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第5版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建議在家預防採用以下措施

在上一篇文章裡面《 》已經分析過了:根據武漢的地區特點,冬季氣候特點和新冠病毒發病症狀的特點以及病情發展的特點總結出來,這次

新冠病毒肺炎的中醫病因就是<strong>溼寒,其中也提到了一些簡單的中成藥的預防方法。但是這幾天看到湖北很多地方,有些病人或者是疑似病人由於暫時醫療條件限制,無法及時得到救治,只能在家自己隔離,還有更多的正常家庭怕得惶惶不可終日,針對這些情況我給出了幾個在家操作的簡單易行的預防方案。

根據最新第5版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建議在家預防採用以下措施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這些基本原則之外,在家期間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空氣消毒食醋效果不好官方不作為推薦。可以使用75%的醫用酒精,但是要注意安全。如果不湊巧你沒有搶到酒精,也可以用以下方法,這些東西暫時沒人跟你搶。就是端午節最常用的艾葉。艾葉或者艾絨性質溫燥,歷來是中國最常用的的辟邪驅毒聖品。艾葉最常用於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一年當中溼熱最厲害的時期,最容易發生熱性的瘟疫,所以一般用艾葉的溫燥的性質來除溼,同時用其芳香之氣來避穢祛邪驅除毒蟲。中醫經常利用它的藥性,來驅除陰寒、通經活絡。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裡面,既然溼寒是主要的病因,那麼用溫燥的艾葉就是最對症的預防方法。使用方法很簡單,買一把艾葉點燃以後,使艾葉的芳香氣味充滿整個屋子,一天不超過兩次就足夠了,如果感覺不放心可以跟酒精交替消毒。

第二,飲食預防。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充分的能量,充足的睡眠,良好的身體狀態。其中能量的來源主要靠飲食。西醫所謂最好的飲食莫過於高蛋白,低脂肪適當的糖類加適量的維生素類,在這次疫情當中,西醫有什麼針對性的推薦呢?

而中醫則認為大部分食品都是有一定偏性的,溼寒的天氣就適合吃一些溫熱的食品或者調料。生活中最常用的去除溼寒的就是辣椒,生薑,胡椒、花椒、桂皮和八角葷香

辣椒是中國最常用的祛溼聖品,在西部中南部絕大多數江河比較多的省份,都是常用的調味品,因為特殊的潮溼的氣候特點,使得人不得不選用辣椒作為主要的調味品。只不過辣椒的味道雖好,藥效卻比較差,所以辣椒基本不作為中藥使用

而生薑和胡椒花椒能去除胃部的溼寒,使胃部暖暖的,增強消化能力,是很常用的中藥或者藥引

。在武漢現在這種天氣情況下,食療方最好就是生薑羊肉湯或者胡椒豬肚雞。羊肉是熱性的,豬肚可以補胃,尤其是最後濃濃的一碗熱湯,吃完以後能迅速去除胃腸道的溼寒,渾身溫暖,不再覺得四肢冰涼。需要說明的是白胡椒的藥效是黑胡椒的好幾倍,但是價格也貴很多。花椒是常用的調料,性辛溫,壯陽除溼效果特別好,所以在潮溼重鎮川渝,花椒簡直滲透了整個飲食結構。

桂皮又叫肉桂,性質辛溫,是最常用的壯陽祛溼中藥之一,家用和藥用其實主要是藥效強弱問題而已,如果家裡買到好的肉桂其實比某些藥店的質量還要好。八角葷香有些省份做飯時候很少用,其實它的主要成分提取出來進一步改造就是赫赫有名的抗病毒神藥“奧司他韋”,只不過由於成本原因奧司他韋都是人工合成了。八角葷香性溫,能溫陽散寒,也是治療脾胃寒溼常用藥之一。只不過藥效沒有沒有胡椒和花椒那麼強。

當然了,如果你是富有創造力或者生活情趣的人,把上述各種調料組合一下,或者加上蔥、陳皮、十三香等辛熱調料,用羊肉或牛肉等熱性肉類,燉出一鍋熱騰騰的美食,不僅享受了一頓美餐,而且增強體質預防疫情,一舉兩得的事情,為什麼不好呢?即使是標準的中醫黑又能挑出什麼瑕疵呢?預防不了肺炎我大不了喝了碗香噴噴的肉湯而已啊!!

什麼?!你老婆平時不做飯——這難道不是讓老婆下廚最好的理由嗎:) 呵呵呵……

根據最新第5版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建議在家預防採用以下措施


最後再說一下中藥預防。專家一再提醒,沒有什麼中藥或者西藥可以預防此次疫情的肺炎。不建議大家吃中藥預防,尤其是雙黃連,蓮花清溫膠囊這一類清熱解毒的中成藥。這些偏涼性的中藥如果當做預防藥物來吃,時間長了會瀉人陽氣,身體會越來越虛弱,事與願違。藿香正氣水也是偏性的藥物,長時間吃也不太好。所以我推薦的是參苓白朮散(丸),因為這個藥基本作用是健脾祛溼,促進消化,改善吸收為主。裡面的成分都是比較平和的,沒有偏性,即使長期吃也不會有副作用。

如果病情嚴重或者進一步發展,這就不是我所能夠幫助的了,還是住院治療吧。

簡單總結:

除了酒精消毒,還可以用艾葉空氣消毒。

飲食方面可以多用一些辛熱的調理做一些肉湯,比如生薑、胡椒、花椒和八角茴香。需要注意的是:那些乾燥溫熱的地區或體質,比如說廣東福建溫熱氣候的地區,不建議長時間使用這個方法。


==================================================================

1.兒童常見病的防治:包括常見的發燒、腹瀉、咳嗽等不用輸液的中醫處理治療。

2.常見疑難雜症的中醫治療:包括食管癌胃癌肺癌,術後長期消化不良,三叉神經痛,痛經,產後腰痛,長期腹瀉,長期支氣管擴張(反覆咯血膿痰),腎虛腰疼……

3.美國哈佛醫學院訪學見聞:包括美中各種生活方式、習慣、文化差異,兩國文化的異同點,生活常識,公立教育,所謂的皿煮等

4.親身經歷的奇聞異事:特異功能,命理(算命),風水和奇門遁甲等。


中醫為作者的個人業餘愛好,不接受網絡問診及診病開方

。以上方劑僅適合案例中的病人,不構成治療建議,不能妄加推廣引申到自己或周圍人身上,後果自負。

作者的目的是為了證明中醫的科學性,即在掌握中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判斷出疾病的具體原因,運用中醫的方法加以治療,解決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

作者不刷粉,不養粉,不割韭菜,不收徒。

除了專欄課程以外, 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一般不回覆不討論,望大家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