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草根出身,卻揮兵天下驅逐蒙元,恢復了漢家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其赫赫武功自不必多說,但對朱元璋治理天下的手段則歷來褒貶不一,尤其是他殺功臣如屠狗、濫殺無辜之舉更是為人所詬病。

今人多知清朝文字獄之酷烈,實則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同樣腥風血雨。但由於官方正史之中記錄寥寥,一時真偽難辨。所以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這是文人因對朱元璋的敵視而做的誇大與歪曲,而且很可能是清王朝的授意之下對朱元璋故意抹黑。

雖然明清正史多有人為篡改刪減,不過通過一些旁證史料和歷史背景的綜合分析,朱元璋洪武朝文字獄一說,誇張與不實是有的,但他因文字羅織罪名迫害文人之事也絕非捕風捉影。

善待文人的張士誠成了反面典型

對於朱元璋文字獄記錄較多的是清朝史學家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卷三十六直接有“明初文字之禍”一條。

“是時文字之禍 ,起於一言。”

趙翼將文字獄的起因歸於朱元璋麾下武將的一句話,背鍋的是張士誠。


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不是清朝人故意抹黑的

當時大明已經得了天下,朱元璋就跟部下探討治國之策,他說,“世亂用武,世治宜文,非偏也。”

部下可都是馬上封侯的勳貴武將,當然不願意把治國的大任拱手讓給文人,於是有人就說了,“陛下說的雖然是這個理,但讀書人用心歹毒,特別喜歡譏訕,如果不警覺的話,就會被他們愚弄而不知。”

這話挑撥得有些惡毒,而且還舉了個例子,就是張九四張士誠。

說張士誠一直“禮文儒”,還請這些文人幫他改名,於是張九四就成了張士誠。

朱元璋就說了這名字不是改的挺好的嗎?

部下回答說,好什麼啊,是這些腐儒文士埋汰他呢,不信你看看書

“《孟子》 有‘士 ,誠小人也’ 之 句。”

言下之意很明確了,張士誠傻乎乎地被這些文人忽悠的,到死都當了小人。

朱元璋的學問和張士誠差不多,本就怕被飽學之士瞧不起,一聽自然心中有了算計,

“上由此覽天下章奏,動生疑忌,而文字之禍起雲。”

“小犬隔花空吠影”是影射朱元璋是條狗?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確實是殺心很重。當然其中一部分為了維護其朱家天下。

比如藍玉,“驕賽自悠,多蓄莊奴、 假子,乘勢橫暴。”(《明史》)

比如丞相胡惟庸,生殺黜險,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饋遺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 。(《明史》)


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南京城的朱元璋雕像

對於這種恃功驕恣、竊弄權柄的文臣武將,自然是哪個皇帝也無法容忍的,更何況是權力慾極強的朱元璋。所以哪怕是他大肆牽連製造無數冤案,後人觀之也無非是皇帝的雷霆手段,只是朱元璋更殘忍一點罷了,“元功宿將,相繼盡矣。”

不過朱元璋最為後人詬病的,還是因文字殺人,也就是羅織莫須有罪名的文字獄。尤其是上了歲數,而功臣們又差不多被殺光之後,朱元璋就盯上了文官們。《明史》說,“太祖春秋高,多猜忌。”

朱元璋從兩個方面入手搞出文字之禍,一種是從文人的詩文之中雞蛋裡挑骨頭,和我們耳熟能詳的清朝文字獄同出一轍。

比如叫陳養浩的官寫了句,“夜夜哭征夫”,朱元璋認為是譏諷他窮兵黷武,於是把陳養浩扔水裡活活淹死了。

還有一位書法詩文都非常出眾的官員高啟,寫了句“小犬隔花空吠影 , 夜深宮禁有誰來。”朱元璋看到了,認為是在影射自己是條狗,竟然將高啟腰斬了。

第二種就是官員們本來為了哄朱元璋開心,卻自己把刀把遞到朱元璋手裡了,然後莫名其妙地捱了刀送了命,此種類型的文字之禍史稱“表箋之禍”。

給朱元璋拍馬屁拍錯一個字那就是死

表箋是朱元璋發明的,每到他的生日和皇后生日以及元旦、冬至等節日,百官必須要進表箋向他和他母親以及夫人祝賀;得到他的賞賜之後,也要進表箋謝恩。漢代開始只有表,朱元璋又多要了個箋,表是給他和皇太后的,箋是給皇后的。

按理說這一類東西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玩意,各地官員們上表箋花團錦簇地阿諛奉承一下皇帝,朱元璋自己看個樂呵也就完事了,可是偏偏,朱元璋盯上了進獻的表箋,結果本來算是拍馬屁的文章卻成了很多的催命符。

關於“表箋之禍”流傳最廣的大概就是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進的表箋。

徐一夔的表箋中寫道,“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

正常人看來,這好文采拍馬屁都白瞎了。

可是朱元璋卻是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問題,他看了表箋之後勃然大怒,“生者僧也,以我嘗為僧也。光則薙髮也,則字音近賊也。”

好傢伙,一共十二字,讓他挑出三處含沙射影的寓意來。於是,徐一夔就被殺了。(吳晗著《朱元璋傳》中也引用了此說)

因為朱元璋當過和尚,又造過反,所以對於這方面是極其敏感的,算是他的逆鱗,而人殺多了,也不在乎多殺幾個酸文人了。


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朱元璋為活命曾出家為僧

就說因為朱元璋看過表箋後認為是譏諷自己當過和尚而被殺的,比如有,

幫著常州知府寫表箋的府學訓導蔣鎮:“著性生知”(生通僧)

替祥府縣縣令寫表箋的縣學教諭賈靄:“取法象魏” (取法通去發)

德州府知府請本府訓導吳寬寫的表箋,“天下有道。望拜青門”(“青門”朱元璋認為是和尚廟 )

明初的文字獄,從洪武十七年開始,直到朱元璋去世前,連續將近十五年之久。

研究者認為言朱元璋因文化自卑,所以仇視文人,他發動文字獄就是為了報復不聽話不把他放在眼裡的文人。說起來,朱元璋對文人大開殺戒,這也應該是明朝初期,很多文人拒絕入仕留下的禍根。

朱元璋的文字獄是明朝人自己曝光的

人都有兩面性,所以對其人的研究者們自然也會有各自陣營。也有不少人認為,朱元璋的文字獄是後人對其的汙衊捏造,是嚴重失實的。

作為封建中國最後兩個王朝,明清的共同之處就是史料被篡改得十分嚴重,當然指使者非帝王莫屬。也因此,很難從明朝官方史料中尋到朱元璋興文字獄的太多實錘。

對於明初文字獄的記載多出於野史和文人論著,其中文字自然也就不甚嚴謹,也多有添油加醋和捏造事實之嫌,所以被認為可信度不高。

比如前文提到的徐一夔,他因表箋之禍被殺記錄於《剪勝野聞》。但據考證徐一夔一直活到了建文帝時期。

《七修類稿》一書中,提到僧守仁有詩,“網羅一日遍東西。”被朱元璋認為是譏諷律法太嚴,於是被殺。但後人考證,僧守仁圓寂於寺,乃是善終。


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趙翼所著《二十二史札記》中有“明初文字獄”一條

因為對明初文字獄記載最多的是清乾隆朝的史學家趙翼,所以也有研究者認為是清朝廷藉著趙翼的筆來詆譭朱元璋,並藉此貶低前朝大明朝。

但是,清朝自己就搞文字獄,自然就不能宣揚大興文字獄是王八蛋才幹的事,不可能四處說朱元璋搞過文字獄,也正是這個原因,在清朝人編纂的《明史》之中,文字獄也沒有作為朱元璋的汙點大肆錄入。所以,趙翼寫明初文字獄,未必是為了迎合清朝廷詆譭前朝,甚至可能是真正的暗諷今朝。

更為有趣的一點是,前面提到的那些野史,居然都是明朝人的著作。清朝皇帝甚至對此非常不滿,雍正就說,“昔明嘉靖、萬曆之時稗官野史所以汙謗其君者,不一而足。當時並未發覺,以至流傳至今,惑人觀聽。”

“表箋之禍”流毒國外 最後朱元璋定下了表箋模板

滿清自己就大興文字獄,所以對於明初文字獄只做模糊處理,也因此清人編撰的《明史》中罕有記載。而明朝自己的官方資料,更是早被皇帝改的一塌糊塗。

朱元璋為了方便自己行事,不留身後罵名,甚至連皇帝的“起居注”都沒有,而洪武朝的官方文獻《大誥》、《皇明祖訓》、《詔示奸黨錄》等更是粗草而就,從胡惟庸、藍玉大案等模糊不清的記錄就可知朱元璋在刻意隱瞞真相。而本來就不多的史料,明成祖朱棣又三次篡改《明太祖實錄》,使得更多的真相被掩埋,只能在民間有所流傳。

但浩瀚史料的刪減終歸會有一些“漏網之魚”,雖然不能證明朱元璋大規模地搞過文字獄,但是也能就此推測文字獄是有其事。


明初文字獄 一字可殺人的表箋之禍 是否清朝故意抹黑朱元璋

《國初事蹟》中多有文字獄記述

參與編撰《太祖實錄》的明初官員劉辰所著的《國初事蹟》中,就記錄了不少因詩文而獲罪的文字獄例子,趙翼等後人的著作中多有引用。而“表箋之禍”的記載雖然罕見,但也沒有被掩埋乾淨。

《明史》載:蘇伯衡“警敏絕倫,博洽群籍”,洪武二十一年,為處州教授,“坐表箋誤,下吏死。二子恬、怡,救父,並被刑。”

關於表箋之禍的事實性記錄雖然很少,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最為重要的旁證就是,朱元璋曾經把文字獄都弄到國外去了。朝鮮遞交的表箋,被朱元璋屢次三番揪出毛病,甚至連使臣都殺了。

而且通過朱元璋屢次頒佈法令,也能看出表箋之禍在當時已經鬧得人心惶惶。

刑部主事茹太素曾經上奏說當時朝廷的淒涼景象,“才能之士,數年以來,倖存者百無一二。”(《明史》)

被“表箋之禍”折磨得死去活來的官員們再三請求之下,朱元璋專門頒佈了針對表箋用詞、格式的模板。計有

《表箋定式》、《進賀表箋禮儀》和《慶賀謝恩表箋成式》,訂入《大明會典》一書 。終於使得官員掉腦袋的危險大大降低了。只不過這已經是洪武二十九的事了,朱元璋死於洪武三十一年,歲71。

關於明初的文字獄,清朝的趙翼等人認為,“其初學問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誤殺人。”這點上肯定是故意抹黑朱元璋了,譏諷他的出身和不學無術。因為等到朱元璋興文字獄時,他已經熟讀經史,而且能著詩文,已非昔日大字不識的泥腿子了。

至於說清朝廷借文人之筆刻意詆譭朱元璋也站不住腳,因為文字獄在乾隆朝最盛,不可能自己打自己嘴巴。所以清朝編撰的《明史》甚至幫著隱瞞事實。趙翼等人抨擊朱元璋的文字獄又何嘗不是在影射清朝廷。

所以,明清流傳的朱元璋大興文字獄一事,雖然有一些誇張和不實之處,但是事實是存在的。

當然,這種流傳也是出自各自的政治目的和道德意識,畢竟帝王功過非能以一事蓋棺定論的。

參考資料:《明史》《二十二史札記》《太祖實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