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在河南省濮阳市城内御井街西侧,有一处红墙灰瓦的院落,门口立有一碑,上书:回銮碑。院落之中坐落着一个碑亭,亭内有一座诗碑,这就是著名的《契丹出境》诗,相传为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所作:

  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

  征旗明夏日,利器莹秋霜。

  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

  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

  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上天垂助顺,回旆跃龙骧。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回銮碑亭

这就是“澶渊之盟”的主角宋真宗赵恒为纪念这次重大历史事件而作的五言长律。也是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诗的大意是说,我为担忧百姓的安全,亲率戎车到此巡边御敌。鲜明闪亮的军旗,寒光逼人的兵器。斗志昂扬的将士,令入侵者仓皇北遁。黄河的坚冰代替了滚滚巨浪,轻快的管弦吹奏着胜利的喜悦。两国友好,边境安宁,和乐同心,生活幸福。感谢上苍的保佑,军队凯旋归去。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回銮碑

澶渊原为今天濮阳境内一个内陆湖泊的名称,在唐朝的时候,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在今濮阳设立澶州,入宋以来,俗称澶渊。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野史有“烛影斧声”之说),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早在936年,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讨伐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势单力薄的石敬瑭为了自保,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请求借兵,答应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向契丹称子臣。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

耶律德光是契丹的第二代皇帝。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东征渤海国后,班师回国途中,走到刚刚被征服的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县)时,突染重病,不治而亡。

耶律阿保机称帝后,便立了长子耶律倍为太子,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皇帝的宝座毫无疑问应该让太子耶律倍继承。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耶律德光

而耶律阿保机的遗孀,也就是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母亲,太后述律平却不愿意让长子耶律倍继位,其原因竟然是耶律倍从小就醉心汉学,不恋契丹习性。

述律平的想法必然遭到了契丹贵族的一致反对,述律平以陪伴先帝为由,不仅杀了一些反对者,还不惜砍下自已的一只手为耶律阿保机陪葬。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述律平

如愿以偿做上皇帝宝座的耶律德光其雄心壮志不亚于自已的父亲耶律阿保机,为了证明自已皇位的合法性,他急需立下不朽的功勋来堵住反对自已那些人的嘴。

耶律德光遂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大军,助石敬塘灭了后唐,并获得了长城内外的幽云十六州,自此,契丹轻而易举的控制了防御中原的所有战略关隘,使得后来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时候,赵匡胤还在社会上居无定所,四处流浪)。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之死不管是否可疑,按照宗法,其皇帝位应该由其子赵德昭(宋理宗赵昀九世祖)或赵德芳(传说中的八王爷,宋孝宗赵昚的六世祖)来继承。而赵光子的继位打破了中国历史上嫡子继承皇位的原则,创造了兄终弟及的神话继承方式。这种不太合乎常理的继位备受大众质疑,同样,他为了证明其王位的合法性,也需要立下不朽的战功。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赵光义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乘辽朝新君辽圣宗耶律隆绪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志在收服幽云十六州,最终惨遭失败,还使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业(《杨家将》中的杨继业原型)陷入重围,魂断北国。雍熙北伐的失败,成为了赵光义一生的耻辱,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了防御。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了后世北宋皇帝永不放弃的梦想,虽然自“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近百年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并不代表北宋皇帝失去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心,即使到了宋徽宗时期,和金国达成的“海上之盟”,也是为了把幽云十六州收回。

就雍熙北伐而言,赵光义本就是欺负辽国母寡子弱,当时,辽景宗刚死,其子耶律隆绪才十二岁,而太后萧太后也不过才三十三岁。北宋原就以欺负后周“母寡子弱”而立国,“光荣传统”在赵光义这里得以发扬光大,却不料,他派了三路大军连辽国的孤儿寡母都没干过。

来而不往非礼也,北宋能出兵北伐,辽国也能挥兵南下。

终于,1004年,辽萧太后萧绰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辽国名将萧挞凛(萧太后的堂兄弟,是《杨家将》萧天佐原型)很快攻破遂城,又进攻定州,率军直扑黄河边上的澶州,宋朝首都汴梁就在眼前。宋朝朝野上下震动,欲迁都南逃。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唯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迎敌决战,并让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史-寇准传》记载: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当宋朝将士看见黄龙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军威大振。而此时,辽军因深入中原腹地时间较长,供给不继,辽军先锋萧挞凛又被宋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射中,当天晚上就死在帐中。消息传到辽国时,萧太后痛哭不止,罢朝五日,远征的辽军士气低落。

萧太后早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心同宋朝和谈,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宋真宗

而宋真宗自幼生于皇家,不像其父亲赵光义那样身经百战。虽然被寇准强拉着到了前线,其实内心还是恐慌的,当得到辽国想议和的意愿后,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又派出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

虽然寇准力主趁胜追击,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雍熙北伐遗留下来的“恐辽症”,让宋真宗和众大臣畏敌如虎,只想媾和。寇准没有办法,只好吓唬使臣曹利用:“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宋史-寇准传》: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在雄州进行交付;宋辽为之国,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宋真宗称婶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自宋以来,历史人都骂石敬瑭为儿皇帝,殊不知,宋真宗是“侄皇帝”,这一年,宋真宗,36岁,辽圣宗耶律隆绪,32岁,而萧绰皇太后51岁。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此后一百二十年间,辽宋不曾兵戎相见。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澶渊之盟争议一直不断:

积极的一面是,宋朝虽然每年支出了白银十万两,却还不到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以极少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不仅如此,北宋每年在边境与辽国贸易的收益,可以抵下十年支出的“岁币”。

消极的一面是,澶渊之盟让北宋王朝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认为,钱可以办到的事,为什么要动武呢。重文轻武的现象愈发严重,造成了“北宋无将”的局面,最终亡国于金国。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真宗不胜欣喜,即赋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契丹出境》一诗。相传寇准写了下来,交命人刻于石碑之上,以志其事,谓之“回銮碑”,流传至今。

石敬瑭是个“儿皇帝”,北宋还有一个“侄皇帝”

1945年9月,陈毅将军挥军南下过濮阳,赋诗曰:“我行未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应知政事先军旅,岂有筑室谋道旁。夜坐对月秋萧瑟,白杨千树放光芒。”诗中“能掷孤注寇莱好”一句就是指澶渊之盟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