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智謀在諸葛亮之上嗎?

用戶123257640


郭嘉是曹操早期謀士,有安幫定國之才,為曹操集團出了許多奇謀良策。曹操對他非常尊重,可惜英年早逝,曹操相當悲傷。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後世講郭嘉不死的話,諸葛亮不敢出山,好像郭嘉在就沒有諸葛亮什麼事了,這純瘁是瞎說。一個人死了,一個人才出道,這是生命規律,很正常。縱觀三國,諸葛亮之才能還是在郭嘉之上。在劉備集團,諸葛亮總攬全局,承擔了漢初三傑任務。在軍事指揮上勝過韓信,在謀略上強過張良,在統籌上蓋過蕭何。當年高祖還是有相當勢力,除西楚霸王外勝過其它大小諸侯,在三傑輔佐下建立大漢。諸葛亮跟隨劉備時力量還很微弱,慢慢開拓進取,終成霸業。在謀臣異士少的劉備集團來說,諸葛亮是獨家經營,但他居功不傲,謙虛謹慎,為蜀漢奮鬥一生。


劉坤忠120



郭嘉的奇謀肯定在諸葛亮之上,但是!他的成就,永遠達不到諸葛亮的高度;諸葛亮就相當於魏國的荀彧,有荀彧在一天,郭嘉永遠排在荀彧後面;這就是謀士與政治家、戰略家的區別;謀士所能做的事,僅僅侷限於謀場戰役,而政治家、戰略家,能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命運;這就是郭嘉與諸葛亮最大的區別;所以智謀的話!兩人各有所長,著重點不同,很難說誰高於誰;

在曹操陣營中,善於奇謀的有很多;比如郭嘉的老前輩戲志才,戲志才死後,曹操問荀彧,誰可以接替戲志才,荀彧推薦郭嘉接替;還有算無遺策的荀攸;有勇有謀的程昱;三朝元老劉曄,四朝元老蔣濟;毒士賈詡等等等等——郭嘉能在這麼多高手面前脫穎而出,成為曹操最喜歡,最依賴的謀士,足見其智謀過人,世所罕見!!

反觀諸葛亮的奇謀,就差遠了;據我所知,諸葛亮有生之年,基本沒為劉備出過什麼戰術性奇謀;所以在奇謀方面,郭嘉毫無疑問取勝!!


諸葛亮取勝的點在於,第一,內政;第二,戰略;內政方面,諸葛亮處在三國最頂端,內政大臣能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很少很少,曹魏的話!頂多也就荀彧有資格與諸葛亮比比;戰略方面的話,諸葛亮算不上頂級,但也中規中矩,比起郭嘉來說,顯然佔有絕對的優勢!!


愛尚文史


按照他倆的主公對比

郭嘉跟曹操的時候,曹操也算是剛創業,曹操創業路相對比較順利是因為他有兩個很好的合作伙伴荀彧和郭嘉,手底下有很多銷售人才(武將)曹操做大用的時間很短,郭嘉英年早逝,但是他能推算到死後之事以及曹操的心裡,遺計定遼東。。。可以判定郭嘉是心理學家+軍事專家+謀略專家

諸葛亮跟劉備,起步較晚但是思路清晰,也很快打開了市場,手底下銷售人才較少,管理層較多,造成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概念很好無人實施方案,導致市場不穩定,無力開闊新的市場,但卻急於求成導致管理層和銷售人才大量流失以及老闆的無能,以及沒有主導權直到離職都沒有穩定住僅有的市場營銷,最後導致不穩定的市場全面崩塌。。。可以判定諸葛亮是軍事專家+發明家+策略專家

總體評價來說諸葛亮不如郭嘉,郭嘉對主公的決策有判定權和修改權以及否定權

相反諸葛亮是幻想主義者在沒有理清公司能力的情況下就想公司按照自己的思路急於開闊新的市場,導致人才流失以及老闆和同事的反感

如果諸葛亮加入的是魏氏集團他的才能能得到最大的開發,最後的結果會給公司帶來盈利,但這個盈利有點侷限,畢竟諸葛亮的構想都是局面性的,並不能讓公司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相反郭嘉如果加入的是蜀氏集團,他會迎合老闆的思想和員工的情緒,進行部署,一步步去帶動蜀氏集團的根基,吸納很多的人才進入蜀氏集團,但是在他離任之前蜀氏集團應該走向了正規不會輕易崩塌,他也會出臺危機預案,老闆一定會按照預案進行處理,蜀氏集團一定會變得很強大且根深蒂固,別的集團無從下手


單曲循環模式


歷史上郭嘉和諸葛亮的活躍時期並不重合,兩個人發揮才能的條件也不一樣,側重面也不一樣,因此很難說誰更出色。

曹操在謀士戲志才死後因為“莫可與計事者”,希望重新找個謀士,所以荀彧向他推薦了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後兩個人討論天下大勢彼此都非常欣賞,此後郭嘉就成為曹操最重要的謀士。郭嘉在曹操手下的11年裡多次出謀劃策,曹操很多重大戰事裡他都發揮很大作用,曹操稱讚他“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在赤壁之敗以後,曹操也感嘆如果郭嘉還在的話不會遭此大敗,由此可見對他的器重。郭嘉之於曹操,作用不亞於漢初的張良。

而諸葛亮雖然給劉備規劃了《隆中對》,不過在劉備奪取荊州以後他主要是從事政務工作,以軍師中郎將身份管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的地方事務,在漢中之戰時也是在益州負責調度物資兵馬,他此時的角色更類似於漢初的蕭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出任丞相一職,總管蜀漢軍政事務,這個時候他需要自己下決斷,也不是幫人出謀劃策。要類比的話,此時諸葛亮相當於當年的曹操,而馬謖等人才是郭嘉。

如果以智相比,郭嘉和諸葛亮兩個人在自己崗位上都乾的很出色,應該說其能力都是非常強的,不過諸葛亮適應的崗位更廣泛一些。而在謀方面,曹操的實力遠遠超過了劉備,郭嘉的謀劃更容易看到結果,似乎要比諸葛亮更厲害一些,不過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是非常出色的戰略規劃,所以兩個人硬要比一個高下是很困難的事情,也沒有什麼意義。


不沉的經遠


這種問題回答必然招噴,但是還是要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兩人的可比性很低,郭嘉,軍師,謀臣,而諸葛亮雖然做過軍師將軍,但是並不是軍師。

何為軍師?輔助主帥,幫忙出謀劃策,謀定計策的人。軍師可以有很多,比如曹操出兵經常帶著一眾軍師,例如:荀攸、賈詡、郭嘉、程昱等人。但是諸葛亮何時跟著劉備出兵出計策了?荊州,劉備自己打的,益州劉備帶著龐統去的,龐統死了法正頂上的,漢中之戰軍師還是法正,法正死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仍然沒有帶諸葛亮,諸葛亮的任務就是在後方足兵足食。魏國也有一個類似這樣的人物,就是荀彧。可以把後方留給他,可以給君主戰略上的謀劃,但是並不參與軍事的謀劃。所以諸葛亮和荀彧都不能算是軍師。荀彧一直到死一直在後方,做的是類似於蕭何的丞相的任務,而諸葛亮在劉備在世時,做的也是同樣的事,直到劉備去世,諸葛亮開始軍政一把抓,但是諸葛亮此時出兵都是統帥,更不是軍師。

如上所說,荀彧可以跟諸葛亮比,後期司馬懿獨掌方面可以跟諸葛亮比,但是軍師郭嘉卻跟諸葛亮沒有太多可比性。這麼說並不是說要抬一個,貶一個,只是兩人的共同的可比較的點太少。

郭嘉奇謀善策,算無遺漏,但是前提是曹操採納了郭嘉的計策,否則再好的計策也沒用,而後期諸葛亮的位置就是類似於當年曹操的位置,不是出謀劃策之人,而是聽別人出謀劃策的人,這樣讓兩人怎麼比?

同樣的,諸葛亮前期一直是在整理內政的,判了一個什麼好官司,實施了一個什麼好政策,又發現了什麼大問題,這些跟郭嘉怎麼比?後期諸葛亮是統兵主帥,仗該怎麼打?什麼時間去?派誰去?用誰的計策?這些郭嘉又用什麼來比呢?

但是非要比一下,一定有通性,畢竟兩人再厲害也都是人嘛!但是比身高,比長相就有點扯了,可以比一下的是識人,識主。畢竟這也是一種智慧!

其中,郭嘉準確的預測了孫策必定死於刺客之手,準確預測了就算曹操全軍北出討伐烏桓,劉表也不會同意劉備去攻打許昌,又準確的預測了袁尚兄弟必然被公孫康所殺。說明郭嘉的識人能力真的非同一般,看問題穩,準,根據一個人的行事可以準確預測其結果。而反觀諸葛亮在這方面要差一點,其中馬謖就是諸葛亮的一大汙點。而劉備雖然也是雄主,但是畢竟不如曹操,所以在識人這方面諸葛亮的確不如郭嘉

但是在人品、內政方面郭嘉難望諸葛亮項背,郭嘉從未獨自領兵,而諸葛亮經常是一軍統率,所以統率能力諸葛亮應該也是要好過郭嘉的

所以綜合來看,諸葛亮人間奇才,軍事、政治都是一流人物,而郭嘉只是善奇謀,有軍事謀劃。整體上諸葛亮要比郭嘉的作用大得多。


胡侃解密三國


郭嘉,世之鬼才,深得曹操器重。在抗袁問題上,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後世引為精典!

十勝十敗的分析,的確突顯了郭奉孝的不世才華!

然而,陳壽《三國志》裡,荀彧亦有主張抗擊袁紹的“四勝四敗論”!並且,與郭嘉的論述基本上相似!

我們可以這樣看看:首先,曹操本人是決心抗袁的,然後在曹營高層召開會議。以荀彧、郭嘉、賈詡等謀士為主導的戰爭分析,大家一致認為袁紹大軍並不可懼。

作為鼓舞士氣,在眾文武面前,由郭嘉精闢的、具體的提出袁、曹各方優、劣——即“十勝十敗”!

諸位,大家如果非得認定“十勝十敗”完全是出自於郭嘉的分析,那麼荀彧的“四勝四敗”就應該是剽竊!反之亦然!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史不如無史!

在下認為,十勝十敗並非完全出自郭嘉。其中以賈詡、荀彧等謀士,包括曹操都有過討論。並且應該是荀彧率先提出,賈詡唱和,郭嘉詳盡的總結而成!

所以,我個人觀點,“十勝十敗”並不是郭奉孝一家之言!

況且,在“官渡之戰”上,如果沒有許攸的反水,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在平定北方的問題上,郭嘉是有很大的功勞的!

但是,首先提出北方戰略構想的也不是郭嘉!而是已經過世的、同樣是曹操倚重的謀士戲志才!

再說說諸葛亮。

諸葛孔明,未曾入世已然三分天下!助劉備從無到有,由弱而強。

著名的《隆中對》,不但是精闢的戰略構想,而且堪稱形式分析教科書!

“隆中對”裡所說的,基本上都是“三顧茅廬”之前沒有的,後來呢?基本都是按照這個步驟在操作!荊州不保,其錯完全在於諸葛亮嗎?沒有“結好孫權”的錯又完全在於諸葛亮嗎?

劉備不聽孔明之言,執意討伐東吳,致使夷陵慘敗。這才有了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再扶蜀漢於危機之中!

在調和蜀漢內部矛盾、征服南方、六出祁山、修好孫權這些事情上,所耗費的精力,遠遠非常人可比!

誠然,有很多事是“演義”神化了諸葛亮,但可以肯定的是,“隆中對”完全出自諸葛孔明!

這些事,在後漢三國,乃至於史上都是罕見的!

要比較郭嘉與諸葛亮的智謀,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史評。問題上只說論智謀,那麼政務、文學、書法、發明這些就暫且不說。單憑軍事能力而言。

史稱郭嘉: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史稱諸葛亮:軍事家!

世之奇士的謀略會在軍事家之上嗎?



上善若水36526


諸葛亮是內政高手,可以以一己之力把蜀漢治理的穩定,富強。要知道,諸葛亮接手的蜀漢,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老牌跟著劉備的名將基本都死掉了。而劉備的東征把士兵也打光了。本來被壓制的益州勢力抬頭,諸葛亮作為荊州勢力,頂著益州勢力的壓力,還是把疲敝的蜀漢治理好了,能抽出十萬大軍北伐。

郭嘉是戰略鬼才,知道一個勢力怎麼發展才是正確的。比如在迎接獻帝問題上強烈支持曹操。後來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確實證明了郭嘉的戰略判斷。當曹操顧慮江東孫策時,郭嘉又準確的預言孫策的結局。對曹操和袁紹的戰爭,郭嘉堅信曹操必勝。對袁紹三子的問題上也預言了他們必定不和。總而言之,雖然郭嘉一生沒幹過什麼實事,但是郭嘉言必中的屬性,確實可以證明此人的戰略眼光十分獨到。

我認為這兩個人沒辦法排個第一第二,畢竟一個是內政高手,一個是戰略鬼才,兩個人的專業方向不同,自然也沒辦法放在一起評分。


金晶林


一個.善長軍事,一個主要在政權政治。如子午谷之謀,是在突襲情況下的最好選擇,戰略上也可圈可點。郭某就善突襲,打敵人個措手不及,和使敵處於被動挨打局面。


用戶9450977780495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郭嘉算什麼?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唐太宗時期要早羅貫中近千年,在那個時候諸葛亮就十哲,就是智慧的化身了,郭嘉是什麼?現在有點人在扁諸葛亮那是非常無知的!


吳覆宇


我感覺郭嘉未必比得上諸葛亮。

諸葛亮作為蕭何角色,

可能更重要於類似於張良的郭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