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谁可以详细解答一下?

诚挚人生为梦启航


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最大的官,百官里面他们官最大。但是东汉末年,三公只是虚职,原来实权在握的“三公”,已经被架空。

三公九卿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后,便设立三公九卿,这种政治制度,深刻地影响了其后的两千多年。秦汉时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谓:“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指的就是由三公共同处理事务。

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职。而太尉是掌管全国军事,百官里面最高的军事统帅,其地位和丞相相等。御史大夫是诸御史之首,其地位仅次于丞相和太尉,是丞相的副手,掌监察,辅助丞相处理政务。

秦朝和西汉,历来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成“三公”,为中央最大的三个官职。因为三公手中掌握着实权,有时甚至能和皇帝的君权相抗衡,这种局面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改变。

东汉时期三公的演变

虽然从汉武帝开始,就已经在削弱相权,但西汉末年还是出现了王莽篡汉。等到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为了避免这种强臣篡位的可能,开始大力削弱“三公”的权力,扩大尚书台的作用。“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逐步架空了三公的权力。

王莽篡汉之后,对于地名、官职名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刘秀建立东汉,其他制度都是遵从西汉,唯有三公的名称没有改过来。

王莽时,议以汉无司徒官,故定三公之号……世祖(刘秀)即位,因而不改。

当初汉武帝让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来辅佐汉昭帝,这一职位也最具权势。光武帝刘秀自然不允许这个大权独揽的职位存在,因此把大司马又改回太尉。大司空改为司空,大司徒改为司徒。所以,东汉的时候,太尉、司空、司徒是三公。在三公之上,又设置太傅一职,称为“上公”,只不过太傅并不常设。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比如官拜大将军的梁冀,位在三公之上,只不过这不是常态。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废三公,置丞相,且曹操自己担任了丞相。

纵观东汉时的三公,相比秦朝和西汉的实权在握,已经是徒有虚名了。

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尽归台阁,三公皆拥虚器,凡天下事,尽入尚书。

袁家为何能四世三公

虽然东汉时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经严重缩水,但名义上仍然是最高官职,且名誉卓著。那么为什么袁家可以四世三公?而且袁绍在讨伐董卓时,还被众人推为盟主?这其实就涉及到了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在西汉早期的时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权力被功臣勋亲集团垄断。

这种情况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转变。汉武帝为了获得大量人才,也为了避免功臣勋亲的掣肘,下诏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荐一到两名孝子廉吏,称为“举孝廉”,否则就是郡守失职,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到了后来,这个选举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但察举人才的权利,却不是所有官员都具备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这样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袁绍家族为什么能四世三公了。举孝廉的时候,并没有一定之标准,察举之人的主观意愿占了很大成分。当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历任司空、司徒)出现后,他便可以大量举荐孝廉。

而东汉时期,人们对名节看得很重。这也是当初刘秀有意引导的结果,避免再次出现王莽那样的大臣来篡夺皇位。人们对举荐自己的高官,视为“恩主”,对恩主报答的观念深入人心。当袁安举荐了其他人为官之后,为了报答袁安,最好的办法便是举荐恩主的子弟为“孝廉”,从而踏上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内,则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内,也可以辗转请托,以达到报恩的目的。当时的社会风气,热忱于效忠个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来越高,声势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这样,仕途由原来被功臣勋亲把持,转化成了被一个个大家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了世家门第。门第是东汉后期政治权势重心所在,当时大大小小的门第,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东汉末期割据势力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的门阀政治现象。

而具体到袁绍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现象。因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机会远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个家族便是弘农杨氏,也是和汝南袁氏类似的情况,被曹操杀掉的杨修就是出身弘农杨氏。曹操借杀杨修,从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里面。

所以当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才推袁绍为盟主。因为“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这些门生、故吏为了报答“恩主”,相当部分会响应袁绍的号召。这也是曹操对世家大族,既联合又打击的根源所在。


历史钩沉


简单解答一下。



一、“四世三公”是什么意思?

“四世”跟官没关系,指的是辈分。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由于很有才华,受到了汉明帝和汉章帝的器重,而其后他的儿子、孙子和曾孙也都受皇帝的器重,先后出任宰相级别的高官。所以袁绍口中的“四世”,指的是他的父亲、爷爷、曾祖、高祖四代人。

“三公”是官职称谓。在秦朝和西汉,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务都相当于宰相。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和权力有所变化,变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权力也远不如秦朝和西汉大。不过当时三公的政治地位仍然很高,还是名义上的宰相。

“四世三公”连起来解释的意思就是:某家族连着四辈都有人当到了三公级别的高官。

所以“四世三公”并不是单指多大的官,而是说某个家族很厉害,连续几代人都担任过宰相。这个家族在朝廷中积累了非常大的政治影响力和人脉关系网。


二、“四世三公”家族有多大的影响力?

所有的四世三公家族,影响力都很大。

因为只要某人担任三公,他的门生故吏就会傍在他身边,形成巨大的势力和网络。比如东汉时期的外戚窦宪,他在朝内也就混了十多年时间而已,结果就是“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

你想想四世三公,连续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内担任宰相,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得有多大呢?

当时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攀关系,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结果聊了一溜够,可能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可能都是一个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所以只要是四世三公的家族,在朝廷内的政治影响力都不可能低。



三、“四世三公”家族的影响力很大,但是实际权力未必很大。

通常观点认为,东汉朝廷由士族官僚、外戚和宦官三大支柱组成。而由于外朝不如内朝受信任,所以士族官僚相对不重要,其权力远不如外戚和太监大。

也就是说在东汉中后期,国家各项工作的决策权和军权,掌握在太监和外戚手中,他们相互争权。士族虽然也很重要,担负着整个帝国正常运行的政务权。但相比之下,士族的权力没有太监和外戚大。

所以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家族,固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但要论实权,却远不如太监和外戚大。比如弘农杨氏就是典型。

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家族,杨震,杨彪等四代人都担任过三公级别的高官。但是汉灵帝死后,杨家混的就很一般,远不如袁氏家族混的好。杨彪的儿子杨修仅仅只是曹操的主簿,而袁绍和袁术,都是手握十万甲兵的大军阀。

四、汝南袁氏并非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

同样都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杨家人混的就很一般,袁家人就混的风生水起呢?

因为袁绍家族很会经营,他们不仅仅是士族代表,其与外戚的关系也很不错。当时的外戚只要一得势,普遍的做法是将要重要职务换上自己人。比如内朝的尚书令、中常侍等等,军队系统的虎贲中郎将等等。由于袁绍家族懂得政治经营,所以这些重要职务,当时都掌握在他们手上。

比如汉灵帝驾崩时,掌管禁军的虎贲中郎将是袁术,而袁术之前的虎贲中郎将是他的哥哥袁绍。此时的袁绍担任西园八校尉的二把手,中军校尉,比虎贲中郎将还重要。

还比如当时袁家的大族长袁隗,他除了担任司徒外,还以太傅参录尚书事,担任官员系统的二把手,掌握决策权。

军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么可能混的差?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外戚领袖何进认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可能袁绍、袁术、袁隗不这么认为,但何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何进当大将军时,袁家人在何进这届政府中,扎的非常深。

综上所述来看,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权力,握有军权和巨大人脉关系网络的加强版士族。


有不少人认为,东汉后期的动荡,就是袁隗和袁绍策划的,他们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监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火拼。然后再招呼董卓进京,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后来何进被太监杀掉,袁氏见二虎相争之计达成便接管外戚部队,铲除了太监。在消灭太监的过程中,曾经一度血洗了皇宫,差点连皇帝也杀了。(袁术下令诛杀宫内所有没胡子的男人,而皇帝刘辩是个孩子,没有长胡子。袁术此举颇有心机)

只不过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让袁氏精心策划的阴谋泡汤。如不然,袁氏就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Mer86


所谓四世三公,是指一个家族四代人相继做过三公,东汉末年这样的家族只有2个,一个是汝南袁氏,一个是弘农杨氏(杨修出自这个家族,但最终从没落惨遭灭族)。袁氏家族位极人臣,可以说名门望族,是一般家族所不可企及的。

说到三公,就要聊聊“三公九卿”,这是在秦王朝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建立的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三公下设九卿。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汉武帝时期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公,汉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汉成帝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东汉初仍设三公官,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

袁术和袁绍的高祖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叔曾祖袁敞官至司空,祖父袁汤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生父袁逢官至司空,叔叔袁隗官至司徒、太傅,家族中四世居三公之位者多达5人,所谓“四世三公”绝对名副其实,袁氏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他们的关系可以看图更清晰明了。

这里介绍一下袁家做过的太尉,司徒,司空,太傅的职能,便于大家理解袁家祖上都有什么才干。

太尉:秦至西汉时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司徒: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国土地和人民。西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改为司徒。后世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掌管全国水利土木等工程。西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袁家这么好的班底,结果被袁绍袁术给糟践了,虽袁绍比袁术性情要好点,不过俩人都好虚名、目光短浅、无至深谋略、不能慧眼识人。最后,袁氏荣耀也就滚滚长江东逝水了。。。

以上,为个人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斧正。



读书奇语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袁绍的四世三公:

从袁安开始吧,假设袁安是一代。

一代:袁安(官至司徒)

二代:袁赏,袁京(官至蜀郡太守,著有《难记》),袁敞(官至司空)

三代:袁彭(广汉,南阳郡太守),袁汤(历任司空、司徒、太尉),袁盱。

四代:袁贺,袁平,袁成(官至左中郎将),袁逢(官至司空),袁隗(官至司徒)

五代:袁闳,袁忠,袁弘,袁绍(诸侯),袁基(嫡长子),袁术(诸侯),袁满来,袁懿达,袁仲达。

有的人我没标出来,但不代表他们没做官,我只是将比较高位的官职列了出来,而这里头,不一定是袁家所有子孙,有的人可能没做官,也可能是隐居,不显于世。

事实上,你把袁安算作第一代,稍微数一数,数到第四代,你会发现,并非是四世三公,而是四世五公。

所以史料上,有袁绍家是四世五公的说法。

但为何又出现四世三公的说法呢?到底是四世三公,还是四世五公?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袁安——>袁京——>袁汤——>袁逢——>(袁基,袁绍,袁术三兄弟)。

这是算直系血缘,从袁绍的父亲开始算,父亲袁逢,祖父袁汤,高祖父袁安,这三位做过三公。

四世三公的说法,是不把袁绍的叔叔伯伯等旁系的算进去,只算袁绍的直系血亲,这么算是三公,如果将袁安的子子孙孙都算上,一直算到第四代,则是五公。

那么四世三公有多牛呢,嚼扒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参考下《隶释-隶续》中的太尉刘宽碑阴门生名录:

州刺史:吴干、刘僬二人;

尚书台:张私、皮乔等三人;

郡守国相:丁从、郭异、刘胤等九人;

地方令长:王曜、郭硕、李璜等四十一人;

郎中:罗桓、修统、郭阊等十五人;

议郎:陈敏、凉则、傅燮三人;

太子舍人:吕畼、严纯、许香等五人;

属国都尉、侯:孟扶、辛儒等三人;

大将军三公掾属:綦毋萌、冯壹等五人;

这里面的职位还都是刘宽生前时的任职,很多人在刘宽死后还在继续升迁,如应劭,后来做到司隶校尉这种京畿雄职,中平年天下大乱时又为地方太守;又如公孙瓒在碑文中的官职仅是涿令,刘宽死后一路做至中郎将、奋武将军,封为蓟侯。虎踞四州,一时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再或是王邑,汉末为河东太守,兴平年为镇北将军,进封安阳亭侯,建安年已经位列九卿。

这还只是太尉刘宽,这些人还只是门生,刘宽碑共有人名四百余,门生不到百人。如果是关系网络更庞大且错综复杂的汝南袁氏呢?四世五公之积,至少几千门生是有的。袁氏虽然因为是政治斗争、诸侯割据时的失败者而被尽量简化,但是依然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看出袁氏之盛的。

《逸士传》:及袁绍与弟术丧母,归葬汝南,儁与公会之,会者万人。

他老袁家连着四辈,当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这个位置的高官。

权力最重的国家决策和军事任用这两条大动脉虽然在皇权,外戚,太监这三个势力手下,但让整个帝国运行起来的那些毛细血管却都在官员系统手中的。

四世三公家族至于具体是什么概念,你想想如果你关系网里有两个正国级,一个副国级,还和另一个与你差不多的家族是姻亲(弘农杨氏)。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的关系得有几十个打底儿,司处级、乡科级遍地都是,多到你都不屑一顾。你想想这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刚出生就到罗马了?


嚼扒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一位军阀,因《三国演义》而被世人熟知。在小说和电视剧中,袁绍的经历和史书上基本一致,他最为得意的就是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地位。这个词,他自己最爱说,也最爱听别人说。

所谓“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出身的“汝南袁氏”,是当时一个权倾天下的官宦世家。在袁绍之前,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个官拜三公这样的高位。三公指的是三个职位,在周朝的时候是太师、太傅、太保,在汉朝的时候是司马、司徒、司空。东汉末年,这三个职位不见得是权力最大,但仍然是最尊贵的。

汝南袁氏之所以能够有这么显赫的地位,这就要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说起。袁安出身于一个小官员之家,祖父不过是一个县令。他继承了祖父的学问,为人又特别正直、稳重,在当地颇有好评。

他最开始的工作,只是一个功曹,辅佐县令做一些日常性的事务。但他从来不阿谀奉承,总是秉公办事。有一次县令让他去州从事那里去办理公务,回来之前从事让他将一些信件转交给县令。

按说这种事情也不复杂,还能在上下级之间留下很好的印象。不过,袁安却拒绝了,他对州从事说:如果是公事,自有驿站帮您送达;如果是私事,也不该找我这个功曹。州从事无话可说,也不敢拜托他做事。

改变袁安命运的是洛阳的一场大雪,此时他正在洛阳无所事事。大雪将整个城覆盖,第二天洛阳令亲自带人到处巡查,发现只有袁安的所居住的地方,积雪堆得很高。洛阳令以为他冻死了,令人铲雪化冰,然后到他家找人。

可是,袁安仅仅是冻得瑟瑟发抖,并没有生命危险。洛阳令问他为什么不请人帮忙铲雪,自己可以脱困。袁安却回答道:现在全城大雪,大家都是又冷又饿,不方便麻烦别人。

这个就是“袁安困雪”的故事,洛阳令认为他很贤明仁义,大力宣传他,并将他举为孝廉,袁安也莫名其妙就红了。先后担任过多地的县令,颇有政绩。

公元70年,楚王谋反案爆发,三司推荐袁安审理这个案件,汉明帝便让他担任楚郡太守。因为皇帝对谋反不能容忍,心中非常愤怒,就催促袁安赶紧结案。但袁安一如既往的正直,他将牵连的几千人一一审理,对于明显没有问题的,不管是否屈打成招,都先行放走。

事后,袁安将卷宗交给汉明帝过目,条理十分清楚,汉明帝为他所感动,对于他处理的案件,一律同意。

就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又在朝堂之上不结党营私,让同僚信服。袁安在元和三年和元和四年,相继接任了司空和司徒的职位,这也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崛起的起源。

汉和帝继位之后,窦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窦宪飞扬跋扈,权倾天下。他要求北击匈奴,建功立业。但当时汉朝国内形势危机四伏,汉匈关系已经和睦了相当长的时间。袁安就联合朝中的大臣们一致上书,要求放弃这场虚耗国力的军事行动。

然而,窦宪在当时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他听说后,大发雷霆,扬言不仅一定要出兵,还要清理阻拦他的人。很多大臣为此取消了联名,都躲到幕后去了。

然而这并不包括袁安,他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与司空任隗一起,寸步不让。即使是在和窦宪争辩的时候,袁安也没有半点畏惧,甚至在太后面前激动得扔下帽子十多次。别人都为他的失利表现而担忧,他却镇定自若,不以为意。

从此以后,窦宪对袁安咬牙切齿,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袁安不但没有半点妥协,反而对于窦家人的所作所为极力抵制。尽管他几次都游离于生死的边缘,但终究因为名望太高而得以幸免。

在窦氏家族倒台的前夕,袁安病逝。群臣为他而惋惜,天子也非常难过,任命他的儿子作为郎将。从此,汝南袁氏开始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爱中国书画


“四世三公”指的是世代为官,还得是有名望的高官。

袁绍家的这个“四世三公”的确是值得拿出来炫的。四世,指袁绍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三公指地位极为尊贵的官职名称,一般认为是司空、司徒、司马,时而是实权、时而是虚职,但无论是实权还是虚职都得是内有乾坤,外有风华之人,不是谁想当就能当得。所以说地位尊贵而不是权势滔天。

现在来看一下“汝南袁氏”—袁绍家的“四世三公”都有谁?

高祖父袁安为汉明帝时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和帝时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太尉、父袁逢为汉献帝时司空、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司徒,所以四个世代中(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及迄其父共四世)均出现过三公。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出身小官之家,但很有学问,为人稳重、正直。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袁安困雪”这个故事。洛阳大雪,袁安怕麻烦别人不肯请人帮忙清雪,任由大雪封了自家的房子,洛阳令带人巡查得知缘由后赞他仁义,还举他为孝廉。那时没有科举,有人举荐和宣传推广就尤为重要,袁安自此一路升迁,虽然这个故事有些牵强,但貌似事实。不过,袁安能够做到三公之一还是他自己有真本事,袁安审案绝不会仓促,而是非常认真、严谨,同时还不畏强权。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要出兵匈奴,但那时汉匈关系和睦,所以袁安坚持反对这场虚耗国力的军事行动,寸步不让。从此窦宪对袁安咬牙切齿,但因袁安名望太高也没得法子。从此,汝南袁氏逐渐成为有份量的氏族大家。

袁绍的曾祖父袁敞,少年时期便跟随父亲袁安学习,也是博学之人。也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做了太子舍人。汉和帝的时候做过大夫、侍中、太守等官职,后来做了司空。因他儿子言语上惹了祸端,又因为他刚正不阿的秉性不与外戚苟同,被免职后自杀。他自杀后,以三公之礼厚葬。究其原因,还是袁家的声望。要知道自汉开始,氏族大家一向是当权者相继需要结交的力量。为啥?因为他们有话语权,三言两语说你是尊位便是尊位,说你是窃取便是窃取。

等到祖父袁汤时就有了一个出身,叫名臣袁安之孙。袁汤少时也是好学,后被举做官,说是多历显位,就是官位都很要紧,一直做到司徒、太尉。不过袁汤最值得炫耀的应该是活到了80多岁,有12个儿子。要知道能形成氏族大家还有一个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才能开枝散叶,才能不断地壮大家族。而袁汤有两个嫡出的儿子非常出色,就是袁绍的父亲袁逢和叔父袁隗。

袁逢是袁绍和袁术的父亲,历任太仆卿、司空执金吾,死后追封为宣父侯。袁隗比兄长袁逢早登三公之位,曾任后汉太尉、太傅。灵帝时期,汝南袁氏以袁逢和袁隗兄弟二人官运亨通。灵帝驾崩后,遗诏以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掌尚书台,辅佐汉少帝刘辩。袁隗带着汝南袁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但董卓专权后,袁氏兄弟起兵,董卓将袁隗全家杀害。

到了袁绍这里,青少年时做了郎官,20岁做了县令,有清名。这个呢除了袁绍本身的能力外,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家族声望也给他带来了好处,一人一句赞扬之话就很容易崭露头角。但袁绍呢也没有很着急出仕,而是在老家汝阳呆了六年,这六年干啥呢就是结交名士,和游侠。东汉末年,宦官势力猖獗,大将军何进想要诛灭宦官,此时已为官的袁绍建议诛灭宦官但何进犹豫不决,最终被宦官杀害。在危急关头,袁绍领兵攻进皇宫,斩杀宦官,长期危害东汉朝廷的宦官势力被剿灭,东汉文官集团转危为安。之后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袁绍举兵。

通常我们知道的袁绍,就是官渡之战被曹操打败的那个看上去有勇无谋的人,那个杀了一代名士田丰的人,不用智勇双全的张郃,却喜欢酒鬼淳于琼,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人,但真实的袁绍不至于一无事处。否则也不会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选为盟主,要知道能把各方势力聚拢在一处那是不容易的,没有家世背景、没有实力、没有个人魅力,那是万万不可能成的。而且在治理河北时期,袁绍的政宽仁和也是颇德民心的。以至于很多人说曹操之所以统一了北方是因为袁绍病死了,还有人经常会拿袁绍的出身和曹操的出身相比。

综上,袁绍“四世三公”是多大的官暂且不论,但汝南袁氏在中国历史上的氏族大家中的确可以占到一席之位,累世积淀的家门大族的确能够养出袁绍这样的子弟,却也会让他自负、自大,也会禁锢他。

 

 

 



杨朵的花世界


袁绍四世三公是指:

高祖袁安官至司徒;

叔曾祖袁敝官至司空;

祖父袁汤官至太尉;

生父袁逢官至司空;

叔叔袁隗官至太傅。

袁绍、袁术、袁基都是袁逢所生的同父异母弟,袁绍被过继给袁逢的兄长袁成。

四世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世。袁绍家四代人有五个人担任三公职位。这就是四世三公的意义所知——每代人都有人担任三公。

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傅是为上公,比三公更高一级。

西周时只有三公,东汉时除了三公,还增加了上公;北魏时增加三师上公:太师、太保和太傅都是上公。

三公和上公在隋唐以前是属于最高职务,在隋唐之后只是荣誉性职务,并无实权,多作为功臣死后追赠。

西汉时的三公是真正大权在握的,因为西汉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控职务、军事、监察三大职权。

为什么四世三公只和袁绍关联不和袁术关联

按说,袁术都是同父异母兄弟,袁绍的四世三公,也是袁术的四世三公。为什么很少人说袁术有四世三公?何况袁术还是司空袁逢的嫡子。

原因有二:

1、袁绍 和袁术个性不同。袁绍长得帅气,爱好追求名望:

“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所以很多士人喜欢和袁绍打交道。

而袁术讲究义气,不会像袁绍动不动就抬出家世:

“以侠气闻。”

2、袁绍继父袁成爱好交际,有很少的名声,为袁绍打造很好的基础:

“成字文开,壮健有部分,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结好,言无不从。故京师为作谚曰:"事不谐,问文开。"”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袁绍、袁术都出身于东汉时期赫赫有名的“汝南袁氏”家族,号称“四世三公”。所谓的四世三公,其实是指袁绍的祖上接连有四代人跻身进入朝廷“三公”的位置,名声十分显赫。

一、什么是“三公”

首先来说说三公,“三公”一词泛指朝廷的高官,在不同的时期也可指不同的职位。而东汉的三公是司徒、司空、太尉,都是高级官员。

仅从职能来看,司徒相当于今天的民政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以及央行行长的集合体;司空相当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水利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的集合体;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集合体。

二、袁氏祖上的名人

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这辈开始,袁家就不断有人进入朝廷高位。其中,袁绍、袁术兄弟的高祖父袁安在东汉和帝时期担任过司空、司徒。

袁安的两个儿子袁敞袁京两人,也先后担任过东汉朝廷的司空一职。在袁京过后,袁京的儿子袁汤曾担任过东汉的司空、太尉两个职务。

袁汤过后,袁汤的儿子袁逢也担任过东汉末年的司空职务。而袁逢这个人就是袁绍、袁术两兄弟的亲生父亲。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亲生”呢,是因为袁绍后来被父亲袁逢抱养给了袁逢的哥哥袁成为继子。这样的话,从宗法上讲,袁绍、袁术这对亲兄弟就变成了一对堂兄弟了。

言归正传,也就是说袁氏家族祖上的四世中的袁安、袁敞、袁京、袁汤、袁逢五个人都跻身进入过东汉三公的位置,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通过经年累代,到了东汉末年时袁氏家族的门生和故吏已经遍及天下。

三、东汉末年的袁绍、袁术兄弟

东汉末年,汝南袁氏家族又接连出了两位大军阀,一位是河北的袁绍,另一位是淮南的袁术。

在袁绍的势力最强大时,割据着当时中国北方的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四个州(东汉末年全国一共才分为13个州,袁绍自己一个人就占了4个州),几乎统一了黄河以北、代郡以南的广袤地区。

史称“(袁本初)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以争天下”。

另外一位割据的大军阀袁术,是袁绍的亲弟弟,纵兵割据淮、泗之间,兵力也十分强大,依靠袁氏家族的名号称霸于诸侯。

由于袁氏家族显赫的名号,汉末由许多能人志士自觉地跻身到袁氏兄弟麾下。所以袁绍、袁术兄弟能够称雄一时,跟袁氏家族祖上四世三公的名号脱不了关系。


世界人文通史


东汉时期家业最大,都做到了“四世三公”的两大家族——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其结局是迥然不同的。袁氏以德行著称,在汉末由门阀转变为军阀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贵族浮华奢侈,沽名钓誉的缺点,败给了雄才大略的曹操,走向了没落。而杨氏以经学起家,族人以直言著称,杨震和杨赐更是国士无双,极尽人臣之荣,但在士族权力达到顶峰的东晋,杨氏却默默无闻,最后靠着仅存的血脉在北周再度发扬光大,还混杂进了鲜卑血统,并终结了以士族阶级繁盛至衰落和异民族兴起并融入汉族为基调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且由杨广留下了影响后世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和大运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有趣的是,从结果来看,杨氏的发展又恰好符合时代的潮流。而这,和秦,又是如此的相似。综上,我认为,弘农杨氏是最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特征的世家大族。




岳麓书虫


“四世三公”不是官职名称,“三公”是官职,是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朝政最高长官,“四世”就是四代人。“四世三公”就是指袁绍家族,祖上四代人,累居三公高位。

袁家“四世三公”分别指:袁绍的高祖父袁安为汉章帝时的(大)司徒、曾祖父袁敞为汉安帝时的(大)司空、祖父袁汤为汉桓帝时的(大)司马、其父袁逢为汉献帝时的(大)司空、其叔父袁隗为汉献帝时的(大)司徒。

两汉的中央官制,最高职位为三公,三公下设九卿,九卿各备大夫,大夫下设士(或称士元)。这个设置模式,基本沿袭西周官制,不过名称和职责有所不同。

秦朝和汉初其实没有三公说法,那时朝廷最高行政长官叫丞相(或相国),最高军事长官叫太尉。汉武帝时期,为了跟丞相争权,汉武帝设立了内朝官(区别于外朝以丞相为班底的朝臣,初期为政策顾问或者决策参谋,后期演变为决策人),改太尉为大司马,为内朝官首领。

汉成帝末年,有官员提出,监察官员御史大夫职责太重要,但是地位不够高,建议将御史大夫提高到与丞相、大司马一样尊贵。于是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并称三公。

理论上大司徒是外朝官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大司马是军事长官;大司空是监察长官。但事实上,大司马一般有个“领(或录)尚书事”,兼任内朝官一把手,出任大司马的通常是外戚,造成大司马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

东汉光武帝末年,有大臣建议,为了显示上下尊卑,臣子的官职不应该称“大”,所以改大司马卫司马,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东汉后期,又废司马,恢复为太尉。

按照两汉的成例,大臣一旦被任命为三公,就会被封侯。两汉时期,如果不是皇亲国戚,又没有军功的话,想要封侯是很难的一件事,官职也只有到三公的最顶点,才有资格捞到封侯。要想做到“四世三公”,就更是难于上青天。据称除了袁绍家族,东汉时期只有杨修家族也有过这份荣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