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不到300万人口的西夏,如何对抗宋朝长达100余年?

李憨


西夏以武立国,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党项人就开始在黄土高原一带生活,到了黄巢起义之后,由于勤王有功,党项首领拓拔思恭被唐熹宗封为节度使,统领黄土高原上的夏州等四州,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党项人也由比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后来,唐朝灭亡,宋朝建立,为了实际控制党项人手中的四州之地,宋王朝要求党项贵族迁往卞梁,李继迁不愿意就这样将祖辈生活的土地拱手相让,便乔装出城,开始逃亡。

李继迁逃到鄂尔多斯一带一个叫做地斤泽的地方,招募旧部,联合各地的党项人,很快就有了不小的实力。

经过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西夏国正式建立,李元昊称帝。西夏国全民皆兵,农事耕种,战时征战。


西夏之所以能跟强大的宋朝对抗100多年,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党项人本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而且党项人具有亮剑精神,不论敌人多么强大,他们都敢于亮剑。且党项人十分有血性,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在后来抵抗蒙古入侵的战争中表现得淋漓精致。

第二个:党项人的军事将领有着十分出色的军队指挥才能,李元昊就不用说了,那是天才一般的指挥人才,到了后来,西夏国陷入女人当权的时候,西夏的各位太后,也大多都曾亲自领兵作战,指挥才能不可小觑。

小梁太后更是亲率30万大军攻破大宋费时费力修筑的永乐城,使得宋帝国损失惨重,宋神宗想要有所作为的梦想也被小梁太后这一战所破灭。

而宋朝多文人,却没有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是宋朝多次失败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党项人有地理优势,他们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一带,对地形和环境十分了解,因此他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埋伏或者诱敌深入,这在好水川之战和三川口之战中都有体现。


第四个:西夏能够举国一战,而不会出现国内的分裂和阻力,而北宋就不行,北宋内部一直都是存在主和派和主战派,国家不能全力以赴。

第五:西夏没有退路,西夏国家根基浅,没有深厚的底蕴,如果失败,必定灭国,所以西夏只能全力一战,而北宋不一样,相比西夏而言,北宋还有退路,后来的南宋就是这样,是北宋的退路,所以北宋不会像西夏一样拼命!
这就是为什么,西夏能抵抗大宋100多年的原因。对比,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蜀北一


其实,西夏的势力在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没有厚积哪有薄发?

如果有人问你:西夏历史总共多少年,你一定会脱口而出:李元昊于1038年建立,1227年被蒙古灭掉。

没错,李元昊1032年开始统治西夏, 1038年称帝。一般情况下,以李元昊称帝为标志,作为西夏起始点没啥问题。毕竟这算是个正式的仪式,让别的大佬承认。

实际上,在李元昊称帝之前,西夏的历史已经持续了157年了。也就是说,西夏真正的历史要从公元881年算起。

西夏皇帝本来不姓李,而是姓拓跋,也就是北魏皇族拓跋氏的后代。唐朝末年有个叫拓跋思恭的将军,他在公元873年占据陕北宥州,现在的内蒙古西部鄂托克旗南边。

唐末黄巢起义,夏绥银节度使诸葛爽投降黄巢,夏绥无人管。唐僖宗就让临近的拓跋思恭权知夏绥银的留后。党项拓跋家族开始控制这一战略要塞,这一年是公元881年。

唐僖宗为何不直接封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呢?因为你还没给朕立功呢,先派兵剿灭黄巢再给你转正。

公元881年的七月,拓跋思恭派弟弟拓跋思忠在长安东渭桥,和黄巢大将朱温(梁太祖)作战,结果拓跋思忠战死。

拓跋思恭不服气,厉兵再战,唐僖宗当然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赐夏绥银节度使为定难军。

你看五代十国的彩色地图,左上角有个粉红色的小方块,那就是定难军。等拓跋思恭帮助唐朝剿灭黄巢起义后,公元883年,唐朝正式给他转成正式工,五险一金啥都有。

拓跋思恭被封夏国公,赐国姓李,不要再姓什么拓跋,几百年的老黄历了。当时能被赐国姓,那可是莫大的荣誉,朱温也不过只是被僖宗赐名“全忠”。

李思恭于895年死后,孙子李彝昌年龄太小,就由弟弟李思谏代理节度使职务。李思谏等侄孙李彝昌长大后,又把职务还给哥哥这一脉。

定难军远处西北,土地荒凉,人口稀少,怎么存活下来呢?一个独家秘方就是:向中原王朝称臣当孙子。梁唐晋汉周,你们互相砍,谁砍赢了,通知孙子我一声(哪敢称老子?),我给你们磕头,你赏我口饭吃。五代都忙着造反,也没工夫管定难军,所以就一直存活下来。

到了北宋赵匡胤对定难军的态度和五代一样,你不造反,老子不管你。直到宋太宗赵光义,要统一天下,时任定难军节度使的李继捧决定主动降宋,以免宋兵杀过来,鸡犬不留。

公元982年,李继捧正式降宋,迁居汴州。

本来,西夏的故事还没开始就应该结束了,但有个人不服,他就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李继迁的高祖父,是上面提到被朱温干掉的拓跋思忠。从血缘上讲,李继迁是定难军旁支的旁支,李继捧降宋和李继迁本没有任何关系。可李继迁狼子野心,李继捧不降宋,李继迁也不会老实。

李继迁带定难军残部逃入地斤泽,使尽吃奶的劲,让党项各部支持自己反宋。李继迁确实有本事,再加上军事是赵光义的短板,北宋围剿李继迁越发吃力。李继迁是本地人,骑马乱跑,打一枪换一地,又有辽朝的支持,北宋被动挨打。公元991年,李继迁收复夏州,虽然名义上对宋称臣,还被赐名赵保吉,但赵光义的脸是丢尽了。

李继迁越战越勇,公元1002年,攻占了宋朝在西北最大的军事重镇灵州(宁夏灵武西南)。李继迁把灵州改名西平府,也就是西夏未来的国都兴庆府。

李继迁在1004年死后,儿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不像老爹那样枭雄,但也不是善茬,在休养生息的同时,拿下河西走廊,正式奠定西夏的版图。李德明其实就是西夏皇帝,只不过没称帝而已。而李元昊,就是李德明的儿子,于1032年继位,这才有了北宋王朝近百年的西北噩梦。

严格来说,西夏真正的起点是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割据定难军。这么算起来,西夏历史长达346年,比宋朝还长。即使不算定难军,西夏从李继迁反宋的982年算起,也长达245年。

看看西夏皇帝的庙号就明白了,开国皇帝一般都是太祖太宗,而李继迁的庙号就是夏太祖,李德明的庙号就是夏太宗。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他的庙号却只是景宗。


地图帝


古代条件下的战争,尤其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人口并不是决定战争结果的唯一因素。

比如说匈奴,巅峰时期的人口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面积非常大,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非常大,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了五十年的积累,才有了进行大规模主动出击战争的能力。通过持续的主动打击,迫使匈奴分裂并导致一部分匈奴向西迁徙,才减轻了这个压力。

突厥也一样。隋唐时期突厥处于巅峰期的时候,人口大约在200多万,统治的面积也非常大,西到中亚,东到今天的海参崴,北到西伯利亚,南到长城,都是匈奴的地盘,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也非常大。贞观二年,突厥南下进攻唐朝,直达长安外围,最后达成了便桥之盟。之后,唐朝开始逐步进行反击,到贞观九年,才打垮了突厥,并迫使其臣服。

汉朝时期,中原地区巅峰期在汉武帝到汉宣帝时期,人口大约在六千多万。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人口大约七八千万。如果只是从人口数量看,当然汉朝和隋唐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在战争过程中,中原地区的这种人口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决定战争的结果,无论匈奴还是突厥,都能够通过扬长避短,与中原地区进行长期的拉锯战。

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对游牧民族来说,主动进攻中原农耕地区,只要攻破任何一个地区的防线,深入腹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抢掠,都足够维持游牧民族好多年的基本生活。而农耕民族如果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主动出击,以犁庭扫穴的方式进行摧毁式打击,就只能分兵把守,在每个地方都驻扎一部分军队来进行防御,也就是被动防御。

西夏的地盘并不大,主要是今天的内蒙西部和宁夏,以及贺兰山以西的河西走廊,全盛期的人口大约200万到300万之间,其中是包含大量定居农耕人口的。如果只是游牧民族,这个地区是很难有这么多人口的。其中的农耕人口基本上是在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失陷后,当地的汉人经过长期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杂居,逐步被同化的汉族。

但作为西夏统治主体的仍然是党项,党项早先是鲜卑人,后来在吐蕃统治时期,逐步被吐蕃同化,所以很多习俗都是吐蕃化的。到吐蕃帝国解体之后,党项才开始逐步崛起,占据了西北地区,成为当地的半独立势力。比如今天的天水地区,原本是农耕地区,在被党项占领之后,就逐步变成了游牧地区。

这个情况是从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的,持续了整个五代时期。宋朝初期,党项部落还是比较恭顺的,并没有公然挑战宋朝。从宋真宗到宋仁宗时期,党项的势力日渐强大,对宋朝的态度也变来变去,叛服无常,最后就发展成了干脆自己独立建国,公然与宋朝分庭抗礼,要求平起平坐。

西夏与宋朝的战争爆发之前,宋朝的禁军数量已经达到四十多万人,但其中的重点还是在河北地区布防,以防御辽国的进攻。在西北方向虽然也囤积了一些军队,但一开始数量并不多,是在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之后,宋朝在西北方向的军队才越来越多。到北宋灭亡时,在西北方向与西夏对峙的宋军规模已经达到三四十万人,数量相当庞大,而且战斗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

西夏虽然也统治着一部分农耕人口,但是在对宋朝作战的时候,还是以游牧的党项人为主,以骑兵为主。这对机动性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宋军而言,就是很难对付的。而且,因为宋军是分区域防守,很难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御,西夏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选择宋军防御比较弱的区域进行突破,宋军防不胜防。

但经过韩琦和范仲淹对秦州、庆州和延州这几个对西夏作战的前线地区的防线的重新整理之后,宋军基本上稳住了防线,并通过堡垒战,不断向西夏境内进行渗透,压迫西夏。最后则是西夏与宋军达成了协议,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和平时期。到王安石变法时期,宋军又在西线主动出击,收复河湟地区,对西夏的打击是比较大的。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


萧武


公元12世纪时,我国正处于北宋时期,当时与北宋国土接壤的国家,除了西夏之外,还有大理,辽国,吐藩诸部。

这一时期,北宋的人口是1亿左右,辽国人口为900万左右,西夏人口为300万左右,大理国,300万左右;吐蕃诸部人口不足300万。

人口总数远远超过秦,汉,晋,唐四朝的北宋,为何没有碾压西夏,大理这样的小国,平掉辽国,吐蕃诸部,统一中国呢?

排除西夏,大理所处地域影响之外,关键在于北宋皇室手里拿了一副好牌,偏偏给打烂了。北宋赵匡胤因为是黄袍加身,武人夺权的缘故,所以北宋皇室的政策在文武臣子之间,一直是打压武将,扶持文臣,这也就是为何宋代多儒将的原因。

为了杜绝武将之间的小山头,降低将军对军队的影响力。北宋的边军实行轮岗制度,士兵与士兵之间轮岗调度,将军与将军之间也需要轮岗调度,导致北宋军队出现兵不认将,将不识兵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都知道,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如何,首先体现是团队默契与信任度,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上,而人员流动频繁的北宋边军,很难实现团队之间的磨合。

为了消除武将的权利,北宋在边境线长采取防守策略,减少战事,降低武将掌握军权的机会。国家一方面提拔文人,压制武将,一方面又不能让武将与军人卸甲归田,国家只能掏钱养着这些武将和军人。虽然北宋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也不错,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缘故,大量的财富消耗在闲养文人武将方面,而具有开疆拓土能力的武将和军人又被闲置,成为无用兵。

此外,在古代,对外征战,战马是不可缺少的军事资源。在我国,只有两个地方能够大量生产优质战马,一个是蓟北之野,既是现在的东北地区,一个是甘凉河套一带,既现在的西北地区。这两个地方,一个被辽国占据,一个被西夏占据,都不在北宋手里。且与马匹,军队武器有关的铁矿,也大多在东北塞外,不被北宋掌握。

试看西夏与北宋西夏虽然人口少,但西北之地,民风彪悍,擅长游猎,马术精湛,且有优良战马与铁骑,成年男子上马即可征战,虽然人口为300万,但是可全民皆兵。

北宋虽然人户众多,但是政府采取防守政策,军队整体争斗力偏低,且有辽国牵制,战马铁骑不足。

北宋若举国之力攻打西夏,西夏必不能存。但北方的辽国,虎视眈眈,一旦北宋在西北与西夏牵扯不清,辽国就会趁机南下。

这就像三国时期,魏蜀吴一般,虽然彼此为敌,但总是会有一方进攻,两方联盟的情况。


应作如是观


主要从西夏军事部署、兵制、人才政制三方面对宋朝的优势进行分析。


西夏的独特军事制度

西夏的兵制最初是党项族部落兵制,整个党项族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一下男性全部当兵。这也是少数民族部落的传统兵制,突厥、回纥、吐谷浑皆是如此。此后西夏逐渐吸收宋制演变为类似中原王朝的三军体制,分别是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中央侍卫军又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五千人的质子军、三千人的宫廷卫队和两万五千人的京畿卫戍部队。


擒生军是西夏军队的主力部队,成军时约为十万,后来随着战事有所扩张,擒生军一名取生擒敌军之意。地方军由西夏各地监军司管辖,总数在五十万左右。在与宋朝接壤的宥州路和盐州路,西夏平时部署的总兵力在十万左右。此外,西夏军队的重装骑兵被称为铁鹞子,是西夏军队中的王牌,也是冲锋的主力,该骑兵重甲,钩锁铰链,士兵即使死在马上也不会坠落下来。

宋夏边界地形地貌

宋夏交接地带位于六盘山和横山一线,皆是山地地形,期间夹杂部分河谷。这种地形非常不适合步兵作战,必须有骑兵进行辅助和冲锋,宋军只有突破六盘山天堑,才能进入宁夏平原,攻入西夏腹地,但是贯穿整个宋朝的一点,大宋缺马。没有马,就无法组成骑兵。宋太宗时期,宋军本来有一支骑兵——静塞军。但是只有三千人,并且后来因为缺马和战事,就没了。

宋朝缺马,那中国的战马产自哪里呢?祁连山北麓的山丹军马场是知名产马地。但是河西走廊被牢牢控制在西夏手中,因此西夏不缺战马,那么宋朝在山地一线只能处于守势。宋仁宗收复河湟,向西边的青海进军的根本也是从西部包抄西夏,同时获得青海的马匹。



所以宋朝朝臣中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对西夏只能守不能攻。章惇为相之后,采取在边界广修碉堡,坚壁清野的防御举措,在平夏城之战中一举击败西夏,让西夏割地称臣。

西夏人才政制

西夏朝廷内有大量从北宋西北各府投奔西夏的士子,这些人才清楚北宋的军事建制,对西北地形熟悉,同时对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也都清楚,为西夏出谋划策,这等于宋西北门户洞开。汉人甚至能在西夏为相,比如任得敬甚至能够在西夏分国,势力不可谓不大。这些宋人在西夏国内主导对宋政策,同时利用关系离间宋朝君臣,起到了很大效果。



这些宋人叛逃到西夏主要是因为西北士子科举失意,生活不顺,从而到西夏谋取官位。到了真宗年间,赦免叛逃的宋人,并授予官职之后,西夏朝廷中大量宋人回国,对西夏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广谏院


楼主所说的西夏300万人口,是严重的误解。西夏王朝的统治民族是党项族,人口大约300万。而西夏管辖的总人口超过1000万,具体数目不详。

由于西夏王朝自己不修史,因为成吉思汗死在征西夏的战争中,蒙古对西夏王朝和党项族恨之入骨。蒙古在1227年灭西夏后,将300万党项人屠杀干净。蒙元时期,大都(北京)翰林院编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唯独没有编修《西夏史》。而要研究西夏必须从《宋史》、《辽史》、《金史》中了解,要不是上世纪发现了“西夏王陵”和“西夏文”,人们都以为“西夏”不是真实的存在。

《宋史》记载:北宋总兵力曾经达到127万,《辽史》记载辽的总兵力曾经也达到100万。而宋、辽总兵力超过100万的时期,恰好是宋、辽、西夏对峙最严重的时期。而西夏若要和宋、辽对抗,西夏的总兵力必须介于50万到100万之间,西夏没有七八十万总兵力,是不可能和宋辽对抗的。而要保持这么庞大的兵力,必须要有一千万以上的人口做保证。

西夏占有的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宁夏的全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兰州以西、青海的东部,总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西夏王朝军队的主体是党项族的骑兵,党项族骑兵不会超过30万。另外的50万步兵,只能由西夏管辖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来组建。西夏骑兵作为主力机动兵团使用,而漫长的边境线,则由汉族步兵来担任。作战时,以党项骑兵为主力,以汉族步兵为补充兵力。

人们总是误认为西夏、辽、金的人口组成只有党项、契丹、女真,其实,西夏、辽、金不过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已,统治辖区内有大量的汉族人口,还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粗略估计,西夏总人口1000多万,辽的总人口接近2000万,金的总人口3000多万。而北宋的总人口7000多万,靖康之乱时战死饿死上千万人,南宋的总人口仅有5000多万。

西夏之所以能和宋、辽、金、蒙古对抗近两百年,一个主要原因是总人口超过1000万,可以提供近百万军队,前期可以同时和宋、辽对抗;后期则可以和宋、金对抗。即便强大的蒙古成吉思汗,也死在征西夏的战争中,蒙古灭西夏用了28年,蒙古最终灭西夏的原因,是一项针对西夏的“汉族瓦解政策”。

蒙古针对西夏的“瓦解政策”,大致的内容是:“西夏杀死我祖铁木真大汗,党项族十恶不赦,其他人等只要不抵抗,蒙古则不杀害。”这个政策,直接导致西夏境内的汉族人,不再支持西夏王朝,不再为西夏王朝卖命。1227年,蒙古攻破兴庆府后,对党项族实施了长时间灭族屠杀和追杀。党项族从此就彻底消失了。

近年来,有专家发现四川某地,聚居有疑似党项族的后裔,但是,还需进一步考证论证。


冷清先生


宋夏战争,自从公元982年李继迁竖起反宋大旗直到北宋灭亡与西夏脱离实际接触为止,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处在敌对状态的时间占了四分之三!

对于西夏人口,因为缺少西夏直接的史料证明,推测西夏大概人口在上线200万,下线100万之间。按照西夏大约66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来说,其面积比今天的青海省少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取一个西夏大概人口的中值150万,一算西夏人口密度大约为2.27,远远低于同时期北宋各路!

虽然西夏国小民少,却是实行的全名皆兵的制度。史载其民“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甲胄弓矢以行”。虽然如此,到了西夏中后期兵员也只是达到了60万左右。而北宋正规军——禁军,加上辅助的厢军,两者最高时的兵力据南宋陈傅良《历代兵制》记载“皇佑之初(公元1049年,宋仁宗年号),兵以一百四十一万”。

但是就是如此小国,竟然直接对抗宋朝长达100余年。对于北宋始终无法打服西夏,有一史料可直接证明。公元1072年,北宋君臣讨论处理西夏的政策时,王安石说,“今陕西一路即户口可敌一夏国,以四夏国之众当一夏国,又以天下财力助之,其势欲扫除亦宜甚易,然终不能使夏国畏服!”

西夏的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虽然西夏疆土面积66万平方公里,但是荒漠与半荒漠化就占了西夏全境五分之四左右。无论是腾格里还是毛乌素沙漠,数百里乃至上千里“既无水草,又无人烟”之地比比皆是。唯一对西夏建国有利就是河西走廊与河套之地。当然西夏与北宋边界的陕西高原一带也是西夏赖以立国的根本之一。

河套地区为西夏重要农牧与政治军事中心所在,黄河又今宁夏中卫进入河套平原,水势开始平缓,支流蜿蜒分散,为西夏灌溉农业与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场所,依靠此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西夏在此地屯集了大量的国民人口。

河西走廊之地的甘、凉、瓜、沙、肃诸州,水草丰美,依靠祁连山雨水的滋润,水利灌溉发达,加之此地优良的牧场,实在又是西夏屯集国民人口又以天然好地!

以上两地是西夏相对于双方对立战线,可以称之为大后方的地方。

而以上两地亦是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用以建立骑兵的马场所在地,却不在北宋王朝手中!众所周知,古代想要攻灭以铁骑起家的游牧民族必须建立起一支比他还要强大的骑兵。同时,宋朝与西夏的西北边界又有茫茫沙漠七百里,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宋军来说实在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遥想汉武帝当年举全国之力,穿越大漠打击匈奴,出征的14万马匹仅仅有三万匹返回,从此汉马亦少,无以复往!大漠之所以给步兵造成极大困扰,关键在于军队所需要的军需给养不能及时跟送。因为沙漠沿途缺少淡水补充,所以就连人赖以生存的水分都需要从后方储备并运送!范仲淹曾说过,“西戎居绝漠之外,长河之北,倚远恃险,未易可图!”

事实上这也是宋军多次征讨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后期因为对西夏战事的需要实现了将兵法,增加了骑兵编制,但是总体看来宋军还是以步兵为主。

其次,北宋从宋太宗时期为了防止武将尾大不掉,实行“将从中御”的办法。史载此法“手札处画,号令诸将,丁宁详密,授以成算。虽千里外,上自节制!”活脱脱近代史上国民党蒋介石用电话远程指挥前线的祖师爷!此法极大的限制了武将的临阵发挥,虽有反攻西夏的大好时机却往往贻误战机。

然后,当时除了西夏和宋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强敌——辽国。而西夏则长期尊奉辽国为宗主国,并年年维持朝贡关系。

宋朝相对居南,西夏与辽相对居北。以此比较,好似东汉末年三国的倒立翻版!宋神宗曾有一段话,“盖北有强邻(辽),西有黠羌(西夏)。二敌之势所以难制者!”的确,夏、辽互为犄角,极大的增加了北宋的国防压力!面对这两个游牧民族的长枪快马,北宋军队完全不能专注于一方防守。这也是西夏多次凭借辽国对宋的军事冲突,多次化险为夷的原因之一。后来,北宋改变了方法,以步步蚕食,渐次推进而慢慢取得了对西夏的优势地位。但是,因为辽国的干涉,北宋不得不连续两次中止开边活动!

最后,宋夏以及宋辽之间的对抗,极大的增加了北宋的国防开支,大大地影响了国民生计!据宋人的记载,宋朝的军费开支常常占到财政支出的十之七八。这十之七八的军费用于宋辽,宋夏边界的费用又占到了百分之五十。而且,在大多数时候,对抗西夏的陕西战场是占得最多的!


大福读史


不到300万人口的西夏,能对抗宋朝100余年,其原因在于: 一是西夏战斗力强,可以动员10余万军队参加战斗。宋军自高祖杯酒释兵权以来,尽管有100多万宋军,但军队战斗力不强。

二是缺乏有力的指挥人才,历代皇帝对出色的将领防范意识很强,偶尔出个军事人才,就被不懂军事指挥的文官所排斥。

三是全国兵力分散,分兵作战没有形成合力。而西夏军队战术灵活,指挥统一训练有素。


春风得忆3


西夏,军事实力相对于宋朝来说还是有些优势的。西夏所在地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战马来源地,从这点来说,西夏对于宋朝来说有一战之力。

宋朝一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少了最重要的一道天然屏障。而骑兵战马也是宋朝军队一大软肋,南方不适合养马,马的品种也不行。大宋曾经从西南买马,但是西南滇马耐力好负重好,但是作为战马,没有高度没有冲击力和强机动性。河套地区又是西夏国。

开始宋朝也想攻取西夏,但是打了几仗不能胜利,两国也就和谈了,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然后互市,这样大宋和西夏和平共处了百十来年,直到蒙古灭了西夏。


对别酒怯流年用户


因为文官的压迫 就像东林党一样为了文官集团的利息 宋讲究东华门外唱名 当兵的没地位 武将越厉害打压越严重 这样的部队怎么会厉害呢 至于打仗不行 大不了赔款、宋别的不多 就是有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