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进入冬季以来,很多省份雾霾严重,甚至启动了雾霾红色预警,饱受雾霾烦恼的现代人总是感叹

“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没有现代工业和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清新”!

其实,在古代,污染确实比现在少很多,但是不能排除也在经受着“雾霾”的困扰,今天和笔者一起来聊聊古人是怎么应对雾霾的。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01,关于雾霾的记载

史书上,有关于雾霾最早的记载在《晋书第12卷天文志中》中。

“天地霾,君臣乖。”

“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

在当时,缺少科学知识佐证的古人,常常喜欢用风水和占卜的方式,将这样一种“霾天”解释成为一种不好的自然现象。

古人觉得,雾霾的天气就像是长达十天、五天那样,天地间灰蒙蒙的飘着“悬浮物质”的情景,并不比从前的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

而引发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取决于“大自然”,而是人为的,包括君臣离合,不好的政治情况所导致的,人为是上天对于人类的一种警示和惩罚。

所以,汉成帝面对雾霾天气的时候,才会发出这样的紧急诏书:

“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

他认为这样的情况自己难辞其咎(《汉书》)。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到了唐代,古人们关于雾霾的记载就更多了。

在《新唐书》,第三十九卷《五行志二》中有这样的记载:

“(长庆)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

“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

这样的灰蒙蒙天气发生在晚唐时期,冬季出现了雾霾天气,皇帝认为这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情况,所以,专门记载收录了下来。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02,雾霾对古人影响

虽然古代和现代人对于雾霾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都认为这样一种天气对于人们的生活稳定和交通运输会有一定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于交通的影响。

众所周知,古人善于漕运调粮,运送物资,来实现南北方的物资平衡和相互补给。

而雾霾天气一到,陆地上还好说,到了水路上,雾霾影响到了车船行进时的可见度,就要延误时间。

如果京城的粮食长时间得不到补给,那么对于国家臣民,以及前方战线都会造成巨大损失。

在《明宪宗实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这次的雾霾持续时间长达5日,导致了河道的粮食运输受阻,北京城的存量都告急了,直接威胁到了民众的生活。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除了对于水路交通的印象之外,对于朝廷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明清时期的雾霾发生次数较多。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发生过50多起不洁空气事件,其中,关于“霾”的记载就超过了20次。

康熙60年,也就是1721年,因为雾霾的影响,还差点导致了会试榜单的破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今日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

可见,在古代时期,雾霾带给人的影响并不比现在小。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03,古人如何“防治”雾霾?

在现代,我们还可以通过各地限行政策以及戴口罩等方式来防治雾霾的侵袭,而在没有条件的古代呢,古人有防治政策吗?

答案是有的。

第一,罪己诏

出现了雾霾天气,统治者大多会发出如同汉成帝一样的“罪己诏”,认为这是自己治理国家的失误导致的,当然,这样的想法并不科学,然而,在古代却普遍适用。

在发布罪己诏之后,皇帝还要检讨自己的种种得失,重新重用贤才,远离小人,想要迅速扭转这样的局面,用诚意来感动上天,达到“祛除雾霾”的目的。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第二,斋戒祈祷

在《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至元六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在1340年,大都迎来了一场大雾,多日不见放晴,这一次雾霾不仅来势汹汹,而且持续时间非常长。

于是,皇帝怀疑是不是和自己治理国家过失有关,害怕引起上天的责罚,于是,他派遣了很多人来斋戒沐浴,祈祷焚香,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打动上天。

在古人的眼中,他们认为雾霾这样的自然现象是“妖孽”作恶,于是想用最为原始的方式,斋戒祈祷来治理雾霾,还给世界以“清平”。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04,古今雾霾“污染源”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雾霾当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古代的“污染源”,持续的时间较短,还在空气自净化的范畴之内,对于交通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对于人们的健康影响比现在还是小很多;

而现代,除了持续增多的各种垃圾污染源之外,还有现代生活,工业发展中所造成的尾气和新的污染源,远远超出了空气自净化的范围和能力之外了。

所以,影响要比古代大很多。

古人防治雾霾的方法虽然缺少科学理论的佐证,看似“迷信”,然而,他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对自我得失的反省却是值得后人去学习和借鉴的。

你以为雾霾只是现代的专属吗?古代也有雾霾,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参考文献:

1,《新唐书》,第三十九卷《五行志二》

2,《晋书第12卷天文志中》

3,《汉书》

4,《元史》

5,《明宪宗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