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們家鄉的美食吧?

雲之夢姐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過10幾天大家就開始回老家過年,回家鄉吃家鄉的各種美食,我是江西贛州寧都的我們那的家鄉美食肉丸,肉丸很地方都有,寧都是早上餐也是肉丸,加辣椒伴著吃,炒江西米粉,涼拌空心菜超級無敵辣的,寧都的三杯雞,還有很多很多






老男孩的創業路


我的家鄉是在河南平頂山,到現在在鄭州,河南美食特別多,我直介紹幾種我自己熟悉的美食[呲牙]

第一 郟縣餄絡面

記得小時候能喝(我們老家吃餄絡叫喝餄絡)一碗郟縣餄絡面是那時候最幸福的事之一。現在每次回老家都要拐到郟縣來一碗麵,在郟縣吃過太多的店,網紅店什麼的都不要去了,味道總感覺不是太好,主要炒作才火起來,在轉盤附近有一家我感覺還可以,餄絡面的做法比較特別,把和好的面直接放機器裡壓出來的圓麵條直接到鍋裡,這樣煮出來的面口感爽滑,應該面裡也有鹽,也比較有爵勁,面煮熟放碗裡,在澆上用羊肉,羊架熬的老湯,聽說老湯都幾十年不熄火,在放上用羊油熬製的辣椒,羊肉片,蔥花不能少,那香味,自己腦補吧

第二 河南燴麵

從老家來鄭州之後,在鄭州也吃過開到鄭州的郟縣餄絡面,都不是那個味,也就不再鄭州吃了,開始接觸鄭州燴麵,河南燴麵是河南的名片,那名氣可不是蓋的,一定有他的獨到之處,雖然都是帶湯的,還都是羊湯,但是燴麵的湯要比別的湯要鮮,面是用厚面片拉成小片,湯渾厚綿滑,面勁道爽口,再配上豆腐絲,海帶,木耳,別小看這碗湯,他可是裝這大河南人土風情,熱情好客的精氣神,非常值得外省來的朋友嚐嚐鮮,一定讓你回味無窮。推薦鄭州老燴麵店,幾家老牌坊的各有各的特色。都可以

第三 道口燒雞

這個是跟著滑縣的朋友去他老家吃的,以前沒去之前只在鄭州見過,和聽朋友磁過,說的非常好吃,抱著質疑的態度,到了必須嚐嚐,道口燒雞,歷史悠久,應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至於工藝程序不是太瞭解,但是味道還真是不錯,一看顏色就很有食慾,整個雞子都很入味,並且雞肉緊實有嚼勁,應該不是咱們平時吃的肉雞做的,像是柴雞做的,反正是很好吃,來河南的朋友也不要錯過。

至於別的美食還有太多,但是我都不是太熟悉,以後瞭解過在分享給大家,謝謝





A漂泊的剪客


我是江蘇人,連雲港的,我們那邊要說美食還是挺多的。

1.煎餅,我家是連雲港最北邊和山東搭界,所以家鄉特產就是煎餅,這是我們那邊的主食,從小吃到大的,煎餅分很多種,有雜糧煎餅,玉米煎餅,白麵煎餅等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雜糧煎餅,開飯時間,取一片,捲成條狀,把熱乎乎的炒菜均勻的攤在裡面,裹起來一口下去,嘖嘖美味啊!

2.涼粉,用各種豆類製成,有綠豆粉、豌豆粉、小豆粉、蠶豆粉,各有特色。外加佐料香油、醬油、醋、蒜糊、椒醬,吃起來爽口,酸香鹹辣各味俱全,隨意添加。營養豐富,夏季有消暑的作用。連雲港的涼粉不僅能做小吃,還能當菜來炒,煎涼粉就是連雲港一道特別有名氣的菜。其中板浦的涼粉、贛榆的黃粉和白粉(此白粉非彼白粉)最有名。




孤傲的色狼


我的家鄉在陝西安康的一個小縣城,縣城小小的,卻有著當地才有的特色小吃,小時候沒啥感覺,長大外出後才發現外面的美食,各有特色,但都沒有家鄉的味道,如今遠嫁後家鄉味更是懷念!

要說當地我最愛的小吃有,肉夾饃,菜夾饃,麻辣粉,科瑪古兜兒,苕皮,蒸麵,油炸餃子,烤麵筋等都是我的最愛,每次回到家鄉這些美食必須吃一遍才過癮。









大臉貓愛吃辣


我的家鄉在茂名,茂名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食小吃,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家鄉的美食!

提到茂英的小吃,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食灌嘴粉皮,在本地也是深受喜歡的。這道美食的粉皮最大特點就是比較薄,然後吃起來更加滑滑嫩嫩,十分爽口,吃下一盤了還想吃,真是超級美味。如果你有機會來茂名玩,一定要點這道菜來吃喔!



小玲食刻


我是安徽銅陵的,我們老家特色美食啊,想想1,我們老家特色的豆腐乾,也許你會說豆腐乾有什麼的,可能對於故鄉小時候的記憶的一點,我們老家的豆腐乾可直接吃也能炒菜,我們外出打工的人出門都不忘記帶一些老家的豆腐乾,反正外面的豆腐乾我是吃不慣。

2,是我老家的炒麵,我們老家的炒麵不像是外面的用麵粉或者玉米粉做的,是用米做的,類似於過橋米線,我們會放小青菜,火腿腸,綠豆芽或者放上其他的輔菜一起炒,我們從小吃到大

3,過年我們基本上家家都炸肉丸子,我們說是大頭丸子,剛剛炸出來很香,外面脆,裡面嫩,然後,過年吃飯吃麵一起燙著吃

老家的特色還有很多,因為獨特是源於腦海裡對兒時記憶的美好


子億針織


白菜豬肉燉粉條,可以說是一道非常常見的菜了。做一個地道東北人,豬頭燉粉條對於我們的意義有很多。不僅代表著家的味道,同時也是長久以來兒時的回憶。母親做這道菜,特別拿手,也可以說是每個東北人,確切的說是每個東北的母親做這道菜都很拿手。記得小時候對於這道菜總是帶有滿滿的期待感,哪一天聽說母親要做豬肉燉粉條了,就能高興好一陣子。甚至於能多吃半碗飯。

白菜、粉條、香菇、肉、蔥花、薑絲(食材的用量大家可以自由掌握,沒有很固定的配比,其實也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每家有每家的味道,但卻都是滿滿的回憶。)

1、首先把豬肉清洗乾淨,然後把處理好的肉切成片,然後放到一邊待用。

2、將白菜也清洗乾淨,然後切成白菜絲,但是注意不能切得太碎,要不然一會兒做熟了以後就會看不到。

3、同樣的將備好的香菇也切成塊兒,放到一邊備用。

4、把鍋放到火上燒熱然後加入一定量的油(一點油就好了,因為要炒的是五花肉,還能出油),等油熱了之後吧,肉倒入鍋中,均勻的翻炒。

5、等五花肉炒出油之後把蔥花薑絲還有八角都放進鍋中炒出味道。

6、再將剛才切好的白菜絲也倒入鍋中翻炒。

7、當白菜炒軟之後再把香菇塊兒也放進鍋裡邊繼續炒。

8、當感覺菜炒的差不多的時候,放入一定量的鹽,然後在放入醬油,還有蠔油進行均勻的翻炒。

9、最後在裡邊加一點涼水,水量隨機掌握就行,剛水煮開了之後,把粉條也放進鍋裡邊。

10,大概煮個十分鐘左右,放一點雞精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既家常又簡單的白菜豬肉燉粉條就做好了秋冬時節做上一鍋這樣的燉菜,一家人圍坐著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呢!

還有東北的特色美食呢就是鍋包肉了,這應該是去飯店必須點的一道菜了,東北鍋包肉的做法

起鍋燒油放入裹好澱粉的肉片炸至金黃色後,撈出控油裝盤。再往鍋內倒入調好的汁和水澱粉小火熬至粘稠,放入蔥花和薑絲,最後放入肉片翻炒30秒左右,一份美味的鍋包肉就完成了。

鍋包肉的製作方法

準備食材:豬裡脊肉、蔥、姜、油、鹽、米醋、料酒、醬油、玉米澱粉、水澱粉、白糖。

1、豬裡脊肉洗淨後片,蔥切蔥花,姜切絲,白糖、米醋、醬油、鹽和少量水調汁。

2、切好的肉片與鹽、料酒醃製一段時間,醃製好後裹上玉米澱粉。

3、起鍋燒油,油熱後放入裹好澱粉的肉片炸至金黃色,再撈出控油裝盤。

4、往鍋內倒入調好的汁和水澱粉小火熬至粘稠,再放入蔥花和薑絲,最後放入肉片翻炒30秒左右,一份美味的鍋包肉就出鍋了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的兩個特色菜(⊙o⊙)哦


大梅的日常生活


賀州被稱為中國長壽之鄉,因為這裡風景好,空氣清新,有天然氧吧之稱,這裡的河水更是含有弱鹼性,也是當地人長壽的秘訣之一。可是小編想長壽秘訣之一還離不了一樣,那就是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賀州都有那些好吃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油茶

鐘山油茶,是廣西賀州的主要特產之一。“鐘山油茶”顧名思義就是用油及綠茶做出來的一種特殊的飲料。它最初流行於鐘山縣的紅花、兩安兩個少數民族鄉鎮。據說是那是地處高山地區,比較陰涼,而且飲用的都是山泉水,偏涼性。人們為了驅寒,就用山上自產的茶葉與姜,蒜頭等做成油茶,用以驅寒。沒想到這種油茶不僅讓你喝了以後能讓人全身暖和還讓人精神百倍,所以逐漸流傳。現在已成了鐘山的一道特殊的飲料,更是人們的悠閒生活方式。

賀州有什麼好吃的 賀州美食推薦

粉角

粉角又稱三角包,是南海郡所轄區域(現今的華南地區)並在珠水流域的漢族傳統小吃。粉角是在(桂東)賀江流域的八步真正被髮揚光大,賀街,信都,鐘山(漢朝時期南海郡所轄的區域)等地。

賀州有什麼好吃的 賀州美食推薦

瓜花釀

賀州最具有代表性的釀菜是瓜花釀,這個是用南瓜花做成的,好多地方都有釀這樣做法的菜餚,而賀州更是:用無釀不成席、無釀不成餐、無釀不成宴。

豆腐釀、苦瓜釀、瓜花釀,茄子釀、辣椒釀、藕釀,筍釀……而瓜花釀算是最經典的一道,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瓜花釀,

瓜花釀的做法是將南瓜花去梗去蕊,最天然的器皿就有了,然後放入調製好的釀心(就像我們包餃子的餡),花尾一收一包,瓜花釀就做好了。或蒸或煮或湯,然後帶著南瓜花金黃的色彩,鼓鼓的飄著清香,瓜花釀就這樣鮮甜味美的入口了。

賀州有什麼好吃的 賀州美食推薦

大肚粑

大肚粑是本地的有名小吃,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肥嘟嘟的餈粑,外皮是用糯米和四季青葉子一起碾成的粉做的,裡邊塞滿餡料,做為一個本地人每每回想起來都要流口水的。

賀州有什麼好吃的 賀州美食推薦

芋頭扣肉

賀州的扣肉屬黃田最有名,主要材料是芋頭和五花肉。一直以來黃田扣肉都是黃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黃田扣肉與眾不同的地方一個是“雙扣”,也就是兩塊沒有切斷的五花肉將油炸過的芋頭包在裡面,一般採用的都是五花肉,看起來似乎很肥,但是吃起來清爽不膩,入口即化;另一個不同點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來很甜,可是甜而不膩,口感十分獨特,跟家裡平時做的芋頭扣肉不太一樣。









小玉米vlog


哲爍叔叔:

說起家鄉美食,瞬間在我腦海中浮現好多美食,我呢,生在東北,長在東北,可以說是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雖說是80後,但我對東北美食還是有頗多感觸和理解的,但東北的特色美食有哪些呢?

我先按名字排序介紹:

1.松仁玉米 2.排骨燉豆角3.地三鮮 4.鍋包肉

5.小雞燉蘑菇 6.松仁這燒鹿筋 7.韭菜合子 8.粘豆包 9.醬大棒骨 10.漬菜粉 11.蔬菜沾大醬 12.白肉血腸 13.豬肉燉粉條 14.醬骨架 15.扒熊掌 16.金魚臥篷 17.蜜汁櫻花 18.醬雞爪 19.東北肘子 20.飛龍湯 21.三鮮鹿茸羹 22.美味鼻 23.白松大馬哈魚 24.雞刨豆腐 25.東北拉皮 26.冰城山珍砂鍋 27.改刀肉 28.拌合菜 29.松果黃魚 30.東北亂燉 31.水炒雞蛋 32.炒肉拉皮 33.清蒸白魚 34.清蒸沙半雞 35.清燉黑鯛 36.油爆裡脊花 37.炒血肉 38.炒肉拌幹豆腐 39.熗瓜條海米 40.熗腐竹鮮蘑 41.燒八寶老豆腐 42.燒松茸 43.溜黃菜 44.爆炒香螺 45.爆煎鯉魚 46.砂鍋豆腐 47.肉絲拉皮 48,肉絲炒如意菜 49.鯰魚燉茄子 50.一鳴驚人 51.東北家常熬魚 52.雲子卷 53.五香醬驢肉 54.松子方肉 55.掛凍雪兔 56.氽白肉 57.油潑子雞 58.海米燜蛋 59.煎燒蝦餅 60.燜香雞 61.片白肉 62.狗肉湯 63.珍珠元魚 64瓦糕海參 65.白扒魚扇 66.白燒魚骨 67.白肉酸菜湯 68.紅油兔肉。

接下來我給你們說一下黑龍江省這旮沓的特色小吃都有什麼?

得莫利燉活魚 這種小吃因為出產地是得莫利而得名,得莫利位於哈爾濱的郊外,最早是因為村民為了招待過路人才想出做這種小吃。得莫利燉活魚做法很簡單,只需要把豆腐、寬粉條和新打撈上來的鯉魚放在鍋裡慢燉幾十分鐘。原來的本意是為了在一塊吃飯吃的高興,吃的暖和,讓人感覺很親切,後來菜的做法就從哈爾濱地區流傳開來,家家戶戶都會做。遊客們去哈爾濱時莫利燉活魚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在寒冷的東北地區吃著得莫利燉活魚非常溫馨,肉香味濃。2. 狗肉湯 要說東北特色小吃,吉林朝鮮飯店的狗肉湯不得不提,狗肉湯採用的都狗肉都是新宰出來的,所以遊客喝到的狗肉湯都是清湯,比那些老湯做出來的要鮮嫩的多。吉林人吃狗肉有很多種方式,像諸如狗肉燉豆腐、狗肉乾白菜、狗肉火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狗肉特色小吃。在吃狗肉時狗肉湯是必不可少的,一口狗肉湯下肚就覺得香氣滿肚,回味無窮。3. 酸菜豬肉燉粉條 有誰不知道豬肉燉粉條,燉菜是東北人最愛的一種吃法,像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等的都是東北名吃,豬肉燉粉條自然也不在話下,大家可以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它的做法,東北因為天氣的原因,在很多小吃上都體現著增加人體熱量的作用。香噴噴的豬肉,清新潤滑的東北高棵大白菜,再加上粉條,在寒冷的東北簡直就是極品美味,禦寒的同時滿足了味蕾的需要。 4. 地三鮮 根據傳統,民間總是喜歡在立夏那天吃地三鮮,之所以是三鮮,是指莧菜、元麥和蠶豆三種蔬菜,把這些菜放在一塊炒,不用太分菜的品種。在長春,地三鮮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因此慢慢的就成了當地的名菜。也有很多地方把土豆、茄子、辣椒放在一塊炒,也叫做三鮮,是正宗的東北特色小吃。東北特色小吃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餘,像殺豬菜、東北冷菜、鍋包肉等都很具特色。想不想一品東北特色小吃?那去東北旅遊時一定要記得了。5. 紅腸 紅腸原本來自俄羅斯,最普通的,也是最著名最傳統的紅腸風味是“力道斯”風味(就是大蒜味的,下酒極佳,配上“戈瓦斯”,味道那叫一個棒!)。可以夾在列巴里裡,是很主要的肉食品種。紅腸是可以直接吃的。你拿在手上的話卻肯定會抓了一手黑的!不要驚慌,這並不是髒,而是在紅腸表面薄薄的一層炭灰。紅腸是用長在大興安嶺的老果木熏製而成。燻的好的紅腸,表面會粘附一層肉眼看不見的果木炭灰。吃的時候要把表皮也一塊吃掉,這才是真正的紅腸風味——就是要吃那個帶點山野的焦炭味!6. 列巴 (漢語拼音:lie(三聲)ba(輕聲))就是俄語裡面的大面包,最著名的是秋林公司生產的,它是極富特色的歐式食品。列巴之大實屬罕見,重達三四千克。直徑最大時可達1尺(33釐米)。其味道是甜中有酸,外焦裡軟。傳統的加工方法是將發酵好的麵糰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爐裡採用東北森林裡的硬雜木進行烘烤,所以一天的生產量是很有限的,常常在秋林公司的樓下會看到排很長的隊,那就是買列巴的人。來哈爾濱旅遊作客的人們不僅要一品它的風味,離開時,還要買上一二個大列巴,帶給親友品嚐一番。 7. 齊齊哈爾:殺豬菜 過年了,村裡一戶人家殺了頭豬,這後腰腿的都是好東西,剩下的肥肉下水怎麼吃?這就有了殺豬菜了:自家醃的酸菜做的血腸再加上肥肉原料就齊了。要好吃大肥肉不能膩,要切成片放進過鍋裡煮了過油,然後和酸菜、血腸一起燉。農村裡灶膛火映著大娘的臉,鍋裡放了姜蒜的燉菜煮得咕嘟,咕嘟響。等這殺豬菜傳到了城市,城裡飯店加多了工序,用足了料,吃起來味道更顯鮮美。 8. 鍋包肉 鍋包肉是一道東北風味菜,即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膩的特點,很適合夏天食用以達到開胃增食慾的目的。 9. 腸粉 腸粉,即是拉腸粉,是一種使用米漿作成的中國廣東食品,以布拉成的稱布拉腸粉,沒有布拉的稱手拉腸粉,但不如布拉那樣薄。腸粉由廣州西關泮塘荷仙館創制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腸粉傳統以碎肉、魚片、鮮蝦仁為餡,也是廣州、香港酒樓常見的點心,一般常見的以鮮蝦腸粉、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等等。不過,也有一些完全沒有饀,不過會在腸粉加上甜醬及麻油,亦會灑上芝麻。一般在街頭小店能售賣的,就是這種典型的腸粉。10. 魚蛋 香港的街頭熟食,始於1950年代的流動小販。這種魚蛋(即是魚丸)用油炸過的,外層金黃色,由較便宜的鯊魚肉製作。通常用竹籤串起數粒出售、也有用紙杯盛裝。小食檔中每串/每杯不定,價格視乎食檔所在地點(約4至10元一串/杯,約有6粒)。有部分小食檔專售魚蛋,類似西方的熱狗攤。吃時常伴以辣椒醬或甜醬。一般的魚蛋檔有辣味與原味兩款魚蛋以供選擇,辣味魚蛋通常泡在咖喱汁或沙爹汁中加熱,原味的魚蛋則會泡在清湯中加熱。不過,咖喱魚蛋可是經典哦。11. 碗仔翅 酒樓的碗仔翅:最初食翅都以一大窩上桌,後來為遷就個別單身或少量客人的需求而提供小碗的碗仔翅,香港人吃時大多數會加入浙醋,或芥黃醬,甚或加上一點正在席上喝的拔蘭地酒;如果碰上主人家豪請的排翅的話,都會加上席上配有的金華火腿絲和生綠豆芽了。 12. 蛋撻 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現未有準確年份,有說自1940年起,香港餅店已出現蛋撻,1950年至1980年打入多數茶餐廳。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份下午茶餐。1990年起,兼營包餅之茶餐廳逐漸減少,故現只在舊式茶餐廳方有自家烤制的蛋撻,其他茶餐廳則從麵包工場訂購蛋撻饗客。而大部分的麵包店都會供應蛋撻。13. 雞蛋仔 雞蛋仔是一種香港獨有的傳統街頭小吃,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外脆內軟。臺灣有一種類似食品稱為雞蛋糕。製法: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攪成蛋漿,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製模版的中間,傳統上會放在炭火上烤成,但近年為節省成本及安全,大多會改用電爐。









哲爍叔叔


受朋友之邀,去郊區的一家養雞場裡吃狗肉,這兩塊就是大半個狗了,大鍋燉,冷水下鍋。

加入黃豆,更補。原來這是養雞場淘汰的看門狗,可以說是吃雞肉長大的,可以算是真正的食肉動物,吃了那麼多雞,味道一定差不了。

小火慢燉三個小時,這狗雖然不大,但可也有兩三歲了,要燉爛乎。

撈出放涼,狗肉涼著好吃

撕成小塊,蘸著韓國狗肉醬吃,就著牛二,過癮

狗肉湯直接喝太膩,加入青菜豆腐一起燉鍋狗肉豆腐湯,這叫葷素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