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高老頭》

文/福州大學原書記、泉州師院原院長陳篤彬先生


我與《高老頭》

我與《高老頭》結緣是在知青時代。1970年冬天,一位知友借給我一本《高老頭》和一套《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個年代世界名著十分珍貴,要借的人排成長隊,那位知友告訴我那幾本書只能借給我兩天。我白天要下田幹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讀書。那兩天天氣特別冷,吃過晚飯後,我就躲進被窩,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伴隨著耕牛的喘氣聲(我的宿舍隔壁是牛棚),欣賞著這幾本世界名著。第二天早晨醒來,手指頭往鼻子裡一摳,都是黑黑的油煙灰。


我與《高老頭》

巴爾扎克

讀完《高老頭》,巴爾扎克犀利筆觸下的高里奧、拉斯蒂涅等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渴望著自己能擁有一本《高老頭》。

1978年6月中旬,泉州市新華書店(當時在中山路)通知將於6月18日上午八時出售文革後首批再版的文學名著。得到消息後,我就與幾位愛好文學的知友相約到新華書店排隊購書。17日晚上八點我與幾位知友帶著草蓆和撲克來到新華書店門口,到達時才發現還有幾個文學愛好者比我們到得早。寒暄幾句之後,我們打開了草蓆,在新華書店門口打了一個晚上的“四十分”。第二天早晨八時,新華書店一開門我們第一批進了店裡,回頭一看後面早已排起了長隊。因為排隊的人多,書店規定一個人一次只能買三本,我購買了《高老頭》和《安娜.卡列妮娜》(上下集)。

我與《高老頭》

托爾斯泰

一回家我就急不可待地打開這本《高老頭》,重讀了一遍。從此這本《高老頭》就伴隨著我至今。

最近從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易圖強先生的文章《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學名著暢銷的原因》中得知,那次再版的文學名著有35種,其中外國文學名著16種。1978年5月1日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出售此批再版書時,4月30日晚上有四百多人徹夜排隊,5月1日上午書店開門時排隊的讀者已有四五千人。看來徹夜排隊買名著在當時是普遍現象。

1978年10月,我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華東師大圖書館豐富的藏書吸引了我。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學習生活讓我接觸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文學名著。當時華東師大有免修的規定,那就是下學年要開的課程,你可以提出免修的申請,免修考試成績80分以上可以不用去上課。雖然我參加了《外國文學》這門課的免修考試,成績80多分,可以不去上課。但是當時華東師大中文系《外國文學》任課教師是王智量先生,王先生博學多才,精通外語,講課十分生動,我也就一節不拉地聽完了這門課,對巴爾扎克、對《高老頭》等名家名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後來我還選讀了王先生的《英美文學原著選讀》課程,確實很有收穫。

1978年6月18日我購買的這本《高老頭》封面上印著“巴爾扎克著”“傅雷譯”。襯紙上我用英文寫著:“Chen Tu Pen,June 18 ,nineteen seventy--eight”。扉頁上印著“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北京”。定價是0.78元。

我與《高老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