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老子現代說(十五)價值中立

作者 | 陳娟(無限的阿萊夫)

出品 | 博睿迪文化傳媒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第五章


我們的大腦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不用的時候似乎空空如也,用的時候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腦是我們思考的主體,從其中源源不斷地產生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想法,並進行推理、分析、判斷、想象等等。


我們人的大腦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能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我思考,我思考我思考,我思考我思考我思考……有些地方稱為人的元認知能力。


人不能拽著自己的頭髮離地,但是,人對自己思考過程的不斷思考、總結,卻能提升自己。如果說我們人類有超能力的話,這就是唯一的超能力。


在科幻電影中,具備我們人類這種自我升級能力的電腦,是所有電腦的中心大腦,既能幫助人類,也能毀滅人類,電影中一般都是演反角,是人類最大的威脅。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但是目前電腦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理論上來說,以我們人類大腦超強的計算速度,每經歷一次事件,我們人類就升一次級,我們早就飛離地球,早就成了神。


顯然還沒有。而且,人類在自我升級的路上經歷坎坷。


為什麼?


因為我們人類在成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自己意識不到的先天和後天限制。


理論上,我們的大腦可以裝下整個宇宙映像,思維可以馳騁任何地方,但是我們的感官是受限的,我們的情緒情感是波動的,是有傳染性的,我們的思想是片面的,偏執的、分割的。現代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有思想的人都在強調跨學科學習,運用多元思維模型。


比如人的視覺只能感知到波長為770到390納米之間的光波。超過770納米的,我們稱之為紅外光波,低於390納米的,我們稱之紫外光波。就算是我們現在有科學儀器可以使用紅外或紫外光,那也需要轉碼成為我們人眼可以接受的範圍,我們才能認識到。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哪根長?


聽覺也是一樣的,只能聽到20000到20赫茲頻率的震動,高於或低於這個數值,我們都感受不到。這就註定了人類的主觀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就像《道德經》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我們所認知的客觀世界只是相對的真實,而不是絕對的真實。


我們的主觀就是我們的大腦對客觀世界的映現。我們是用語言符號來呈現我們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並進行描述的。當我們用語言對客觀世界進行描述時,也會受到來自於兩個方面的限制。


一是因為我們的感官是受限的,所以我們使用語言對人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進行描述時也必然是受限的。


二是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會受到過去對客觀認知的限制。


我們認識客觀世界時形成的概念和圖式相應地也會受感官和語言的影響,每一個人成長的環境是不相同的,承接的知識深度與廣度的不同,導致我們每一個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也千差萬別,因此我們每個人的主觀世界都是不一樣的,就像DNA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無論讀書、與人交往、搞科學研究還是分析問題,當對方的模式和我們大腦中的模式接近時,我們趨向於認可,同時我們也能夠指出來,兩者之間的差別在哪裡。當對方的模式和我們大腦中的模式完全不合拍的話,我們會傾向於排斥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做到價值中立,我們要意識到,每個人的模式都不能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他有他的模式,是正常的。是不是有效的,我們可以放在自然規律中去驗證。


這個就是老子說的守中,用現代的話來說叫價值中立。


意識到我們自身存在著限制的人已經做到知人與自知,非常了不起,如果能堅持做到最重要的一點:價值中立,我們才能繞過、拆除、打破甚至利用這些無形的限制,進入到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中去。


美劇和電影裡,老外在批評別人時會先打預防針,I didn’t mean to judge you. 然後開始judge,blah-blah一堆。這裡的judge就是評判別人,不去評判一個人就是價值中立。價值中立是祁老師經常叨叨的主客觀分清楚,就是懸掛假設,就是“空杯心態”。沒有任何兩個人對同一件事有相同的認識,所謂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就是這個道理,既然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不一樣,既然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都是從自己的主觀出發,我們憑什麼認為自己的觀點就是對的呢?因為從別人看來,他們的觀點也是對的啊!


價值中立需要撇開自己的心理預設,把自己的價值觀先放一邊,不把自己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不對別人批評指責,這樣才能不會帶有主觀判斷地對問題進行剖析。而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別人接受,開心,別人不接受,伐開心,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比如美國人,經常以侵犯人權干涉別國內政,可能我們有些中國人覺得美國人很霸道,太過分,在美國人看來,他們是真誠地去解救那些陷於苦難中的人。美國人有自己預設的價值觀,就是自己的標準才是對的,而且會以自己的標準去強迫別人遵守。


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種族主義者,實際上,我們一直被預設的價值暗暗支配著。


一百多年前,甚至直到現在,西方一些科學家一直在不遺餘力地證明自己種族的優越性。布林頓說,保留更多胚胎或嬰兒特徵的成體,無疑要比那些發育超越這些特徵的人低等。按照這個標準衡量,歐洲人或白種人最高等,而非洲人或黑人最低等。


而中國人也深受預設價值的影響,將自己放在比較低的位置。


很久以來,西方國家的科技一直是領先於我們的,我們就很容易由點即面的進行價值預判。西方的科技水平高,因此,西方的教育水平高,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就好。儘管我國的科技發展很快,甚至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西方,西方的比中國的好。這個價值判斷在很多人的思維裡仍然存在,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白人立體的五官更美,會說英語的人高人一等,法國人更優雅,英國人更紳士,德國人更嚴謹。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奴性,也不是膝蓋軟,只是這個人的認知中的預設價值限制了他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在生活中,有媽媽跟我談起自己家的小學生說,我管不了他,我已經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了。她沒有意識到這樣說暗含著什麼,就是我不需要為我家孩子負責任了。中國男人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掙錢養家,你們就得聽我的。他的價值是什麼,金錢是排在第一位的,抖音上視頻也有同樣的情況,有人炫富,就有人比你更富。指責別人的時候,其實是在說明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不用負責任。


有一天我在工作的路上,看到一輛逆行的垃圾車上開車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邊上坐著的孩子大概三歲,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和愁眉苦臉的媽媽形成強烈的對比。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很感動,孩子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能和媽媽在一起就是開心。後來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當時的想法。我的想法中暗含著這樣的觀點,就是如果一個人條件不好,他就不值得開心。我這樣的想法就沒有做到“價值中立”。而正確的做法是,我看到了一輛垃圾車,垃圾車上坐著兩個人,媽媽和孩子,僅此而已。不再去關注這件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似乎很冷血,沒有任何感情,並不是這樣,這才是對自己和對他人最大的負責。別人的命運我們無法改變,如果你希望這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影響自己所愛的人,影響周圍的人,從而間接影響更多的人。


我們每天會遇到很多事,路人吵架、被人誤會、工作中遇到困難,被領導罵,朋友圈裡的各種負面新聞。如果我們每天過多關注這些事,會極大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能做到價值中立,不受那些事所影響,不做情緒的奴隸。當你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時間會節約出來,我們就可以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我們需要成長需要提高效率的地方。


我們還要發現自己使用語言的感情色彩,注意那些煽動性、絕對化的詞語,曾經的大V某蒙的毒雞湯閱讀量動輒十萬加,放在頭條早就成了大V中的大V,比如,《你們去嫁給愛情吧,我只想嫁給錢》,《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等等這樣衝著標題就吸引人的文章,很容易帶偏人們的三觀,如果你非常認同這些文章,就說明你沒有做到價值中立。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人是情緒情感動物,坐沙發上讀這樣的文章,看勁爆的美國大片,就著薯條、炸雞塊,聚餐時吃著海底撈,一起罵老闆,罵渣男和綠茶婊,住豪宅,開豪車,看美女帥哥或自己整成帥哥美女,這樣的人生似乎才是人們的追求。


而道啊,價值中立什麼的一點都不好玩,淡乎其無味,因為你只有透過那些厚厚的外在的東西,才能真正得到思維上的升級,很多人寧願呆在這些外在的東西里,也不願打開它們。


由於我們預設的價值是無形的,自己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要做到價值中立,除了在遇到問題時,經常反思自己預設的價值外,還要發現自己思維的邊界、拓寬思維的邊界,思維越廣,格局越高,看問題越清晰,越能做到價值中立,遵從自然規律。

首先意識到我們的感官限制。我們的感官看到大,就看不到小,看到小就看不到大。因此,我們的思想不能完全和感官同步。我們的思想可以是這樣的,當我們的感官看到大,我們的思想就想到是由小構成的,看到小,就要想到可以構成大。如果有人說,我只相信,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人的思想是偏執的。


其次,我們的思維怎樣才能做到無疆界?進入到“無”中。在中華文化的概念中,有是限制的,無才是全面的。認識到客觀是無意義的,無限的意義才能夠都存在。說人的主觀是空虛無物的,人的思想才能綿綿若存,就象是產生天地的根源。雖然說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成的思維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探索客觀本質的層面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有無的關係,這一點是中華文化根本性的東西,如果有無的關係沒有搞清楚,那麼基本上就很難搞懂咱們的中華文化。

做到價值中立,讓你看清這世界,實現自我快速升級

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完全是“存在就是合理”這樣的被動接受,而是看任何事物,我們都需要知道我們的認知是從客觀世界中來。


我們遇到現實中的任何事情,都要去看根本,因找不到,你就不知道果是從哪裡來的。在現實生活當中,每個人的思想成因是不是都能夠找到?不是的,因此,我們在描述的時候就會出現偏差,就會受到他人的非議。這就是在與人溝通中,說和聽比起來,聽永遠比說更重要的理論來源。


價值中立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人只有在價值中立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看清這紛紛擾擾的世界,推動事物按照自然規律來發展,自我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