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朝是短命王朝,和秦朝有什麼相同之處嗎?

千山萬水215610010


秦朝和隋朝很相似。兩朝都是在結束了長期戰亂後一統天下而建立起來的,秦朝修長城等,隋朝修建京杭大運河等讓老百姓民不聊生,導至兩個王朝滅亡。


連義44


大家好,我是魚尾。


導語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短命王朝,一個是秦始皇嬴政開創的大一統秦王朝,一個是隋文帝楊堅建立的隋王朝。秦朝從公元前221年建立,到公元前206年滅亡,立國15年。隋朝從581年建立,到618年滅亡,立國37年。兩國在建國曆程、治國理政、甚至亡國原因上都有頗多相似之處。


秦隋兩朝結束了長期分裂局面,開創持久大一統格局

秦隋兩朝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重要的大一統帝國。他們的建國曆程有幾分相似之處,都是通過掃平群雄進而統一天下。

秦國自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由余圖強,稱霸西戎以來,一直就是春秋時代僅次於晉楚兩個霸主的次一等強國。到戰國初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改革,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軍功爵制,限制卿大夫權力、加強國君權力。種種舉措,讓秦國得以在最快時間內組織動員全國物資對外戰爭,秦國迅速在天下強國中脫穎而出。之後,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奮六世之餘烈,直到秦始皇,秦國已經具備了對東方六國的絕對優勢,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同年,秦平定江南地,滅越國殘部;公元前222年,秦滅趙國殘部建立的代國;同年,秦滅燕;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終於一統天下。秦始皇稱帝,建立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500年的分裂時代,正式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帝國。

說完秦朝,再說隋朝。581年,北周外戚楊堅篡權自立,建立隋朝。在北周滅北齊的基礎上,隋文帝楊堅經過休養生息和安定突厥的戰爭,於589年南下滅陳,統一全國。隋朝的統一,結束了漢末以來魏晉南北朝長達369年的大分裂大動盪時代。

由此可見,秦隋兩朝都是在屍山血海中走來的王朝帝國。秦的統一,在於開創;隋的統一,在於鞏固。他們,都對中華自古以來的統一國家傳統有莫大貢獻。


秦隋兩朝開疆拓土,奠定中國版圖基本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並沒有停下對外擴張的腳步。

西漢賈誼《過秦論》有言:“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秦朝立國後,秦始皇派蒙恬統領三十萬長城軍團開拓河套,直抵雲中(今包頭),又派屠睢統領五十萬南方軍團南下,盡取百越之地(浙南、福建、兩廣)。此時秦朝疆域空前廣闊。

司馬遷《史記》稱其為:“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及遼東。”

所謂“北向戶”,就是向北而開的窗戶,意為“極南之地”。可見秦朝疆域比之於過去的商周,堪稱亙古未有的遼闊。

而隋朝,在拓展中華民族生存版圖上也頗有貢獻。609年,在隋煬帝楊廣的親自統領下,隋軍西上高原兩千餘里,攻滅青海高原上的吐谷渾汗國。此戰之後,隋朝盡得吐谷渾故地,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此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隋朝在此設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與中原內地實行統一的郡縣化管理。這次軍事行動,標誌著中原王朝第一次把統治觸手伸到了青海高原。青海首次納入中國版圖,加強了與中原內地的聯繫。


秦取河套、平嶺南,隋攻吐谷渾取青海。秦隋兩個帝國,為中華邊疆版圖的拓展做出了各自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


秦隋兩朝激進的改革得罪舊統治集團

秦隋兩朝立國後,都破除舊制,進行了疾風暴雨般的改革。然而,激進改革的同時,卻沒有做好對舊統治集團的安撫,導致舊統治集團的反噬,最終吞噬了帝國。

秦朝建立後,首創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稱秦始皇,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時,秦始皇與丞相李斯一起,廢分封、行郡縣,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進行了種種鞏固統一的舉措。

過去地方封國各自為政的狀態不見了,代之以中央皇權直接下沉到基層;過去各國不同的貨幣不見了,代之以秦半兩錢,統一的金融秩序和市場建立起來;過去各國不同的度量衡體系不見了,代之以秦的全國一套標準的度量衡體系,全國性的經濟活動有了緊密的一體化聯繫。

但這樣的舉措,遭到了過去的六國舊貴族勢力反對。秦始皇東巡途中,在博浪沙遭遇的大鐵錘襲擊,就是韓國舊貴族對其被剝奪權力的反擊。最終,秦朝葬送在楚國舊貴族項梁項羽、魏國舊貴族魏豹等人手中。

隋朝也一樣。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隋朝對政治制度做了許多創新,最明顯的,就是首創科舉制。科舉制第一次以公平的國家統一考試來錄取人才,讓很多出身低微的寒門子弟得以步入帝國權力中樞,參議朝政。但隋朝的統治支柱是以當年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為首的關隴貴族集團,隋朝這樣改革選官制度,必然得罪了這些傳統大貴族。再加上隋煬帝繼位後有意大量啟用東部和南部(北齊和南陳故地)的讀書人擔任要職,更加加劇了舊關隴貴族集團的不滿。

隋末大亂,多支關隴貴族集團的力量起兵反抗隋煬帝統治。他們共同推舉隋朝唐國公李淵作為他們新的代表。

改革要進行,但改革更應該講究循序漸進以及安撫舊勢力。否則,改革將極易引起大的社會動盪。


秦隋兩朝都喜歡大興土木、不恤民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基建狂魔”的稱號,這與秦隋兩朝統治者喜歡搞大工程是分不開的。

秦始皇先後進行了修阿房宮、修驪山陵、修全國直道、修長城、修靈渠等多個大型工程。以兩千多年前的生產力,短短十餘年間,這些工程同時砸下來,諒哪個國家的國民也受不了。

在這方面,隋朝也不遑多讓。隋煬帝修東都洛陽、開挖京杭大運河,簡直比肩秦始皇的幾項超級工程。秦隋兩朝統治者不恤民力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如此,但秦隋兩朝的這些大工程,很多都是為促進國家統一和地區聯繫而進行的。秦朝直道,堪稱古代高速公路。通過直道,秦朝信使一日可從咸陽抵達河套邊境。遍佈全國的直道,將國家主要區域緊密聯繫起來。修長城,增加了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一個前哨堡壘,進可攻退可守。修靈渠,連接了湘江和西江,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進了國家對南方,特別是西南地區的整合。修東都洛陽,加強了隋朝中央對征服未久的東部地區控制。修京杭大運河,加強了國家東、中、西、南各個區域的聯繫,緊密溝通了隋朝長安、洛陽、涿州、建康幾個區域中心城市。

雖然這些大工程有不恤民力的一面,但它們對加強國家統一和地區聯繫的積極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


秦隋兩朝為後世王朝盛世奠基

中國史學界一直有“漢承秦制”“唐承隋制”的說法。意思就是秦隋兩朝為後繼的漢唐兩朝進行了諸多富有開創性的政治建設。

<strong>

秦創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漢承襲之。秦創立郡縣制,漢在經過初期的郡國並行制過渡後,到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正式建立實質上的郡縣制。隋創設科舉制,唐承襲之並進一步完善。秦的直道系統和隋的京杭大運河工程直接被漢唐兩朝繼承,用來加強各地區間的經濟政治文化聯繫。

可見,秦隋兩朝諸多開創性建設確實為後來的漢唐盛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結語

作為兩個重要的短命王朝,秦隋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完成統一、進行諸多影響深遠的制度性建設和工程建設、不恤民力、窮兵黷武……秦隋兩朝就如兩顆璀璨的流星,在歷史的夜空中劃過短短一瞬間。他們的光芒是璀璨的。他們的功績也是後人爭議不完的話題。


看完記得點贊轉發關注三連哦!我是魚尾,歷史永不停。


魚尾煮酒


隋朝的短命在於隋煬帝好大喜功,使來之不易國家儲備失去了抗風險的能力!與秦朝相比都屬於二世而亡,都是將四分五裂的國家重新整合的大一統王朝!

隋朝的建立終結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近四百年的亂世,經過隋文帝的治理,國家得到穩固發展,楊廣繼位後,大興科舉,開鑿漕運,親征吐谷渾和高句麗,這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千年社稷,可謂開創盛世之舉措,然而勞民傷財的頻繁工程,讓本就不太富裕的隋朝國庫一再透支,終於天災人禍導致全國各地揭竿而起,隋煬帝客死江都,隋朝滅亡!急功心切,喪失國本!客觀上講,隋朝是我國曆史上的強盛時期,對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秦朝是自始皇帝橫掃六合後,我國曆史第一個統一朝代,開創封建社會之先河,然而秦朝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秦二世胡亥與隋煬帝楊廣將這大好河山葬送在歷史的長河裡!兩朝共同的特點是短暫而強大,對歷史的貢獻上又極其相似,文化上秦統一文字,政治上採用中央集權制首創郡縣制,經濟上統一貨幣,奠定了我國廣大疆域版圖的雛形!


前程HAN


秦始皇雖統一了六囯,但並沒有統一人心。俗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六國,但是六囯的百姓,特別是六囯的貴族都懷念自己的故國,所以他們在潛意識裡就不認同秦始皇的統治。秦始皇在王朝初建,民心雖定之時,就濫用民力,治法過嚴,再加上接班人沒有選好,造成二世而亡。隋文帝在統一國家後,與民休養,又讓長子楊勇做太子,本來應該可以傳世的。但在後來,他廢太子,立二子楊廣為儲君。楊廣繼位後,雖勤政,但不愛民,他好大喜功,濫用民力,造成囯破身亡。秦朝與隨朝都是二世而亡,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王朝初建,急功近利,操之過急,濫用民力,執法過嚴,思想禁錮,所以導致二世而亡!


幽蘭自飄香


隋朝在北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攻滅南陳,完成了全國的統一,這是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歷經四百年國家在一次真正的大統一併得以持續。隋文帝楊堅勵精圖治 進行輕徭薄賦的改革,減輕人民負擔,人民得到休養生息。使國家大治,史稱開皇之治。公元604年,楊廣繼位,年號大業,在位之初初展雄心抱負,修建東都洛陽 開鑿大運河,創建科舉制。這都是功在千秋,利在社稷的千秋大業。但是由於急於求成造成百姓賦役過重,為了興建東都,修造運河,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而在此時又三徵高句麗,人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農民起義一觸即發。在山東河南等地爆發了竇建德等起義。加之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隋朝的統治瞬間土崩瓦解,最終楊廣死於江都,李淵逼迫楊侑退位。隋朝在歷經三十八年之後轟然倒塌。

隋朝和秦朝都是經過二世之後而衰亡。統治時間都很短暫。之後都開啟了強大的王朝的統治。兩者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言午玉仁66


大家好,我是夏目愛看書,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與同樣是短命王朝的秦朝有什麼相同之處嗎?下面我來分析一下到底有什麼相同點,還有什麼各自的特點。

秦,隋結束戰亂,建立大一統的王朝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是北周的輔佐大臣,官至柱國大將軍,大司馬。同時也是皇帝的岳父,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這樣的位置顯然也會受到來自女婿的忌憚,楊堅為求自保以退為進,終於在北周靜帝的時候禪讓於楊堅。楊堅勵精圖治定國號為隋,南下滅陳,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晉朝以後朝代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秦朝來源於秦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的名將飛廉之後。贏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鎮守西戎,受到商朝重視,封為諸侯。周朝的時候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秦孝公重用商鞅施行變法,使得秦國的國力日漸強盛,等到秦王嬴政繼位的時候,在十年之間滅掉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四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秦朝。

制度改革,功在千秋

隋朝和秦朝都進行了大量的改革,秦國最重要的就是商鞅變法,隋朝最大的改革就是廢除九品中正制度,採用科舉制度。

秦朝的商鞅變法主要包括:“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廢除貴族的井田制度,“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在國家行政方面普遍推行郡縣制度,以縣作為行政單位,廢除原有的分封制度,完成了從奴隸制度到封建社會的轉變。

隋朝主要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當時關隴集團的大勢力。廢除原來的九品中正制度,將原先壟斷於士族官位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當然這也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由於科舉制度侵害了士族的利益導致最後關隴集團最後直接支持李淵反隋,建立大唐王朝。但是大唐王朝還是採用科舉制度,以及唐王朝建立之後關隴集團的衰落。就算放到如今通過考試考察仍然是最公平公正的方法,所以說是功在千秋的制度改革。

二世而亡,漢承秦制,唐承隋制

隋朝和秦朝一樣是歷史上的兩個二世而亡的大一統王朝,在此之後分別出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強盛的兩個國家漢唐,可以說漢唐的強盛離不開秦隋作為開拓者的影響。兩個朝代的短命都是由於皇帝的大興土木,隋煬帝開挖大運河,秦始皇修建阿房宮;也都是由於兩個王朝的皇帝都好戰功,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秦始皇開疆拓土;制度改革得罪權貴,秦始皇商鞅變法得罪本國貴族,隋煬帝科舉考試得罪關隴集團,所以這兩各王朝的覆滅都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

唐朝和漢朝作為兩個朝代的“繼承人”都將兩個國家改革的成果加以利用,最後建立強大的國家。其中漢武帝北拒匈奴,打的匈奴聞漢失色,“是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是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唐朝更時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國家,當時的皇帝更是被稱為“天可汗”,當時疆域遼闊,唐朝戰爭最多同時戰爭的勝率於是最高的,首都長安城更是當時世界最為先進的城,萬國來朝。

隋朝和秦朝的相同點總結:

隋朝和秦朝的建立都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同時兩個朝代都進行制度的改革,推動整個封建制度的完善,成為之後朝代學習的榜樣。兩個朝代對於中國的影響力都是功在千秋的,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更加是我們精神的食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我是夏目愛看書,希望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疑問。


夏目愛看書


隋朝從建立到滅亡,總共是經歷了38年,如果從公元589年統一天下開始算,起到618年滅亡開始算起,實際上也就是20年的時間,和秦朝15年亡國的時間是差不多的。所以說隋朝也是個短命王朝。

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處有以下這麼幾點。

第1點:兩者都是結束了之前長達數百年的戰亂時期,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500餘年的動亂,隋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300多年的天下動亂時期。

第2點:兩者都開創了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意義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後面的朝代所借鑑,隋朝正式創立了那個三公九卿制和科舉制,為後面的朝代所借鑑。

第3點:者都有過重大的工程建設,秦朝曾經擴建了長城修建了離渠,修建了秦直道等,隋朝的話曾經修建過東都洛陽和大運河。


無一是證


秦朝和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兩個朝代,都是短命的王朝,二者的異同有一下幾點:

1、 相同:國運都很短暫

不同:秦朝二世而亡,子嬰本來是三世卻不敢再稱皇帝,秦朝國運共15年;隋朝共有3為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隋恭帝楊侑,但第三位是個傀儡,國運38年。

2、相同 :秦朝和隋朝都是在結束長期的割據勢力之後,統一中國的兩個封建王朝;

不同:秦朝結束的是東周末期七國戰亂的局面,而這七國只是割據的勢力只能成王不能稱皇;隋朝結束了是西晉東遷以後,天下南北對立形成的南北朝代。

3、 相同:都加強了統治者的權利

不同:秦朝開創了郡縣制,摘用三皇五帝中的“皇”“帝”突出自己的權利;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廣納天下才子為隋朝效力,推行三省六部制。

4、 相同:都被以農民起義開始的暴亂,推翻了政權

不同:秦朝以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農民起義開始,最後被白手起家的劉邦建立的漢朝;隋朝以瓦崗寨開始,最後便宜了隋煬帝楊廣的表兄弟太原割據勢力的李淵,建立了唐朝。

5、 形同:國家的滅亡都與大興土木相關

不同:秦朝修建萬里長城,大修秦始皇陵,興修阿房宮,舉六國財力,傾秦朝國運;隋朝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修建隋朝大運河,使得隋朝舉國就役,更無一人是閒丁。

6、 相同:後繼國家都開創了一個輝煌的時代

不同:滅秦的漢朝,開國時大多“漢隨秦制”,且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奉行“無為而治”開創了“文景之治”,後有一代雄主開創了漢武盛世;滅隋的唐是吸取隋的教訓,特別重視農業的發展,還廣納天下人才,選賢任能,拓疆擴土開創了“貞觀之治”。


八零後愛做夢


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秦朝14年,隋朝38年,秦朝只有兩代皇帝,隋朝實際也是隻經歷了兩代皇帝,雖然楊廣的兒子也短暫被擁立為帝,但實際已經不是隋朝的天下了。大體上來說,古代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經歷了各種朝代,歷史的演變趨勢都是很相似的。各個朝代最後滅亡無非是內憂和外患。而隋與秦都是亡於內憂,即是皇帝的倒行逆施,橫徵暴斂,導致民不聊生進而造成起義而亡國。細微之處,秦與隋有幾點不同:

1. 秦朝更加短命,因為在始皇帝時期由於修築長城,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已經對百姓生活破壞嚴重,禍根早種,以致於始皇剛駕崩,陳勝吳廣就爆發起義,所以可以說做爹的已經給兒子二世種下禍根了;相對的,隋朝的第一代皇帝隋文帝是創造開皇之治,與民生息的仁君,厲行節儉,可以說給隋朝和兒子們留下了很好的基業。

2. 雖然都是由於皇帝的私慾暴政亡國,但暴因不同。秦二世是趙高把持朝政,倒行逆施,再加上本來秦滅六國,導致六國的王國貴族遺民就對秦心懷怨恨,繼而造反。可以說秦二世是由於昏庸不作為而把國政搞得稀爛;隋煬帝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像秦始皇,不是純粹的昏庸,相反是很有作為也很想有一番作為的。都是發動戰爭,秦始皇徵匈奴,百越,隋煬帝徵高句麗;都是大耗民力,秦始皇修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造龍舟,下江都,簡而言之,隋煬帝是太想有作為,勞民傷財,把家底敗光了,造成國本動搖。

3. 被消滅的主體不一樣。秦朝就是被農民起義滅掉的,陳勝吳廣也好,劉邦項羽也好,都是一支農民起義軍,秦朝就是被他們滅掉;隋末雖然也是各地狼煙四起,農民起義多如牛毛,但最終不是被農民起義軍滅掉,而是被它體制內的官員滅掉,宇文化及也好李淵也好,都是隋官,不是農民布衣。



BP獨立寫作人


秦王朝和隋朝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短命王朝,秦朝存在了十五年,隋朝存在了三十七年。他們又都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朝。那麼,這兩個王朝的滅亡,有什麼異同呢?我們先來說相同點吧。


首先,農民起義是導致他們滅亡的直接導火索。在網絡上,秦始皇的擁躉很多,他們把秦始皇吹捧成千古一帝。但是,假如要讓他們回到秦始皇的時代裡,他們恐怕就會是另外一番感受了。陳勝起義的時候,曾經提出過一個口號:“天下苦秦久矣!”也正是因為天下苦秦久矣,所以當陳勝在大澤鄉登高一呼,天下很快雲集響應。大秦帝國,也就在短短的兩三年之內就崩潰了。而隋煬帝的荒淫暴虐,在中國歷史上更是聞名。隋煬帝的稱呼本身就是一個貶義的稱呼,根據諡法,“煬”字的含義是“好內遠禮”,也就告訴世人,這不是個什麼好東西。楊玄感在起兵討伐隋煬帝楊廣的時候曾經說過,自己起兵的目的就是:“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李密在討伐隋煬帝的時候也曾經寫過一篇檄文,他說道,對比隋煬帝的罪惡,“殷辛之譴為小,漢靈之罪更輕”。隋朝滅亡後,唐初的君臣,都隋煬帝時期百姓生活的困苦有著真切的感受,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直接參加了反隋的農民起義。


其次,秦朝和隋朝的統治集團內部都矛盾重重,最後其君主也都是在內部的矛盾衝突中被自己人殺死。秦始皇在世的時候,憑藉其威權,暫時維持了統治集團的安定。但秦始皇去世後,統治集團內部就沒有安定過,先是沙丘之變,秦二世奪權,扶蘇、蒙恬被殺。然後,秦二世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和父親所留下的老臣。最後,指鹿為馬的趙高控制了朝政,在望夷宮中將秦二世殺死。接著子嬰又在即位之後不久殺掉了趙高。在隋朝,早在隋文帝活著的時候,就發生了太子之爭。等到隋文帝臨死的時候,發出了“獨孤誤我”的哀嘆。隋煬帝即位後,把自己的兄弟也幾乎都殺完了。最後躲在江都的隋煬帝被譁變的士兵所殺。


再次,在他們滅亡之後,卻在一定程度之上又復活了。我們常講漢承秦制,唐承隋制。在秦朝和隋朝滅亡之後,都出現了一個相對長久的大一統王朝,西漢王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在秦朝的制度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繕,避免了秦朝的暴政,休養生息,出現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唐朝建立後,也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樣,唐朝建立後統治集團都能吸取隋朝滅亡的經驗教訓,唐太宗常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訓時刻都在提醒著唐太宗,切不可步隋煬帝的後塵。於是出現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西漢和隋朝的建立者都很注意從歷史的興亡之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避免了歷史的覆轍。


以上是秦朝和隋朝滅亡的相同點。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點。

首先,秦王朝的滅亡,不僅有農民起義的因素,也有東方百姓不認可秦朝的因素。我們常說秦始皇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但是秦始皇的統一其實是建立在武力基礎上的軍事征服。對於東方各國的百姓而言,其實缺乏對秦國的認同。設想你穿越回去成了一個楚國人,當秦軍打過來的時候,你是會反抗,還是會歡呼呢?這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秦始皇滅六國整整用了九年多的時間。所以,等秦始皇去世後,一旦遇到秦國的統治力下降,就會出現東方各國的復國運動。我們看到,陳勝起兵之後不久,東方六國全部復活。而且,最初復活六國的人,並不是過去的舊貴族,而是平民。比如陳勝、武臣、韓廣等人,都是平民。而在他們失敗後,原來的六國舊貴族才又進一步掌握了反秦鬥爭的領導權。相反,我們看到隋朝末年的農民戰爭中,基本沒有出現過復國運動。隋朝也是終結了數百年的分裂局面。但隋朝在統一的時候,並沒有遭遇到太大的反抗。隋朝在沒陳的時候,五十萬大軍南下,卻基本沒有發生什麼戰鬥。這是因為,在經歷了兩漢四百年的大一統之後,天下一家的觀念深入人心。“金陵王氣黯然收”之後,陳朝的百姓很自然地就轉換為隋朝的百姓,他們對隋朝並沒有什麼牴觸情緒。所以當隋朝末年出現天下大亂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南方人主張再恢復陳朝的。


其次,秦王朝滅亡後,新建立的王朝是西漢,西漢王朝的統治集團和原來的秦王朝之間並沒有什麼瓜葛。劉邦君臣是典型的布衣將相之局,劉邦本人出身平民,他手下的主要功臣也都出身平民。在西漢王朝的統治集團之中,除了張良等極少數的人之外,也基本沒有原東方各國舊貴族的身影。相反,隋朝滅亡之後,新建立的王朝是唐朝,唐朝的統治集團和原來的隋朝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李淵集團本身就是隋朝的皇親國戚,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弟,被封為唐國公。李唐王朝建立後,其核心統治集團也由關隴貴族構成。


再次,由上面的這個不同點,也引出了另外一個不同,革命與禪讓。秦王朝的滅亡,是由於直接的軍事原因。當劉邦的軍隊出現在咸陽城外之時,秦王子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他只得系組出降,秦王朝滅亡。而隋朝則不同,天下大亂之後,李淵趁機從太原起兵,接著攻佔了長安。他並沒有立即稱帝,而是在長安城中找到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立他為帝。到了第二年春,隋煬帝在江都被殺之後,618年五月,楊侑退位,舉行了個禪讓儀式,把皇位讓給了李淵。李淵登基稱帝,建立大唐。楊侑被封為酅國公,一年以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綜合以上的分析,要問秦朝和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只有一個:暴政!秦始皇本人的殘暴統治給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秦二世在秦始皇暴政的基礎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百姓走投無路,只能揭竿而起。同樣的,隋煬帝即位後,十四年間將大好江山折騰得面目全非,百姓流離失所,也只好官逼民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是歷史的絕對真理。我想大家可能都讀過賈誼的《過秦論》,我就不再重複了。我就用賈誼《新書·大政》篇裡另外一句話來結束吧:“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