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谁可以详细解答一下?

诚挚人生为梦启航


“四世三公”并非指某人的官职,而是其家世四代人当中都有人做官达到“三公”之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公九卿”当中的司徒、司空和太尉,当然了“三公”的叫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各有不同。

袁绍四世三公的说法,并不是指袁绍本人,而是指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自袁绍自高祖父袁安开始就出任三公之职。其高祖父袁安在汉章帝时任司徒,曾祖父袁敞在汉安帝时任司空,祖父袁汤在汉桓帝时任太尉,其父亲袁逢在汉献帝时任司空,叔父袁隗在汉献帝时任司徒。汝南袁氏在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和父辈,这四世当中都曾经位列三公,也就是四世三公的说法了。

明确了“四世三公”的真正含义之后,对于四世三公所代表的意义,就可以根据“三公”官职,及“四世三公”之所以能让袁绍的汝南袁氏如此显赫的缘故。

首先来看“三公”的发展

“三公”如前所说,是司徒、司空和太尉的合称,三公九卿官制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重要官制。仅从“三公”官职的发展上看,“三公”是在丞相官职的演变之后而出现的。

秦朝便有三公的官职,即最早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但当时并不是确立明确的“三公”之位。其中丞相负责辅佐皇帝、掌管百官,甚至“无所不管”,地位最尊贵,品秩为一万石,金印紫绶;太尉负责掌管军事,因为秦朝时的军事活动较多,所以地位也很尊贵,品秩为一万石,金印紫绶;不过,后世作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秦朝时只是丞相的辅佐,品秩只有两千石,银印青绶。这也就是说,秦朝时虽然有三公的官职,但却没有三公的称谓。

真正确立了“三公”地位的是在两汉时期,随着汉朝疆域的不断扩大,原本需要由丞相一个人负责的朝政太多,加之皇权需要警惕日益强盛的丞相相权,因此逐渐让三公分担原本丞相的工作。在这种意义上,三公是为了分散丞相权力而出现的。

三公称谓经历较多改变,后来在丞相官职继承上发展出司徒,御史大夫官职上发展出司空,以及太尉确立为三公之一的结果。“三公”在丞相之后,也就成为古代王朝最为尊贵的官职,而如果一个家族如果四代人都有人出任三公官职,那么可想而知家世的显赫情况了。

“三公”的地位变化

三公的地位是随着丞相地位的衰落而提升的,三公地位的崛起,伴随着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过程。

在三公确立之前,丞相负责统领百官和辅佐帝王,所统辖的政务包含各个方面。这也就造成了丞相可以依仗其官职地位的尊贵,而有了可以借以势大进而威胁皇权的可能,这不符合皇权政治的需要。因此在皇权强势之时例如汉武帝、光武帝这些时期,对官员体系进行了较大的压制,也就是对于丞相权势的压制,以及利用三公取代丞相的过程。

三公之中,司徒负责民事,司空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这是将原本丞相一个人负责的事务进行分散,有效地限制了丞相的相权过重。并且,负责监察职能的官员,如司空、司隶校尉、司直等,也逐渐随着三公的确立而设立。这个过程是皇权压制相权的过程。

但是依仗三公虽然能够分散丞相职权,但却依旧保持了三公地位的尊贵,因此三公也有了威胁皇权的权势,西汉末期的权臣窜乱,可见当时三公发展的情况。之后,皇权利用台省制度,尚书台、中书省、门下省的逐渐确立,掌控了朝中实际政务,进一步地限制三公的权势。

不过在逐渐削夺实权之后,三公没有如同丞相一样被逐渐取消,而是继续保留,但却逐渐变成了不再掌控实权的官职,实权皆“归于台省”。开始三公原本地位的尊贵,导致了即便无法掌实权的历史时期内,三公依旧能够保持其尊贵的地位,因此也两汉之后功臣、权臣等的加封。

由此看来,即便三公实权地位逐渐消失的时期,拥有三公之位,依旧是极为尊显的官职。四世三公的家世,足以让一个家族借以尊显数世。

“三公”世族的发展及士族阶层的崛起

有学者认为中国“世族”与“士族”之间存在差别。世族更多是累世做官,如袁绍的家族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便奠定了汝南袁氏世家大族的地位。而士族的发展,更多地是在文化传承方面,一个家族家学传承多代,也就是确立了士族的地位。不过,在我看来,世族与士族并不矛盾。

如袁绍的汝南袁氏、以及发展到隋唐依旧显赫的弘农杨氏,皆是曾有“四世三公”之称的世家大族。而结合古代出仕情况来看,出仕之人多精于儒学等,因此即便地位尊显的三公,也同样是精于学识的。不过,如同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西晋时期司马氏迫害名士等情况下,拥有学识的官员不得不转而退居家中精研学术,进而产生了以文化传承为根基的士族门阀。

士族门阀的崛起与“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并不矛盾,在两晋之后也逐渐趋于一致,这是人才掌握学识得以更好出仕做官,以及士族门阀参与政治等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

那么,从这种角度来看,袁绍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也就足够彰显其家族累世尊显的地位了。在古代礼法及官制下,“四世三公”所代表的家世,就更显得重要了。尤其是在士族门阀崛起的魏晋时期,拥有显赫的家世,凭借以家世出身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四世三公”的家世就更显尊贵了。


总结

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是累世位列三公的尊显地位,这能够让汝南袁氏家族尊显于当时,成为出仕等的便利条件。三公的尊贵伴随丞相的相权削弱而提升,皇权利用三公来分散丞相权势,而三公依旧尊贵让其依旧能威胁皇权。因此,随着皇权利用台省等削弱三公相权,三公也就成为虽有尊贵地位,但却没有实权的加封官职了。


苏小衿


简单解答一下。



一、“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

“四世”跟官没关系,指的是辈分。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由于很有才华,受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的器重,而其后他的儿子、孙子和曾孙也都受皇帝的器重,先后出任宰相级别的高官。所以袁绍口中的“四世”,指的是他的父亲、爷爷、曾祖、高祖四代人。

“三公”是官职称谓。在秦朝和西汉,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务都相当于宰相。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和权力有所变化,变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权力也远不如秦朝和西汉大。不过当时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还是名义上的宰相。

“四世三公”连起来解释的意思就是:某家族连着四辈都有人当到了三公级别的高官。

所以“四世三公”并不是单指多大的官,而是说某个家族很厉害,连续几代人都担任过宰相。这个家族在朝廷中积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网。


二、“四世三公”家族有多大的影响力?

所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影响力都很大。

因为只要某人担任三公,他的门生故吏就会傍在他身边,形成巨大的势力和网络。比如东汉时期的外戚窦宪,他在朝内也就混了十多年时间而已,结果就是“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你想想四世三公,连续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内担任宰相,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得有多大呢?

当时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攀关系,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结果聊了一溜够,可能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可能都是一个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所以只要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在朝廷内的政治影响力都不可能低。



三、“四世三公”家族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实际权力未必很大。

通常观点认为,东汉朝廷由士族官僚、外戚和宦官三大支柱组成。而由于外朝不如内朝受信任,所以士族官僚相对不重要,其权力远不如外戚和太监大。

也就是说在东汉中后期,国家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和军权,掌握在太监和外戚手中,他们相互争权。士族虽然也很重要,担负着整个帝国正常运行的政务权。但相比之下,士族的权力没有太监和外戚大。

所以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家族,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但要论实权,却远不如太监和外戚大。比如弘农杨氏就是典型。

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杨震,杨彪等四代人都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但是汉灵帝死后,杨家混的就很一般,远不如袁氏家族混的好。杨彪的儿子杨修仅仅只是曹操的主簿,而袁绍和袁术,都是手握十万甲兵的大军阀。

四、汝南袁氏并非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

同样都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杨家人混的就很一般,袁家人就混的风生水起呢?

因为袁绍家族很会经营,他们不仅仅是士族代表,其与外戚的关系也很不错。当时的外戚只要一得势,普遍的做法是将要重要职务换上自己人。比如内朝的尚书令、中常侍等等,军队系统的虎贲中郎将等等。由于袁绍家族懂得政治经营,所以这些重要职务,当时都掌握在他们手上。

比如汉灵帝驾崩时,掌管禁军的虎贲中郎将是袁术,而袁术之前的虎贲中郎将是他的哥哥袁绍。此时的袁绍担任西园八校尉的二把手,中军校尉,比虎贲中郎将还重要。

还比如当时袁家的大族长袁隗,他除了担任司徒外,还以太傅参录尚书事,担任官员系统的二把手,掌握决策权。

军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么可能混的差?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外戚领袖何进认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可能袁绍、袁术、袁隗不这么认为,但何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何进当大将军时,袁家人在何进这届政府中,扎的非常深。

综上所述来看,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权力,握有军权和巨大人脉关系网络的加强版士族。


有不少人认为,东汉后期的动荡,就是袁隗和袁绍策划的,他们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监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火拼。然后再招呼董卓进京,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后来何进被太监杀掉,袁氏见二虎相争之计达成便接管外戚部队,铲除了太监。在消灭太监的过程中,曾经一度血洗了皇宫,差点连皇帝也杀了。(袁术下令诛杀宫内所有没胡子的男人,而皇帝刘辩是个孩子,没有长胡子。袁术此举颇有心机)

只不过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让袁氏精心策划的阴谋泡汤。如不然,袁氏就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Mer86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一位军阀,因《三国演义》而被世人熟知。在小说和电视剧中,袁绍的经历和史书上基本一致,他最为得意的就是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地位。这个词,他自己最爱说,也最爱听别人说。

所谓“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是当时一个权倾天下的官宦世家。在袁绍之前,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个官拜三公这样的高位。三公指的是三个职位,在周朝的时候是太师、太傅、太保,在汉朝的时候是司马、司徒、司空。东汉末年,这三个职位不见得是权力最大,但仍然是最尊贵的。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够有这么显赫的地位,这就要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说起。袁安出身于一个小官员之家,祖父不过是一个县令。他继承了祖父的学问,为人又特别正直、稳重,在当地颇有好评。

他最开始的工作,只是一个功曹,辅佐县令做一些日常性的事务。但他从来不阿谀奉承,总是秉公办事。有一次县令让他去州从事那里去办理公务,回来之前从事让他将一些信件转交给县令。

按说这种事情也不复杂,还能在上下级之间留下很好的印象。不过,袁安却拒绝了,他对州从事说:如果是公事,自有驿站帮您送达;如果是私事,也不该找我这个功曹。州从事无话可说,也不敢拜托他做事。

改变袁安命运的是洛阳的一场大雪,此时他正在洛阳无所事事。大雪将整个城覆盖,第二天洛阳令亲自带人到处巡查,发现只有袁安的所居住的地方,积雪堆得很高。洛阳令以为他冻死了,令人铲雪化冰,然后到他家找人。

可是,袁安仅仅是冻得瑟瑟发抖,并没有生命危险。洛阳令问他为什么不请人帮忙铲雪,自己可以脱困。袁安却回答道:现在全城大雪,大家都是又冷又饿,不方便麻烦别人。

这个就是“袁安困雪”的故事,洛阳令认为他很贤明仁义,大力宣传他,并将他举为孝廉,袁安也莫名其妙就红了。先后担任过多地的县令,颇有政绩。

公元70年,楚王谋反案爆发,三司推荐袁安审理这个案件,汉明帝便让他担任楚郡太守。因为皇帝对谋反不能容忍,心中非常愤怒,就催促袁安赶紧结案。但袁安一如既往的正直,他将牵连的几千人一一审理,对于明显没有问题的,不管是否屈打成招,都先行放走。

事后,袁安将卷宗交给汉明帝过目,条理十分清楚,汉明帝为他所感动,对于他处理的案件,一律同意。

就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又在朝堂之上不结党营私,让同僚信服。袁安在元和三年和元和四年,相继接任了司空和司徒的职位,这也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崛起的起源。

汉和帝继位之后,窦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窦宪飞扬跋扈,权倾天下。他要求北击匈奴,建功立业。但当时汉朝国内形势危机四伏,汉匈关系已经和睦了相当长的时间。袁安就联合朝中的大臣们一致上书,要求放弃这场虚耗国力的军事行动。

然而,窦宪在当时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他听说后,大发雷霆,扬言不仅一定要出兵,还要清理阻拦他的人。很多大臣为此取消了联名,都躲到幕后去了。

然而这并不包括袁安,他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与司空任隗一起,寸步不让。即使是在和窦宪争辩的时候,袁安也没有半点畏惧,甚至在太后面前激动得扔下帽子十多次。别人都为他的失利表现而担忧,他却镇定自若,不以为意。

从此以后,窦宪对袁安咬牙切齿,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袁安不但没有半点妥协,反而对于窦家人的所作所为极力抵制。尽管他几次都游离于生死的边缘,但终究因为名望太高而得以幸免。

在窦氏家族倒台的前夕,袁安病逝。群臣为他而惋惜,天子也非常难过,任命他的儿子作为郎将。从此,汝南袁氏开始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爱中国书画


所谓四世三公,是指一个家族四代人相继做过三公,东汉末年这样的家族只有2个,一个是汝南袁氏,一个是弘农杨氏(杨修出自这个家族,但最终从没落惨遭灭族)。袁氏家族位极人臣,可以说名门望族,是一般家族所不可企及的。

说到三公,就要聊聊“三公九卿”,这是在秦王朝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建立的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三公下设九卿。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汉武帝时期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

袁术和袁绍的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汤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家族中四世居三公之位者多达5人,所谓“四世三公”绝对名副其实,袁氏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他们的关系可以看图更清晰明了。

这里介绍一下袁家做过的太尉,司徒,司空,太傅的职能,便于大家理解袁家祖上都有什么才干。

太尉:秦至西汉时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司徒: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国土地和人民。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改为司徒。后世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等工程。西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袁家这么好的班底,结果被袁绍袁术给糟践了,虽袁绍比袁术性情要好点,不过俩人都好虚名、目光短浅、无至深谋略、不能慧眼识人。最后,袁氏荣耀也就滚滚长江东逝水了。。。

以上,为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斧正。



读书奇语


袁绍四世三公是指:

高祖袁安官至司徒;

叔曾祖袁敝官至司空;

祖父袁汤官至太尉;

生父袁逢官至司空;

叔叔袁隗官至太傅。

袁绍、袁术、袁基都是袁逢所生的同父异母弟,袁绍被过继给袁逢的兄长袁成。

四世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世。袁绍家四代人有五个人担任三公职位。这就是四世三公的意义所知——每代人都有人担任三公。

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傅是为上公,比三公更高一级。

西周时只有三公,东汉时除了三公,还增加了上公;北魏时增加三师上公:太师、太保和太傅都是上公。

三公和上公在隋唐以前是属于最高职务,在隋唐之后只是荣誉性职务,并无实权,多作为功臣死后追赠。

西汉时的三公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因为西汉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控职务、军事、监察三大职权。

为什么四世三公只和袁绍关联不和袁术关联

按说,袁术都是同父异母兄弟,袁绍的四世三公,也是袁术的四世三公。为什么很少人说袁术有四世三公?何况袁术还是司空袁逢的嫡子。

原因有二:

1、袁绍 和袁术个性不同。袁绍长得帅气,爱好追求名望: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所以很多士人喜欢和袁绍打交道。

而袁术讲究义气,不会像袁绍动不动就抬出家世:

“以侠气闻。”

2、袁绍继父袁成爱好交际,有很少的名声,为袁绍打造很好的基础:

“成字文开,壮健有部分,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故京师为作谚曰:"事不谐,问文开。"”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最大的官,百官里面他们官最大。但是东汉末年,三公只是虚职,原来实权在握的“三公”,已经被架空。

三公九卿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后,便设立三公九卿,这种政治制度,深刻地影响了其后的两千多年。秦汉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谓:“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指的就是由三公共同处理事务。

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职。而太尉是掌管全国军事,百官里面最高的军事统帅,其地位和丞相相等。御史大夫是诸御史之首,其地位仅次于丞相和太尉,是丞相的副手,掌监察,辅助丞相处理政务。

秦朝和西汉,历来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成“三公”,为中央最大的三个官职。因为三公手中掌握着实权,有时甚至能和皇帝的君权相抗衡,这种局面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改变。

东汉时期三公的演变

虽然从汉武帝开始,就已经在削弱相权,但西汉末年还是出现了王莽篡汉。等到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为了避免这种强臣篡位的可能,开始大力削弱“三公”的权力,扩大尚书台的作用。“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逐步架空了三公的权力。

王莽篡汉之后,对于地名、官职名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刘秀建立东汉,其他制度都是遵从西汉,唯有三公的名称没有改过来。

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世祖(刘秀)即位,因而不改。

当初汉武帝让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来辅佐汉昭帝,这一职位也最具权势。光武帝刘秀自然不允许这个大权独揽的职位存在,因此把大司马又改回太尉。大司空改为司空,大司徒改为司徒。所以,东汉的时候,太尉、司空、司徒是三公。在三公之上,又设置太傅一职,称为“上公”,只不过太傅并不常设。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比如官拜大将军的梁冀,位在三公之上,只不过这不是常态。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废三公,置丞相,且曹操自己担任了丞相。

纵观东汉时的三公,相比秦朝和西汉的实权在握,已经是徒有虚名了。

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尽归台阁,三公皆拥虚器,凡天下事,尽入尚书。

袁家为何能四世三公

虽然东汉时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经严重缩水,但名义上仍然是最高官职,且名誉卓著。那么为什么袁家可以四世三公?而且袁绍在讨伐董卓时,还被众人推为盟主?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西汉早期的时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权力被功臣勋亲集团垄断。

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转变。汉武帝为了获得大量人才,也为了避免功臣勋亲的掣肘,下诏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荐一到两名孝子廉吏,称为“举孝廉”,否则就是郡守失职,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到了后来,这个选举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但察举人才的权利,却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这样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袁绍家族为什么能四世三公了。举孝廉的时候,并没有一定之标准,察举之人的主观意愿占了很大成分。当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历任司空、司徒)出现后,他便可以大量举荐孝廉。

而东汉时期,人们对名节看得很重。这也是当初刘秀有意引导的结果,避免再次出现王莽那样的大臣来篡夺皇位。人们对举荐自己的高官,视为“恩主”,对恩主报答的观念深入人心。当袁安举荐了其他人为官之后,为了报答袁安,最好的办法便是举荐恩主的子弟为“孝廉”,从而踏上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内,则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内,也可以辗转请托,以达到报恩的目的。当时的社会风气,热忱于效忠个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来越高,声势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这样,仕途由原来被功臣勋亲把持,转化成了被一个个大家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了世家门第。门第是东汉后期政治权势重心所在,当时大大小小的门第,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东汉末期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的门阀政治现象。

而具体到袁绍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因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机会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个家族便是弘农杨氏,也是和汝南袁氏类似的情况,被曹操杀掉的杨修就是出身弘农杨氏。曹操借杀杨修,从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里面。

所以当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才推袁绍为盟主。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些门生、故吏为了报答“恩主”,相当部分会响应袁绍的号召。这也是曹操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打击的根源所在。


历史钩沉


“四世三公”指的是世代为官,还得是有名望的高官。

袁绍家的这个“四世三公”的确是值得拿出来炫的。四世,指袁绍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三公指地位极为尊贵的官职名称,一般认为是司空、司徒、司马,时而是实权、时而是虚职,但无论是实权还是虚职都得是内有乾坤,外有风华之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得。所以说地位尊贵而不是权势滔天。

现在来看一下“汝南袁氏”—袁绍家的“四世三公”都有谁?

高祖父袁安为汉明帝时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和帝时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太尉、父袁逢为汉献帝时司空、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司徒,所以四个世代中(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及迄其父共四世)均出现过三公。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出身小官之家,但很有学问,为人稳重、正直。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袁安困雪”这个故事。洛阳大雪,袁安怕麻烦别人不肯请人帮忙清雪,任由大雪封了自家的房子,洛阳令带人巡查得知缘由后赞他仁义,还举他为孝廉。那时没有科举,有人举荐和宣传推广就尤为重要,袁安自此一路升迁,虽然这个故事有些牵强,但貌似事实。不过,袁安能够做到三公之一还是他自己有真本事,袁安审案绝不会仓促,而是非常认真、严谨,同时还不畏强权。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要出兵匈奴,但那时汉匈关系和睦,所以袁安坚持反对这场虚耗国力的军事行动,寸步不让。从此窦宪对袁安咬牙切齿,但因袁安名望太高也没得法子。从此,汝南袁氏逐渐成为有份量的氏族大家。

袁绍的曾祖父袁敞,少年时期便跟随父亲袁安学习,也是博学之人。也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做了太子舍人。汉和帝的时候做过大夫、侍中、太守等官职,后来做了司空。因他儿子言语上惹了祸端,又因为他刚正不阿的秉性不与外戚苟同,被免职后自杀。他自杀后,以三公之礼厚葬。究其原因,还是袁家的声望。要知道自汉开始,氏族大家一向是当权者相继需要结交的力量。为啥?因为他们有话语权,三言两语说你是尊位便是尊位,说你是窃取便是窃取。

等到祖父袁汤时就有了一个出身,叫名臣袁安之孙。袁汤少时也是好学,后被举做官,说是多历显位,就是官位都很要紧,一直做到司徒、太尉。不过袁汤最值得炫耀的应该是活到了80多岁,有12个儿子。要知道能形成氏族大家还有一个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才能开枝散叶,才能不断地壮大家族。而袁汤有两个嫡出的儿子非常出色,就是袁绍的父亲袁逢和叔父袁隗。

袁逢是袁绍和袁术的父亲,历任太仆卿、司空执金吾,死后追封为宣父侯。袁隗比兄长袁逢早登三公之位,曾任后汉太尉、太傅。灵帝时期,汝南袁氏以袁逢和袁隗兄弟二人官运亨通。灵帝驾崩后,遗诏以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掌尚书台,辅佐汉少帝刘辩。袁隗带着汝南袁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但董卓专权后,袁氏兄弟起兵,董卓将袁隗全家杀害。

到了袁绍这里,青少年时做了郎官,20岁做了县令,有清名。这个呢除了袁绍本身的能力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家族声望也给他带来了好处,一人一句赞扬之话就很容易崭露头角。但袁绍呢也没有很着急出仕,而是在老家汝阳呆了六年,这六年干啥呢就是结交名士,和游侠。东汉末年,宦官势力猖獗,大将军何进想要诛灭宦官,此时已为官的袁绍建议诛灭宦官但何进犹豫不决,最终被宦官杀害。在危急关头,袁绍领兵攻进皇宫,斩杀宦官,长期危害东汉朝廷的宦官势力被剿灭,东汉文官集团转危为安。之后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袁绍举兵。

通常我们知道的袁绍,就是官渡之战被曹操打败的那个看上去有勇无谋的人,那个杀了一代名士田丰的人,不用智勇双全的张郃,却喜欢酒鬼淳于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人,但真实的袁绍不至于一无事处。否则也不会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选为盟主,要知道能把各方势力聚拢在一处那是不容易的,没有家世背景、没有实力、没有个人魅力,那是万万不可能成的。而且在治理河北时期,袁绍的政宽仁和也是颇德民心的。以至于很多人说曹操之所以统一了北方是因为袁绍病死了,还有人经常会拿袁绍的出身和曹操的出身相比。

综上,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暂且不论,但汝南袁氏在中国历史上的氏族大家中的确可以占到一席之位,累世积淀的家门大族的确能够养出袁绍这样的子弟,却也会让他自负、自大,也会禁锢他。

 

 

 



杨朵的花世界


“四世三公”不是官职名称,“三公”是官职,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朝政最高长官,“四世”就是四代人。“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家族,祖上四代人,累居三公高位。

袁家“四世三公”分别指: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为汉章帝时的(大)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安帝时的(大)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的(大)司马、其父袁逢为汉献帝时的(大)司空、其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的(大)司徒。

两汉的中央官制,最高职位为三公,三公下设九卿,九卿各备大夫,大夫下设士(或称士元)。这个设置模式,基本沿袭西周官制,不过名称和职责有所不同。

秦朝和汉初其实没有三公说法,那时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叫丞相(或相国),最高军事长官叫太尉。汉武帝时期,为了跟丞相争权,汉武帝设立了内朝官(区别于外朝以丞相为班底的朝臣,初期为政策顾问或者决策参谋,后期演变为决策人),改太尉为大司马,为内朝官首领。

汉成帝末年,有官员提出,监察官员御史大夫职责太重要,但是地位不够高,建议将御史大夫提高到与丞相、大司马一样尊贵。于是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并称三公。

理论上大司徒是外朝官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大司马是军事长官;大司空是监察长官。但事实上,大司马一般有个“领(或录)尚书事”,兼任内朝官一把手,出任大司马的通常是外戚,造成大司马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

东汉光武帝末年,有大臣建议,为了显示上下尊卑,臣子的官职不应该称“大”,所以改大司马卫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东汉后期,又废司马,恢复为太尉。

按照两汉的成例,大臣一旦被任命为三公,就会被封侯。两汉时期,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又没有军功的话,想要封侯是很难的一件事,官职也只有到三公的最顶点,才有资格捞到封侯。要想做到“四世三公”,就更是难于上青天。据称除了袁绍家族,东汉时期只有杨修家族也有过这份荣耀。


寻根拜祖


袁绍这个“四世三公”不是官儿,而是对其家族背景的一个总结。

所谓“四世三公”,说的是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其家族世代官居高位,曾连续四代有人坐上了“三公”的高位。分别是袁绍的父亲、爷爷、曾祖以及高祖四代人。

而这里的“三公”,乃是古代古代地位最尊显官员的一个统称。当然,不同时期的“三公”官职是不同的。比如在周朝乃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而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建立了三公九卿这样一套官员行政体系,其中“三公”分别是宰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乃是皇帝以下的最高管理者,丞相统领百官、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则辅助丞相,并有监察百官之责。这应该算是最早的“三权分立”。

到了西汉,则是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时期,三公官职又发生了改变,分别是太尉、司徒和司空。

其虽然在东汉后期已经不具备较大实权,但至少从名义上来讲,依然是东汉政府最高级别官员,相当于宰相。其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是所有非刘氏皇族士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所以,一个家族出的三公越多也就说明这个家族的底蕴越深厚,其名望也就越高。

袁绍所在汝南袁氏,在东汉时期可谓氏名门望族。袁绍的高祖袁安为汉章帝时期的著名人物,曾官至司空和司徒;而袁绍的曾祖父袁敞则在汉和帝时期担任过司空;袁绍祖父袁汤,同样氏累居高位,司空、司徒以及太尉他都当过。袁绍生父袁逢同样也官至司空。袁绍的叔父袁隗,则官拜司徒

这里需要提一下,袁绍在族谱上的父亲乃是袁成,但事实上袁绍的生父乃是袁逢。因为袁成膝下无子,袁逢便将袁绍过继给了二哥。所以袁绍和袁术从血缘关系上讲,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不过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子,袁术一直看不上自己这个哥哥,这也是后来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不合,矛盾不断的根源所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管是袁绍还是袁术,其之所以在东汉末年崭露头角,成为群雄争霸时代最早那一批军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的家族背景。

所谓“四世三公”家族,其并不是家里世代官居高位这么一个表面上的荣誉。其背后代表的更是在这些“三公”带领下,袁家所结识的人脉,所储备的资源,甚至于所积累的名望。这都是这个家族强大的保证。

比如说人脉,汝南袁氏,时代官居高位,连续四代人位居三公。其意味着袁家的背后将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利益集团。作为官员集团的首脑,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他们的门生、故交甚至于利益共同体,相互纠葛交错,形成的庞大关系网,将会是袁家一个相当大的资本。

就拿袁绍来说,其少年成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靠的可不仅仅是袁绍的能力,因为当时可还没有科举。官员选拔靠的乃是举孝廉制度,简单点儿讲就是被推荐。其标准乃是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如果袁绍是寒门子弟,估计可没这个机会。而后来袁绍隐居洛阳期间,与张邈、何颙、许攸混在一起,其实就是大家公子哥的聚会。

而后袁绍入选西园新军,靠的也是袁家的背景。

当然,汝南袁氏还不是一般的士族豪强。东汉一朝二百年,出过三公的家族并不少,甚至于像袁家这样的“四世三公”也有。比如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也就是杨修他们家。从杨震开始,其子杨秉、孙子杨赐、重孙子杨彪,均官至太尉,堪称太尉钉子户。

但是我们熟悉汉末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袁家成了大军阀,袁绍、袁术两兄弟一度乃是汉末最强。而杨家则是给曹操打工,并无多大作为。

因为在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才是朝堂的主导者,其实权一直在他们之间交换。像袁家、杨家这些士族门阀,虽然有名望,地位尊崇,但是并没有太多实权,更像是给他们打工的。

但是袁家到了袁逢、袁槐兄弟两这一代,实力进一步增长。在朝堂愈发混乱的情况下,他们意识到需要给袁家找一些保障。而在乱世,最有力的保障便是军权,所以我们看到袁家和外戚集团打得火热,逐渐将袁家后辈输入军队。袁绍入了西元新军,当了中军校尉;袁术则掌控禁军,坐上了虎贲中郎将。

而正是这些经历,得以让袁家在乱世中转为军阀,而不是像杨家那样继续仰他人鼻息。

所以,在乱世中家族名望固然是很大助力,但关键还是要看自身操作。


白话历史君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朝中为官也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其中公,侯,伯,子,男对应不同的官职,享受着天差地别的待遇。

公是公爵的简称,而东汉时期的官职中,有着三公,分别是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

后来随着丞相地位的削弱,三公有了差异,变成了太尉、司徒、司空。

总之,能够在朝中位列三公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金字塔尖上的佼佼者。

而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高祖袁安,官拜司空,司徒。

父亲袁逢,官拜司空。

叔父袁隗,官拜司徒。

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

袁绍,官拜大将军。

袁氏一门四代出了五个位列三公的人物,而且没有隔代,是代代相传。

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袁氏家族几乎左右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到了袁绍和袁术这一代,彻底颠覆了皇帝的权威。

袁绍在朝中做虎贲中郎将时,受到大将军何进的赏识。

何进与十常侍有矛盾,袁绍建议何进杀十常侍,以绝后患。

可何进没有听袁绍的意见,选择和十常侍和解,最后被杀。

袁绍还建议何进让西凉的董卓引兵入京,可董卓没有进城,何进已经死了。

董卓不费吹灰之力,捡了一个大便宜,随后开始掌握京城大权,成为东汉战乱的开端。

袁绍之所以让董卓入京,是因为董卓当时的实力较弱容易约束。

严格来说,董卓也算是袁氏的门生,因为袁绍的叔父袁隗举荐董卓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

这里不难看出,袁氏家族经过四代人的经营,已经渗透到各领域中,包括当时荒凉的西凉。

所以,天下大乱始于董卓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袁氏一手导致了天下大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