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

柴创6


答:袁绍实力最巅峰的时期,就是在讨伐董卓的时候。

《资治通鉴》: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众名数万。

(公孙瓒)

《后汉书》: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

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此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

董卓摄于袁绍的威力,西走长安。袁绍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他选中汉宗室、幽州牧刘虞。

(张邈)

此举当时就遭到袁术的强烈反对,同时反对的还有曹操。袁绍不顾袁术的反对,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拜见刘虞,呈上众议。刘虞却断然拒绝。袁绍仍不死心,又请他领尚书事,承制封拜,也同样被刘虞拒绝了。

在联兵讨董时,袁绍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足下的意思怎样呢?”袁绍答道:“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

以袁绍当时的威望足以和董卓分听抗衡!韩馥曾经说:“助袁氏乎?助董氏乎?”可见,袁绍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

(韩馥)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这十八路诸侯都服从袁绍。

可见,袁绍最巅峰时期,除了长安、荆州、益州之外,几乎全国都是他的地盘。


中行偃1


袁绍虽然拥有四世三公的光环,但是一开始拥有的地盘很小,只有远离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过冀州牧韩馥却送了一份大礼给他,韩馥引狼入室主动让出冀州给袁绍,自此袁绍以冀州为大本营开始了统一河北的进程,历时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灭公孙瓒后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霸主,此时的袁绍号称带甲数十万、坐拥四州之地,那么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看似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小,我们一一详细来说一下。

第一个:冀州

冀州辖有郡国九个,分别是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是东汉十三州中人口众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一个大州,袁绍得到冀州后简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谋主沮授说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冀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强的一个州,但也并非毫无隐患,横行于冀州中山、常山、赵郡、并州上党、司隶州河内等地的黑山军时不时会对袁绍构成威胁,但总的来说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第二个州:并州

并州辖有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地盘虽不小但却是东汉末年最为混乱的一个州,原因就在于并州靠近塞外,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在并州各有实力范围,特别是曾威震边疆的并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骁将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离开并州进京之后,并州大部分郡县落入这些游牧民族之手。

曾横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内附并设王庭于并州五原之后,并州逐渐成为匈奴的主要活动区域,匈奴单于於夫罗(刘渊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乌桓在并州的实力也不弱,其势力范围主要在上郡,雁门、朔方等郡;鲜卑则在强力人物轲比能的统帅下势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门、云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则主要是羌人的活动区域。

并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弱的一个州,九个郡中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上党和太原两郡,以及和这两郡接壤的西河、雁门一部分地区,但是也仅此而言,而且上党郡还要面临黑山军的压力,说袁绍坐拥并州确实是相当勉强的。

第三个州:青州

青州辖有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青州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袁绍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长子袁谭。

东汉末年的青州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黄巾起义失败后青州成为了黄巾军的集聚地,在黄巾军西进兖州后,青州又成为了袁绍和公孙瓒角力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核心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等地,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则占据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势力明显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还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海国。

不过袁谭能力挺强,他从平原一路东进,先是历时近两年击溃田楷,随后又击败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个青州。

当然袁绍在青州也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青州仍有黄巾余党活动,二是东莱郡并非全部在袁谭手中,东莱靠海的部分区域掌握在辽东公孙度的部将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时张辽才在206年平定东莱诸县),不过总的来说青州是袁绍掌控力度仅次于冀州的一个州。

第四个州:幽州

幽州辖有十一个郡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袁绍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是他对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并州有点类似,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乌桓,从辽西到右北平、渔阳、代郡几乎都是乌桓的活动区域;第二,辽西以东的包括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是公孙度的势力范围;第三,幽州当地豪强势力强大,比如鲜于辅、田豫等人。

冀、并、青、幽四个州中,基本完全处于袁绍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于幽州和并州,袁绍真正能掌控的郡县并不多,所以所谓的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观点都认为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实力远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压曹操的实力,其实袁绍实力占优是事实,但是双方差距却并没有那么大,至少在地盘上曹操并不逊于袁绍多少,当时曹操占据了兖州、徐州、豫州的绝大部分、扬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隶州的一部分,几乎与袁绍旗鼓相当,而且曹操对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绍大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派出臧霸从徐州进入青州牵制袁谭,可以袁谭还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占据的地盘虽然和袁绍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粮草补给方面却比不上袁绍,甚至差距还不小:一方面冀州本来就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中物产丰饶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绍攻破公孙瓒易京之后,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孙瓒囤积的三百万斛粮草,而当时曹操屯田制推行没几年,还没那么快见成效,所以曹操整体实力确实不如兵强马壮的袁绍,但袁绍却也没有碾压曹操的绝对实力。

不过袁氏在河北的实力确实很强,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却并未伤筋动骨,如果袁绍能多活几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即便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一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最终才统一了北方。









Hai子君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袁绍灭亡了北方的公孙瓒,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诸侯。此时的袁绍达到了势力的巅峰期,占据了北方的四个州,放眼东汉末年的全部诸侯,除了同样占据四个州的曹操之外,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具备与袁绍一决高下的实力。

袁绍最核心的地盘是冀州,冀州是当时天下最大的一个州,袁绍担任渤海太守期间,利用冀州牧韩馥胆小怕事的弱点,巧取豪夺得到了冀州。因为袁绍兵不血刃的夺取了冀州,冀州地区受到战乱影响比较小,人口和粮食都比较充足。袁绍能够养活10万大军,主要就是依靠着冀州的支持。

除了冀州的地盘之外,袁绍还占领了青州、幽州、并州三个州。袁绍的长子袁谭驻守在青州,袁谭刚刚到达青州的时候,袁绍在青州的势力还比较一般,经过袁谭数年的经营,在官渡之战爆发前,青州已经成为袁绍第二大重要的地盘。

袁绍消灭公孙瓒之后,夺取了幽州大部分的地盘,由于幽州和胡人生活区域相邻,东汉时期胡人势力南下,袁绍控制的幽州并不完整。除了胡人的势力之外,辽东地区还有公孙度的势力,公孙度表面上依附于袁绍,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势力。

并州是袁绍控制的一个半独立的地盘,并州的实际控制者是袁绍的外甥高干。高氏家族是东汉末年的望族,高干在并州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因为并州是胡人南迁的重点地区,高干占领的并州也不完整。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高干出兵策应袁绍,但是被曹操征调的关中军队和凉州军队击败。

说完了袁绍的地盘,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官渡之战时期曹操的地盘面积。曹操在官渡之战前的地盘也是四个州,曹操占领了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四个州,同时曹操还占领了扬州和荆州的部分土地,可以说曹操的地盘丝毫不比袁绍小。

不过袁绍的地盘受战乱影响比较小,人口数量和粮食数量都要远超过曹操,因此在官渡之战时期,袁绍才能够集中数倍兵力攻击曹操。实际上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也只是击退了袁绍的进攻,并没有乘胜追击夺取袁绍的地盘。

在官渡之战结束两年后,袁绍因病去世,袁绍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曹操趁虚而入将袁绍的三个儿子逐个击破,雄霸一时的袁绍实力才彻底灭亡。从官渡之战结束,一直到曹操最终统一北方,共经历了六年多的时间,假如不是袁绍因病去世,曹操很难能够消灭袁绍的势力。


史海泛舟摆渡人


我是向日葵,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袁绍出身士族之家,四世三公,出仕即是巅峰。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在外,后续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东汉末年的第一大军阀,手上有四个州,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地。成为了当时呼风唤雨的人物。

笔者将通过还原历史来阐述分析袁绍的地盘有多大。

袁绍所占的四州:冀州、并州、青州、幽州(上图)


第一,袁绍一方面威逼利诱韩馥,另一面北联公孙瓒攻冀州,最终韩馥出走,袁绍得冀州。

袁绍此时,依附与冀州韩馥处,韩馥给了袁绍一个渤海小郡驻兵,但是袁绍不满足于现状,大有图并冀州的意图,这被韩馥察觉到,因此,韩馥采取了军需供应,以此来削弱袁绍的军力。但袁绍早已做出打算,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一面威逼利诱韩馥,一面北联公孙瓒攻冀州,迫使韩馥为求自保,自走,袁绍因此得冀州。

袁绍的举措如下:

  • ——威逼利诱说韩馥:此时,韩馥的手下将领麴义反叛,打了韩馥一个措手不及,韩馥率兵平叛又被麴义大败,祸不单行,公孙瓒也率重兵强势来袭,这样一来,韩馥腹背受敌,形势非常危急,这个时候,袁绍看准时机,果断派出说客高干、荀谌等人去游说韩馥,让他把冀州的控制权给于袁绍,此时的,韩馥为求自保,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冷静。一听袁绍要为自己解围,也没怎么犹豫,就将冀州的控制权,交给了袁绍。


《三国志》: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干、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馥曰:“为之奈何?”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於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原将军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计。
  • ——北联公孙瓒攻冀州:袁绍的幕僚逢纪献计于袁绍,让他暗地里北联公孙瓒,让他出兵公孙瓒,这样一来,韩馥必定军心大乱,我们在派出一个能言善辩的谋士去当说客,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让韩馥让出冀州之地的控制权。后续,果不其然,公孙瓒兵袭冀州,袁绍说客一到,韩馥果然让出了军政大权。

袁绍通过上面的举措,“步步为营”,一步步把韩馥逼上了绝境,韩馥为求自保,不得不就范,使得袁绍不费一兵一卒的夺取了安平、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九个郡的冀州之地。成为了冀州新主。

公孙瓒的率军突袭(上图)和麴义的起兵背叛(下图)是悬在韩馥头上的两把利剑。


第二,袁绍依靠强兵击败并州强人张燕,夺取并州。

并州东汉时期,是出名将的好地方,耳熟能详的有吕布,张辽等人,但后续因为并州刺史丁原被义子吕布所杀,致使并州出现无政府状态。强人张燕趁机起兵,收敛各地土匪流氓,组成了一支军队,号称“黑山军”。

当时,群雄逐鹿中原,各地都出现无政府状态,暗弱的东汉政府为了便于自己统治,于是便任命土匪出身的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就这样张燕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员,因此张燕对并州的控制,就成了合法化的了。

这个时候,袁绍和公孙瓒因为冀州的问题翻了脸,两方兵戎相见,而张燕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却公开支持公孙瓒,还亲自率兵去攻打袁绍,袁绍本来就对并州虎视眈眈,没想到张燕竟然送上门来了,因此,袁绍统率大军,与张燕的黑山军展开激战,结果张燕大军兵败如山倒,袁绍也是一鼓作气占了并州。

《三国志·卷八·魏书八·<strong>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

因此依靠强兵的袁绍,击败了强人张燕,夺取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个地盘并州,因此并州下辖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皆归袁绍所有。

强人张燕(见此图)


第三,袁绍依靠儿子袁谭先后击败田楷,孔融等军阀,夺取青州。

青州是个强人辈出的地方,最早是张角黄巾起义的割据地,现在又成为了三强角力之地。袁绍派出自己的儿子袁谭占据青州的一部分地盘,公孙瓒派出自己的嫡系将领田楷也占了一部分地盘,还有一个孔融,实力是最弱的,他仅仅占了一个北海地区,但他是东汉政府任命的青州最高行政长管,他只占了一个名誉上的优势,剩下的他对于这两方哪一方,都没有任何优势。

这三方对外都宣称自己对于青州,有合法的控制权,最终就导致了连年兵戎相见,最终

袁谭依靠冀州和并州两州的兵员和钱粮供给,终于在几年后,先后击败了田楷和孔融这大青州势力,最终将青州收入袁绍的囊中。

因此,袁绍依靠儿子袁谭之力,举两州之兵粮,在持久战先后击败了田楷和孔融这大青州势力,最终将下辖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的青州收入囊中,这也基本完成了袁绍先起制定的“望四争三”的夺州计划,袁绍现在三州在手,现在就要开始对公孙瓒的幽州发起总攻了。

<strong>

<strong>

公孙瓒的嫡系将领田楷(上图)和北海相孔融(下图)。


第四,狭路相逢勇者胜,袁绍率军击败公孙瓒,夺取了幽州之地。

袁绍先后平定三州后,公孙瓒就没有了屏障保护,袁绍率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公孙瓒的幽州,最终,袁绍依靠“三战”定了胜负。击败了河北最后一个强人公孙瓒,这“三战”分别是第一战界桥南击败公孙军,提升士气。第二战,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使的别的诸侯不敢助力公孙瓒。第三战,袁绍攻破易京,夺取幽州。

  • ——第一战界桥南击败公孙军,提升士气:袁绍和公孙瓒在界桥南展开激战,袁绍依靠手下麹义的“敢死军”,大破公孙瓒的军队,此战斩杀了公孙瓒手下的冀州刺史严纲,夺取了大量的粮食辎重。重创了公孙瓒的主力,也提升了袁军的士气。

  • ——第二战,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使的别的诸侯不敢助力公孙瓒:袁术与袁绍展开激战,袁术向公孙瓒请求支援,公孙瓒下令刘备屯高唐,做好出兵准备,同时联合徐州陶谦,用来威吓袁绍,袁绍见此形势,拉拢曹操,合兵一处,大破袁术、公孙瓒以及陶谦的联军,使的公孙瓒往后数月,只敢依据于幽州境内,而观其形势的其他诸侯,见状,悉数与公孙瓒划清界限。不在支援公孙瓒。
  • ——第三战,袁绍攻破易京,夺取幽州:袁绍亲领三州大军攻打幽州,最终合围易京,黑山军的张燕带兵来救,被袁绍围点打援,使的公孙瓒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最终,公孙瓒走投无路,引火自焚,公孙瓒的部将田楷、关靖等人也在此战中悉数阵亡。至此,幽州之地,竟入袁绍之手。

《资治通鉴》: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部下文则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绍趣兵登台,斩之。田楷战死。

袁绍通过“三战”,击败公孙瓒,将幽州下辖的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十一郡收敛在自己的手里。至此,袁绍成为了东汉末年第一诸侯。

<strong>

<strong>

袁绍占据幽州,成为了东汉末年第一大诸侯。


综上所述:袁绍巅峰时期的地盘是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地。他依据四州,虎视中原,成为了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诸侯。而他后续发动的官渡之战,只是将东汉末年军阀乱世的局面推到了高潮。

东汉末年开启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向日葵爱历史


袁绍巅峰时期是在灭了公孙瓒之后,成为北方最有实力的霸主。拥有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四地。

现在分四州分别来介绍一下,各州的领地范围。

一、 冀州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北部、及辽宁省与内蒙部分地区,东汉末年也是这些范围区域。位列九州之首,人口众多、经济繁荣。

二、 并州

山西太原古称并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隋改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三、 青州

青州,是《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古九州之一,”海岱惟青州“,大体指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的一片区域,地为肥沃白壤。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今山东等地。

四、 幽州

幽州刺史部,管辖: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以上是袁绍管辖四大州的范围介绍。按现在地名来说,袁绍拥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地,在当时是实力最强的诸侯。


散步的鱼


袁绍虽然拥有四世三公的光环,但是一开始拥有的地盘很小,只有远离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过冀州牧韩馥却送了一份大礼给他,韩馥引狼入室主动让出冀州给袁绍,自此袁绍以冀州为大本营开始了统一河北的进程,历时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灭公孙瓒后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霸主,此时的袁绍号称带甲数十万、坐拥四州之地,那么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看似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小,我们一一详细来说一下。

第一个:冀州

冀州辖有郡国九个,分别是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是东汉十三州中人口众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一个大州,袁绍得到冀州后简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谋主沮授说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冀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强的一个州,但也并非毫无隐患,横行于冀州中山、常山、赵郡、并州上党、司隶州河内等地的黑山军时不时会对袁绍构成威胁,但总的来说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第二个州:并州

并州辖有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地盘虽不小但却是东汉末年最为混乱的一个州,原因就在于并州靠近塞外,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在并州各有实力范围,特别是曾威震边疆的并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骁将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离开并州进京之后,并州大部分郡县落入这些游牧民族之手。曾横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内附并设王庭于并州五原之后,并州逐渐成为匈奴的主要活动区域,匈奴单于於夫罗(刘渊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乌桓在并州的实力也不弱,其势力范围主要在上郡,雁门、朔方等郡;鲜卑则在强力人物轲比能的统帅下势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门、云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则主要是羌人的活动区域。

并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弱的一个州,九个郡中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上党和太原两郡,以及和这两郡接壤的西河、雁门一部分地区,但是也仅此而言,而且上党郡还要面临黑山军的压力,说袁绍坐拥并州确实是相当勉强的。第三个州:青州

青州辖有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青州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袁绍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长子袁谭。

东汉末年的青州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黄巾起义失败后青州成为了黄巾军的集聚地,在黄巾军西进兖州后,青州又成为了袁绍和公孙瓒角力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核心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等地,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则占据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势力明显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还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海国。

不过袁谭能力挺强,他从平原一路东进,先是历时近两年击溃田楷,随后又击败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个青州。

当然袁绍在青州也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青州仍有黄巾余党活动,二是东莱郡并非全部在袁谭手中,东莱靠海的部分区域掌握在辽东公孙度的部将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时张辽才在206年平定东莱诸县),不过总的来说青州是袁绍掌控力度仅次于冀州的一个州。

第四个州:幽州

幽州辖有十一个郡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袁绍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是他对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并州有点类似,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乌桓,从辽西到右北平、渔阳、代郡几乎都是乌桓的活动区域;第二,辽西以东的包括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是公孙度的势力范围;第三,幽州当地豪强势力强大,比如鲜于辅、田豫等人。

冀、并、青、幽四个州中,基本完全处于袁绍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于幽州和并州,袁绍真正能掌控的郡县并不多,所以所谓的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观点都认为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实力远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压曹操的实力,其实袁绍实力占优是事实,但是双方差距却并没有那么大,至少在地盘上曹操并不逊于袁绍多少,当时曹操占据了兖州、徐州、豫州的绝大部分、扬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隶州的一部分,几乎与袁绍旗鼓相当,而且曹操对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绍大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派出臧霸从徐州进入青州牵制袁谭,可以袁谭还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占据的地盘虽然和袁绍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粮草补给方面却比不上袁绍,甚至差距还不小:一方面冀州本来就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中物产丰饶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绍攻破公孙瓒易京之后,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孙瓒囤积的三百万斛粮草,而当时曹操屯田制推行没几年,还没那么快见成效,所以曹操整体实力确实不如兵强马壮的袁绍,但袁绍却也没有碾压曹操的绝对实力。

不过袁氏在河北的实力确实很强,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却并未伤筋动骨,如果袁绍能多活几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即便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一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最终才统一了北方。



Just慕一


袁绍汉末群雄之一,在其刚刚起家的时候,只有一个渤海郡,但是袁绍经过自己打拼以及“四世三公”的这个招牌,袁绍的势力在不断的增强。到了官渡之战前,袁绍坐拥青州、冀州、并州和幽州四个州,成为了当时群雄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那么袁绍又是如何一点点打拼出来的呢?

在以袁绍为盟主的讨董之战失败后,袁绍重新回到冀州,当时的冀州牧韩馥遭受北方公孙瓒的威胁,见此情况袁绍决定逼迫韩馥占据冀州。而韩馥此人又是一个懦弱之人,在袁绍的威逼之下只能拱手相让,于是袁绍兵不血刃的占据了冀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州。东汉末年的冀州拥有十六个郡,号称“带甲百万,谷支数年”,其中虽有夸张之处,但是不可以否认冀州的强大,正因袁绍占据了冀州其才拥有了争霸北方的实力。

袁绍在拿下冀州并稳定了局势之后,开始了对外的大规模扩张。当时袁绍的主要敌人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北方的公孙瓒、另一个是南方的袁绍。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在攻打袁术过程中,公孙瓒之弟弟公孙越在战斗中阵亡,这直接导致其与公孙瓒的矛盾迅速激化。同年,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大战,袁绍军在麹义的带领下一举击败公孙瓒的军队取得胜利。在界桥之战后,袁绍把主要精力都用了对付公孙瓒了。

袁绍在与公孙瓒鏖战了数年后,于建安三年(198年)彻底击败了公孙瓒,在与公孙瓒交战的过程中,袁绍也同时战胜了黑山军张燕以及黄巾军残余势力,其子袁谭则在击败田楷和孔融后拥有了一个完整的青州。

此时的袁绍已经控制了青州、冀州、并州和幽州四个州,是袁绍实力最强的时候,“横大河之北,奄四州之土,南向而争天下”,达到了人生巅峰。


浮沉的历史


袁绍的实力巅峰出现在公元199年,在消灭了公孙瓒势力之后,袁绍的势力范围扩张至当时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以及辽宁、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

袁绍巅峰期的地盘,囊括了东汉末期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使得当时的袁绍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

一、冀州---九州之首

冀州的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北京、天津等区域,从夏朝开始,中原王朝的行政划分一直在不断调整,无论是最初的九州,还是发展到东汉时期的十三州,冀州排名第一的名次一直不曾动摇。这是因为从历史上来说,尧的都城就设在冀州,而且大禹治水也是从冀州开始。

九州之次,以治水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下为始。冀州帝都,于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孔颖达《尚书正义》

冀州由于地处华北大平原,是中国古代经济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肥沃,适合粮食生产。丰富的物产让这一地区的人口稠密,兵源充足。

土平兵强,英杰所利 ------《魏志》

袁绍在诸侯讨董之后,来到冀州,当时只是渤海太守,冀州牧是韩馥。为了扩大地盘,袁绍与幽州的公孙瓒约定共同瓜分冀州,在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韩馥束手无策,非常惧怕,就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公元191年,袁绍领冀州牧,拥有了整个冀州。

一口吞下冀州,让袁绍实力暴增,拥有了充足的粮草和兵源,为下一步的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青州---冀州侧翼

青州大概的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区域,是春秋战国齐国的所在地,自古便有鱼盐之利。但是由于汉末的黄巾之乱,青州是重灾区,人口死亡、流失不计其数,经济破坏严重。之前曹操与黄巾交战,就从青州招降百万之众,组成赫赫有名的“青州兵”。

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魏志》

后来袁绍与公孙瓒在青州角力,袁绍凭借雄厚的实力,击败了田楷等势力,占据青州的一部分,并交给长子袁谭管理。

青州的拥有,虽然不能从经济上为袁绍提供太大帮助,但是能够保护冀州东部地区不受威胁,同时让袁绍在黄河南岸有了一片稳固的地盘,不至于被黄河天堑所阻拦。

三、并州---西部屏障

并州大致在今天山西地区,加上河北、内蒙古部分区域。并州在汉朝一直都是苦寒之地,土地贫瘠。而在东汉匈奴内迁之后,这片区域汉族与匈奴比邻而居,民族矛盾经常引发战争和冲突。袁绍安排外甥高干掌管并州区域,算是名义上拥有统治权,实际能获得的帮助并不多。

并州对于袁绍的意义在于,这是冀州大本营的西部屏障,并州的相对稳定,能够让冀州不用遭受匈奴等势力的侵袭,安心积蓄实力。

四、幽州---优质马场

幽州的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北部,以及辽宁的一部分,自古就有记载。

东北曰幽州 ----《周礼·职方》

幽州从先秦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军事重镇,这里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民族的接壤之地,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劫掠,因此民风彪悍。而且由于靠近草原,这里也是东汉时期为数不多的优质马场之一。

对于袁绍而言,幽州的争夺可能是最激烈的,因为占据幽州的是一位强力诸侯—公孙瓒。当初袁绍与公孙瓒约定瓜分冀州,但是袁绍成为冀州牧之后背弃了盟约,从此两家开始结怨。袁绍与公孙瓒都想成为黄河以北的霸主,经过界桥之战、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一系列战役,袁绍击溃了公孙瓒的主力,最终一步步将其消灭,并且交给自己二儿子袁熙管理。

袁绍的幽州不算完整,只控制了幽州的西半部分,更远处的辽东公孙度势力还没有消灭,不过已经无伤大雅。幽州能够让袁绍拥有稳固的后方,并且提供充足的战马资源,使得袁绍能够专心向南发展。

巅峰时期的袁绍拥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黄河以北地区,号称拥有百万之众,风光一时无两,是当时天下实实在在的诸侯之首。


历史步行街


袁绍虽然拥有四世三公的光环,但是一开始拥有的地盘很小,只有远离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不过冀州牧韩馥却送了一份大礼给他,韩馥引狼入室主动让出冀州给袁绍,自此袁绍以冀州为大本营开始了统一河北的进程,历时近十年之久到199年攻灭公孙瓒后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霸主,此时的袁绍号称带甲数十万、坐拥四州之地,那么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看似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小,我们一一详细来说一下。

第一个:冀州

冀州辖有郡国九个,分别是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是东汉十三州中人口众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一个大州,袁绍得到冀州后简直是如虎添翼,他的首席谋主沮授说得很明白:

“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冀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强的一个州,但也并非毫无隐患,横行于冀州中山、常山、赵郡、并州上党、司隶州河内等地的黑山军时不时会对袁绍构成威胁,但总的来说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第二个州:并州

并州辖有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地盘虽不小但却是东汉末年最为混乱的一个州,原因就在于并州靠近塞外,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在并州各有实力范围,特别是曾威震边疆的并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骁将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离开并州进京之后,并州大部分郡县落入这些游牧民族之手。

曾横行大漠的匈奴自南匈奴内附并设王庭于并州五原之后,并州逐渐成为匈奴的主要活动区域,匈奴单于於夫罗(刘渊的祖父)肆虐五原、太原等地;乌桓在并州的实力也不弱,其势力范围主要在上郡,雁门、朔方等郡;鲜卑则在强力人物轲比能的统帅下势力深入到了五原、雁门、云中、定襄等地,此外西河郡则主要是羌人的活动区域

并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弱的一个州,九个郡中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上党和太原两郡,以及和这两郡接壤的西河、雁门一部分地区,但是也仅此而言,而且上党郡还要面临黑山军的压力,说袁绍坐拥并州确实是相当勉强的。

第三个州:青州

青州辖有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青州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袁绍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长子袁谭。

东汉末年的青州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黄巾起义失败后青州成为了黄巾军的集聚地,在黄巾军西进兖州后,青州又成为了袁绍和公孙瓒角力的主战场之一,当时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核心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等地,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则占据了靠近冀州的平原郡,势力明显不如田楷,除此之外青州还有一位朝廷任命的青州刺史孔融,他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北海国。

不过袁谭能力挺强,他从平原一路东进,先是历时近两年击溃田楷,随后又击败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个青州。

当然袁绍在青州也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青州仍有黄巾余党活动,二是东莱郡并非全部在袁谭手中,东莱靠海的部分区域掌握在辽东公孙度的部将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时张辽才在206年平定东莱诸县),不过总的来说青州是袁绍掌控力度仅次于冀州的一个州。

第四个州:幽州

幽州辖有十一个郡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袁绍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是他对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并州有点类似,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乌桓,从辽西到右北平、渔阳、代郡几乎都是乌桓的活动区域;第二,辽西以东的包括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是公孙度的势力范围;第三,幽州当地豪强势力强大,比如鲜于辅、田豫等人。

冀、并、青、幽四个州中,基本完全处于袁绍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于幽州和并州,袁绍真正能掌控的郡县并不多,所以所谓的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观点都认为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实力远在曹操之上,甚至有碾压曹操的实力,其实袁绍实力占优是事实,但是双方差距却并没有那么大,至少在地盘上曹操并不逊于袁绍多少,当时曹操占据了兖州、徐州、豫州的绝大部分、扬州江北的一小部分以及司隶州的一部分,几乎与袁绍旗鼓相当,而且曹操对这些州的掌控力度也比袁绍大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二,那就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派出臧霸从徐州进入青州牵制袁谭,可以袁谭还未能完全掌控青州。

曹操占据的地盘虽然和袁绍相差不大,但是在兵力和粮草补给方面却比不上袁绍,甚至差距还不小:一方面冀州本来就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中物产丰饶的大州,另外一方面袁绍攻破公孙瓒易京之后,一下子就得到了公孙瓒囤积的三百万斛粮草,而当时曹操屯田制推行没几年,还没那么快见成效,所以曹操整体实力确实不如兵强马壮的袁绍,但袁绍却也没有碾压曹操的绝对实力。

不过袁氏在河北的实力确实很强,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却并未伤筋动骨,如果袁绍能多活几年,他和曹操北方霸主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即便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一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最终才统一了北方。


历史回放机999


袁绍虽然拥有四世三公的光环,但一开始拥有的地盘很小,只有远离冀州中心的渤海一郡之地,后来冀州牧韩馥引狼入室让出冀州给袁绍,自此袁绍以冀州为大本营开始了统一河北的进程,历时近十年到199年攻灭公孙瓒后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霸主,此时的袁绍号称带甲数十万、坐拥四州之地,那么袁绍实力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看似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很大,今天就从他对儿子们地盘分配的角度来看他对四州掌握的强度。

袁谭:袁绍长子,青州刺史

袁熙:袁绍次子,幽州刺史

袁尚:袁绍幼子,冀州刺史

高干:袁绍外甥,并州刺史

都知道袁绍独爱幼子袁尚,认为其和自己最相像,所以把掌控力最强的冀州分配给了他,其次是袁谭,毕竟袁谭是长子,所以控制力第二的青州给他镇守,把次子袁熙分到控制力第三的幽州,让关系更远的外甥高干镇守控制力最差的并州。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他对四州的控制力顺序是:冀州、青州、幽州、并州。而袁绍对这四州实际控制了多大地盘呢,下面咱们一一细说。

第一个:冀州

冀州辖有郡国九个,分别是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是东汉十三州中人口众多、经济也较为繁荣的一个大州,冀州也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强的一个州,但也并非毫无隐患,横行于冀州中山、常山、赵郡、并州上党、司隶州河内等地的黑山军时不时会对袁绍构成威胁,但总的来说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第二个州:并州

并州辖有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九个郡,地盘虽不小但却是东汉末年最为混乱的一个州,原因就在于并州靠近塞外,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在并州各有实力范围,特别是曾威震边疆的并州刺史丁原和其麾下三大骁将吕布、张辽、张杨三人离开并州进京之后,并州大部分郡县落入这些游牧民族之手。

并州是袁绍控制力度最弱的一个州,九个郡中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的主要统治区域集中在上党和太原两郡,以及和这两郡接壤的西河、雁门一部分地区,但是也仅此而言,而且上党郡还要面临黑山军的压力,说袁绍坐拥并州确实是相当勉强的。

第三个州:青州

青州辖有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青州是东汉十三州中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袁绍拿下青州主要靠的是其长子袁谭。袁谭能力挺强,这也是袁绍决定由袁尚接班的最大错误,如果由袁谭接班,绝不会那么快被瓦解,他从平原一路东进,先是历时近两年击溃田楷,随后又击败孔融差不多拿下了整个青州。

当然袁绍在青州也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青州仍有黄巾余党活动,二是东莱郡并非全部在袁谭手中,东莱靠海的部分区域掌握在辽东公孙度的部将柳毅手中(一直到曹操平定北方之时张辽才在206年平定东莱诸县),不过总的来说青州是袁绍掌控力度仅次于冀州的一个州。

第四个州:幽州

幽州辖有十一个郡国,分别是代郡,上谷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袁绍虽然击败了公孙瓒,但是他对幽州的掌控力度也不大,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幽州的情形和并州有点类似,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幽州有很强的实力,特别是乌桓,从辽西到右北平、渔阳、代郡几乎都是乌桓的活动区域;第二,辽西以东的包括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是公孙度的势力范围;第三,幽州当地豪强势力强大,比如鲜于辅、田豫等人。

所以根据上诉我们可以知道,冀、并、青、幽四个州中,基本完全处于袁绍掌控之下的是冀州、其次是青州,至于幽州和并州,袁绍真正能掌控的郡县并不多,所以所谓的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其实水分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袁氏在河北的实力确实很强,官渡之战后袁绍虽败却并未伤筋动骨,如果袁绍能多活几年,或者能选择长子袁谭接班,袁氏家族和曹操北方霸主之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即便是袁绍死后,曹操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一击败袁绍的几个儿子,最终才统一了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