经成为泡影,而坐观成败的结果反而遭到蒙古的报复。孟珙曾经说过:

“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蒙古)无厌,将及我矣。”


也就是说,南宋尚不具备坐观成败的实力,不如趁机“和蒙”,尽量拖延必将到来的宋蒙大决战,使南宋获得足够的准备时间。另外,联蒙灭金也除了一雪国耻之外还可以趁机抢得一些地盘以增加战略纵深,并向蒙古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使之不敢轻视自己。

这是宋廷在处理与蒙古关系中一个比较有利的选择。而宋军在蔡州之战中也显示了顽强的战斗力,军纪严明。与蒙军“假道”时候所见的宋军大为不同,宋将孟珙指挥有方,与蒙军和睦相处,深的蒙军统帅塔察尔的敬重,并对宋军的素质有了新的认识。

再加上之前与蒙古有灭金盟约,且在攻打蔡州的过程中有助于蒙军,使得蒙古不便于发动进攻,只能伺机而动。从宋蒙双方的形势来看,推迟战争爆发,对于南宋更加有利。在灭金的过程中,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京西又得唐、邓、息三州十一县,京东得邳州二县。

灭金之后的南宋应该增强国力,整顿吏治,巩固边防才能与之抗衡。

当时的监察御史李宗勉曾说:

“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于斯时也,守御犹不可,而欲进取可乎?借曰今日得蔡,明日得海,又明日得宿、毫,然得之者未必可守。万一含怒蓄忿,变生仓猝,将何以济?
臣之所陈,岂曰外患之终不可平、土宇终不可复哉?亦欲量力以有为、相时而后动耳。愿诏大臣,爱日力以修内治,合人谋以严边防,节冗费以裕邦财,招强勇以壮国势。仍饬沿边将帅,毋好虚名而受实害,左控右扼,毋失机先。则以逸待劳,以主御客,庶可保其无虞。若使本根壮固,士马精强,观衅而动,用兵未晚。”


在宋蒙两国疆场相遇、南北对峙的局面下,轻率举兵,主动挑起宋蒙之间的战火,从而遭受灭顶之灾。可惜的是,之后南宋发动”端平入洛”给了蒙古开战的口实,至此宋蒙战争爆发。1279年3月19日,在元军的逼迫下,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宋少帝赵昺投海,至此得国320年的宋朝灭亡。


鄜延路节度使李


南宋不是没有明白人,但是少数。

虽然到蒙古兴起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还积极主张北伐收复失地,但国家长期受金国压迫,这是大家都感同身受的,于是朝野都有很强仇金情绪。民粹化情绪可能左右国家大局,要放下旧日恩怨,跟世仇联手,这在舆论上就很难通过。

即使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意识到当初“海上之盟”的惨痛教训,有意帮助金国,为他输血作为抵抗蒙古的屏障,这也要金国方面肯配合才成。长期以来金国对南宋拥有战略优势,在政治经济上予取予求,金统治者要求南宋对金执臣礼,不肯拉下身段站在南宋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只是一味从自己利益出发,要求南宋满足自己的条件。既然金国对合作不积极还摆臭架子,双方自然很难谈下去。

虽然两国高层中都有人积极主张合作,也进行了一些努力,但这个合作基础非常脆弱,需要双方小心维护。后来金国末代皇帝金哀宗短视,决定攻打南宋,夺取新利益来补偿自己对蒙古的损失。这就自己堵死了合作途径。

最终宋蒙联合攻金,在蔡州最后攻灭金国。


真正鳄鱼不哭


宋朝“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都不是宋朝不长记性,因为都是正确的选择。也都不是后来自己遭殃的主要原因。宋朝被灭亡,有他更为深沉的原因,“联金灭辽”“联蒙灭金”这两条计策不背这锅。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联金灭辽”

说实在的,相对于金朝和蒙古,辽其实对北宋还算不错的。除了宋朝初年宋辽之间打了几场仗之外,澶渊之盟后宋辽就基本上没打过什么仗了。双方在边境上做起了生意。逢年过节还互派使节进行问候。

当然,这个也是北宋每年点头哈腰,送钱送丝送财帛的功劳。不过辽可没有要北宋一寸土地(燕云十六州在石敬瑭时代就被割让给辽了)。而北宋也乐得和平。发展经济。每年送那点小钱根本就不起眼。双方一个有钱收,一个愿挨宰,就这样过了近百年。

公元1114年,一向歌舞升平的辽国东北部。被压迫多年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抗辽朝。

短短几年间,辽朝兵败如山倒。天乍帝的70多万军队(号称70万,其实撑死了也不过十多万)被阿骨打的两万军队打的溃不成军。黄龙府,上京,中京,西京等地相继丢失,辽朝,已经风雨飘摇,灭亡,已经成为定局了。

公元1118年,金朝正在思考怎么攻打辽,这个时候北宋找上门来,要求一起夹击辽朝。

平心而论,北宋的做法错了吗?这做法没有错。

有人认为,北宋联金抗辽,引狼入室,才导致金兵南下入侵宋北宋。

这种说法非常荒谬。这个时候,北宋可能的做法有三种:1.做壁上观。2.联辽抗金。3、联金抗辽。

作壁上观是最不可取的。试问历史上哪一个有实力的游牧民族不想南下掠夺富庶的中原?等到金灭了辽,宋金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所以,作壁上观无异于坐以待毙。

那么联辽抗金?且不要说辽军兵败如山倒的问题,单单如何联合就已经让人头痛了。要北宋出钱,辽国出兵吗?呵呵,辽国支撑不了。如果北宋出兵,出兵抗金的方向则必然是燕云十六州,这样就不是联合辽军,而是入侵辽国了。

燕云十六州

所以,联金抗辽,尽快夺取燕云十六州,建立稳固的抗金防线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是,问题是,该如何联金?北宋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靠自己的实力。

但是北宋没有,它把宝先是压在辽军兵败如山倒身上,后来又把宝压在金国身上。

后来的南宋名将岳飞,辛弃疾等等在当时还未经磨炼,名不见经传,但是将军宗泽、韩世忠等年轻有为,特别是韩世忠,有过多次和辽金接触的经历。但是宋朝没有派去,反倒派了宦官童贯前去。童贯的胡作非为,导致宋军战败。

之后,北宋又把宝压在金国的身上。当时燕云十六州已经被金国占领了。所以宋朝又卑躬屈膝,企图用钱买回燕云十六州。

北宋不知道,用实力得不到的东西,用钱也得不到。用钱买,只会让人看不起。

所以,金灭辽后,马不停蹄的,立刻进攻北宋。

北宋的遭殃,不在于联金灭辽。而在于北宋军事力量弱,皇帝昏庸。

北宋应该派遣得力大将,收复燕云十六州。加固防线,并震慑金军。

联蒙抗金

而一百多年以后,南宋的联蒙抗金,蒙古灭亡金国之后长驱直入,灭亡南宋,看起来是南宋不长记性,其实不是。这是金国自己找死。南宋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

宋金世仇

不像宋辽,没有血海深仇,在澶渊之战后就基本没有战争。靖康之耻,灭国之恨,使得宋金之间成了世仇。之后金与南宋之间大战数十年,使得宋金之间仇深似海。这个仇恨,不是一句唇亡齿寒,联合抵抗蒙古就能消除的。直捣黄龙几乎是每一个南宋有识之士的共同的呼声。

被金国毁坏的北宋皇陵

不长眼的金国

金国的前期,灭辽灭宋,威风十足。但是一百多年的歌舞升平的生活,也使得金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而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逐渐强大和统一。

1211年开始,蒙古和金国的战争爆发。到了1214年,金国北部大部分地区陷入蒙古之手。金宣宗直接放弃中都(北京),直接逃往汴京。并派人向南宋索要岁币。

这个时候,蒙古也开始派遣使臣前往南宋,要求夹击金国。南宋并没有答应。南宋并不缺乏有识之士。南宋对蒙古一直有很清醒的认识。南宋大臣乔行简认为,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即使认为应该灭亡金国的真德秀,对于如何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也提出应该谨慎对待。

“今之女真,即昔之亡辽,而今之鞑靼,即向之女真”。

但是鉴于宋金世仇,很多人主张不要给金朝岁币了。用这些钱加强军备,抵御蒙古。一些人则主张“资金国以御蒙古”。正在扯皮的时候,金宣宗竟然想“北失南补”,希望被蒙古夺取的土地,从南宋夺取土地补回来。所以,从公元1217年开始,金国派遣大军进攻南宋。金宣宗心想,我打不过蒙古我还收拾不了你南宋吗?

南宋直接蒙圈了,你不去抵御北边的敌人,反倒来打我?还真的把我当成软柿子啊。本来我还在考虑要不要给一些钱给你呢,现在倒好,要钱没有,要命,也他娘的不给。要干仗,奉陪。

所以直接跟金国干上了。这一干,就打了七年。

联合金国,这下,更不可能了。趁着宋金干仗,蒙古军队西征去了,而且,在木华黎的领导下,把金国在河北的土地给“消化”了。

冷眼旁观

1224年,金宣宗去世,金哀宗上台。由于局势的严峻,金哀宗被迫停止了对宋的战争,全力抵抗蒙古。并且想派人去劝说南宋,联合南宋。竟然被朝中大臣劝阻了。因为他们这时候还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要攻打南宋。

金国持续多年的侵宋,使得宋金联合彻底成为了不可能。

但南宋也没有跟蒙古联合。因为,他们知道蒙古的野心,并一直提防着。

但是,时势,并不是金国和南宋能左右的。

1231年,拖雷企图向南宋借道,与窝阔台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金国。南宋拒绝了。所以,拖雷迅雷不及掩耳,攻打宋军,并快速通过南宋的防区。之后,在三峰山消灭了金朝的主力部队。金朝,大势已去。

连蒙灭金

这个时候,南宋开始转变策略了。因为虽然有“唇亡齿寒”的说法,但是,金朝这个“唇”已经没多少作用了。所以,宋军开始与蒙军联合攻打金国了。

根据《宋史。理宗纪》记载:十二月,时宋与大元兵合围汴京,金主奔归德府,寻奔蔡州,大元再遣使议攻金,史嵩之以邹伸之报谢。

但是,这个时候,南宋仍然对连蒙灭金心存余虑。

没想到,金哀宗自己作死了。此时金哀宗竟然还想着攻打宋朝。与部将密谋“进取兴元,经略巴蜀”,并以蜡丸密令粘哥完展“集大军与上会与饶凤关,出宋不意取兴元”。

但此时南宋不会再给金国任何机会了。孟珙奉命主动出击,先迫降了邓州、申州,后又大败武仙于马镫山,“降其众七万”,八月十三日攻克唐州,彻底切断了金哀宗西逃之路。

此时金国已经失去作为屏障的价值,如果南宋再无所作为,任凭蒙古侵吞金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孟拱的建议下,史弥远最终下定决心,联蒙灭金。瓜分金国。可以的话,尽可能维持宋蒙和好,为将来抵抗蒙古赢得时间。不行的话,也利用金国的领土,加强南宋的战略纵深。

公元1233年十月,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

1234年,宋蒙联军攻克蔡州,金帝被杀,金朝灭亡。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之后,宋廷以完颜守绪的尸体在临安祭祖,并以俘获的金国宰相张天纲等人行献俘礼,以报靖康之耻。南宋收复了寿、泗、宿、毫四州及涟水一军,加上消灭李全所得之海州,共五州、一军、二十县之地,两淮全境收复。

至于后来宋蒙战争爆发,南宋灭亡,既是南宋皇帝不思进取的原因,也是大势所趋。时也,运也。

南宋美女

“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宋都有说不出的苦,两个作为“唇亡齿寒”当中的“唇”的小兄弟都靠不住,后面的那个“唇”还老是想把“齿”给干翻,迫得两宋只好亲自赤膊子上阵。真是靠不住啊!


填哥讲史


不是宋朝不长记性,而是历史上宋朝只有“联金灭辽”,并没有“联蒙灭金”。



先说说连“联金灭辽”,这是一次战略性的失误。有以下几点:

一、宋朝想通过联合金灭了辽重新拿回燕云十六州的所有权,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深入考虑到如果辽被彻底消灭后,宋朝和金的外交的是什么样的,当时只想得一心灭辽可以夺回失地,不交岁币,却把金国这个更加凶狠得狼给养起来了。



二、宋朝被辽国压迫太久了,想在辽国那出口恶气,联合金国对抗辽国并没有错误的地方,宋朝失误的地方还是想看到金和辽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在和金国同盟以后,一方面,宋朝只是派军队在北方边境牵制辽军并没有做出有效的进攻,一直认为两个国家间的战争会持续很久,令宋廷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盟友金国太猛了,三两下就把辽国给国打趴下了,当看到局势明朗时再仓促北伐已经尝不到什么甜头了。



三、接着说第二点,虽然是宋金联盟攻打辽国,其实金国是以一国之力就打败了辽国,此时宋朝才想去分一杯羹患者谁也不愿意给,何况金人野心比辽国大得多,一直都有南下占领中原的想法,宋朝自己又不争气,所以后面只能尝到了北宋被灭的滋味了。



而“联蒙灭金”其实并存在的。首先,在著名的三峰山战役中,宋朝都没联合蒙古去攻打金国,只想当一位金蒙大战的看客,何来的“联蒙灭金”呢?


其次,所谓的蒙古“借道”南宋而攻打金国,是“借道”吗?蒙古骑兵的铁蹄都已经踩在了脸上了,宋朝的抵抗已经没法阻挡蒙古大军了,“联蒙灭金”实属迫不得已,宋朝已经没有了选择,还不如让蒙古和女真好好打一打。


“联金灭辽”是宋朝自己的失误,自己不把和金国的同盟放在心上,又想拿到最多的好处,最后换来二圣被俘的尴尬境地。“联蒙灭金”是不存在的,虽然宋朝和金国的仇恨不能化解,当时宋朝也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联合蒙古攻打金国。


不羁de汪


不是宋朝不长记性,而是当时的宋朝自身也有着自身的考量,首先我们先看北宋的联金灭辽,宋朝为什么会选择联金灭辽呢?这有一个现实的背景即中原王朝在内斗时石敬瑭为了能有一席之地将中原王朝的北方生命线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给了契丹也就是辽朝,自从燕云十六州丢失后,中原王朝北方门户大开,宋朝作为终结五代乱世的新大一统王朝在收复燕云十六州问题却是有心无力,虽然未能收回,但梦想还是要有的,所以自宋太祖开始到宋徽宗为止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是宋朝皇帝的梦想。

金朝提出的一起灭辽刚好满足了宋徽宗的梦想,可惜在灭辽的同时宋朝自身的腐败虚弱也被金朝得知,因此这才有了北宋的灭亡。对宋朝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惹了一身骚。

按说有了之前的前车之鉴,南宋不会再犯之前的失误,但现实是南宋依旧选择了联蒙灭金,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宋金是世仇,金朝在虚弱溃败之际仍不忘剥削压迫南宋,两者没有联合到一起的前提条件;二当时蒙宋关系融洽,这给了宋朝一些幻想;三金朝自从经历三峰山溃败之后如丧家之犬般灭亡已成定局,宋朝也想借此洗刷靖康之耻的耻辱。

总得来说第一次联金灭辽是宋朝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第二次联蒙灭金是宋朝不得不这样做,可以算作是两害相较取其轻吧。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北宋“联金灭辽”与南宋“联蒙灭金”都是好大喜功、目光短浅的明显战略失误,帮助强大的新敌消灭已经衰落的旧敌,使自己直接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无疑是自毁长城的愚蠢决策。

做出“联金灭辽”决策的是宋徽宗赵佶,这位治国无能的画家皇帝宋徽宗在刚刚镇压了方腊宋江起义之后不自量力,企图乘人之危,与新兴的金朝一起夹攻江河日下的旧敌辽朝,以实现历代中原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

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的盖世奇功,连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这些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没有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你宋徽宗何德何能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从地域政治观点视之,尽管宋辽各视对方为敌国,但辽朝毕竟是与北宋和平相处达百年之久的兄弟之国,而新兴的金朝则更具扩张性,辽朝实际上已成为捍卫宋境的屏障。


当时辽朝君臣也感到宋、金夹攻辽的严重性,决定向北宋称臣,对宋徽宗来说,这已经是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正确的选择是顺水推舟,接受辽朝对北宋称臣。

辽朝“遣肖客、韩昉为使臣,对宋奉表称臣,乞念前好。辽派使臣到宋,表示愿意向宋称臣,希望不要和金联盟攻辽。”

谋士韩昉见权臣童贯、蔡攸在军中,直言:

“女直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

却被童贯、蔡攸怒斥。

宋辽既为“兄弟之邦”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灭辽后会有更多更大的麻烦。这一点,甚至高丽国王也看得清楚。

公元1118年遣医官杨宗立等至高丽为睿宗王俣医病。王俣特地捎话:

“闻朝廷将用兵伐辽,辽为兄弟之国,存之足为边捍;金为虎狼之国,不可交也!业已然,愿二医归报天子,宜早为备”。“医还,奏之,帝不悦”。

但宋徽宗一意孤行执意联金灭辽。

宋徽宗宠信奸佞,昏庸暗弱,又被奸臣所欺骗愚弄,左右遮蔽迷惑,不能明辨是非。昧于当时敌我形势,只知贪进,不知虑后,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对来自朝野上下,国内国外的好言劝告,根本听不进去,一味昏昏然,企图联金以灭辽,收取渔利。

这无疑与虎谋皮商量着分果实,想平分秋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宋徽宗只知以书画娱情,根本不知各国之间均衡态势的重要,而昏昏然采取以弱益强,使强者更强的错误联金抗辽的方针,直至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系掳北去,自食恶果,方才醒悟,但悔之晚矣,只有南望故国,以泪洗面,最终身死国灭,葬身金朝。

南宋被金朝打得满地找牙,被迫称臣纳贡,金朝却被崛起的蒙古弄得寝食难安。成吉思汗铁木真此时还没出生,不过他的曾祖父合不勒已被蒙古诸部推为大汗,金朝前往征讨,未分胜负,金朝迫于和南宋交兵,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蒙古形成初步的统一意识。后来金朝利用蒙兀国的内部矛盾,分化了塔塔尔部,使蒙古陷入内战,铁木真的“黄金家族”因此而陷入低谷,这也是为什么铁木真小时候历经磨难的原因。

不过,在南宋人眼里,他们似乎从蒙古人身上看到了当年女真人的影子。

于是,一场新的交易即将开始。 铁木真带领蒙古人起兵反金的时候,金朝没有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当西夏向他求救的时候,他视而不见,等到西夏被蒙古打垮以后,金朝才想起“唇亡齿寒”的道理。

而金朝又没有学习辽朝的经验,当蒙古完虐金朝的时候,金宣宗不但不暂停和南宋的较量,反而拿南宋出气,虽然是南宋不纳贡在先,但你得保住自己再说呀。不过南宋也真够窝囊,被蒙古人打残的金兵调过头来打南宋的时候就变成了无敌之师了!难怪金朝老是喜欢在南宋身上撒气,他们从蒙古身上损失了多少,就要从南宋这里加倍要回来。

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蝴蝶效应,当金哀宗继位以后励精图治,想联合南宋抗击蒙古的时候,南宋宋理宗不但没有答应,反而落井下石,勾结蒙古夹攻金朝。

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南宋“联蒙灭金”的最后结果无疑是一个死局,因为唇亡齿寒的情况早在蒙古灭金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

在那时的南宋朝堂之上,便已经有人提出“联蒙灭金”,完全是此前北宋与金朝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的一个翻版。所以说,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意识到了局势的危急性。但即便如此,在南宋朝堂中主战派还是占据优势,从而将南宋推向了“联蒙灭金”。


宋理宗所以最终选择“联蒙灭金”,同南宋君臣打算在金朝灭亡之际,谋求收复中原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宋理宗收复中原的梦想就像当年宋徽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一样不自量力目光短浅。

不过宋理宗比宋徽宗的结局好一些,没有成为亡国之君。因为南宋在蒙古灭亡金朝以后,又坚持了四十多年才被蒙古建立的元朝彻底灭亡,宋理宗的尸体被蒙古人挖出,他的脑袋被蒙古人做成酒碗,也算是对宋理宗“联蒙灭金”错误决策的报应。


厚德载物49847


宋朝在联蒙灭金时不是没有想到唇亡齿寒,而是金哀宗脑子进水,蒙古打金吃了亏,想从宋里挽回损失,所以造成了宋元联合共同灭金运动。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蔓莓爱素描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联辽抗金?联金抗蒙?

以联金灭辽为例:

金灭辽已经是大势所趋,帮助辽,并不会阻挡这一趋势,还会招致金的报复。

所以,与金联手,

1.可以复仇。

2.可以不得罪金,推迟金对宋的打击。

3.获得辽的部分土地和人口,壮大自身实力,为接下来的宋金大战做好准备。


雁去无痕ty


表面上看是不长记性,但是从骨子里说,是因为宋人的性格。北宋后期,变法失败导致的朝廷斗争使得北宋朝廷陷入混乱,忠义之士站不住脚,奸佞之人趁机上位,以蔡京、杨戬、高俅、童贯为首的小人集团,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加之徽宗和宋钦宗软弱无能,连岳飞都能害死,北宋采取龟缩政策其实是必然。南宋后期更不用说了,政治更加昏暗,武功更加废弛,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其实就能够说明一切,当朝者只顾生前享乐,得过且过,那管什么国家人民。有宋一朝,真是一言难尽。引用鲁迅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