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高三男生患了抑鬱症沒有去上學,在家玩遊戲心情還不錯,以後該怎麼辦?

用戶767370714393


我是一名諮詢師,這樣的案例接觸過很多,不清楚這個孩子的抑鬱症是哪裡給的診斷。的確現在有很多【心理測試】途徑,網絡上也有很多自測題目,但是,真的要做出抑鬱症的診斷可不是單單憑藉幾道測試題那麼簡單。

就我作為一個諮詢師的經驗,這個孩子應該沒有抑鬱症那麼嚴重。

首先,孩子現在17歲,早在12、13歲時,孩子應該有一些症狀,比如最典型的厭學、懼學等。只是那時家長沒有引起注意。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初一的男孩,屢次三番和老師發生衝突,每次都看似有比較合乎邏輯的理由。開始只是和個別老師發生衝突,後來擴展到和更多老師。家長每次都是以道歉、買通的方式幫孩子處理矛盾衝突,後來,演變成孩子要求轉學換新的學校……

我不敢確定這個孩子未來會成為這個17歲孩子的樣子,我只是建議家長要關注孩子最初的這些變化。越早發現,越早解決,越容易解決。

其次,目前這個孩子的狀態,需要心理諮詢的介入,但是,估計這個孩子目前不一定能夠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呢?家庭治療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孩子的問題背後呈現的是家庭問題。一是通過孩子0-6、7歲的成長背景瞭解孩子成長過程中有無【創傷】。二是家庭關係,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三是看教養方式是否存在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需要在安全的諮訪關係下才可以探索和解決。

最後,作為諮詢師,我想給家長們一個建議,關注孩子身體,更要關注孩子心理!關注孩子學習,更要關注孩子情緒!


侯翠新


我叔叔的女兒也是如此!

她大學畢業在廈門工作了2年,突然有一天回家了。她從此患上了抑鬱症,她不出門,不與人說話,不去工作。


她成天呆在家裡玩手機,人越來越消瘦。叔叔家壓力很大,當年為了供妹妹讀書借了很多錢。如今學費還沒有還清。叔叔原以為,妹妹自己工作賺錢了,能把欠的學費還上。可現如今,妹妹不但不去工作。還成天抑鬱在家玩手機。


叔叔還有一個讀高三的兒子,馬上弟弟要上大學了。學費都不知道怎麼辦,叔叔嬸嬸工資不高。供一個在家遊手好閒的女兒,以後還要供養弟弟上大學。叔叔告訴我他很煩惱,不知道該拿妹妹怎麼辦!

我問了做心理研究的朋友,朋友說妹妹長達一年時間這樣的狀況。必須接受治療了,可是妹妹說她沒有問題很正常,不需要見心理醫生。

我心疼叔叔嬸嬸,可是我也拿妹妹沒有辦法。


LUO寶


哎呦喂,這可問對人了!我是來自美國的穎,抑鬱症這事,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曾經也是一位抑鬱症患者。

雖說俺患病的時候,已經是個有很多培訓經驗的“導師”了,可人吃五穀雜糧,加上外在環境天翻地覆,怎能不生病呢。

五年前,我移民到美國之前,自認為做好一切準備,學英語,學做飯,做心理建設,檢查身體,做親情預防處理,……,自己覺得自己可偉大了,未雨##,不就出個國嘛,自己絕對沒問題,多大點事啊……

可現實就這麼打臉,半年,到美國半年後就病了,抑鬱了,還住院了,病得不輕……病的原因,下篇再講,先說下當時的感受,一句話,太TM難受了!

渾身沒勁,動不了,一躺一天不動。渴了,不想動,就渴一天。不餓,對任何食物沒興趣。腦子發木,什麼也想不起來,偶爾突然想到了什麼,淚水嘩嘩的,止不住的流,目光直勾勾的,無法集中注意力,老是忘事,丟三落四,剛發生的事也記不住。

最難熬的是睡不著,一個星期,睜著眼,躺著不動,不吃不喝不睡,現在自己想想都覺得可怕,跟掉魂的活死人似的……

杜絕一切社交活動,根本不想說話,覺得活著就是沒意思,每次出門都得咬牙堅持,蓬頭垢面地開著車,心裡想著,對面的車剎車失靈衝過來,多好……

後來,我的“高我”製造了個小事故,讓我住院了,(此處省略一萬字,下篇待續,特精彩)才得到系統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說,病沒長在身上,誰也不知道有多痛苦!

給孩子點空間,放慢點節奏,讓孩子停下來休息一下,放鬆放鬆,玩玩遊戲,轉移釋放一下壓力,給身體和精神充下電,說不定也是救孩子一命。

17歲,青春期,又是男孩,可能不太會表達釋放情緒,快考大學了,學習壓力大,想想至少也有十年以上的時間,天天上學,早七晚八地坐在教室裡,時時面對一堆堆複習資料,也真夠頭疼的。

再說抑鬱症犯病的時候,什麼也幹不了,更別說學習了。

家長多些理解呵護吧,放下自己內在的焦慮,尊重孩子的生命節奏和天賦使命,誰也不知道,這17歲男孩,這一世到地球是來幹什麼的,人家有自己的生命計劃和命運功課……生病,是靈性成長的最好契機!

再說了,老話說的好,大歇歇不少幹活,說不定休息一段時間後,人家孩子自己趕上去了,或由此成為遊戲編程專家了呢,也未可知啊,反正怎麼過都是一輩子。

該休息休息,該治療治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放鬆點

這是我的想法,僅僅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站著說話不腰疼,你自己定奪吧,別把自己愁成抑鬱症哈,保重!








影師姐


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治療過很多抑鬱症患者,也可能因為到醫院求治的抑鬱症患者相對都比較嚴重,真的沒遇見過這樣不去上學,在家玩遊戲心情還不錯的抑鬱症患者。也許這個17歲的高三學生真的不是抑鬱症。

我接觸過的抑鬱症患者往往都是對周圍事物都缺乏興趣,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願意做,稍微活動一下就覺得疲憊不堪,也不願意接觸外界,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腦子就像裝了漿糊一樣,思維粘滯,思考簡單的問題都覺得很困難,對自我評價很低,甚至悲觀厭世。

這個17歲的高三男生的抑鬱症究竟是不是經過了精神專科醫院的確定診斷還是自己認為患了抑鬱症,這個很值得商榷。現在一些人動不動就喜歡說自己患了抑鬱症,這有時候抱著一定的獲益心理,有時候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逃避和自我保護。還有,如果去三甲醫院的心理門診看病,會做很多心理評定量表,很多量表只是根據患者主觀的選擇做出的判斷,無法做出客觀判斷,所以在精神科量表的評定結果是不具備診斷意義的。

抑鬱症患者中確實存在一部分患者在抑鬱初期的表現是興趣狹窄而不是興趣喪失,但是恰恰狹窄到了現在高中生最感興趣的電子遊戲還真是巧合,而且在家玩遊戲情緒還不錯,精力也充沛這就更難以讓人理解了。所以我還是覺得是不是這個抑鬱症的診斷存在一些問題。其實,如果確實不是在精神專科醫院確定診斷得到的抑鬱症診斷,可以先帶孩子去進行一下心理諮詢,看看能不能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吧,其實抑鬱症的患者還是可以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觀察出來的,如果有這方面疑問可以私信留言。


我說精神


我抑鬱的時候就是打遊戲熬過來的。往事不堪回首!我覺得還是三觀不完全正吧,給了自己不相稱的壓力、責任。接受自己,滿足現狀,認可未來,還有家人的大愛……堅持到多巴胺正常分泌。之後保持情緒穩定,對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採取另外的積極應對方式,控制不再掉回那個深淵、黑洞。總之,一言難盡,現在是感覺不會再犯病,希望如此!真的太可怕了~對自己、對家人…。真正過來了,會活得比以前明白。病中兩年多,今年7月份好轉 ,九月份感覺完全豁然開朗,現在挺好的,希望以後沒事!!!

沒回答過問題。因為經歷過,知道有多難(自己、家人)。希望幫到這方面的人,特此回答。記住,一定堅持住!不一定哪天那個惡魔👿熬不過你,自動就走了,我也曾每天都認為不會好、沒希望…。

2018最後一天看到這個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希望2019所有人都好,包括我自己! 新年快樂!!所有。



小九18210


這個提問我認真的回答一下,因為關係到一個17歲的孩子,不知道是否對提問者有幫助,希望能給你一點點借鑑。

親戚家的孩子在高二的時候,也是17歲,他就讀於一個重點中學,因為學習的壓力和在有些事情上對老師的處理方法不贊同不服氣更想不通,於是陷入了某種憤懣又無從宣洩的情緒之中無法自拔。他家的家庭教育讓他不能對老師做無理衝動的舉動,他忍耐卻又覺得痛苦,於是不願意進學校,經常覺得憤怒,自己發呆會默默的流淚,所幸他生在一個有愛的家庭,從小到大跟他媽媽相處融洽,他還願意和他的媽媽溝通,他的母親對他的情緒變化觀察細緻,通過諮詢心理醫生了解抑鬱症的症狀,耐心的和他溝通聊天,瞭解他的心結,讓他和他爸爸一起打籃球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高二最後一個月都沒有去學校,期末考試都沒有參加。在他父母心中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遠遠大於學業。後來通過溝通讓他的兒子學了美術,整個高三都在培訓,沒有再進學校,美術培訓完參加藝考以後在校外找了專門的藝考生文化培訓學校,經過文化衝刺考進了一所不錯的綜合類大學。這個孩子現在一切順利情緒正常!

綜上所述,學習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他不願意進學校學習可以瞭解一下他是否有其他的愛好,看看能不能曲線救國達到既能繼續學業又能轉移注意力的目的😂

希望能給你一點借鑑。祝你的孩子早日快樂起來!


吃瓜群眾閒吃瓜


首先是不幸中的“恭喜",這種情況看在家裡玩遊戲,心情還不錯,這說明抑鬱症的嚴重程度還不算很高,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抑鬱症,只不過他對於上學這個事有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他在遊戲中能夠表現出不錯的心情,這說明他在遊戲裡面能夠得到他的快樂,或者說心情舒暢的方面。

我是從治療的角度說,家長應該要緊緊抓住他在遊戲裡面能夠得到不錯的心情來考慮對他的心理治療。

他不願意上學,這個肯定是心裡障礙的,這個要從他在上學期間所遭受的一些挫折,或者說其他的一些不順利來探究這方面的原因。

遊戲的這個角度來說,家長應該要跟他實現在遊戲中的共情,這也要求家長要對他所玩的遊戲要很瞭解,能夠跟他一起共同探討遊戲的樂趣,或者說通過遊戲所獲得的收穫。

你遊戲中的共情作為切入點,或者說突破口來,讓他慢慢的轉回到正常的心理狀態。

只暫時的休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這裡面要求家長要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與孩子的共情當中。

補充一點,孩子的行為,實際上是對上學的一種逃避,第一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一種行為,無論是遊戲的失敗和成功,所以它能夠從遊戲裡面找到自己,成功自主操控的感覺,而在學習中,他可能已經處於無助狀態,他對上學產生了恐懼,恐懼的反應就是逃避,那遊戲是他逃避的另一個居所。


佑談青少年


看得太多了,一個家裡出現這麼一個孩子這個家庭就開始崩毀了!

許多從青春期輕度抑鬱狀態下走出來的編輯以自己的體會來評論這種現象似乎太輕鬆了。我的觀點這種情況並非可以那麼樂觀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青少年發育期一般13-17歲也有更早的,是情感、情緒最敏感最不穩定的時期,對自我獨立性膨張的階段,也是性格和人格開始定型的關鍵階段,這時候心理抗挫折能力是很脆弱的。所謂的青少年叛逆期即是:對社會一家庭一自我意識強烈的衝突階段,老師、父母對這階段孩子的思維、行為、觀念的理解和處理正確與否、甚至稍有偏差可能對某些孩子的人生軌跡會產生難以預計的影響和後果。這個時間也是孩子最容易產生心理、認知、人生觀或精神上出現偏差的階段。

一個17歲讀了10年書正在向人生起點的基石一大學發起衝鋒的關鍵時刻總會有少數孩子倒下了,有的甚至更早。不去上學(不是不想上學)已是行為上的放棄和牴觸,抗壓能力差與心理障礙如抑鬱、焦慮肯定有關,更應重視是否孩子漸產生的人格障礙和精神障礙。抑鬱症患者連打遊戲的興趣都會喪失,因此不願和人接觸,自我封閉,沒日沒夜沉眠於電遊中,尤其是因幻聽幻覺產生的自言自語、痴笑等異常行為要注意可能是精神症狀的開始。

對這些孩子不要再唱高調了應及時就醫於精神或心理醫生,但兩邊都會產生偏失:重精神輕情緒或重情緒缺之精神疾病的專業知識。青少年的抑鬱障礙伴不同程度你精神症狀決不是少數,錯過了及時診療時期其後果不甚設想。

作為一個醫生在診療患者中首先要排除最環疾病的可能性,對醫學知識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如果以你狹獈的經驗老是我以為怎樣怎樣,那你就更本不適合做醫生。不少編輯用自身的經歷和體會向讀者傳遞信息的侷限性就更大了,別以為人人和你都一樣。越是不願改變現狀不願面對醫生的孩子可能病情更重。

2019.1.16


我想說點真話


你好,我是一個五年重度抑鬱症康復者!在李老師的幫助下已經好起來有半年時間了,我感覺跟快樂,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你的孩子因為抑鬱症休學在家,是因為他糾纏了大量的負能量,導致陷入心理疾病之中了,這是本質!

其實要最初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建立一個完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缺少正能量。

這個時候打遊戲心情不錯,是因為是在和負能量鏈接,只想投入到遊戲的虛幻之中,不敢面對現實的這個世界,用遊戲麻痺自己!我以前就是這樣子,所以我瞭解!

抑鬱症最重要想徹底好,一定是學習提升了正能量,改變了錯誤的思想觀念,負面的思維模式,這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你孩子願意學習,那就可以學習像我一樣,一定能很快好起來。

但是,你孩子這個狀況,可能家長也管不了,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能釋放太多的負能量,和負能量糾纏,一旦糾纏進去,當你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你就相當於向他學習,向負能量學習,就算你本來沒有負能量,那現在你滿腦子也全是負能量。可能把你也拉下水!到時候一家人負能量,很可怕!

家長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斷開與負能量的糾纏,不和你孩子糾纏,然後自己來學習,等到自己提升足夠了之後,自己有了正能量和正確的思想和思維之後,然後通過你們天然的鏈接幫助他,教育他,這才是最好的選擇!先不要管他!

因為心理疾病要想好,一定得通過提升正能量,改變錯誤的思想和負面的思維,這是最終的出路!


永駐初心


17歲的高三男生患了抑鬱症沒有去上學,在家玩遊戲心情還不錯,以後該怎麼辦?

我接觸的來訪者中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大部分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拒絕與父母溝通或者外界聯繫,沉浸在虛擬網絡裡,選擇性的自我封閉。

很多人一旦覺察到自己有情緒上的異常,就疑神疑鬼、自我診斷為抑鬱症,同樣的也有一部分人,白天在人前表現的很開心,實際上卻是重度抑鬱症者,但是根據目前您的描述很難判斷是否真的是得了抑鬱症,建議親自帶孩子去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諮詢。


抑鬱症都有什麼發作狀態呢?


1、抑鬱心境——悲傷、心裡難受、有壓抑感、活著沒意義;

2、喪失興趣——失去樂趣、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生活乏味;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無精打采、力不從心;

4、自我評價低——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無價值感;

4、意志活動減退——生活被動、疏懶、迴避社交、行為緩慢。

總而言之就是負能量思維,總感覺自己不好,內心恐懼,不安。


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家玩遊戲玩的很開心,這時候作為家長的就得留意關注了,這個開心、快樂是不是發自內心的,還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表露,來掩飾真實心理。最近很多起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案例中,大部分的人都被周圍同學、朋友評價為積極樂觀,實際上她們的內心卻承受著常人看不到的痛苦。


高三的男孩,面對著學業的壓力,激烈的競爭,各種因素的壓迫下,很容易情緒崩潰,如果可以的話,少一點批評和教育,給孩子一些喘氣的空間,用平和的心態,朋友的角色和他多交流,耐心的陪伴與引導,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能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